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地理 小专题复习与训练 3.8 区域农业生产与农

 

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考点回顾

1.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资源、气候、水资源等密切相关。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里所说的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所以,这里所指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草场、水面、林地等。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如耕地的肥沃、贫瘠,坡度的大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气候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就种植业来说,温度则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降水小于250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就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受当地生产和生活传统习惯的影响,农业布局不一定合理。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也会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综上所述,只有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

①综合考虑区位、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②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注:

轮荒:轮荒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没有固定的耕地,农民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开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如今,这种耕作制度主要存在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大水漫灌:大水漫灌是指把水直接灌倒地里,粗放经营、浪费水、在干旱的情况下还容易引起次生盐碱化。

2.关于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水汽运动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得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在新疆,水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局部地区水资源利用过度,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而由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因此,专家们提出,为保证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那就是:采取有力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科学的还林、还草工作,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水资源 – 生态 – 经济”综合管理模式。

虽然,新疆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新疆农业的发展;但是,新疆具有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生物物种丰富等优势。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在1999年,新疆确立了“一黑一白”战略,其核心内容是: 1

以石油、棉花两大资源为依托,实现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要在做好科学的还林、还草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世纪末,新疆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光照资源,并通过现代资金运作方式和借助科技,崛起了“红色”产业——成为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番茄酱生产基地。“红色”产业的崛起,为“白色”产业开拓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并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当然,新疆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还需全面调整其经济结构,如利用当地诸如喀纳斯湖、天池和博斯腾湖、吐鲁番的古文化遗址、喀什的民族风情、伊犁的塞外江南风光等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等,以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荒漠化: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过度垦荒、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

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被污染: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能源消耗过多:高度机械化生产,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加剧能源危机;

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水资源缺乏等。

4.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

采取限耕、免耕、休耕和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推广农业新技术;

制定了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等。

5.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对于东北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 自然条件:

气候:温带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集中 季。(雨热同期,低温冻害) 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土壤: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

良好的工业基础(提供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多;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专题训练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

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

C.交通 D.科技

3.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5.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下图为我国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图。据此回答下题。

2

6.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从整体上提高了经济效率

D.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比重上升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结合下图,回答7~

8题。

7.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讯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8.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

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田县地处浙江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

之称。全县总人口48.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9%。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

材料二 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

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

鱼”迄今已有1 200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

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

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

“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卖到40

欧元。

材料三 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

(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

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3)田鱼能出口到西班牙的餐桌上得益于 。

(4)“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

3

(5)为实现“稻田养鱼”增产增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途径?

(4)“稻田养鱼”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

(5)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养鱼科技含量;树立生态、绿色品牌意识;延长田鱼产业链,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推广“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扩大国内外销售市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17.新华网哈尔滨2012年10月28日电 记者从28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的关于前三季度全省宏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素有“北大仓”美誉的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大荒集团管辖区域略图。

材料二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1)

(2) 4

要是什么?

(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解析 第(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丙地位于江河的中下游,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洪涝灾害频繁。第(2)题,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故需要从东、中部地区运进粮食。第

(4)题,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答案

(2)(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4)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

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

C.交通 D.科技

3.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

解析 第1题,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牧草生长,但多是人工草场,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第2题,美国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影响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第3题,石油农业是高耗能农业,不是美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答案 1.D 2.A 3.D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4~5题。

5

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5.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解析 第4题,两地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要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是其制约因素。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足是其制约因素。第5题。乙地由于降水不足、蒸发旺盛,当地不合理的灌溉引发土地盐碱化。

答案 4.B 5.C

下图为我国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图。据此回答下题。

6.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从整体上提高了经济效率

D.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比重上升

解析 随着农村产业向城镇的不断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各种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上升,但比重将下降。

答案 D

下图为世界经纬网图层与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的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相邻经线之间、相邻纬线之间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④地与⑤地相比,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贫瘠 B.热量不足

C.降水较少 D.地形起伏较大

( ) 6

解析 据图中北京的经纬度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的行政中心经纬度位置可知,①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②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区,③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④为中国三江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区,⑤为中国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区。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成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案 B

8.图中①④两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以家庭经营为主 B.属于粗放经营

C.机械化水平都较高D.商品率都较低

解析 ①(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④(中国三江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两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都比较高。

答案 C

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图中a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农作物及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有 ( )。

①油菜—水源 ②小麦—土壤 ③棉花—光照 ④甘蔗—热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图示a河段位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故选C。

答案 C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10~12题。

10.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讯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11.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

A.气温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7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12.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解析 第10题,虎林位于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 影响虎林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条件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故选D。第12题,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故选D。

答案 10.C 11.D 12.D

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材料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1年12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1月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3.6%,接近2007年~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期间的峰值水平。

材料二 世界粮食贸易路线图

13.上图中箭头表示某种农作物的运输方向,则该作物是 (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豆

14.图中E处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 ( )。

A.旱涝灾害 B.低温冷害

C.沙尘暴 D.冰雹

15.图中A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B.灌溉水源充足

C.河谷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答案 13.C 14.A 15.B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田县地处浙江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48.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9%。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 材料二 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 200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卖到40欧元。

材料三 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

8

(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鱼能出口到西班牙的餐桌上得益于________。

(4)“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

(5)为实现“稻田养鱼”增产增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途径?

解析 根据题目中信息,位于浙江东南部的青田县属于东南丘陵地区,这里以酸性土壤为主,适合种植茶树。东南丘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当地人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出“稻田养鱼”模式,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但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含量。

答案 (1)D

(2)水稻种植业 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居民喜食大米

地形崎岖,人多地少

(3)便利的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4)“稻田养鱼”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

(5)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养鱼科技含量;树立生态、绿色品牌意识;延长田鱼产业链,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推广“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扩大国内外销售市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17.新华网哈尔滨2012年10月28日电 记者从28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的关于前三季度全省宏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素有“北大仓”美誉的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大荒集团管辖区域略图。

材料二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9

(1)

(2)是什么?社会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解析 第(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丙地位于江河的中下游,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洪涝灾害频繁。第(2)题,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故需要从东、中部地区运进粮食。第(4)题,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答案

(2)(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4)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10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地理 小专题复习与训练 3.9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
  • 下一篇: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地理 小专题复习与训练 3.7 流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