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0外国文学史-2016必过资料分章汇总

 

西方文学史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单选】古希腊神话中,天神的名字是阿波罗,智慧女神是雅典娜,爱神是阿佛洛狄忒。

【多选】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审议主、教谕诗、抒情诗。

【论述】古代希腊文学的特征。

(1) 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古希腊人心情地展示着人类童年的自然天

性,一切都是巨人的、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念很快就随着他们对外在自然和内在自我的认识把握而淡薄,没有积淀成沉重的民族包袱。

(2)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古希望的文学的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

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份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话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深厚的浪漫色彩。

(3) 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意。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科所有的文学样式。除神

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

【多选、简答】希腊神话的特点。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而且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世俗化的色彩极浓。

希腊神话体现出常有的人本主乐色彩。希腊神话“神人合一”。对神的肯定与,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肯定与赞扬。希腊神话体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纯朴、活泼浪漫以及古希腊人渴望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和美好理想。

在艺术的表现上,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即有浪漫夸张,又有现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

第三节荷马史诗

【名词解释】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人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公元前8世纪,小亚细亚一带的民间歌人、双止失明的职业乐师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巧制精编,创作了《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长篇叙事佳作。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执政者组织学者用文字记录史诗。到公元前3至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城的12位学者进一步编订,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

【简答】阿喀琉斯的形象。

阿客琉斯是神与人之子,为了部落集体利益,他作战勇猛过人,表现了一种死而无怨悔的英雄主义精神。他把个人荣誉和尊严看做是比生命还重要和富贵的东西,认为维护个人荣誉就是维护个人的人格乃至家族的荣誉。他珍视友谊,当好友帕克洛特罗斯阵亡时,他从个人的愤怒中猛醒过来,顿释私仇,再度上阵,杀死对方主将赫克托耳,为朋友报仇雪恨。阿喀琉斯性格中既有残忍的一面却又极富同情心。当赫克托尔的老夫请求归还儿子尸体时,他不仅答应了老人的请求,而且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简答】赫克托尔的形象

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的主将,老王普里阿摩斯之子。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形象。他作战勇猛,指挥英明,视保家卫国为己任。与阿喀琉斯相比,赫克托尔更具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战

场上他不畏惧对方比自己强悍,一心想杀死对方,把为部落而死看成是一种荣誉。

【简答】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奥德修斯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曾多次献计,屡建战功。在海上漂泊期间,他是一个能战胜自然和各种险阻的英雄。但在他的性格中又不乏残酷、狡猾和怎么的一面。他巧扮乞丐刺探家中实情,他对妻子起过疑心,在杀死那些向他妻子求婚的青年之后又把与这些人合伙的奴隶的耳朵、鼻子割掉以泄私愤。他财产观念颇重,从海上漂泊归来时先把财产藏起来才去见家人。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奥德修斯身上反映出了早期奴隶主的某些特点。

【论述】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他们“没有一个不具有特殊的性格”。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是三个最主要的英雄形象,他们的个性十分鲜明,各不相同。史诗还塑造了贤惠的安德洛马克、忠贞的珀涅罗帕、痴情的卡吕普索等妇女形象。

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伊利昂纪》写的是战争,突出“阿喀琉斯的愤怒”。十年战争只写最后51天的事,具体描写了4天的激烈战斗场面。《奥德修纪》写主人公的漂泊,还乡和复仇,突出海上冒险。把10年的历险,凝缩在最后的40天之内,具体描写的也只有5天的事,其他一切都是通过对奥德修斯的回忆表现出来的。

史诗的语言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比喻人,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多处使用重复手法,词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乃至段落的重复,一唱三叹。另外,史诗中还常常使用固定的程式化的形容词和称谓,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增加表达的色彩。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优秀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

【单选】欧洲“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欧洲“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单选】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喜剧起源于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简答】《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这是一出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集中表现了希腊悲剧的特点。这部剧作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作者从追查凶手这件事入手,紧紧围绕俄锹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倒叙的手法,把事情的原委通过两条线索的发展与交叉交代清楚,并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第二章 中古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单选、多选】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

【简答】中古文学的突出特征。

中古文学的突出特征。

中古文学的突出特征是宗教色彩、民间文学色彩和开创性。基督教文化的主导地位使中世纪文学深受其影响,不仅教会文学,即使具有民间色彩的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色彩。但这些民间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文化精神,肯定现世生活,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义。中古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进一步的开拓,象征、寓意、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动物故事等流行一时。

