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

 

目录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2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10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17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23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29

第 1 页,共 34 页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复试核心

题库(一)

说明: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7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 ————————————————————————————————————————

一、名词解释

1. 话本小说

【答案】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通俗的民间文学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本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钱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2. 《鹊桥仙》“纤云弄巧”

【答案】《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北宋秦观的词作。《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传说。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在这里,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3. 话本

【答案】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它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从广义上而言,宋、金、元、明时代,话本代表一种特殊的叙事性作品的体裁,既包括傀儡戏、皮影戏及各种讲唱艺术的底本,又包括讲唱艺人口头创作成果的记录整理本,同时还包括按照讲唱艺术格式编写的通俗读物。总之,话本一词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4. 《声无哀乐论》

【答案】《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稽康所作的一篇关于音乐美学的议论文。《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用松康的话说,就是“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声无哀乐论》反映出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礼乐刑政”并举的官方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之一。

第 2 页,共 34 页

5. “春秋三传”

【答案】“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合称。《左氏春秋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从而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春秋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6. 风骨

【答案】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

二、简答题

7. “不平则鸣”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不平”的含义究竟指什么?这一理论此前此后还有哪些相关说法?为什么说此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

【答案】(1)“不平则鸣”理论的提出者及其含义

“不平则鸣”是韩愈文论中最有理论性、最具价值的观点,它出自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这里韩愈指出,世间万物之所以发声,之所以“鸣”,皆因其受到外界的冲击扰乱而打破了自身的平衡与稳定。人的创作也如此,由于某种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正常的思想与感情得不到自由抒发,作为一个人,需要也必然要“鸣”。至于人“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都是不无根由的,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无法顺利实现,必定要形之于言、发之于声。

(2)“不平则鸣”理论前后的相关说法

“不平则鸣”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想传统,有书评价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士人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为那些抒发不平,表现对现实的抗争的作品之产生和存在打出了理论旗帜。他的“不平则鸣”说,既是前人思想的延续,又是后人一些文学观念的起点。韩愈之前,早有汉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再论起其历史根源,更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孔子“诗可以怨”的诗歌文论;而在其之后,宋代的欧阳修及明代的李费,都或多或少受着“不平则鸣”思想的影响。

(3)“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

第 3 页,共 34 页

之所以说“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原因在于: ①孔子的“诗可以怨”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的一个诗学理论,即“兴观群怨”说,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怨”字是中国古代批判精神的源头。孔子在这里是将“怨”规定为诗歌的基本功能之一,“怨”是向君主表达对政事不满的方式,目的是引起当政者重视而有所改变。

②屈原“发愤抒情”说

孔子之后,经过战国后期屈原的“发愤抒情”,及至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愤中形外”的精神。屈原在他的《离骚》、《九章》中反复说明他写这些作品是由于其“志”不能得以实现,受到压抑,即“屈心而抑志”、“有志极而无旁”,为此就要“陈志”,表明自己永远“不变此志”,要“坚志而不忍”思路。

③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而后稍晚于刘安出现的司马迁,他的“发愤著书”说将“发愤”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认为,大凡历史上怀才不遇、“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贤圣皆因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发愤著书。

④欧阳修“穷者而后工”说

韩愈的文论对后人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北宋欧阳修在文学思想上最有价值的是他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思想,提出了“穷者而后工”的重要见解:“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颠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欲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他认为这些文人之所以“穷”,是由于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对现实的黑暗深恶痛绝,他们或被贬谪、或被流放,身处逆境而情志不移,心中有郁积的愤懑不吐不快。

⑤李贽“不愤不作”说

到了明清,“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的影响涉及到对小说的评论上。李贽的小说批评观集中体现在《水浒传》的评点中。他指出《水浒传》的创作是由于作者“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乃是发愤之所作。清初的金圣叹也说《水浒传》是“怨毒著书,史迁不免,于稗官又奚责焉。”这些观点,都是对前人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屈原的“发愤抒情”,及至汉代《淮南子》的“愤中形外”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中间经过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往后发展为欧阳修的“穷而后工”以及李费提出的“不愤不作”,这些带有强烈批判性的理论与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升华发展,汇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条批判的长河。而这其中,韩愈“不平则鸣”理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孔子、司马迁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挥,而且对宋代以后的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宝库,是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第 4 页,共 34 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
  • 下一篇: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学批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