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推导理解记忆);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平均速度公式、Δx=aT2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推导理解记忆).并能熟练应用他们(一题多法).
2、解决运动学问题的一般思路3、多过程对象初步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综合应用
1.基本规律
1(1) (2)位移公式:x=v0t+2 .(3)22
这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 2.三个重要推论
(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v0+v即:v=vt= 22
(2)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vs/2=√(v0+vt)/2 >vt/2
(3)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x2-x1=x3-x2=?=xn-xn-1=aT23.v0=0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1∶2∶3∶?∶n
(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12∶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1∶2-1)∶32)∶?∶nn-1)
l例题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2
速度分别为v1=3m/s、v2=6 m/s,则:
(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2,试求AC的距离l.
解析 (1)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经A、C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C.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22
ll222v2B-vA=2a×vC-vB=2a×② 22
vA+vBvB+vCv1=③ v2=④ 22
解①②③④式得:vB=5m/s
(2)解①②③④式得:
vA=1m/s,vC=7 m/s
2由v2C-vA=2al得:l=12m.
答案 (1)5m/s (2)12m
练习1-1:(2013·广东·13)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B )
A.5m/s B.10 m/sC.15m/s D.20 m/s
2解析 由v2t-v0=2as得:v0vt-2as50-2×6×200m/s=10 m/s.
练习1-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第9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C )
A.a=1m/s2,v9=9 m/s,x9=40.5m
B.a=1m/s2,v9=9 m/s,x9=45m
C.a=1m/s2,v9=9.5 m/s,x9=45m
D.a=0.8m/s2,v9=7.7 m/s,x9=36.9m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质点t=8.5s时刻的速度比在t=4.5s时刻的速度大4m/s,所以加速度Δv4m/s1a==1m/s2,v9=v0+at=9.5 m/s,x9v0+v9)t=45m,选项C正确. Δt4s2
练习1-3:如图5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BD
)
图5
A.vb=2 m/s B.vc=3 m/s
C.x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x6+6解析 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Tac=Tcd=T,故c点对应a到d的中间时刻,故vc=2T2×2
xac-xcdm/s=3 m/s,故B正确;因xac=xab+xbc=7 m,xcd=xbd-xbc=5 m,故加速度大小为a=0.5 m/s2,Tvc1由vc=aTce得Tce=6 s,则Tde=Tce—Tcd=4 s,xceaT2=9 m,xde=xce-xcd=4 m,故C错误,D正a2ce
2确;由v2xbc可得,vb=10 m/s,A错误. b-vc=2a·
考点二 常用的“六种”物理思想方法 (一题多解:公式法、图像法、可逆思维)
1.一般公式法 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注意方向性.
2.平均速度法
Δx1定义式v=v=vt=(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Δt22
3.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特征中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
4.推论法
利用Δx=aT2:其推广式xm-xn=(m-n)aT2,对于纸带类问题用这种方法尤为快捷.
5.思维转换法(过程逆向,对象转化) 多对象等时间间隔看成一个对象等时间间隔,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刹车类问题: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图象法
利用v-t图可以求出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较vt与vx,还可以求解追及问题;用x-t图象可
22
求出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
例题2、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
3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1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4
所用的时间.
图1
解析 解法一:逆向思维法
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设物体从B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
a?t+tBC?2at2xACBC由运动学公式得xBC=,xAC,又xBC=, 224
由以上三式解得tBC=t.
解法二:基本公式法
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初速度为v0,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
v20=2axAC①
2v2B=v0-2axAB②
3xAB=AC③ 4
v0由①②③解得vB= 2
又vB=v0-at⑤
vB=atBC⑥
由④⑤⑥解得tBC=t.
解法三: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
x3x因为xCB∶xBA∶1∶3,而通过xBA的时间为t,所以通过xBC的时间tBC=t. 44
解法四: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AC=v0+0v0=.又v20=22
v0x2axAC,v2=2ax,x=由以上三式解得v.可以看成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BBCBCB42
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因此有tBC=t.