【名词解释】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到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以法国的成就最高。其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名词解释】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作品形成的时间和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单选】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是《贝奥武甫》。中世纪日耳曼人的史诗是《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期的英雄史诗。

【简答】《列那孤传奇》的主要内容。

作品以动物寓人,以动物世界寓人类现实,能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级的矛盾冲突。其中,狮子代表群主,骆驼代表教皇,伊桑格兰狼代表贵族大臣,鸡、免、鸟代表下层人民,列那狐则是典型的市民阶级。列那狐最主要的品质是机智、狡猾,性格上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借用智慧捉弄、嘲笑甚至击败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另一方面它不是正面人物,它总是欺压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为了利益可以抛弃善良的念头。

第二节但丁

【单选】“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但丁。

【单选、多选】但丁和作品有《神曲》、《论俗语》、《新生》。《神曲》的组成部分有《地狱》、《炼狱》、《天堂》。

【论述】《神曲的》主要思想内容

首先,《神曲》带有宗教性。从结构框架上看,《神曲》的结构框架的原则就是基督教传统象征式的。从作品的思想观念上看,《神曲》也传达着基督教的宗教意识。

其次,《神曲》具有人学内涵。但丁早年就是一个个性解放的倡导者。他始终执着地思想和探索着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出路,并把这种对现实的满腔忧愤之情注入了他的《神曲》。因此,诗人虽然是在宗教世界中宣泄着自己积郁已久的愤恨,但却不可能脱离“人”的主题。

《神曲》的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即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也突出了作品的人文内涵。但丁出于对维吉尔的崇拜与热爱,用它象征性的智慧和理性。贝雅特丽齐既是但丁年少之爱的感情积淀,也是他精神自救的宗教信仰的象征,是世界之家和信仰之爱二者的结合。

【论述】《神曲》的艺术特色。

第一, 构思严谨,结构完整。

第二, 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三, 虚构与写实结合。

第四, 人物形象丰富多彩。

第五, 俗语写作。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单选】文学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意大利。

【名词解释】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学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多选、简答】人文主义的内涵。

首先,以人反对神,宣扬人笥反对神性神权。

其次,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再次,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最后,主张统一,反对封建格局。

【单选】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作者是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的抒情诗《歌集》歌咏的爱情对象是劳拉。

【简答】《十日谈》的主要思想和结构特点。

该作以反对禁欲主义为主要思想。首先,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反教会、教权的思想,揭露了教士们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种种荒唐丑恶的行径和伪善的品性。作者从自然道德观出发,对僧侣生活的违反人性予以谴责。其次,有些故事热情赞美人性,表达了崇尚爱情、肯定世俗生活的思想,宣扬了个性解放的主张,抨击封建社会中的等级门第观念,揭露了扼杀破坏、摧残人生幸福和爱情自由的封建力量;再次,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肯定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态度。 小说在结构上采用了框形结构。设计10个为逃避黑死病而住在乡间的男女青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一百个故事。这种形式对欧洲后来的小说影响很大。

【名词解释】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由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是龙沙,它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单选】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伟大的作家是塞万提斯,他是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单选】欧洲人文主义文学取得成就最高的国家是英国。

【名词解释】“大学才子派”: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塞万提斯

【简答】简述《堂吉诃德》的情节和主题。

小说分上下两卷,写了堂吉诃德三次行侠冒险的经历。拉·曼却是地方的一个穷乡绅,因迷恋骑士小说而产和妄想,宣称自己英勇的骑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孤身一人游侠冒险,结果受伤而归。堂吉诃德壮志未酬,心有不甘,很快就说服了村中的一个贫苦农民又要丘·潘沙做自己的侍从,再次出游。结果非但没有实现抱负,反倒不断受挫,后来被村民救护回家。第二卷描写堂吉诃德第三次行侠冒险,又吃了不少苦头,弄得遍体鳞伤。直到他的邻居参孙假扮成骑士将他打败,罚他一年之内不许出门行侠,他才垂头丧气返回村中。堂吉诃德回家后不久就卧病在床,临终时终于悟到骑士小说的罪恶,叮嘱外甥女不准嫁给读骑士小说的人。

小说通过堂吉诃德三次行侠冒险的经历巧妙地将资本主义刚刚兴起阶段的西班牙社会纳入读者的视野,作者以史诗般的手笔,描绘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广阔生活画面。借堂吉诃德貌似空纪无实的梦想与苦难中西班牙社会现实进行了鲜明的对照,凸显了现实社会的罪恶,也表达了作者对理相社会的向往。

