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部分知识点

 

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

(部分)

注意:并非考试题目,仅供复习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哲学的本质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句话是错误的)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谁决定谁。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

第二个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 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为,属于不可知论。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自身的矛盾性。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意识或精神的产物。

⑴主观唯心主义:物质是自我意识、主观精神的产物。

⑵客观唯心主义:物质是离开人的、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物质形态。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中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认为原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咱客观现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信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揭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

2、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把握,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

3、揭示了物质标志的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区分了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1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

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的大脑这种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②世界统一于物质。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发展的实质: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

(1)新事物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在内容、形态、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力量的支持。

发展的进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

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① 两者相互区别:量变是事物在度内的数量的变化,是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② 两者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并引起新的量变。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量变达到关节点超出了度,出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事物发展进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就是质量互变规律。

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任何事物内部的因素都可以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由于内部矛盾的推动,事物由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再由否定状态到新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从而开辟自我完善道路,就是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②从发展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③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片面性。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2

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稳中有降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对立统一,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含义:(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的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1)统一: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2)对立: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双方各自向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丰富完善自身;第三,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使矛盾双方力量消长,事物发生量变;第二,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旧质转化为新质的决定性力量。

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促进事物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者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所不在)。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渗透、相互联结;③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辩证过程: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①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论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②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有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另一方面,二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3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真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亦称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真理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真对真理,也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② 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这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历史观上的辩证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 ②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③ 两者相互作用构成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并表现为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种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意义:a.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b.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路线的客观依据。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发展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服务。

③ 两者相互作用构成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始终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并表现为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的发展。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种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意义:a.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反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避免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的错误;b.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路线的客观依据。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农民、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5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孔、宋、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即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紧密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发展的原因(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1)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必备客观条件是良好的群众基础;3)重要客观条件是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4)必要主观条件是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关键性的主观条件是共产党的领导。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合法斗争的可能。

2)反动统治残酷,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3)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4)敌人长期占据中国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薄弱环节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自身的建设

关于党的建设的几个要点:

第一,强调从思想上建设党,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第二,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把这三大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三,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创造了整风这种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

第四,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党的地位发生变化,毛泽东多次提出了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年到1956)。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6

首先,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建国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再次,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土改后,个体农民由于生产规模小,力量单薄,在生产和经营中存在许多困难,他们确有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工业化要求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

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功经验:

第一,在土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及时地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二,采取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地引导农民摆脱私有制走上公有制的道路,这既能避免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又能顺利地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范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意义: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极本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有利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现和平赎买政策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分别对它们采取没收和赎买政策。

第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它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第三,我国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巩固的工农联盟,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

第四,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五,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正确的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能够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第一,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

第二,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历史意义:第一,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二,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第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首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解决。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7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其次,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我们历来主张,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再次,强调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

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标志着理论的初步形成。十四大把这一理论概括为九个基本方面,标志着体系的确立;十五大用邓小平的名字命名这一理论,并把它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3)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非本质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4)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原因:(1)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3)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发展是硬道理

“三个有利于”标准: 92年南方谈话提出。内容: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基本含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② 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所以要坚持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要立足中国现实发展社会主义。

基本特征:生产力不发达。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8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时间跨度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约100年左右的时间。

具有长期性的原因:

① 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

② 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多年发展,但生产力总体水平依然落后) ③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特点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段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如何理解改革(为什么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这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第二,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科学发展观:

含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① 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和人的全面发展。② 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③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强调发展进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现实意义: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保证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1)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3)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4)公有制经济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9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经济等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⑵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⑶ 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必然性:(1)所有制结构决定的(2)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的(3)发展市场经济决定的 其他分配形式:个体劳动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资产分配收入、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贯彻分配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1)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落后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

(2)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长期存在

(3)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受思想和科学文化水平制约

(4)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需要一个过程

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

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内容: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10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一国两制”是50年代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邓小平在1982年首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的含义(基本内容):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①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实行“两制”。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

③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并在经济上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

④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主要职能。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版权所有 请勿上传 ——杜老师 11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外国教育史151
  • 下一篇:心理学离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