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导论 ....................................................................- 1 -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概念(2) ................................- 1 -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6) ....................................- 1 -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7) ....................................- 1 -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9) ............................- 1 -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2) ..........................- 1 - 6学习区域经济学价值 .............................................- 1 -
第二章区位与发展条件 ................................................- 1 - 1区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27) ......................- 1 -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的内容及其基本观点(32) .................................................................- 1 - 3简述近代区位理论的内容及其基本观点(37)..................................................................- 1 - 4区位决策(成本—收益)(参考31) ......................- 1 -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 ....................................................- 1 - 1区域发展平衡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52) ..........- 1 - 2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56) .................................................................- 1 - 3如何选择区域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战略 ....................................................................- 1 - 4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进程(附件1)(注ppt和附件有不同自己斟酌) ................- 1 -
第四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 2 - 1区域经济发展阶段(77) .....................................- 2 - 2区域空间发展模式(80) .....................................- 2 -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 2 - 1产业布局 .................................................................- 2 - 2产业集聚及其作用 .................................................- 2 - 3产业集群形成动力机制(110) ...........................- 3 -
第六章城市与区域发展 ................................................- 3 -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在作用(参考133页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附件二) ..........- 3 - 2城市化内在动力机制(参考135城市化的影响机制) ................................................- 3 - 3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139) ...............................- 3 - 4如何全面推进城市化(城市化三种含义视角) .................................................................- 3 - 5从城市发展历程来看未来城市角色定位 .............- 4 -
第七章总部经济 ............................................................- 4 - 1试述总部经济产生的背景(145) ............................- 4 - 2简述总部经济的内涵和特点(149) ........................- 4 - 3简述总部经济形成的内在机理(151) ....................- 4 - 4总部经济对总部所在区域有哪些贡献(156) ...................................................................- 4 - 5总部经济对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挑战(161) ................................- 4 - 6总部经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54) ...........- 4 -
第八章区域竞争力 ........................................................- 4 - 1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含义是什么(170) ...............................................................- 4 - 2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189) ............- 4 - 3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增强区域竞争力(190) ...........................................................- 4 -
1
4如何提高马鞍山区域竞争力 ....................................- 4 -
第九章区域创新 ....................................................................... 5
1什么是创新,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194) ........................................................... 5
2如何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参考207) ......................... 5
第十章区域贸易与区域合作 ................................................... 5
1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13) ....................... 5
2区域要素流动的规律(214) ........................................... 5
3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原因(216) ............................... 5
4影响资本要素流动的原因(221) ................................... 5
5资本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22) ............... 5
6经济新常态下要素流动新特点 .................................... 5
7我国要素流动存在障碍及解决方法 ............................ 5
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 ........................................................... 6
1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有哪些内容构成(241) ................... 6
2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有哪些属性(242) ........................... 6
3聚集与分散的作用机制(243) ....................................... 6
4区域差距的影响因素(244) ........................................... 6
5产业空间转移的一般特点(247) ................................... 6
6安徽省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 6
补充题目........................... 6
1区域形象与区域经济发展 ............................................ 6
2供给侧改革与安徽区域空间优化 ................................ 7
3产业转移新特点与产业布局 ........................................ 9
4基于区位理论模型解释为什么服务业集中在一起布局 .................................................. 11
5中心地理论价值 .......................................................... 12
6.体系结构图(13) ...................................................... 13
7.重点内容(略) .......................................................... 13
8.中国区域经济待解决问题及其解决路径(附件4) ....................................................... 13
2
第一章 导论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概念(2)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6)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7)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9)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2)
6学习区域经济学价值
第二章 区位与发展条件
1区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27)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的内容及其基本观点(32)