【论述】堂吉诃德的形象。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这个形象具有喜剧与悲剧的双重因素。

首先,堂吉诃德身上具有许多喜剧人物的因素。他荒唐自信,盲目模仿骑士小说中的骑士行为,脱离实际,把幻想当现实,深受骑士小说的毒害,因而成了一个疯癫可笑的“骑士”。

其次,堂吉诃德又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人物。堂吉诃德的荒唐行为中又体现了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在他的滑稽可笑中隐含着崇高和伟大。然而,他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行为并不被世人所理解。怀有崇高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恤丧身”的堂吉诃德正体现了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在当时不可实现的现实,具有深厚的悲剧意味。

最后,堂吉诃德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直接传播者。当他远离骑士道、头脑清醒之时,常会语出惊人,

思想深刻,见解不凡。他的议论中饮食着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

【简答】桑丘·潘沙的形象。

桑丘·潘沙是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他们主仆二人无论是外表特征还是内在性格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桑丘讲求实际,甚至有些目光短浅,狭隘自私。但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弱点反而逐渐消失,相反,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却在他身上绽放出光彩。他语言生动丰富,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对友谊十分忠诚。

【简答、论述】《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堂吉诃德》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首先,在创作手法上,作品巧妙运用讽刺艺术、采取对比、夸张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

其次,作者利用骑士小说的模式,进行巧妙地替换,将骑士小说的训诫改造成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用堂吉诃德种种荒唐的行侠冒险行为戏似骑士小说中骑士的“壮举”,特别是对骑士们行侠的目的进行了彻底的置换,将西班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串联起来,加深了作品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节 莎士比亚

【单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代表作是《亨利四世》。

【多选】莎士比亚重要的喜剧作品是《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第十二夜》。

【简答】莎士比亚喜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的喜剧,主要表达的是人文主义的正面理想,歌颂美好、忠贞的爱情,赞美纯洁,忠诚的友谊,颂扬人性中的仁爱无私精神和机智勇敢的品行。剧中理想主义色彩极浓,表现出作家对前途充满乐观精神。“爱”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

莎士比亚的喜剧常常情节繁复交织,但主线鲜明,其他线索与剧作的主要情节线索相辅相成,每条线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简答】夏洛克的形象。

夏洛克是一个狡猾、贪婪、吝啬、嗜钱如命的高利贷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被歧视与被侮辱的犹太人,报复心理成为他的独特个性。开始,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怀恨在心,主要由于对方打击了他的生意买卖。但是随着戏剧冲突的逐步发展,这个高利贷者逐步让位给他的另一个身份——受侮辱的犹太人。但他对安东尼奥的仇恨,除了基督教徒对犹太教的迫害与凌辱引发的不平之心外,更重要的是,他要作为一个高利贷资本家除掉商业资本家安东尼奥。因而,他的主要性格反映了早期资本者唯利是图的本质。

【多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简答】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点。

在艺术上,莎士比亚悲剧基调沉郁、悲怆、愤激。剧作对现实的反映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也更具有震撼观众和读者心弦的力量。莎士比亚悲剧也彩用了多条情节线索并进的结构,一出戏中包含多个繁复交错的故事,从而构成了一个广阔丰富的世界。此外,他的悲剧之中已经掺杂进喜剧的成分,具有悲喜交加、突出悲剧色彩的艺术效果。

【简答】《哈姆莱特》的主题思想。

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借古喻今,真实地描绘了文艺复兴运动晚期欧洲的英国社会的现状及矛盾。宫廷中尔虞我诈,社会上民怨沸腾,人文主义理想在这个罪恶当道的社会已经无法实现。新旧社会力量和思想观念内部,也存在着善和恶两种力量的冲突和较量。信仰的危机导致人们对人性本质的怀疑,压抑、怀疑、痛苦的情绪笼罩着家庭和

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一切,表现了作者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的社会未来的关注和忧虑。

【简答、论述】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形象极好地诠释了作品的基本主题。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曾经是一个充满人文理想的青年王子,可是,严酷、丑恶的现实打破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破灭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千万他行为上的犹豫,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

作为一个理想破灭的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势力之间力量的悬殊。因而他的复仇以及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不仅如此,哈姆莱特还是一个深沉的思想家。哈姆莱特的延宕实际上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哈姆莱特对人性的深沉思想,也成为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一个开端。

