目录
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学综合复试之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学综合复试之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9 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学综合复试之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17
第 1 页,共 23 页
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学综合复试之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
套题(一)
说明:本资料为2017复试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复试常考题型及难度全真模拟预测。 ————————————————————————————————————————
一、名词解释
1. 剥蚀作用
【答案】剥蚀作用是各种地质营力,如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进行破坏,在作用过程中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剥蚀作用的速度,与该地气候、地形及地址有关,一般在炎热干旱的低地剥蚀作用最慢,而在寒冷潮湿有冰川的高地剥蚀作用最快。剥蚀作用总的效果是使地表物质不断被移走,地面逐步下降,直至外力作用消失或造成平地为止;接着剥蚀作用而出现的为沉积作用,结果是令地面物质增加。
2. 河漫滩
【答案】河漫滩是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漫滩的地面大多比较平缓,在平原区比较顺直的河床两侧,常有自然堤发育,堤外地势一般比较低洼;在弯曲河床的两侧常有迂回扇发育,地面出现鬃岗与岗间洼地相间分布的现象:在河曲发育的河漫滩上,由于河流裁弯取直,还可能留下许多牛扼湖或废弃河道。
3. 红壤和黄壤
【答案】红壤为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
黄壤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故名。集中分布于南北纬度23.5°~30°之间。
4. 熔岩地貌
【答案】熔岩地貌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地貌的表现形式主要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隧道是熔岩内部的窄长通道,熔岩表面冷却很快,当熔岩流还在流动时,熔岩外表已固结成壳,由于凝固的熔岩导热性非常小,熔岩流内部能长久地保持高温,使熔岩里未凝固的液体熔岩流到较低部位,于是在熔岩内形成空洞,成为熔岩隧道,熔岩隧道顶部崩坍后,熔岩表面就可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熔岩堰塞湖是熔岩流到河谷内,阻塞河道使上游河谷积水成湖,如中国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第 2 页,共 23 页
5. 恒星年
【答案】恒星年是指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的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间隔,年长为365d6h9min9.5s。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
6.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答案】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水分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利用的难易程度,能被吸收利用的水分称有效水,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水分称无效水。植物从一定体积的土壤中能吸收利用的水量,取决于土壤质地、导水性、土壤中实际含水量、根系的密度和吸水能力以及气象条件。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反映了土壤水分的数量和能量水平,也反映了土壤水分的吸持和运动状态及被植物利用的难易程度。
7. 部门自然地理学
【答案】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8. 腐殖质化过程
【答案】腐殖质化过程是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复杂、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化过程使土体进行腐殖质累积,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②第_阶段为合成阶段,即山微生物为主导的生化过程。影响腐殖质形成的因素有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温度、土壤反应及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值。
二、分析题
9. 论述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
【答案】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水热条件下和生物作用下,并经过一定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他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处于经常的相互作用中。
(1)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的一些性质如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性质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中的速度、方向及自然肥力。
①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
②不同的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
③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相同。
第 3 页,共 23 页
④成土母质影响土壤质地。
(2)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影响土壤水热状况,而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影响岩石风化过程,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及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的迁移转化过程。因此土壤的水热状祝决定了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方向和强度。
①气候影响次生粘十矿物的形成。
②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
③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
④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⑤气候影响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的气候带发育有不同的土壤类型。
(3)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最活跃因素。不同植被类型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性质和数量是有差异的。不同植物群系决定着土壤形成过程的发展方向,植被类型的演替又导致土壤类型的演变。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释放其中潜藏的能量和养分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促进土壤肥力不断发展并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
(4)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
①地形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表现在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②地形还支配地表径流,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受淋溶,土壤颗粒粗,土层薄:低地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深厚。
③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山地或台地上部主要为残积母质,坡地和山麓为坡积物,山前冲积平原为洪积物和冲积物。
④地形影响土壤发育过程。地壳的上升、下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都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堆积过程不断产生,引起水文和植被发生变化,改变成土过程的方向,使土壤类型发生演替。
(5)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土壤发育的时间是重要的成土因素之一,它可说明土壤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也是研究土壤特性和发生分类的重要基础。土壤的形成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强。
(6)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人类生产活动是除气候、植被、地形、母质、时一间成土因素之外的另一个影响土壤发生发展的重要成土因子。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性质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在认识土壤客观性质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利用、改造、定向培肥,创造不同熟化程度的耕作土壤。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某一成土因素和各成土因素之间的对比关系来调整土壤的发育过程和形成方向。
10.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论述地球自然环境优越性的基本原因。
【答案】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于地球环境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主要是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是地球自然环境优越的基本原因。
第 4 页,共 23 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