3简述近代区位理论的内容及其基本观点(37)
4区位决策(成本—收益)(参考31)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发展平衡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52)
2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56)
3如何选择区域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战略
4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进程(附件1)(注ppt和附件有不同自己斟酌) 1949-1979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各区域同步发展
1980-1999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部分地区先发展
2000-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各地区协调发展
第四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1区域经济发展阶段(77)
2区域空间发展模式(80)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1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 具体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
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结构,其合理与否影响到该国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经济的发展速度。
2产业集聚及其作用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作用:参考112页,以下是百度文库答案
外部经济:(1)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2)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
(4)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
(5)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
创新效益: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创新。企业的创新常常来源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在产业集聚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发现市场机会,研发新的产品。由于集聚,不同公司员工之间接触沟通的机会增多,有助于相互间的思想碰撞而产生创新思维。同一园区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定期交流会对各个企业带来创新灵感,这是知识技术外溢性的体现。
竞争效益: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中四个决定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间竞争,这四个因素是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园区的集聚企业具备这些条件,为提高本企业、本行业甚
至本区域的竞争力提供了可能。产业集聚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同处一地的同行业企业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可以相互比较。这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提高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集聚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区外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
3产业集群形成动力机制(110)
第六章 城市与区域发展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在作用(参考133页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附件二) 2城市化内在动力机制(参考135城市化的影响机制)
3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139)
4如何全面推进城市化(城市化三种含义视角)
空间城市化:推进城市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城市化发展思路上,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依托中心城市发展城市圈、城市带,通过区域内城市整合,强化城市间功能互补和深度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发挥中心城市凝聚经济的功能,确立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从而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人口城市化:推进城市化,必须按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高质量。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且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提高城市化质量,就是要按照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推进城市化。首先,要完善城市功能。其次,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城市规模和功能,切实加强城市供排水、交通、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和集聚空间;第三,要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文教、卫生设施,为市民和投资者创造优越的居住和创业环境;第四,要按照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为城市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推进城市化,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主的原则,从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城市政府的长期任务落到实处。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经济城市化:推进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源,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文明演变过程。城市要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把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基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主要途径:一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产业,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二是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用现代化装备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技术密集加劳动密集方式推进工业化,形成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推进城市化,必须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化推动城市化。必须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结合起来,把市场机制作为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准则(以上个人删减详情见附件3) 5从城市发展历程来看未来城市角色定位
第七章 总部经济
1试述总部经济产生的背景(145)
2简述总部经济的内涵和特点(149)
3简述总部经济形成的内在机理(151)
4总部经济对总部所在区域有哪些贡献(156)
5总部经济对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挑战(161)
6总部经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54)
第八章 区域竞争力
1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含义是什么(170)
2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189)
3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增强区域竞争力(190)
4如何提高马鞍山区域竞争力
第一,“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刻不容缓。—《规划》明确了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定位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而目前马鞍山的制造业档次、服务业比重这两大类指标与这个定位相对照还有差距。此外,由于《规划》特别对皖江城市的“科学发展”、“人居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如果我们不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还是走“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土地资源的大量投入谋求发展”的道路,“在污染中求发展”,“边发展边破坏环境”,我们就达不到《规划》的要求,当不上“箭头”和“带头”。
第二,“确立重视人才、依靠创新的发展思路”刻不容缓。—《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科技进步贡献率、自主创新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三个概念本质上都是在讲“创新”的问题。年度,我市的专利申请量是件,而合肥的专利申请量高达件,获得授权的就有件,是我们的倍之多苏州的专利申请量更是高达件,获得授权的就有件,是我们的多倍。因此,今后我们一定要在创新人才和机制建设方面给予更高的关注度。
第三,“加强区域内外的分工协作”刻不容缓。—皖江城市带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而且,规划》中特别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朝向给出了提示“与长三角分工合作”。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对抗的,又是互补的。皖江城市之间彼此分工是为了更好