【简答、论述】《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首先,在结构方面,《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剧中除哈姆莱特复仇的线索外,还有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线索。三条起到了互成对比、激化矛盾的作用,使戏剧场面不断转换,推进情节矛盾,逐渐走向高潮,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

其次,在人物塑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哈姆莱特的内向冲突是随着为父复杂的戏剧情节逐步展开并激化的,而复杂的外在冲突又逐渐让位于内心冲突,从而提示出他犹豫延宕的本质特性。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多次内心独白,有效地刻画了人物性格,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 最后,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出大师的风范。他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反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生动传神,它们不仅构成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石,更加强了英语语言的表现力。

第四章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单选、多选】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

【名词解释】巴洛克文学:巴洛克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后引入文学领域。这类作品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名词解释】古典主义:因崇奉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它是法国封建王权和资产阶级相妥协的产物,以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理性原则,认为在文学创作中应该遵循理性。作品多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历史和传说中选取创作素材,突出体现零落、严整、简练、明晰、崇尚理性的特征,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原则。

【简答】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首先,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其次,古典主义文学表现为对理性的绝对遵从。

再次,古典主义文学模仿古人、重视创作规则。

【名词解释】“三一律”:是影响最大的古典主义戏剧创作原则。“三一委”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单选】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

【单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布瓦洛。

第二节莫里哀

【单选】莫里哀嘲讽贵族沙龙文学咬文嚼字,故作风雅的恶习的作品是《可笑的女才子》,他的现实主义精神最强的一部作品是《唐璜》。

【简答】《吝啬鬼》的思想主题。

《吝啬鬼》借用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黄金》的题材,但已经注入了新的精神。剧作通过高利贷者阿巴贡贪婪吝啬、嗜钱如命的丑陋荒唐的行径,提示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初级阶段被金钱扭曲的人性。阿巴贡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对金钱的贪欲破坏了生活谐。虽然莫里哀时代的法国还没有完全形成金钱控制的社会书页,但剧作家却以卓越的预见性反映了物欲对人性的扭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意义深远。

【简答】《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形象。

剧中主人公阿巴贡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全部情节都围绕着他的吝啬展开。

首先,阿巴贡所有言行都围绕着金钱进行。他只崇拜金钱,对封建门第、名誉、爱情和亲情都一律轻视。

其次,阿巴贡的特点表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征。他把搜刮来的钱埋藏起来装穷,以掩饰自己的富有。

再次,阿巴贡吝啬与其贪得无厌地掠夺占有财富的冲动密不可分。他想方设法以高利贷放债,手段狡猾而毒辣。

阿巴贡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者的敛财方式和活动特点,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

【论述】《伪君子》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伪君子》通过塑造伪装成虔诚的天主教徒的恶人答丢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社会成员的伪善面目,充分提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伪君子》还提示了骗子共同的欺骗手段,即掌握人们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满足人最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目的,现实针对性十分明确。

在艺术上,《伪君子》首先基本符号古典主义的要求,比如戏剧采用韵文诗体,分为五幕,完全遵从三一律的创作法规,人物性格扁平、概念化。

其次,《伪君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已经带有明显的悲剧意味。 《伪君子》还吸收了各种民间戏剧,笑剧,闹剧、风俗、喜剧、传奇喜剧等手法,增强喜剧 的艺术效果,使喜剧突破了古典喜剧的模式,走向近代喜剧。

【简答、论述】答丢夫形象的概括意义。

答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伪善的化身,集中体现了伪善的恶习,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首先,他善于把“世人新区的东西”当作工作,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khsr.p是一切伪善者的共同手段。

其次,答丢夫作为伪善者的丑恶嘴脸是通过他“贪食、贪财、贪色”的行径暴露出来的。答技夫自诩为奉行禁欲主义的苦行僧人,实际上却是个大吃大喝、红光满面的酒色之徒;他表面上对奥尔贡赠与自己的钱财不屑一顾,实际上却处心积虑地图谋奥尔贡的家产。

最后,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当他的恶行败露后,他立刻暴露出狰狞的面目,利用种种手段,企图产将奥尔贡一家置于死地。奥尔贡一家险遭不幸,是对伪善危害性的一个殉的注解。

第五章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单选】英国现代小说的先驱是笛福。笛福创作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简答】《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为开创自己的生活,赴海从商,却不幸流落荒岛。在荒岛上28年的时间里,他不停歇地与恶劣的自然斗争,奇迹般地在岛上建起了家园。最终,他成功地回到英国,还在巴西经营种植园,终于发家致富。故事采取主人公自述的方式,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

