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海南卷 ) 生物

 

2016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2.(2分)(2016?海南)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3.(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4.(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

5.(2分)(2016?海南)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2﹣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4的过程

6.(2分)(2016?海南)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7.(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8.(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C.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D.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第1页(共22页)

9.(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度分化的成熟叶肉细胞不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B.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终产物与无氧条件下的不同

C.种子胚根和胚芽中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

D.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0.(2分)(2016?海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11.(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人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12.(2分)(2016?海南)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13.(2分)(2016?海南)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14.(2分)(2016?海南)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15.(2分)(2016?海南)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16.(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17.(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第2页(共22页)

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18.(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19.(2分)(2016?海南)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20.(2分)(2016?海南)人工繁殖的频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频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做合理的是( )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21.(2分)(2016?海南)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22.(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23.(2分)(2016?海南)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

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

24.(2分)(2016?海南)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

25.(2分)(2016?海南)一句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钟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

A.DNA贩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确实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5分)

26.(8分)(2016?海南)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3页(共22页)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 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II,种子吸水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呼吸速

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 、 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27.(8分)(2016?海南)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病菌E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

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

高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 .

(2)初次接种致病菌E后,进入吞噬细胞内的致病菌E可被 这一细胞器处理.

(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 (填

“能”或“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的IgG,原因是

28.(9分)(2016?海南)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

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

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 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

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

的 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

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 者和 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

调查方法是 .

29.(10分)(2016?海南)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

的性染色体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

b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婚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雄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

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 .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子二代雄株中,B

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 ;子二代雌株中,阔叶:细叶

为 .

三、选考题:请考生从第30、31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

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30.(15分)(2016?海南)回答下列问题:

第4页(共22页)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

鲜血迹是,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 .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 (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 .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

的做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

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 (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

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31.(2016?海南)基因工程又称为DNA重组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主要有两大途径,即 和从 中

分离.

(2)利用某植物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同时构建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两个文库相比,

cDNA文库中含有的基因数目比基因组文库中的少,其原因是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 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若采用原核生

物作为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最常用的原核生物是 .

(4)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植物细胞时,常用的携带目的基因的金属颗粒有 和 颗粒.

第5页(共22页)

2016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解答】解: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包括外周蛋白分布蛋白质的不对称以及整合蛋白内外两侧氨基酸残基数目的不对称;A正确;

B、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膜蛋白),B错误;

C、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C正确;

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实例,能列表比较三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分)(2016?海南)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现象说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答】解: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说明小鼠细胞膜和人细胞膜相融合,这一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第6页(共22页)

3.(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分析】蛋白质功能: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催化作用,即酶;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生物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解答】解:A、根是植物主要的吸收器官,能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和能量,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B正确;

C、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合成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故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C正确;

D、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故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4.(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

【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

(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后不再分裂,分裂次数是有限的,A正确;

B、根据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B正确;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C正确;

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变慢,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只要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2分)(2016?海南)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2﹣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4的过程

第7页(共22页)

【解答】解: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

B、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是自由扩散,C错误;

D、丽藻细胞吸收SO4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注意: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通过细胞壁不属于跨膜运输方式.

6.(2分)(2016?海南)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周期概念的考查,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由细胞周期概念可知,细胞周期具有方向性,属于矢量.

【解答】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B错误;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C正确;

D、肝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无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7.(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解答】解:A、根据试题的分析,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A正确;

B、根据试题的分析,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

C、分泌蛋白先经过内质网再经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

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通过外排作用,将分泌蛋白释放到细胞外,D正确.

故选:C.

第8页(共22页)

2﹣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明确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8.(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C.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D.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分析】1、在植物细胞中有大小不同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很大的中央液泡,可能占细胞体积的90%,它是由许多小液泡合并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

2、液泡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维持细胞的紧张度是它所起的明显作用;其次是贮藏各种物质;第三,液泡中含有水解酶,它可以吞噬消化细胞内破坏的成分;最后,液泡在植物细胞的自溶中也起一定的作用.液泡对细胞的内环境有调节作用,使细胞维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形态.

