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极其反思
--以11·3河南义马煤矿事故为例
摘要: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破坏性影响。本文概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普遍影响。通过分析河南义马煤矿事故的事故原因、过程及危害,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对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义马煤矿事故;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
1 概述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主题。资源与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目前,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约占自然资源需求总量的70%[1],而我国95%的一次性能源和80%的原材料依靠矿产资源提供[2]。
矿产资源是指所有埋藏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可被人们开采利用的矿物质聚集体。广义的矿产资源指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元素、化合物、矿物和岩石相对富集,人类开采后能得到有用产品的物质形态和数量。狭义的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物质在地壳中富集成具有开采价值的形态和数量。
相对短暂的人类历史而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蕴藏量也是有限的。随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在不断减少,有时甚至发生短缺和枯竭。在开发矿产资源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矿产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地区性和全球性环境污染物给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蒙上了层层阴影。地质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地质环境,从而诱发了众多地质灾害和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减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保护。
2 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由采矿活动形成或引起的矿山区域内地质因素的变化,从而改变矿山原生地质环境状态。由于地质因素的改变,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往往会超出采矿活动区域范围以外(如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我国每年从地表和地下深处开采出数量巨大的矿石,改变和破坏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使地质环境不断地改变和恶化,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产资源开发对大气的污染
矿产资源开发对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在矿产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造成的。包括矿山在露天开采情况下以及在井下生产时,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及排土场等生产环节中产生分散无序排放的粉尘。这些工业废气排放物多为烟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使得矿山地区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矿产资源开发对水体的污染
矿产在开发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废水,其中主要来自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矿坑排水;洗矿过程中加入有机和无机药剂而形成的尾矿水;露天矿、排矿堆、尾矿及矸石堆受雨水淋滤、渗透溶解矿物中可溶成份的废水;矿区其他工业和医疗、生活废水等。这些受污染的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后又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地,并进一步污染了农作物,有害元素成份经挥发也污染空气,导致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噪声污染
露天开采时,噪声主要来自采场作业的钻机、电铲、空压机钻、运输车辆等设备。随着开采的规模不断扩大,噪声源设备如凿岩机、采装机械、提升机、运输机、破碎机、空压机以及爆破等,产生的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一般都比较严重。
(4)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及地面塌陷
露采矿表土剥离,使原来生长在土层表面的植被遭受破坏,固体废弃物(尾矿、废石等)的堆放和塌陷地,毁坏了原生植被,恶化了植物群的生存条件,使其覆盖率降低,其中造成土地沙化,引起水土流失。采矿活动是地面塌陷的直接诱因,随着矿床疏干和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引发或伴生地面沉降和地面开裂等灾害。
(5)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地质灾害隐患
采矿活动造成矿区附近地质条件改变而诱发的易滑坡体复活,稳定边坡因采矿导致失衡坍塌,矿山废渣等固体堆积物等因受地形、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
露天矿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而采矿排除的废石、废渣也侵占着大量的土地。矿山开采排放的酸性废水、选场尾矿废水等,严重污染矿区及周围农田;矿体的地下开采引起大面积塌陷等地质灾害。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矿山开发区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极为强烈的地区。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保护和改善矿区地质环境质量。治理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应遵循立法、生态风险评价、最少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系统的回复和重建等六项基本原则,做好从勘察、设计、开采到闭坑四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矿产勘探与设计阶段,必须在查明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预测矿床开采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规划工业场地、交通运输线路、生活区以及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场地,优选采矿方式和选治工艺措施,防止或减少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
矿山建设开采阶段,应严格规范矿业生产活动,防止、减少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治理已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环境地质条件,控制已有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使矿区恢复成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
矿山闭坑阶段,需要做好以"造田复地"为主的综合治理,恢复耕种或种草绿化、营造树木、人工造湖,使矿区地质环境向良性转化。
针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和问题,还需从以下几个方向加强防范和治理工作。
(1)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依法治矿;
(2)强化监督管理,做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3)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山环境保护水平[2]。
4 实例分析
2011年11月3日,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发生一起重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0人死亡。该矿为国有重点煤矿、低瓦斯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10万吨/年。据查,该矿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巷道发生严重的挤压垮冒,将正在该巷作业的矿工封堵或掩埋其中,造成重大伤亡。
