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军在抗日战争中以游击战为主要方针的原因 摘要: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析了中国的现状,提出了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正确方针。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方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胜利的光辉典范。而正是在正面战场的一次次失败的情况下,在人民群众抗日热情的推动下,在统筹全国,看到了日军对我国家的侵略控制的事实的情况下,抗日游击战才得以产生。亦即,游击战是抗日所需,抗日造就了我国的游击战。
关键词:抗日战争;游击战;正面战场;实际军力;国共矛盾 去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时代的经典纷纷再次搬上荧幕,引发了怀旧热潮。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电影,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情景。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看家本领,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到顶峰。古今中外,游击战争通常是作为正规战的一种辅助形式,起着战役和战术的配合作用。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战略创新,把这种在抗战全过程当中起辅助作用的游击战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从而为游击战争的开展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当时的游击战不再以在内线配合正规作战为主,而是转到外线,即到日军的占领区去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进行相互配合。这样一个关键的战略决策和行动,盘活了整个中国抗战的棋局,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抗日游击战的概念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这是广为流传的十六字方针,即我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的最普遍,最主要的方针。通过游击战,我军以分散对抗的方式,分散的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这一战略在抗战史上是不可磨灭的,而且它将作为我军重要的军事战略,永远为后世所学习。游是走,击是打,字面理解为游动攻击。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二.抗日游击战的产生
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期的谋划下,终于对我国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侵略者长驱直入,在他们无人性的屠杀与抢掠中,我们的国家在慢慢的缩小,我们的先辈是生活在将要作为亡国奴的极端危险之中。于是,作为中国人的最为强大,也是最必须要强大的,在这时便萌发了,那就是一个民族的认同,和作为一个强大民族的自尊。而在这样的境况之下,我们的人民便就不惜一切,想方设法的去与侵略者作斗争,于是,游击战便应运而生。
正如朱德将军所说,?抗日游击战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它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并非有谁能故意制造出来,同时也没有力量能把它取消?。他指出:?抗日游击战争,本质上是抗日的群众运动,不过它是群众抗日斗争的一种最高形式罢了。离开了群众,就更本谈不上抗日游击战争,而抗日游击战争
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它是一种群众运动,一种群众抗日自卫的武装斗争?,?可以说,它是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为了救死求生而采取的一种最高、最广泛的斗争方式。?
此外,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游击战争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正是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抗战的基础上,才有了以后许多电影中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游击战争的形式: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铁道游击战,以及水上游击战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游击战争的形式,使敌后抗战出现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到处演绎着?无时不战、无处不战?的情景,从而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当时日军对共产党开展的这种游击战争十分惊恐,大叫?令人神经紧张?,是?没有战线的战场?,真正是陷在游击战争的泥潭当中。
三.中共在抗战时期所处的境况
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一年成立以后,作为一个新生的政体,将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作为其任务,它一如既往,锲而不舍的为着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而努力。但是,一切有意义的事物总是会在最为严厉的封杀与排挤中成长,而在这之后,在面带着疮痍与沧桑的情况下,再一次的顽强的崛起。而这些,正表明了这一事物的意义,真是其伟大所致。这是一个一般的表象,而这也恰是一个事实。这一个事实,正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新生者所经历与面对的。
自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发生的?二七惨案?,再到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一次又一次的打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期间,面对着实力相差悬殊的对手,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严密的封
锁,我军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在绝望中站起来去抗争。就这样,终于取得了相应的胜利,但胜利之后所留下的,唯有一切的破碎。 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三十万人锐减到二万五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一九三六年在甘肃会宁会师。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当我们都为红军的胜利而安慰时,我们是否注意到,我军所经受的打击。就是如此,在一次次的反抗过后,我军已是满目疮痍。 长征结束后不满一年,抗日战争就爆发了。我们可以想象,在刚刚经历了致命打击之后,我军又如何在短短的一些时间里,在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与封锁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恢复呢?但是抗日刻不容缓,我军没有机会,也不能去坐等自己的壮大,正如前面所谈到的,抗日是中华民族全体的事,而且,是我们的同胞所必须马上要做的。于是,在军力不足,各方面作战的条件都很欠佳的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在战术上寻求改变。而我军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散,应该说,中华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我们的人民。那么,游击战便在这时产生了。我们可以发现,游击战所采取的那些如:地道战,麻雀战,铁道游击战,地雷战等战术,其共同的特点便就是,用最普通,最简陋的装备,以隐匿的方式,通过偷袭,逐个击破,获得人力的最有效的调动。主动,积极,灵活的战略技术正是我军所做的,领导人民群众抗战,在一切作战条件都很欠佳的情况下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了。
四.毛泽东关于游击战方针的理论
1 9 3 7 年 8 月 , 毛泽东同志打电报给参国共两党在南京谈判 合作抗日等问题中央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同志, 强调指出红军改编后 的作战方针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 , 而不是阵地战, 也不是集中作战 , 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 。 只有如此 , 才能发挥红军特点 , 给日寇以相当打击。在19 3 7年 8 月2 3 日召开的洛川会议上 , 毛泽东同志作 了《军事外交问题》 的重要讲话 , 分析了敌友我的现状 ,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抗战是 艰苦的持久战?,慎重地提出了敌后开展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方针 。会后 , 毛泽东同志在 1 9 3 7 年 9 月中下旬先后发出了5 封 电报 , 再次强调了坚持敌后游击战方针的重要性,并详细具体地提出了在华北平原、江南、山区等地坚持开展敌后游击战。毛泽东同志对敌后游击战方针作了精辟的阐述和解释。在游击战的发展方向上 , 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区; 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 就是极力扩大第一、二种地区 , 即根据地。中间地区极力缩小第三地区 (敌占区) ; 在战争的形式上 , 是人民游击战争毛泽东对于中国的抗战,在《论持久战》里有了很明确的论述。?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就应配臵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要是运动战。