解法五:图象法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画出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规律,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的
2S△AOCCO2S△AOC44?t+tBC?平方比,得,OD=t,OC=t+tBC.所以tBC=t. 1tS△BDCCDS△BDC1
答案 t
练习2-1:(比例法)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其运动时间顺次分为1∶2∶3的三段,则每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C )
A.1∶3∶5 B.1∶4∶9 C.1∶8∶27 D.1∶16∶81
练习2-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若AB间总长度为s,则质点从A到B所用时间t为( B ) s?a1+a2?2s?a1+a2?2s?a1+a2?A. B. a1a2a1a2a1a2 D.aa 2s?a1+a2?解析 整个运动过程由匀加速、匀减速两个阶段组成.基本解题思路是先找到转折点速度,再利用平均速度关系式或速度公式求时间.设第一阶段的末速度为v,
v2v2
则由题意可知:=s, 2a12a2
2aas; a1+a2
0+vv+0v而s=t1+2=t, 222
2?a1+a2?s由此解得:t=,所以正确答案为B. a1a2解得:v练习2-3:[几种常见的解法]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的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个时间间隔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答案
1m/s2 2.5 m/s2
解析 解法一:用基本公式求解
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因题目中只涉及位移与时间,故选择位移时间公式,即
111x1=vAt+2,x2=vA(2t)+a(2t)2-(vAt+2) 222
将x1=24m,x2=64m,t=4s代入上式解得
a=2.5m/s2,vA=1 m/s
解法二:用中间时刻速度公式求解
连续的两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xx1==6m/s,v2=16m/s tt
v+vv+v即v1=6m/s,v2=16m/s 22
由于点B是AC段的中间时刻,则
vA+vCv1+v26+16vB==m/s=11 m/s 222
可得vA=1m/s,vC=21 m/s
vC-vA21-12则a==m/s=2.5 m/s2 2t2×4
解法三:用Δx=aT2求解
Δx64-242由Δx=aT2得a=m/s=2.5 m/s2 T4
1再由x1=vAt+2解得vA=1m/s 2
练习2-4:(可逆思维过程转化)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3所示.现测得AB=15cm,BC=20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求:
图3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
(3)D、C两球相距多远?
(4)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个?
答案 (1)5m/s2 (2)1.75 m/s (3)25m (4)2
解析 (1)由Δx=aT2得
ΔxBC-AB0.20-0.152a=m/s=5 m/s2. TT0.1AB+BC0.15+0.20(2)vB=m/s=1.75 m/s. 2T2×0.1
(3)由Δx=DC-BC=BC-AB得
DC=BC+(BC-AB)=20cm+5cm=25cm
(4)小球B从开始下滑到图示位置所需的时间为
vB1.75tB=s=0.35s则B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三颗,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两个. a5
练习2-5:(可逆思维对象转化)某同学站在一平房边观察从屋檐边缘滴下的水滴,发现屋檐的滴水是等时的,且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第2滴和第3滴水刚好位于窗户的下沿和上沿,他测得窗户上、下沿的高度差为1m,由此求:(g取10m/s2)
(1)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答案 (1)3.2m
(2)0.2s
解析 如图所示,如果将这5滴水的运动等效为一滴水的自由落体运动,并且将这一滴水运动的全过程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设时间间隔为T,则这一滴水在0时刻、T末、2T末、3T末、4T末所处的位置,分别对应图中第5滴水、第4滴水、第3滴水、第2滴水、第1滴水所处的位置.
(1)由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为1∶3∶5∶7∶??∶(2n-1),令相邻两水滴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依次为x0∶3x0∶5x0∶7x0.
显然,窗高为5x0,即5x0=1m,得x0=0.2m.
屋檐总高x=x0+3x0+5x0+7x0=16x0=3.2m.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