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相关报告

 

“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特色文化建设”

小组学习报告

2014级艺术学院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刘振朋

2014141072013

目 录

一、课题主题………………………………………………………………… 3

二、材料形式 ………………………………………………………………… 3

三、选题背景………………………………………………………………… 3

四、相关论述及小组研究……………………………………………………… 4

五、主要参考文献……………………………………………………………… 8

一、课题主题

2

“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特色文化建设

二、材料形式

主要是以互联网的材料,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主,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得出相关论述。

三、选题背景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的重要一环,在我们的文化建设方面更有着发展的合理性,趋向性和可持续性,建设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这在我们当前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今的世界不断发展,竞争也日趋激励,文化的竞争力,在我国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着占有着极为重要地位。就此而言,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而我们的文化建设则在我们的十三五时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就我们自身而言,我们作为高等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于我们未来的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对于我们了解目前大众方针政策的理解,以及对于我们的未来的发展更加的具有意义,十三五时期,我们即将走向社会,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通过了解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我们的进步和发展。

四、相关论述及小组研究

3

1、文化与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社会社会观念,从微观来看,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我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的方面,在我们每个人来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历史文化的解读和思考。广义的文化,既着眼于人类与生命系统,又着眼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故又被称为大文化。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点也在发生着根本改变。对文化的界定也越来越趋于开放性和合理性。“文化是一切生命文明行为的代称,大自然是人类文化的根本导师和启蒙者。我们几乎没有一样科学发明是凭空想来的,莫不受自然的启示。人类的文化是大自然的恩赐。”

文化的内涵具有广泛性,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体现,而正是文化的相关内涵,使得我们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具有一种文化上的一种共性,正是通过文化的这一独特的思想内涵使得我们的在某种观念上保持一致,使得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培养后代人方面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文化的价值,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承载里显得极具有时代特色和鲜明的古典话特征,正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包容性,使得我们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历史时代里依旧保持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自觉性,我们的社会在历史的时代里不断发展而历久弥新。

相对于文化的概念,文化建设则具有一种鲜明决策性、前瞻性、构架性,文化建设是一种体系化的工程,是投入大,具有全局性考虑全面工程。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重要方面,是实现我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文化建设,是一种全民的系统的文化建设,从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此中共中央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我们的文化建设,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坚持走文化强国之路,把文化建设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实现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

4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建设就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三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到了十四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强调指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进而指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贯穿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物质文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点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

十六大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时间点,十六大,我们正式提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概念,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和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七大进一步确定了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的文化建设在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有着极具特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有了与其他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

对于文化建设,我们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5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八大报告中,鲜明的提出了我们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建设我们的文化强国,从制度设计和顶层观念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和规划,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核心和关键,文化建设更多的是继承和发展,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多方面的整理,综合并综合我们的时代精神,实现我们的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时代的背景下展现出了新的生机。

3.“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建设相关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时期,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经济建设稳重求好,社会成果要惠及普通大众。

而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的“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建设则采用更加重要的措施,实现进一步推进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坚持“以文化人”这条红线,坚持文化产业支柱地位我们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要推动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社会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从而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路线。

坚持双效统一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该坚持认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发展要以精品为导向。我们认为,文化产业的精品就是要实现文化产品的精准化, 6

公共文化的精品化就是要使公共文化在向基层倾斜的过程中让老百姓最渴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能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落实。文化建设的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心得及小组总结

文化建设,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作为青年的一代的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特别是我们的文化建设的相关成果和相关意见,积极参与我们的文化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特别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和自身的特色。

五、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J}.谭吉华.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刘琼.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百度百科

词条“文化建设”( http://baike.baidu.com/view/618258.htm)阅读时间:2015年6月

词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http://baike.baidu.com/view/37190.htm)阅读时间:2015年6月

4人民网

7

“专家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文化建设的6大要点”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105/c87423-27780700.html) 阅读时间:2016年6月

8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全文
  • 下一篇:论流失文物跨国追索中的法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