4.1千秋煤矿基本情况
千秋煤矿是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名称: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骨干矿井之一,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南1~2km,始建于1956年,1958年简易投产,矿井设
计生产能力60万t/a,1960年达到设计能力,经过多次技术改造,2007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10万t/ a。矿井"六证"齐全有效。现主要开采侏罗系2-1、2-3煤,属长焰煤种。2010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于易自然发火煤层。目前开采水平为二水平。该矿为冲击地压严重矿井。
矿井采用立井、斜井、上下山混合式开拓方式,通风方式为混合抽出式。安装有KJ95N型安全监控系统、KJ282型人员定位系统,还建有瓦斯抽放系统、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系统、压风系统、供水防尘系统、防灭火系统等。
4.2事故发生经过
2011年11月3日四点班,千秋煤矿当班共入井415人。其中,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当班为检修班,作业人员72人,有掘一队、掘二队、开二队、防冲队及安检、瓦检等流动人员,主要进行防冲卸压工程、防火工程、巷道加强支护和清理等工作。
掘一队队长何建民安排当班19人在21221下巷600米以里作业,任务是支6根大立柱。掘二队队长李伟民安排当班16人在21221下巷540-560米段落底、支大立柱。开二队队长李运星安排当班17人在21221下巷470米以里支大立柱,当班工作量为8根。防冲队当班12人,队长葛素河安排11人在21221下巷掘进头施工卸压孔,1人负责开泵、巡查管路。安检科2人、防冲科2人在21221下巷检查。其他流动岗4人(1名抽放工、2名瓦检工、1名放炮员)巡查作业。
事故发生时,有2人离开21221下巷(掘二队跟班领导刘付清、开二队跟班副队长刘会强在21221下巷外口协调运料工作),另有5人进入21221下巷(在二水平西大巷施工的开三队有3人到21221下巷借取锚索张拉器,开二队、掘二队送班中餐各1人)。事故发生时共有75人在21221下巷内。
事故发生前,21221下巷作业人员没有发现冲击地压征兆。11月3日19时18分,21221下巷冲击地压突然瞬时爆发, 形成3.5×108焦耳巨大能量释放,导致严重灾害。
4.3事故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直接原因
本矿区煤层顶板为巨厚砂砾岩(380-600m),事故发生区域接近落差达50-500m 的F16逆断层,地层局部直立或倒转,构造应力极大,处在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煤矿开采后,上覆砾岩层诱发下伏F16逆断层活化,瞬间诱发了井下能量巨大的冲击地压事故。
(二)事故间接原因
1)该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采取的煤层深孔卸压爆破、超前卸压爆破、煤层深孔注水、大直径卸压钻孔、断底卸压爆破和断顶卸压爆破等措施没能解除冲击地压危险。
2)该矿21221下巷没有优先采用O型棚全封闭支架支护。这次冲击地压事故能量强度在108焦耳级别。虽然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采取了防冲措施,但现有巷道支护形式不能抵抗这次冲击地压破坏。
3)事故当班有75人同时在21221下巷作业,违反该矿防冲专项设计中"21221下巷作业人员不得超过50人"的规定。
(三)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义煤集团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4.4反思及教训
该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对冲击地压灾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治理和防范措施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二是采掘布置不合理,在特厚煤层中采煤工作面布置过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三是事故工作面作业人员过多,当班有2个掘进
队、1个防冲队、1个开拓队等4支队伍在具有冲击地压灾害危险的巷道内平行交叉作业,作业人员多达75人。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防范悲剧重演,特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一)千秋煤矿要重新核定生产能力,压减产能规模,保持采掘平衡和合理开采强度,确定适合自己矿井实际情况的预测预报指标体系,实现冲击地压的实时预警。
(二)千秋煤矿西翼采区煤层顶板坚硬、厚度大,并且F16断层为一具有活化特征的逆断层,在此条件下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具有特殊性。因此,建议暂停千秋煤矿21采区西翼下部煤层的开采。对于义煤集团类似条件的采区,均需对防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着力从技术上解决防冲问题。
(三)针对本矿区冲击地压与地质构造活化有密切关系这一事实,需进一步加强义马煤田的地质构造探测与研究,加强上覆岩层运动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义马煤田特殊地质条件、岩层移动与冲击地压的关系,切实加强本矿区冲击地压灾害研究。
(四)要加大安全投入,加快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最大限度减少作业人员,严格控制进入冲击危险区域人数。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随着河南省煤矿开采深度加深,矿井条件的不断变化,事故隐患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没有安全保障能力的矿井、采区、采面、掘进头,由专家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3]。
5 结论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而复杂的,是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一个严峻挑战。只有充分明确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危害,积极采取防范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类似矿难悲剧的重演。
参考文献
[1]潘懋,李铁锋.环境地质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惠芬.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探讨,2008,3(3)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的通报,安监总煤调,2011,171号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
摘要: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是近几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是指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对自然界的生态破坏和对生态修复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分析是针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对自然规律的影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为水利工程是否要保留,或者是否需要改善功能提出科学依据。
本文依据水利学和环境地质学所学内容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问题进行整合,提出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的一般研究内容:水利工程的正负面生态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补偿途径与修复机制等。