【单选】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的是《帕美勒》。

【单选】斯特恩最重要的成绩是写了幽默且不拘一格的小说《项狄传》。

【单选、多选】“百科全书派”的领袖是狄德罗。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有《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名词解释】正剧:狄德罗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线,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即所谓“正剧”。

【简答】莱辛对德国文学的贡献。

莱辛在文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通过个体的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建设德国的民族戏剧,充分利用戏剧的教育功能开化德国的民智。他号召,德国要摆脱对法国文学(尤其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悲剧)的依赖,主张创作“市民悲剧”。他的最有名的作品是《爱米丽亚·伽洛提》和《智者纳坦》。

【名词解释】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这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暴,他们在领袖赫尔德的带领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

第二节歌德

【单选】让歌德真正名声大振的是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被歌德称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的作品是《托尔夸托·塔索》。歌德的自传是《诗与真》。

【论述】维特的形象。

小说主人公尽管是以歌德本人和耶鲁撒冷作为真实的原型,却由于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为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维特式的追求与烦恼,已不再是他这一个人的追求与烦恼,而是所有年轻人都可能有的,这是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最主要原因。而在当时,维特对于感情的推崇与执着,对于美好心灵的赞美,又暗合了当时追求个性解放与感情自由的时代精神,从而成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最光辉成果,给整个配方的读者在阅读方面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简答】《浮士德》的结构与情节。

《浮士德》的基本情节,可归结为:两个赌赛、五种追求。第一个赌赛是天帝和魔鬼关于“对世界和人的看法”的赌赛——人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人生理想的问题;第二个赌赛是魔鬼关于“浮士德是否会对生活产生满足”的赌赛;一生追求、五幕悲剧;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

【论述】浮士德的形象。

《浮士德》这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即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集中展示了浮士德形象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既受生命本能欲望的驱使,沉迷于对名利、权势、地位和女人等现实欲望的追求,又能摆脱诱惑,勇于超越自我,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浮士德首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浮士德形象表现出的这种“灵”与“肉”的矛盾,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人所具有的两重性特征。浮士德又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探索者形象。浮士德在赌赛中取胜,以及灵魂的得救,主要是由于他的不竭奋斗的精神。这种自

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是所谓的浮士德精神。浮士德是处在上升时期的欧洲资产阶级优秀知识分子形象的概括。歌德对浮士德人生经历的描写,实际上是对自文艺复兴以来至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历史的概括。

【简答、论述】《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浮士德》的艺术形式不拘一格,它是一部诗剧,是一部基本上以诗体写成的戏剧,同时具有戏剧与诗歌的特点,又远远拓宽了戏剧的容量。它的诗体与格律多种多样,既有古希腊无韵的自由体颂歌和哀歌,也有德国的民歌体,既有古希腊悲剧的诗韵,也有北欧古典的长短格无韵诗。全剧结束时的“神秘合唱”,更丰富了这部诗居的寓言意味。这部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就在于大量地使用象征、典故与比喻,从人物原型、故事模式到文学意象,象征、贼与比喻贯穿全书,几乎无所不在。

【简答、论述】浮士德和靡非斯托的辩证关系。

歌德对浮士德形象的描写,是以浮士德与靡非斯手工的辨证关系为基础的。浮士德不断地寻求真、善、美,体现了肯定的精神。靡非斯托则只是想诱惑,体现了否定的精神,是亚的代表,正如自己所说的,“你们所谓罪过啊,破坏不啊,简言之,被称作亚的一切,正是我的本质特性”。但对于浮士德来说,靡非斯托的恶在客观上却起着引导浮士德最终找到人生真谛的作用,促成了浮士德的向善,还是借用靡非斯托自己的话来说,“老想作恶却总是把善促成,我便是这种力量的一部分”。

第六章 第六章 19世纪文学(一)

第一节概述

【单选】浪漫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德的古典哲学。最早在理论上倡导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国家是德国。

【论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作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学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 强调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文

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第二, 推崇想象力。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

服。

第三, 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对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厌恶,浪漫主义作家

响应卢梭的“回到自然”和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返回自然”的口号,着力描绘自然景物,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

第四, 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是由中

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

第五, 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

鲜明的特点。

【名词解释】耶拿派: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来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他们的活动中心是耶拿,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年创办的《雅典娜神殿》,他们强调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