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的方针。在地理上,战场这样广大,我们作最有效的运动战,是可能的?。?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
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于抗战的分析是很客观的。在通过对我国的情况与日军的具体状态对比分析之下,他提出了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战略。而我们可以去看一下《论持久战》这篇文章,我们会知道,毛泽东通过对我国的具体分析及对于日本情状的分析的比照,这一切的比照都说明了,我国的抗战终究会取得胜利,但我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的,而且必须是持久的。日军攻入到了我国的内部,而他们同时也将自己陷了进来。我国在当时,虽然在实力上与日军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是有历史的国家,我们是一个绝对的,别国所难以企及的大国。而大国的底蕴,自是不会在一些风浪中有所消亡。我们可以知道,抗战,中华人民一定会赢,而日本侵略者却又有着绝对的实力,于是两相竞合之下,我们便得出了持久作战的理论模式。直白的说,便是以大国的底蕴来消融侵略者。
而在持久作战的情况下,我们所要选择的战争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可以设想,当我们一次次的与敌人进行差距悬殊的正面对抗,那么,我们的军队会一次次的快速的减少,我们的实力会一次次的快速的下降,直至难以维持。这是我国所要警惕的,而我们所需要选择的
正确的作战方式,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就只有以运动或是潜伏的形式去进行了。
五.国共矛盾的影响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贯穿于抗日战争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国共矛盾首先表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殊形式上。为了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 中国共产党曾做出很大努力, 提出在保持党派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采取民族联盟的形式进行合作或党内合作形式, 以 《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 或 《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纲领草案》 等文件为共同纲领。双方为此多次谈判, 但因国民党反对, 终以无果而告终。??统一战线旗臶下的国共矛盾与斗争还表现为两个抗日政权、 两个抗日战场并存的复杂局面。原则上讲, 统一战线旗臶下应该是全国统一的抗日政权、 统一的政令军令、 统一的作战思想。但由于国共这两个敌对的阶级政党刚刚经历了十年你死我活的浴血斗争, 因此, 国民党政府总是企图借抗战之机取消或削弱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抗战爆发后, 蒋介石要求八路军 ?一次开出去? , 并指定五台山东北边的灵邱、 广灵、 蔚县一带为八路军主要活动地区,企图将八路军完全集中在这一狭小地区, 以限制其发展, 或让日本军队包围消灭。?
?政治上, 表现为共产党的 ‘坚决抗战, 反对投降’ 与国民党的投降动摇倾向之间的斗争,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国统区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 经济上,表现为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对边区的严密封锁 ③
和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粉碎封锁的斗争; 军事上,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 国民党掀起了大规模的军事摩擦 (皖南事变是最高潮) , 共产党进行了 ?有理、 有利、 有节? 的反摩擦斗争, 以维护抗战大局。其中, 军事摩擦是这一时期国共斗争的主要表现。?
在这些持续的摩擦下,国共在抗日方面所采取的方式也便有所不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名党政权在大革命之后,形式上完成了对于中国的统一,而国民党政府在当时正是以全国公认的合法政府的形态存在。而它所采取的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抵抗,即是作为中国实际领导者的身份,进行正面的交锋。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要求作为独立领导抗战(即不加入国名党)的组织,是不可能参与进来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唯有领导人民,在广大的后方,对敌人进行可行的打击。抗日游击战在这时产生,是国共矛盾下中共在其实际影响范围里可做的最有利,而且也是唯一的方式了。
六.游击战的作用与影响
那么,游击战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呢?在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配合,八路军的任务主要是侧击日军。在这个过程中,游击战起到了迟滞日本进攻势头的作用。当年日本人曾叫嚣要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由于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比较努力,共产党进入山西和华北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侧击日军,与正面战场国民党相配合,为中国抗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东南向西南转移争取到了时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特别是华北的游击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友军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特别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将士在华北抗击和牵制相当数量的日本侵华陆军和海军,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太平洋盟军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对日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八路军游击战作为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和华北抗日根据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游击战理论,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积累了作战经验;更重要的是,为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提供了可资效仿的典型战例,从而点燃了世界革命的火种。
尽管八路军游击战术形成于抗日当年的华北根据地时期,但是当今世界为了打赢一场高科技、高标准的现代战争,这些机动灵活、分散而隐蔽的游击战术,仍不失为一种保存军事实力、克敌制胜的辅助战法。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八路军游击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贡献,以及八路军游击战术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面对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反侵略战争中,神奇巧妙、威力无比的八路军游击战术,将永远是中国人民军队丰富和发展作战经验,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
2. 百度百科
3.同书琴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矛盾探析文史博览 (理论 )2010年9月
4.刘庭华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
5.周代怀试述毛泽东同志抗日游击战的方针与伟大意义
6. 魏国英试论八路军游击战在中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及重大贡献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