关键字:水利工程;生态效应;补偿途径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要求对江河湖泊予以调控,以满足人们对水的种种需求,如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及休闲等。于是,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曾先后建设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但随着科技进步和上述需求的逐步实现,人们开始关注这些水利工程对相关水域千万年演化形成的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水生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1 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遗物种数量大、生态系统类型齐全等特点,目前经调查并记录的水生生物物种有2 万多种,以鱼类等水生生物为主体形成的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净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功能显著,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又是水资源丰富以及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平衡的国家。为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过去的50 多年中,我国共修建了大小水库十多万座,截至2004 年9 月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了1 亿kW ,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首而南水北调等大型调水工程也早已通过论证,目前已处于实施当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剧烈地改变了原有河流型水生生态系统的水文状况,而且建造大坝阻断了河流,引起水生生境的破碎化以及水库调度运行等一系列情形都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显著影响。针对水生生态系统的
特点,本文客观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根据近年来我国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提出了今后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2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根据其影响结果分为积极的生态功能效应和消极的生态负面效应。 积极的生态功能效应表现在:(1)抵挡自然灾害:近年来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可以对上游来水进行有效调控,不同程度上降低旱、洪、涝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2)灌溉用水:灌溉改变了灌区的生态条件,供水直接为人的生存服务,大多数灌区已成为鱼米之乡,显然是对生态的改善;(3)循环能源:自然界重复再生、循环不息的水体,携带着大量可利用的能量。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有效减少大气CO2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4)居住环境改善:大多数拦河闸坝枢纽已形成了新的生态与环境,成为区域性的景观工程;引水至村镇内,也为村镇内居住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5)气候调节:拦河蓄水水面、引水渠及灌溉区的空气湿度、温度等得到了调节,造就了优良的小气候条件;(6)防止水土流失:多泥沙河流的拦河坝,将大量泥沙引入灌区,引洪淤地改良土壤;(7)保护生态的替代效应:拦河闸坝建设出现新的深水区和浅流区,替代了原河道的深潭和浅滩,过坝水流的掺氧净水作用有利于鱼类等水生物的生长。
消极的生态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3个层面:(1)拦河筑坝引起径流时空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相应的物理、化学、地貌等诸要素的改变;(2)流域生态系统及其子系统---水域、近岸植物、下游及河口栖息地、湿地的初级生产力变化;(3)流域生物多样性水平、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修建水利工程后,打破了原有水系内的生物(尤其是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会造成原始生态系统的改变,使食物链遭到破坏,威胁多样生物的生存,严重的会造成灭绝。如:修建新安江、富春江水库后,就导致了钱塘江鲥鱼的消亡和风尾鱼、鳗、蟹类产量的下降;修建葛洲坝和三峡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后,又大大压缩了长江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白鳍豚等国家保护的名贵水生生物和某些江河性、溪流性鱼类的生存空间。此外,对于南水北调水利工程,还将改变受水运河水系物质和能量流通途径。
对于河流上下游的物理性质的负面影响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是栖息地特征变化,主要指库区淹没、泥沙淤积,水库下游冲刷引起河势变化,河湖联通关系的变化等,由此引起栖息地特征的变化,进而影响生境质量。第二类问题是水文、水力学因子影响,即流量、流速、水温、水质和水文情势等变化,由于水文、水力学因子变化,引起生态过程的变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现在,水利工程引起的生态效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特别是环境和物种方面考虑越来越多。国内外一些专家提出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Tong C 等提出了源于环境指标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概念模型,简称PSR模型。在PSR模型框架内,某一类环境问题,可以由三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类型来表达,分别为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况;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PSR概念模型从人类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对指标进行分类与组织,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建立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比较明确地反映出生态环境变化的因果关系,从而有助于决策者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行政管理措施,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加速恢复重建。生态足迹是另一种表征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方法。生态足迹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ss等人与1992年提出的,并由他的博士生Wackernagel等人完善的一种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
综合看来,当今大坝工程的生态效应在国外的研究集中在河流水文情势由于大坝发生的
改变及其导致的生态效应、水生生物由于大坝受到的影响以及制定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可持续生态流保护与恢复、大坝工程导致河流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并且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大坝对水文、局地生态的调节效应以及屏障效应和岛屿化、截留效应、边缘效应、水温效应。
3.2 国内研究现状
综观国内的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价值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较多,但是实际应用案例尚较少。大坝对水文情势改变的评价较多,但对其生态效应及维护河流生态基流的研究较少,大坝对流域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影响研究严重不足。大坝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需要有保护关键生态要素的约束性指标,以确保河流生态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关于大型水库工程的生态效应及其评价,目前的研究还很薄弱,无论是已开展的有关水库工程生态后评价,以及今年来的生态效应评价等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效应分析与评价体系,难以满足水利项目管理的需求。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缓慢的、潜在的和及其复杂的,同时由于生态环境因子本身时空差异很大,变化不定,所以很难就不同项目确定固定的生态影响因子,也很难在不同的项目评价中,采用同一生态指标以及同样的标准。因此,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与评价体系,推进大型水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展开。这对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 生态补偿途径
