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仿真试题组合演练(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D.邓小平理论

2.作为教师,就要立志做模范教师;作为科学家,就要立志做对国家和社会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作为工人,就要立志做劳动模范;作为农民,就要立志做有着社会主义新风貌的农民。这些体现的都是人生理想中的 ()

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

C.道德理想 D.生活理想

3.下列不是理想信念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巨大力量的原因是()

A.停留在主观领域

B.具有实践性

C.能成为推动人的人生实践的重大力量

D.能够化为人们行动的热情和意志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以下不是这种共同理想信念包括的内容的是 ()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C.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爱国主义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其中属于其必然政治要求的是()

A.热爱故土山河

B.热爱骨肉同胞

C.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D.热爱自己的国家

6.“中华民族之魂”指的是 ()

A.共产主义B.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 ()

A.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援助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

C.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D.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

A.自我价值B.文化价值

C.社会价值D.经济价值

9.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B.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C.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D.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0.在人际交往中,不论交往对象职位高低、能力大小、经济收入多少,都要一视同仁,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他人,也不能自卑胆怯,自暴自弃。这属于人际交往中的()

A.友爱原则的要求B.真诚原则的要求

C.平等原则的要求D.互助原则的要求

11.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的是道德的()

A.认识功能B.教育功能

C.调节功能D.评价功能

1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

A.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B.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力量

D.“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13.“道德的来源是由于人的‘本性’所在”,这种观点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

14.对从业人员而言是“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

15.下列不属于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方法的是()

A.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B.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

C.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D.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16.人类同一序列社会生活的三个阶段是()

A.恋爱、学习和事业B.婚姻、家庭和事业

C.恋爱、婚姻和家庭D.学业、家庭和事业

17.人民群众最主要、最直接的愿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集中体现是()

A.共同富裕B.经济发展

C.社会安定D.民生的改善

18.我们党和政府优良作风和传统在法治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 ()

A.利国利民B.便民利民

C.一人为本D.一切为民

19.下列关于公平正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

B.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C.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D.公平正义不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20.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此种分法依据的标准是()

A.法律规范的内容的不同

B.法律规范的形式的不同

C.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限定程度和范围的不同

D.法律规范意义的不同

21.根据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限定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

A.义务性规范B.复合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

22.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是()

A.授权性规范B.复合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D.义务性规范

23.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公有、由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 ()

A.个体经济B.全民所有制经济

C.私营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

24.生产资料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 ()

A.集体所有制经济B.全民所有制经济

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

25.依照中国的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是()

A.中外合作企业B.中外合资企业

C.外资企业D.中外合营企业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理想信念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2.简述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

3.简述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的原因。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内涵的关系是什么?

5.法律文件的完善包括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1.联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论述应如何走出理想追求中的两个误区。

2.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阐述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仿真组合试题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绪论P33)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故选D。

2.【答案】A (lP39)

【考点】理想信念类型中的职业理想

【解析】根据人的社会生活领域,可将理想信念分为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显然,题中教师、科学家、工人、农民都是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作出的分类,因此这属于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3.【答案】A (lP38)

【考点】理想信念的实践性特点

【解析】理想信念具有实践性,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它不是停留在主观领域,而是进入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化为人们行动的热情和意志。故选A。

4.【答案】B (lP43)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内容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其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答案】D(2P52 -53)

【考点】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解析】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6.【答案】C (2P52)

【考点】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爱国主义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它过去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现在仍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7.【答案】D (2P55)

【考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解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8.【答案】A (3P72)

【考点】人生的自我价值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9.【答案】B (3P75)

【考点】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解析】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10.【答案】C (3P77)

【考点】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之一的平等原则

【解析】平等原则是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平等是尊重的基础,尊重是平等的表现。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题干中描述的职位、收入等差异,都不能影响人格高低,这属于平等原则。

11.【答案】A (4P83)

【考点】道德的主要功能

【解析】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12.【答案】B (4P81)

【考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解析】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13.【答案】D (4P81)

【考点】主观唯心主义道德观

【解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认为,道德的来源是由于人的“本性”所在,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抽象的人类理性是道德的根源。“位在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观点。这些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4.【答案】B (5P114)

