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G2301201
2.课程名称:政治学科教学论
3.英文名称:Political of subject-based pedagogy
4.课程简介:政治学科教学论是四年制师范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中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功能、性质、课程设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及师范生的毕业实习问题等。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为做一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打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为《教育学》课程的后续课程。
3.学时:总学时48学时,每周3学时。
4.开课学期:第6学期。
5.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6.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由平时职业技能训练测试50%和闭卷50%组成;其中,平时职业技能训练测试由“五分钟带板书口语带稿训练、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脱稿训练、手抄报制作训练、教具制作训练、试讲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各占10%)。1
7.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主编:刘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二版。
8.教学参考资料:
(1)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晓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贺允清.中学政治课教学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张文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何家理.21世纪教师职业技能[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 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重点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学习和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能力,为毕业后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打下基础。
2. 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
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师范专科学校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改革和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要。它有助于缩短师范专科学校政教专业学生从当学生到做合格中学教师的距离。
3. 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方法
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习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综合运用各门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要贯彻改革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第一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
教学重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任务。
教学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
1.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课。
2.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地位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区分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重要标志,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3
思想政治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时事政策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二节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1. 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第二章 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明确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重视进修和科研,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
教学重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学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重视进修和科研。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光荣职责
1.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着光荣职责。思想政治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任务。
2.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关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
4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十分关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成长。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1. 品德修养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这一工作的特点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2. 学识水平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功,学习各种新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3. 能力结构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较完备的能力结构,如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等等。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进修与科研
1.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进修
进修的意义、内容、要求、形式及途径。
2.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科研
科研工作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设置的历史过程,了解现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课设置的历史过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5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设置
1. 中学思想政治课设置简况
民主革命时期的课程设置,建国以来课程设置的曲折历史过程。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验。
2. 建国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设置的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开设的主要经验教训: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研究课程的总体设计,必须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内容,要编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政治课教材等。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 初中教学内容
进行道德和纪律、民主和法制的教育;进行社会生活准则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品质及高尚的审美情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遵纪守法,树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
2. 高中教学内容
进行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以及个人和社会、权利和义务、主观和客观、自由和必然、理想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等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四章 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6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充分认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的其特点。
授课时数 :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学过程
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它和人类的认识过程、和学校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密切联系的。
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行的转化过程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信、行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逐步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笃之以信,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特点
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转变学生思想相结合的过程
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政治思想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政治形势教育与理论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4.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双重能力的过程: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问题的能力;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正确分析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五章 教学的基本原则
7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明确掌握和运用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并了解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增强贯彻这一原则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授课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涵义和内容
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3.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决定的,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所规定的,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的基本总结。
第二节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准确地讲清基本概念和原理,把握精神实质。认真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用理论去分析、说明社会和学生中的实际问题,要着重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正确处理理论与材料、读书与运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要给学生一个正确认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理论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给学生以榜样。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8
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是:按照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联系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理论去说明实际问题等。
第六章 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课堂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课外活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授课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堂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
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它是完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2.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
课堂教学形式是指课的类型和结构。课的类型,是根据主要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它一般可以分为综合课和单一课两种,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课的类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
3.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通俗易懂、层次分明;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节 课外活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9
1. 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是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贯彻理论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要求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报告,座谈会,观看幻灯、电视、电影,阅读书报,组织课外学习小组等。
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课外活动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活动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要活泼多样,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同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联系,统筹安排;要充分发挥班级、团队组织的作用和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
第七章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启发式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明确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和基本要求,了解启发式与其他教学方法、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掌握直观教学、观摩教学及评议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和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授课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启发式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法
1. 启发式教学的涵义
启发式与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10
2. 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活动的特点和人的认识规律提出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才能发挥。
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这是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任务出发的,是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对象特点的要求。
3. 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途径
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教师要吃透教材和掌握学生实际;要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造成一定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揭示认识过程中的具体矛盾,排除认识上的障碍,以树立正确的观点等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几条具体途径。
第二节 启发式教学在其他教学法中的运用
1. 启发式在讲授法中运用
讲授法的涵义。启发式讲授的两种基本形式:演绎式和归纳式。启发式讲授的基本要求。
2. 启发式在谈话法中的运用
谈话法的涵义,启发式谈话的两种具体形式:问答式和对话式。启发式谈话的基本要求。
3. 启发式在演示法中的运用
演示法的涵义。演示法的具体形式:图片、图表、幻灯、录像和电影等。启发式演示的基本要求。
4. 启发式在讨论法中的运用
11
讨论法的涵义。启发式讨论法的具体形式,启发式讨论的基本要求。
5.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
1.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学的主要方法和要求
基本概念的讲授必须遵循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地把握概念的实质,不断指导学生分清比较接近,易于混淆的概念,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练习。
讲授基本原理的总原则与讲清基本概念相同。方法多种多样,讲清基本原理的内容和实质,注重“解感”,说明原理的实际意义,举例要有科学性、典型性、针对性、趣味性、现实性,引导学生用原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培养能力和掌握知识的关系。培养能力和提高思想品德的关系。
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辨别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3.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意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基本途径;思想教育寓于基础知识教学之中;了解学生思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多种形式结合,多渠道并举等。
第四节 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12
1. 《心理品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2. 《法律常识》的教学方法
3. 《社会发展简史》的教学方法
4. 《科学人生观》的教学方法
5. 《经济常识》的教学方法
6. 《政治常识》的教学方法
第五节 直观教学
1. 直观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精心制作和应用直观教具,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直观教学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有助于引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
2. 直观教具的分类、制作和应用
直观教具从性质上可分为形象性直观和逻辑性直观两类,直观教具的制作和应用。
3. 电化教学的地位、作用和应用
电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常用的电化教学形式。
第六节 观摩教学与评议
1. 观摩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13
观摩教学是开展集体性教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观摩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
观摩教学的要求。
2. 观摩教学的评议
教学评议的标准。评议会的程序及要求。
第八章 学习指导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学习指导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意义,了解如何培养学习动因,掌握学习指导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重点:学习指导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指导的内容和要求。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习指导的意义和学习动因的培养
1. 学习指导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调动学生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
2. 学习动因的培养
兴趣、感情、学习气氛是促进学生学好知识的三个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激发兴趣、培养感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第二节 学习指导的内容和要求
1. 学习指导的内容
14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