地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合作则是为了相互依托、共同发展。与其它皖江城市相比,马鞍山在经济基础、市民素质、生活水平方面有更强的竞争力,但是在经济活力、产业结构、土地资源方面稍显劣势,所以我们不断向南和芜湖、跨江与合肥、向北与宿州发出“合作共赢”的信号,就是力求“优势互补”。以后,不仅这种信号的强度、频度要加强,我们还要进一步建立各个层面、各类主体的合作机制。关于皖江城市要“面向长三角”这一宏观政策建议,鉴于马鞍山已经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与安徽省其它城市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优势最为突出,那么,我们就更要充分利用这一突出优势,加速与长三角城市的融合。第四,“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刻不容缓。—开发皖江城市带的宏观政策是提升马鞍山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助力,但是政策毕竞只是外因。从其它地区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越是发展快,越是调整力度大,各种问题和矛盾越多,需要权衡、协调、取舍的因素越多,这一时期,如果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不能与时俱进,就可能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发展困境。所以,政府、企业都需要苦练内功,只有真正提升自身的谋划、应变能力,才能借政策之力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第九章区域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194)
2如何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参考207)
第十章区域贸易与区域合作
1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13)
2区域要素流动的规律(214)
3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原因(216)
4影响资本要素流动的原因(221)
5资本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22)
6经济新常态下要素流动新特点
1.要素流动的外在约束减弱,流动性增强,流动的范围和规模扩大,,流动速度加快。
2.要素流动的方向出现错综复杂的多向性特点。
3.要素流动的方式和载体出现新的变化。
4.要素流动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得以建立,要素流动效益和前景的预期具有较高程度的确定性。
7我国要素流动存在障碍及解决方法
存在障碍:
1.生产要素:要素转移的成本;信息传递受到距离的影响。
2.劳动力要素:经济被动;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区域工资水平
3.资本要素:资本预期回报率;企业迁移
解决方法:
1.发展信息技术,普及互联网,减小距离因素对信息传递的制约。
2.提高工资水平,并增加就业机会。
3.政府对迁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获补贴。
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
1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有哪些内容构成(241)
2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有哪些属性(242)
3聚集与分散的作用机制(243)
4区域差距的影响因素(244)
5产业空间转移的一般特点(247)
6安徽省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以安庆,马鞍山,蚌埠为经济中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形成经济分工,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经济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构成经济三角区,提高安徽整体经济水平。(肖伟手打)
补充题目
1区域形象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是人们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是人类为了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进行开发、利用、改造的对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随着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时所带有的各自不同的特性,区域各自的特点会越发明显,对区域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区域乃至全球的共同发展。
区域形象又叫地区形象,地方形象,是指一个区域对内和对外的整体形象,是区域内外的公众对区域的总印象和总评价,这种印象和评价既包括区域的自然环境等物质的方面也包括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精神方面还包括在区域范围内居住的人的行为表现是区域空间的总括也是区域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之一。区域形象设计和塑造就是站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区域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并依据设计对区域进行整体的塑造和建设。进行区域形象的设计和塑造可以振奋区域精神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增强区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改善和优化区域的内外环境展示区域的实力和魅力使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道路。
6
区域形象是一个区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综合的外在反映反映着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目的地进行区域形象的塑造和建设实际上就是在优化区域的整个社会环境就是在提高区域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在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实力就是在给发展区域经济打基础因此区域形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着密切关系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区域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软系统工程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已经证明改善和塑造区域形象进行区域形象的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进行区域形象的塑造、强化区域的对外影响力、加强区域全方位的建设就成了必须要做的工作。上海、天津的文明小区建设、江苏、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上海、杭州、苏州、珠海、大连、青岛、济南、深圳等城市以形象立足的经验云南、山东进行形象塑造的工程建设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也都表现了这些地方的领导具有先见之明的战略眼光。区域形象的塑造和建设能对区域经济产生潜在的效益和优越性但这种潜在的效益和优越性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对区域形象建设的投资初看是没有直接
投入到经济领域中那么明显但它对区域经济的回报只是个早晚的问题。如果说发展经济的投入可分为有形资本投入和无形资本投入两部分那么塑造区域形象就属于经济发展中的无形资本的投入。区域形象就是区域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虽然无法用具体的数字表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确实存在于区域社会之中对区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对区域的建设一直产生着能动作用。高发展位势的地区如果致力于塑造形象发挥好这部分无形资产的作用将会使发展速度得以维持从而走向更高的台阶低发展位势的地区如果塑造良好的形象这部分无形资产将会加大将会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发展中我们应当知道我们不是单纯地为发展而发展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除了增强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极大需要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满足人们生存环境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还要考虑到让子孙后代继续过上好生活。要获得这些良好的区域形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区域形象的好坏不只是区域名声的好坏而是直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着的。正如名牌本身的名称一样良好的区域形象本身就是区域的无形资产本身就代表了区域的发展水平。良好的区域形象能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短见的政府往往只注意发展经济轻视区域形象的塑造轻视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不注意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没有把区域形象看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发展经济往往是“竭泽而渔”搞一锤子买卖缺乏长远意识追求急功近利这样做也许会使当代人很快富起来形成短暂的泡沫经济但造成了本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社会环境的恶劣使经济的发展缺乏持久性给子孙后代留下难以割去的后遗症甚至会断了子孙后代的生路。在我国这种单纯的“突进式发展”的典型例子已经不少。缺少无形资本中的区域形象部分的投资忽视区域形象的塑造忽略区域环境的软工程建设只一味发展经济尽管可能会出现短期的经济繁荣但这样发展的经济没有后劲也不会长久。因此塑造区域形象营造区域经济良好的形象和发展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供给侧改革与安徽区域空间优化
1、经济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按层次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推进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调整产品结构包括生产性消费品结构和生活性消费品结构,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推进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2、动力结构
7
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与投资贡献率最高。美国次贷危机以后,特别是我国经济已步入自然回落周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内需逐渐成为主要动力。因此,供给侧结构改革要适应和推进动力结构的调整。
3、经济增长方式