【单选】海涅的代表作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他的被恩格斯称为“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诗是《西里西亚纺织工作之歌》。

【简答】华兹华斯的文学主张。

华兹华斯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他在《抒情歌

谣集·序》中给诗的定义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是用“一种愉快的热情”来“传达给读者”真理。题材上要选取“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特别“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语言上,要采用“微贱的田园生活”的人的日常用语;诗人要突出想象力。他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单选、多选】乔治·桑的小说可以分为田园小说、爱情小说,社会小说。

【单选】被称为法国“莎士比亚”的作家是缪塞。

【简答】缪塞塑造的“世纪病患者形象”。

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了一个“世纪病患者”形象——阿克达夫。该人物出生、成长于拿破化时代,从小崇拜拿破仑,仰慕战功、向往轰轰烈烈的战争生活。但他成年后拿破仑垮台,封建王朝重新执政。复辟王朝使他失去了理想、信仰,整日苦闷厌倦,无所追求,染上时代的忧郁症,在毫无意义的生活中打发时光、销蚀青春。

【单选】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是茹科夫斯基。

【单选】俄国浪温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普希金。普希金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上尉的女儿》。

【单选】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是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刻画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是毕巧林。

【单选】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惠特曼的诗集是《草叶集》。

第二节拜伦

【名词解释】拜伦式英雄:《东方叙事诗》是拜伦在1813~1816年创作的以东方帮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组传奇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等。在这些诗篇中,诗人集中塑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简答】恰尔德·哈洛尔德形象

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一个贵族社会的叛逆者形象,他厌倦了那种花天酒地、空虚无聊的生活,便决心出游。但他忧郁、伤感、悲观失望,在旅途中,无论是意大利的旖旎风光、希腊罗马的文化古迹,还是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这位“忧郁的游泳者”都冷然处之,无动于衷。哈洛尔德是一个孤独的旅行家,悲观的个人主义者。他既不想与上流社会为伍,也不愿同人民群众往来,更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只能空怀自由思想,沉陷孤独绝望之中,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

【单选】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是《唐璜》

【简答】唐璜的形象。

唐璜是拜伦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诗作的同名主人公唐瑛本是中世纪西班牙民间传说中放荡好色的登徒子,拜伦着力强调和侧重的却是他性格中美好善良的一面。极力挖掘他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把写写成18世纪末的一个天真、善良、勇敢、热情、热爱自由、厌恶虚伪的贵族青年。他顺从人的自然本性而生活,不愿同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无视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传统习俗和虚伪道德,勇于反抗压迫和奴役,极力追求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他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则是玩世不恭、任性放纵、意志薄弱、随波逐流、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带有这一形象原始性格的痕迹。这是一个在生活的磨炼中不断发展成熟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在他身上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

【简答、论述】《唐璜》的艺术成就。

艺术上,《唐璜》最突出的特点是辛辣的讽刺。长诗中使用了夸张、变形、对比、反语、谐谑、等手法,针对主人公活动的18世纪末以及19世纪初之“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展示其辛辣的

讽刺艺术特点。

其次,作品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离奇的故事、异域的情调与层出不穷的戏剧性场面所营造的传奇性氛围,使得诗人对现实的描绘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传奇色彩。

再次,诗作具有浓烈的抒情性。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抒情性,无年不在、统贯全篇。有的含蓄,有的奔放;有的“水到渠成”、和谐自然,有的如高山飞瀑,可独立成篇。

此外《唐璜》采用了兼叙兼议的表现手法,即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插入第一人称的谈话。

最后,《唐璜》还在格律、诗歌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它是英雄诗歌史上运用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的诗篇。

第三节,雨果

【单选】雨果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悲惨世界》,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简答】《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

小说首先从人道主义出必,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表示关注和同情。

其次,小说对资本主义的法律进行了猛烈批判。

再次,小说对共和主义英雄和巴黎人民起义进行热情赞颂。

最后,小说还宣扬了作者企图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在解决社会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悲惨世界》中,作者同情关注劳动人民的苦难,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反动国,歌颂共和主义者的英雄斗争,反映了雨果人道主义的进步性;而他企图以仁爱石化、开办慈善事业解决社会矛盾的设想则是其人道主义局限性的表现。