【考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

【解析】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准则,不仅对从业者而言是“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对具体行业而言,也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15.【答案】D (5P116)

【考点】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解析】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包括以下方面: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故D项不正确。

16【答案】C (5P116)

【考点】社会生活的三个阶段

【解析】恋爱、婚姻和家庭是人类同一序列社会生活的三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形式和特殊领域。

17.【答案】D (6P129)

【考点】执法为民的要求

【解析】民生的改善是人民群众最主要、最直接的愿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集中体现。

18.【答案】.B (6P130)

【考点】执法为民的要求

【解析】便民利民是我们党和政府优良作风和传统在法治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19.【答案】D (6P130)

【考点】公平正义

【解析】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故D选项不正确。

20.【答案】A (7P145)

【考点】法律规范的种类

【解析】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

21【答案】D(7P145)

【考点】法律规范的种类

【解析】根据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限定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22.【答案】A (7P145)

【考点】授权性规范的定义

【解析】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23.【答案】B (8P162)

【考点】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定义

【解析】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公有、由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种所有制形式。

24.【答案】A( 8P162)

【考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定义

【解析】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指生产资料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5.【答案】C (8P163)

【考点】外资企业的定义

【解析】外资企业是依照中国的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二、简答题

1.(lP38)

(1)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对未来的设想和想象,都受着时代条件的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理想信念也会发生变化。

(2)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特别是社会政治方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变化并不可怕,只要它能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它就能从现实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更有活力。理想信念正是在现实变化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坚强的。僵化不变、脱离现实的理想信念往往是最脆弱的,它经不起现实变化的冲击。因此,坚定自己信念的过程是一个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2.( 3P72 -73)

(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奋斗。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努力以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并进而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3)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人都是社会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生的自我价值活动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个人现实的社会价值活动在他自己身上的显现。实际上,一个人追求的价值目标的社会内容愈多、社会奉献精神愈强、社会贡献愈大,他的自我价值也就愈高。

3.(4P83)

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

(1)从时间上看,道德产生最早,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它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就形成了道德在时间上的广泛性。

(2)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即人们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形成了道德在空间上的广泛性。

(3)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的存在。这形成了道德适用对象的广泛性。

4.( 6P13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内涵,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从不同侧面系统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原理,同时义完整地描绘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图景。这五个方面,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法治实践一般规律和特性的认识与尊重,更突出了对社会主义性质以及中国国情的高度强调;既反映了法治这一特殊社会实践的性质和要求,又把法治置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之中,使法治与社会主义其他各项事业密切融合。

5.( 7P154)

法律文件的完善,主要包括法的修改、废止,法律解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1)法的修改、废止。在一定的时候,在兼顾法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就需要对某些法律或一部法律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予以废止。(2)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3)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4)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和汇编成册的活动。(5)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同属于某一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

三、论述题

1.(lP50)

理想与现实的联系:

①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二者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人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而把二者对立起来。

①其中一种倾向就是“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甚至于会导致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我国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许多消极腐败和丑恶现象。有些人就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另一种情况是“以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信奉“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走向拜金主义泥坑。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3P78 -79)

(1)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就实质而言,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人自呱呱坠地起,就来到了一个先于他而存在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正是在这个环境中,个体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个人并不是被动地由社会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每日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辨别着周围社会的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决定着做什么和怎么做,是适应它还是改造它。正是人的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调整和充实自我。人是社会的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掌握自我调节的主动性,使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总是处在积极的状态中,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基本优势。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人还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我,使自我意识处于良性循环中,否则。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就很可能在纷繁复杂、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失去自我而陷入迷茫,甚至出现对个人和社会双重否定的极端情形。

(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社会的进步又必须依赖个人的劳动和创造。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获得维持自身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具备,又必须建立在社会中每个人共同劳动和创造的基础之上。所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以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做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3.(4P94 -95)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其本质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市场主体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而且市场主体必然地要把商品本身所具有的

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属性凸显出来,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实现自己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服务,符合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必须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向积极方向发展,要求每个市场主体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不仅要求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合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规范,更强调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指引下,每个市场主体要更自觉、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要求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因此,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精神支持。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执法考试题库带答案
  • 下一篇: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会计制度设计自考最后简答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