【解答】解: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A正确;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吸水变大,失水变小,B正确;

C、液泡中含有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C错误;

D、花瓣的颜色是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决定的,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泡结构和功能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对各种细胞器功能可以进行归类记忆: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动植物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植物细胞).

9.(2分)(2016?海南)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度分化的成熟叶肉细胞不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B.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终产物与无氧条件下的不同

C.种子胚根和胚芽中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

D.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分析】1、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CO2+12H2O+能量; 2CO2+2C2H5OH+能量.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每个细胞都含有该个体的整个基因组,这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在离体条件下,加上其他合适条件就可以使基因组基因表达,从而发育成某个器官或个体.

【解答】解:A、高度分化的成熟叶肉细胞具备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A错误;

第9页(共22页)

B、根据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终产物与无氧条件下的不同,B正确;

C、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和胚根,种子胚根和胚芽中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C正确;

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知识点涉及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分化等,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10.(2分)(2016?海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解答】解:A、暗反应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因此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A正确;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过程,B正确;

C、暗反应中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C错误;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氨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D正确. 故选:C.

【点评】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ATP、NADPH)和还原剂(NADPH),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11.(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人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腺嘌呤+核糖),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丙酮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

【解答】解:A、ATP是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除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呼吸,使ADP生成ATP减少,B错误;

第10页(共22页)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ATP、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2.(2分)(2016?海南)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分析】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有垂体后叶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使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

【解答】解:A、根据试题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A正确;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会使尿量减少,B正确;

C、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传至神经垂体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可见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正确;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脏周围的血液,使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3.(2分)(2016?海南)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分析】中心法则的内容是:.

【解答】解:由题意知,该RNA病毒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真核细胞的基因是DNA,因此RNA这种病毒的转变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又知Y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因此不抑制DNA分子复制,则抑制的过程是逆转录过程.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中心法则及补充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解答生物学问题.

14.(2分)(2016?海南)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第11页(共22页)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分析】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整个视野雪白明亮为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到一定高度,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玻片2﹣3毫米→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解答】解:A、可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A正确;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为电镜下观察到的结构,B错误;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可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C正确;

D、可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2分)(2016?海南)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解答】解:A、成熟香蕉含有丰富的还原糖,且近乎于白色,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A正确;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几乎没有淀粉,不能做碘液检测淀粉的材料,B错误;

C、DNZ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C正确;

D、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第12页(共22页)

16.(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分析】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密切配合,相互影响;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

2、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吞噬细胞吞噬吞噬消化病原体属于免疫防御功能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还可以参与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将病原体吞噬、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从而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3、免疫失调症: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功能过弱引起,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解答】解:A、免疫系统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A错误;

B、吞噬细胞既可以吞噬、消化病原体,也可以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B正确;

C、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免疫缺陷病,C错误;

D、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的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关系及在维持内环境问题中的作用,识记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免疫失调症,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17.(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人体会患相应的疾病.

2、人体激素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并且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3、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

【解答】解:A、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A错误;

B、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微小,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B正确;

第13页(共22页)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只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分泌的调节、激素的特点、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18.(2分)(2016?海南)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解答】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

B、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正确;

C、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C正确;

D、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虽然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本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对课本相关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

19.(2分)(2016?海南)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分析】钠离子和钾离子在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钠离子的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细胞内高于细胞外,这是动作电位的基础,也是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基础.

【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形成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有关,故与Na和Cl均有关,A错误;

+B、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外流有关,B正确;

++C、由于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故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C正确;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消耗ATP,故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无机盐的作用,知识点包括兴奋的传导、渗透压的维持,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其实有着很大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无论神经细胞还是血细胞,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都是细胞内高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这种联系,就可以将知识融合到一起.

++﹣++

第14页(共22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英语竞赛题
  • 下一篇:2013大学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