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特征与基本功能

(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

1. 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教师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热爱教育事业

(2) 热爱学生

(3) 献身教育事业

(4) 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

(5)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 教师职业责任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也可以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地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 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2) 对学生家长负责

(3) 对教师集体负责

(4) 对社会负责

(5) 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天职和时代交付的历史使命

3. 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简而言之,就是教育劳动态度或者教师劳动态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地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1) 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2) 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3) 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

4. 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为此,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2) 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3) 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4) 从一点一滴做起

(5) 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及时改正错误

5. 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

(1)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2) 要懂教育规律

(3) 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4) 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6. 教师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7. 教师职业作风

所谓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8. 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教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1.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

2. 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3.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规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

4. 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等。

5. 教师职业道德的全局性。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师风和社会风气互相影响,师德具有全局性。

6.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超前性。这是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今天的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劳动者。因此,师德具有超前性。

7. 师德具有导向性。这是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来看的,师德是成为优秀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道德准则。

8.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生家长、对社会、对他人、对职业的态度和言行准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四)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1.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2.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等方面。

(1) 教育功能

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的作用;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2) 调节功能

第一,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第二,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促进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高。一方面,通过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促使教师坚持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终止和纠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外在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时,就会通过教师的良心和义务感经常地、主动地发挥作用,使教师自觉选择教育规律要求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调节教师个体的职业行为。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表现为(1)适应全球化、本土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促使教师从道德的层面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2)帮助教师确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感,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楷模;(3)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3) 促进功能

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修养

2008年9月1日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式公布,这是我国继1997年以后首次对规范进行修订。与旧版本相比,新规范从原来的8条改为了6条。在保留原来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条目。

(一)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1.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

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定》的亮点

(1) 要做"先生",还要做"学生"。

(2) 抵制有偿家教,规范从教行为

(3) "保护学生安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命换命"

(4) 要重视分数,但不能只为分数

(5) 不是法律,但与法律有关联性

3. 全面准确地把握新《规范》的精神实质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 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内容的把握

1.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要求

(2)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3)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4)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2.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2)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3) 勤恳敬业,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要认真研究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3.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1)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2)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3) 对学生宽严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 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5)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1)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

(2)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生理、认知、品德和人格)

(3)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诲人不倦,保持教育的耐心和恒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 为人师表是古往今来对教师的永恒要求

(2)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模范

(3) 教师的形象应该是令人敬慕的

(4) 教师应该懂得怎样尊重他人

(5) 教师应该在自律自省上作出表率

6.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1)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特点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工作对象特点的必然要求;

(3) 终身学习的内涵:重点加强对师德的学习、教育科研能力的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对学生和自身的研究等

(4) 在工作中贯穿落实终身学习

(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勤学、慎独、内省、兼听和自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搞好学习,不但要学习政治、学习文化,而且要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法律。要不断地用学习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第二要慎独,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心境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要内省,通过自己不断地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四要兼听,就是正确处理好与领导、教师、家长的关系,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要克服"文人相轻"、互不服气的不良风气;第五要自律,用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人师表,以自己较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和行为的形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

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

1. 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教师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热爱教育事业

(2) 热爱学生

(3) 献身教育事业

(4) 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

(5)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 教师职业责任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也可以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地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 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2) 对学生家长负责

(3) 对教师集体负责

(4) 对社会负责

(5) 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天职和时代交付的历史使命

3. 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简而言之,就是教育劳动态度或者教师劳动态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地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1) 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2) 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3) 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

4. 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为此,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2) 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3) 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4) 从一点一滴做起

(5) 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及时改正错误

5. 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

(1)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2) 要懂教育规律

(3) 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4) 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6. 教师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7. 教师职业作风

所谓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8. 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教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1.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

2. 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3.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规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

4. 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等。

5. 教师职业道德的全局性。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师风和社会风气互相影响,师德具有全局性。

6.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超前性。这是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今天的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劳动者。因此,师德具有超前性。

7. 师德具有导向性。这是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来看的,师德是成为优秀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道德准则。

8.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生家长、对社会、对他人、对职业的态度和言行准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1、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2、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等方面。

(一)教育功能

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的作用;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此外,教师良好

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二)调节功能

1.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2.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促进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高。一方面,通过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促使教师坚持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终止和纠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外在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时,就会通过教师的良心和义务感经常地、主动地发挥作用,使教师自觉选择教育规律要求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调节教师个体的职业行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表现为(1)适应全球化、本土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促使教师从道德的层面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2)帮助教师确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感,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楷模;(3)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三)促进功能

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定解读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定的亮点

(1) 要做"先生",还要做"学生"。

(2) 抵制有偿家教,规范从教行为

(3) "保护学生安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命换命"

(4) 要重视分数,但不能只为分数

(5) 不是法律,但与法律有关联性

3. 全面准确地把握新《规范》的精神实质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内容的把握

1.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要求

(2)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3)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4)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2.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2)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3) 勤恳敬业,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要认真研究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3.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1)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2)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3) 对学生宽严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 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5)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1)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

(2)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生理、认知、品德和人格)

(3)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诲人不倦,保持教育的耐心和恒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 为人师表是古往今来对教师的永恒要求

(2)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模范

(3) 教师的形象应该是令人敬慕的

(4) 教师应该懂得怎样尊重他人

(5) 教师应该在自律自省上作出表率

6.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1)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特点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工作对象特点的必然要求;

(3) 终身学习的内涵:重点加强对师德的学习、教育科研能力的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对学生和自身的研究等

(4) 在工作中贯穿落实终身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勤学、慎独、内省、兼听和自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搞好学习,不但要学习政治、学习文化,而且要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法律。要不断地用学习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第二要慎独,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心境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要内省,通过自己不断地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四要兼听,就是正确处理好与领导、教师、家长的关系,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要克服"文人相轻"、互不服气的不良风气;第五要自律,用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人师表,以自己较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和行为的形成。

1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关于王利明教授:时代呼唤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
  • 下一篇:五官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