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17年聊城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聊城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7
2017年聊城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11
第 1 页,共 15 页
2017年聊城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说明:本资料为2017复试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复试常考题型及难度全真模拟预测。 ————————————————————————————————————————
一、名词解释
1. 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答案】(1)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指的是指在构词中只负责起改变词的形态,不改变词的意义,也不生成新的词的构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为构词语素,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英语的work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后的worker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2)构词语素构词语素指的是在构词中生成新词的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为变词(构形)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比如英语的book加上-s以后成为book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复数s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都是语素的组成部分,是两种有关联的语素类型。
2.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
二、简答题
3. 辅音怎样分类?
【答案】辅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类,一方面是发音部位,一方面是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地位。辅音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形成阻碍以及克服阻碍的方式。
(1)根据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齿敞音、舌尖前领音、舌叶前领音、舌面中领音、舌面后颖音、舌根音、小舌音、喉壁音、喉音等。
第 2 页,共 15 页
(2)根据发音方法,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鼻音、颤音、闪音、擦音、边音、边擦音、半元音等八种。
(3)广义地说,发音方法还包括清与浊,送气与不送气,以及颗化与非领化等。根据发音时是否带有声带的振动,可以把辅音分为浊辅音和清辅音。根据发音时是否有经过摩擦的气流相伴呼出,又可以把辅音分为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根据辅音在发音时是否扩大舌面和上PPYl的接触面,还可以把它们分为颚化辅音和非颚化辅音。
4. 什么是非音质音位?
【答案】除音质外,高低、轻重、长短等特征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要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在一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它们就同样能够构成这种语言里的音位。我们把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等构成的音位称作“非音质音位”。
5. 为什么说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答案】(1)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任何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死亡都是与一定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死亡息息相关的。在语言研究中利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成就固然是语言学的一个进步,但无论怎样地研究语言都不能改变语言是社会现象这一事实。语言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自然属性。但是,语言的一切自然属性都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任何语言都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被创造的,而且是经过许多时代由全社会创造出来的。当然,人们也不能抹煞个人在语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既然社会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人在语言发展中就会有一分作用。语言中的创新在得到社会公认而普遍使用之前,总是先出现在少数人的言语中的。
6. 元音和辅音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案】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而在通过咽腔、口腔、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在通过发音器官的某部分时受到阻碍。
(2)发元音时,除声带外,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而发辅音时,则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口腔外的气流一般不如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或振动比较轻微,而且气流总要克服某种阻碍,因而呼出口腔外的气流就比较急。
7. 说明书面语的保守性。
【答案】(1)书面语保守性的含义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和口语基本一致。但是,口语容易变,书面语比较保守,因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书面语会落后于口语的发展,产生言文脱节的局面。
(2)书面语的保守性产生的原因书面语具有稳定性,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而流传下来,这是造成书面语保守性的主要原因。
第 3 页,共 15 页
人们只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这种情况促进口语的演变。可是人们不仅能看到同时代的书面语,也能看到早一时期的书面语,能够模仿早一时期的书面语写文章,因而口语中己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里继续保留。宗教经典,法律条文,它们的权威性叫人们不敢轻易改动其中的字句,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哲学的名著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因此在书面语的保守力量特别强的条件下,往往会形成书面语和口语的脱节。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古代罗马,都曾出现过这种情况。
总之,书面语具有保守性,会导致文言脱节的现象产生,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文字的使用限于少数人,也就是多数人是文盲的条件下才能维持。一旦文化得到普及,这种情况就必定要被打破,与口语相适应的新书面语一定会取代古老的书面语。
8. 简述多种语言统一成一种语言的原因及其情况。
【答案】(1)多种语言统一成一种语言就是某一个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他族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是语言间相互影响中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现象。
(2)一般说来,多种语言统一成一种语言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居住在同一地域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彼此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接触的密切和频繁,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民族在说本民族语言的同时,还学会了另一民族的语言,把它作为各民族间共同的交际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因此某一个或几个民族就可能放弃自己的语言,完全采用另一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样,多种语言就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例如,满族入关以后,满族人民逐渐不说满语,而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因而汉语代替了满语,两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
9. 指出上列词中的复兀音和复辅音:
汉语:深奥[onau] 非洲[feitsou] 白纸[pai‘8u]
英语:bell[bell](钟) life[laif](生命) black[blaek](黑) good[gud](好)
俄语:nonoCo属[phtxot](接近) Baaoe[vdvoja](加倍)
【答案】复元音有:奥[au] 非[ei] 洲[ou]白、life[ai]
复辅音:深洲、纸 black[b1] nonoCo属[tx] Baaoe[vdv]
10.语言与言语有什么区别?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案】(1)语言与言语区别
言语不同于语言。运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不见得有同样的言语。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毕竟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说话(或写作)即运用语言的行为当然也不就是语言。
(2)语言与言语关系
语言舆言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言语是对特定的语言的具体运用。另一方面,没
第 4 页,共 15 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