研究如何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使动态的环境系统的改变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对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利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注重库区小气候、水生生态关键过程的长期演变机制研究。应以重要部位生态系统的关键种作为重点对象,研究物种的交替与演化机制。根据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物网的上行与下行控制机制等生态学过程,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重要生物资源的影响,多学科交叉治理。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在水库建成前、建成过程中、建成后三个阶段的生态影响提供数据积累、技术支撑。
(1)确定不同类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长期影响的程度、性质和范围。
(2)确定流域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物类群受胁迫的性质、程度和保护策略。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结合重要生物类群(经济、珍稀、特有物种)的生活史特征及其生境的大时空尺和微观尺度(如水力学条件)变化,确定流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物类群受不同类型水利工程建设胁迫的性质、程度,并通过研究生物生存环境条件的人工改良,提出保护策略。
(3)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流域生态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根据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综合历史资料,建立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物资源影响的评估和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如符合生态安全的建设方案) 、运行管理(满足生态安全的调流、调蓄) 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为流域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适时科学依据。
5 案例研究
以下以太湖蓝藻爆发等环境问题及其生态修复为例,展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介绍补偿途径。
5.1太湖及蓝藻爆发介绍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侧的低洼地带,西边紧接着天目山余脉的低山丘陵,距东海不过100公里,湖区跨江苏、浙江两省,水面为江苏所辖。湖泊面积2292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
2007年5月,太湖大面积蓝藻暴发,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数次亲临太湖视察,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预防蓝藻再次大规模暴发,确保城乡居民饮水用水安全,
恢复太湖原有景观风貌。
5.2太湖蓝藻成因
太湖蓝藻爆发是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污染排放总量严重超标;
(2)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3)内源污染日益加重;
(4)湖河水系恶性循环;
(5)引排系统不畅;
(6)湖体结构的固有弱点;
(7)特殊的气候条件。
综合来看: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特别是一些沿湖企业工厂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围湖造田和网兜养鱼等,超出了太湖的自净能力,是造成太湖蓝藻爆发、威胁城乡居民饮水用水安全的罪魁祸首。
5.3太湖流域治理历史沿革
1984年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 开始对太湖污染进行治理;
1990年无锡市因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造成自来水厂停水半月;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太湖的决定";
1992年李鹏亲自批准太湖治理领导小组的组成,水利部部长出任组长;
1995年太湖水污染治理就被正式列入第九个五年计划。接着被列入十五计划,后又进入十一五计划;
1996年国务委员宋健提出 "太湖美多久"的警告;
1998年声势浩大的"零点行动";
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宜兴周铁镇考察污染情况;
2002年"引江济太"调水试验; 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江苏省政府建立市场化的污水处理价格形成机制;
2004年"太湖模式":建立污染治理的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2006年5月26日据日本专家预测:太湖治理将需要投入5万亿元;
2007年5月太湖再次大面积蓝藻爆发 。
2007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三湖污染防治座谈会"上表示,中共政府将把治理"三湖"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处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心脏地带的太湖,无疑是"重中之重";
5.4太湖流域治理措施
措施一:科学引流
水利部门按照"引清释污,以动制静,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要求,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迅速制定了应急预案。
措施二:污染源控制
检修污水处理设施,控制点源污染;规范水面养殖;关停污水排放口;科学清淤,消除內源污染。
措施三:水体生态修复
修复环湖湿地和岸边水生植被,保护生态湖滨带,建设堤岸生态林带,放流食藻性鱼类。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结合修复水体生态。
6 结束语
修建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的自然面貌,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水利工程能否带来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是衡量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对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转变,从以解决人类生存安全
和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原始水利阶段,到以建设工程来改造河川、调蓄洪水、制止洪水危害的传统治水阶段,再到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治水阶段,实现了人与自然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平衡状态的发展,只有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上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调控,建设生态水利、构筑生态环境友好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才能实现人水和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陈越,陈领,杜生明 NS FC 重大项目"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生物资源长期生态学效应"的立项思考·China Basic Science 2004·3
[2]齐悦,大型水库生态效应研究--以白石水库为例 2011.12
[3]蔡其华,关于三峡水库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 0 1 1 年第1 9 期
[4]范红社,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山西水利 2007.2
[5]王智阳,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措施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6]孙国梁,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 年第5 期
[7]陈龙,谢高地,鲁春霞,裴厦,张昌顺,水利工程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以近50 年白洋淀鱼类变化为例 2011.8.
[8]姜翠玲 ,严以新,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11
[9]周小愿,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 年第11 期
[10]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人民黄河 2005.1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