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经济新常态第三个特点时指出,中国经济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时,将创新发展确定为五大发展战略之首。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在供给侧理论、供给侧制度、供给侧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强调一侧,忽略另一侧。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供给侧和需求侧都亟待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供给侧方面的问题是结构性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
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实现新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实施路径:
1、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3.5月18日,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根据部署,安徽将重点围绕调结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
按照做优增量、调整存量的双重任务要求,安徽省2018年底将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到2020年,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处理“僵尸企业”问题上,安徽省政府要求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倒逼过剩产能特别是落后产能退出,保障市场出清、社会稳定。对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保护,争取国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支持,盘活企业存量土地。
在化解过剩产能上,安徽要积极促进钢铁、煤炭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2016年起,按五年规划、前三年攻坚的要求,压减粗钢、煤炭过剩产能。严控新增煤炭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减量重组保留产能;严控新增钢铁产能,依法依规退出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的产能,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退出部分产能。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和引导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企业富余产能向境内外转移。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通过企业主体作用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多措并举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安徽将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积极创造条件将更多的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推进省属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加快改组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设立若干具有保障服务功能或产业引领作用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扩大企业负责人市场化选聘比例,推进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依托优强省属企业,通过股权
8
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等方式,强化同质化业务和细分行业整合,推进同一集团公司内部相同或相近业务、同一产业链业务重组整合。
到2018年,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要控制在合理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力争超过25%,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2020年,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达到30%,证券化率达到60%,企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
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将继续支持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推动上市公司股债并举,公募私募并行,多渠道再融资,探索设立小微证券公司。
3产业转移新特点与产业布局
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有以下三大主要特征。
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成为新的重点。 首先,制造业仍然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1998年至2007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增长。由此可见,制造业和绿地投资仍然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和主要方式。
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由于缺乏严格的产业准入限制,正逐渐成为世界高耗能产业转移的中心之一。
其次,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
再次,服务业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外商对服务业直接投资的项目数近十年来成倍增加,使其占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比重紧随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这表明服务业已成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以东部为主,向中西部延伸。
东部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所谓:东多西少,南强北弱。但因近年来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快速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东部地区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已越来越不现实。
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鼓励东部外资企业到西部再投资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虽然现阶段西部地区在产业配套等方面与东部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完全适应所有跨国公司投资的要求,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而且,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软硬环境不断优化,也为承接东部外资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西部一些地区较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容量大,一些国际高耗能产业正在快速向西部能源富集区转移。长期以来,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产品出口一直在西部工业经济和外贸出口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支撑着西部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现在,西部高耗能产品已和东部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实现对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内蒙古和宁夏。
过去的30年,中国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伟大社会实践中获得了巨大和丰硕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接下来的30年,中国必将继续从国际产业转移中得到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机会;30年之后,中国应该会抛掉“世界工厂”的帽子,把自己从最大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国变成21世纪的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国,帮助那些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他们也走上富裕之路。
9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2 我国产业布局的历史
我国产业布局的历史轨迹,表现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1 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产业布局极不合理。全国8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在占中国面积不到的12%的东部沿海狭长的地带。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平衡工业发展布局”思想为指导思想,将国内一半以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到内地,经过30年的坚持,加速了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初步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产业畸形布局不平衡状态。但这一调整是我国政府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使得近30年时间全国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都处于增长缓缓乃至停滞状态,而表面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在扭曲的产业结构和绩效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
2.1 非均衡产业布局(1978年以后)