【简答】《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的形象。

加西莫多是“低贱者”的代表。他外貌奇丑:驼背、跛足、独眼、声哑,但却心灵美好、性格善良、坚强勇敢、富于牺牲精神。爱斯梅哈尔达在邢台上给他喂水后,他多年沉睡的心灵和生命的活力被唤醒。他对爱斯梅哈尔达“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冒死把她从刑场求出,细心备至地关怀保护她,默默地爱着她,直至随她一同死去。

他一旦认清克罗德的真实面目,便毫不留情地给他以惩罚。在这一人物身上,作者着意渲染了爱的感化力量和作用。

【论述】《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创作特点。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创作特点。

第一, 运用“美丑对照原则”进行创作,主要体现在情节、场景对照与人物形象对照两个方面。 第二, 恢宏的史诗性质。全书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社

会生活。

第三, 曲折离奇、跌宕引人的情节。小说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疑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

落,出人意料,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充分显示了雨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

第四, 精彩的心理描写。小说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

为的内在原因。

第五, 《巴黎圣母院》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是富有灵性的活

物。比如对巴黎圣母院的精神描写。

第四节 普希金

【单选】《驿站长》这部作品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维林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写“小人物”的传统。

【简答】奥涅金的形象。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他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中的佼佼者。

西欧这些进步文化思想的影响使他看清自己原来所沉醉、所迷恋的贵族社会灯红酒绿的生活毫无意义和价值,悔恨自己白白地蹉跎了大好年华。他烦闷、痛苦,对贵族社会的庸俗、空虚感到不满,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想认真读书,从事写作,又要搞农事改革,这一切说明奥涅金在精神上远远同于那些贵族社会中的庸人,是开始沉醉的贵族青年一代的典型。

但是、奥涅金并没有完全摆脱贵族阶级传统道德的影响,他对社会的厌恶只能停留在精神上和思想上。长期对贵族生活,使他远离人民,更不关心人民,还年少对抗习惯势力的勇气。对生活缺乏真实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别人,不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找不到自己生活中的位置,性格极其复杂和矛盾。

【论述】试述《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作品的思想意义体现在:小说以彼得堡和外省乡村为背景,广泛而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画面,深刻揭示了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罪恶。同时,小说通过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既批判了专制的沙皇农奴制度,也指出了他们远离人民、脱离实际的致命弱点。能过达吉亚娜的形象的塑造,赞美了纯洁、善良、真诚等优美的品德,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类社会美的亵渎。小说对农奴的悲惨生活也作了一定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同情。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物与环境的典型性。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是时代的产物,他体现了19世

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第二, 鲜明的对比手法。小说中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奥涅金的冷漠与连斯基的热烈浪漫

等。

第三, 诗体小说的独特体裁。一方面,它具有长篇小说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用诗歌的笔法

描写形象、景物,使之具有诗的意境。

第七章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一节概述

【简答】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思想特征: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

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2) 艺术特征:首先,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其次,现

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单选】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是法国

【单选】梅里美的代表作品是《卡门》。

【简答】《名利场》的思想内容

《名利场》以19世纪20年代为背景,主要描写两个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妇女的命运。一个是穷画匠的女儿蓓基·夏泼冷酷而自私,利用一切人往上爬,迎合上流社会的道德标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写出了资本主义金钱社会是一个冷酷自私、趋炎附势、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名利声,写出了上层社会那些貌似风雅的绅士们伪善、卑劣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副标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正好说明了在这个被金钱权势挤压下名利场中下面人物的丧失,金钱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多选】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创者,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七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的形象。《罗亭》成功地塑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的罗亭形象,为俄国“多余人”增添了新的成员。冈察洛夫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

奥勃洛摩夫的形象。

【名词解释】“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份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名词解释】“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中社会底层的、被欺凌被侮辱者的典型。他们官阶卑微,地位地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而成为“大人物”统治下的牺牲品。

【名词解释】自然派: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理,他们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生活,揭露了农奴制的腐朽黑暗,描写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别林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

【简答】奥勃洛摩夫是一个受良好教育,头脑聪明的贵族青年,但他优柔寡断,好空想而懒惰成性,没有实际活动的能力。他总是整天躺在床上或沙发里昏睡,甚至做梦也在睡觉,最后也在睡梦中死去。奥勃洛摩夫的形象概括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停滞、落后和腐朽,说明贵族和知识分子在19世纪50年代后的俄国已丧失了进步性,预示了俄国文学中“新人”的形象将取代“多余人”的形象。

【名词解释】“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思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第二节斯丹尔达

【单选】斯丹尔达著名的文艺论菱是《拉辛与莎士比亚》,他的第一部小说是《阿尔芒斯》,代表作是《红与黑》。

【简答】《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

小说原取名《于连》,出版时改为更具象征意义的《红与黑》,这个名字至少包含两层意义:第一,“红”象征着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意味着复辟时期的王朝和教会的黑暗统治。第二,于连作为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平民青年,他曾想通过“红”踏上社会:但是在复辟时期,平民子弟三十而立功于战场,跃升将军的愿望已无法实现。同时,于连又亲眼目睹了圣职人员的荣耀,萌发了通过披上教士的黑袍跻身社会的偏差,并曾身体力行地为之奋斗。

【论述】《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但他既不同于只求温饱的青年,也不属于甘愿出卖灵魂、最终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的一类,他是有理想、有抱负、不满现状、要求民主平等、富有反抗精神的“理想型”青年。因此,于连也是“性格分裂”的人物,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他曾以不凡的勇气、激情、自尊和胆量与命运进行抗争。但他不是命运的宠儿,每一次努力都在即将达到胜利彼岸时成为泡影。于连的悲剧告诉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平民青年,试图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愿厚颜无耻地讨好主子,丧尽天良的利用他人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肩章,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

第三节巴尔扎克

【名词解释】《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创作的总称,抱括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共90余部。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资产者的发家、贵族的没落、金钱的万能来揭露和批判酱主义金钱社会。

【简答】《人间喜剧》是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首先,《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 其次,《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巴尔扎克描写了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企图重整旗鼓,尽力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但地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下逐渐来亡,或者被暴发户所腐化。

再次,《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的惨百,创作了一部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风俗史。

最后,《人间喜剧》也描写了底层人物,尤其塑造了共和主义的英雄克雷斯蒂安,并把这个政治上的死对头看作未来真正的人。

【论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集中表现在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他创作出各个阶层的人物,在《人间喜剧》中出现的2000多个人物中,性格鲜明的典型有数十个。巴尔扎克用高度集中和概括的手法刻画了典型性格,如高老头的父爱、葛朗台的吝啬、贝姨的嫉妒、于洛的淫欲、克拉埃斯的科学癖,帮斯的收藏癖等。而且这些形象千差万别,彼此绝不雷同。巴尔扎克塑人物还有一个独创的手法,就是“人物再现法”。在《人间喜剧》不同的小说中人物反复出现,以表现他们的性格发展和不同生活阶段,最后形成这个人物的整体形象。这和法能使各种作品联结起来,也使《人间喜剧》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巴尔扎克在小说结构和叙述方面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的小说有序幕、展开、高潮、结尾,往往冲突激烈,戏剧性很强。

【简答】拉斯蒂法涅的形象。

拉斯蒂涅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他是外省小贵族的子弟,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的阶梯一步步攀登,而是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那里接受了社会教育的第一课,以追求一个贵妇作为踏入上流社会的钥匙。伏脱冷给他上了第二课,伏脱冷的邪恶说教使拉斯蒂涅往社会这个名利场的泥坑沉陷了一步。高老头之死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他看到两对女儿女婿的无情无义和这个社会寡廉鲜耻的真实面貌。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他也埋葬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勇猛地投入社会的深渊。

第五节 狄更斯

【单选】狄更斯是成名作是《匹克威克外传》,近似自传体的小说是《大卫·科波菲尔》。

【简答】《双城记》的主题思想。

《双城记》是部历史小说,但反映的却是现实问题,思想内容很深刻。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当时英国社会矛盾的尖锐、贫富的悬殊,下层群众中普遍存在着的愤懑与不满,与大革命前的法国相似。他担心英国爆发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革命,警告英国统治者提防发生类似法国大革命的悲剧。 小说通过厄弗里蒙地侯爵、“朱古力爵爷”的荒淫、奢侈、残暴,梅尼特医生和得伐石太太一家的苦难遭遇,雄辩地说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贵族阶级的腐朽、飞扬跋扈的结果,是下层人民长期仇恨的总爆发,从而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

作者虽然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与正义性,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论述】《双城记》的艺术成就。

《双城记》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首先,小说采用典型的多元整一结构,严谨有序。小说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五个单元之间虽然有紧密联系,但并不互相包含或隶属,而是互相独立、平行发展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还有自己独立的意义。另一方面,每个单元又是一个整体。

其次,作品体现了狄更斯侧重描写“感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带着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2014-2015教育热点事件
  • 下一篇:信号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