1978年以后,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区优势,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总体上实施了“非均衡布局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我国的产业布局也因此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也因为这种不均衡布局使得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3 “十一五”产业布局政策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在采用“非均衡布局战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区域产业结构在一种低层次上严重趋同,直接损害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并且引发经济震动;三是区域间不正当竞争、地域性封锁、市场分割,引发资源大战,阻碍生产要素合理的流动。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非常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以东部带动西、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格局。“十一五”期间的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有五大块:
3.1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尤其加快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广东顺德的家电、福建晋江的鞋等等,这些扎堆出现的生产基地,要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经营方式改造提什传统商贸业,加快现代化商贸发展步伐;集中力量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高技术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核心关键技术和提升规模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梯度转移。
10
3.2 推动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年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能力,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
3.3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做出来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慢慢的衰退了,没有了当初的雄风了。为了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强调优化发展能源工业,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
3.4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高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崛起时,要注意强调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强现代化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3.5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我国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应该将海峡西岸打造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使海峡西岸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成为服务中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在海峡西岸建设台商投资平台,引进台资,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制定并且实施产业布局政策,可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资源,尽可能小的破坏环境,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尽可能好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基于区位理论模型解释为什么服务业集中在一起布局
产业布局的原则
1)全局原则
产业布局应该以一个国家的地域为界限,因为它是国家干预本国经济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涉及领土问题,因此必须以国家的领土主权为基础,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上进行自己的产业布局的。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一方面,国家必须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各地区的专业化方向,明确各地区在全国经济的角色和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确定若干重点发展的地区。在此全国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区再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好本地区的产业布局,而不能不顾国家整体利益,一味地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必须在广阔地域上进行分工和协作。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专门化的产业部门,形成规模优势。当然,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在重点布局专门化生产部门的基础上,还要围绕专门化生产部门布局一些相关的辅助性产业部门和生活配套服务部门,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门化生产部门的良好运行。随着部门分工的深化,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协作自然也就越发重要,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地区间的协作条件。我国“三线”建设时就把一些企业布局在交通不便的山区,致使企业间协作困难,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率。
11
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地域适合不同产业的发展,在确定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时,应该从地区区情出发,根据地区的综合具体条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如在拥有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地区,应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应优先发展采掘和矿产加工业;在地势乎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应加强水利建设,应优先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如此等等。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产业的空间发展过程总是先在某一地域聚集,然后再向其他地域扩散。在发展的低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集中发展的极核发展形态;在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全面发展形态。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杜会条件优势的地区;而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任何时候效率和协调都是产业布局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一个国家整体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重点确“所不同而已。在优先发展某些优势地区时,必须把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不要使贫困差距过大而引发过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但是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规律,因此在重点发展落后地区时,也要保持发达地区的继续稳定发展,使其产业结构向更高的层次升级,而不要追求地区间发展的绝对平衡。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其中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攫取资源,不可避免地向自然界排放废物,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虽然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其所受的损害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就无法自我恢复。另外人工对自然生态进行恢复所耗费的成本将是巨大的,可能远远大于人类生产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要注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殖,注意发展相关的环保产业,等等。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先破坏后治理的过程,现在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用再走弯路。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就比较注重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等措施。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上面都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的产业布局原则。而从国家大局出发,首先所要考虑的是政治和国防安全因素。产业布局中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高于经济原则的最高原则。例如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都比较差,不适合许多产业的发展,但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以及边境的国防安全,国家每年依然对这些地区进行大量的援助,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以支持这些地区的发展。
5中心地理论价值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
(A.Lösch)分别于 1933年和 1940年提出的, 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它国家,被认为是本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是研究城市群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建立基础之一。
主要贡献
1,以古典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静态一般均衡区位理论,为后来的动态一般区位理论开创了道路.
12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