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河陇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生活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古代甘肃——河陇或谓陇右地区也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区。河陇历史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等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
河陇即河西和陇右,约为今甘肃省所辖地域。 “河西”是指兰州黄河以西的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之地,约略相当于今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三市辖境。 由于祁连山脉绵延于其南,龙首、合黎、马鬃诸山界域于其北,形成一个东西长达一千多公里、地形独特的走廊地带,遂被冠以“河西走廊”之称。 “ 陇右 ” 一词由陕、甘界山的陇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公元 687 年(贞观元年),唐太宗分全国为 10 道,以东起陇山、西达沙洲的地域设陇右道,地域包括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和青海湖以东地区。公元 711 年(睿宗景云二年),以黄河为界,东设陇右道,黄河以西地域设河西道。陇山以东的今平凉、庆阳地区,习称“陇东”,但就其隶属关系和历史文化传统而言,与陇右地区颇多相似,故也属陇右。
古之河陇、今之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版图辽阔,地形独特。省境地形狭长,由东南向西北斜长绵亘。东界陇山、秦岭与陕西接壤,南跨岷山山脉与川西高原相通,西部无边戈壁连接新疆、青海,北方茫茫沙漠与宁夏、内蒙古相连,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陇南山地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高谷深,植被丰厚;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水草丰美。陇中黄土高原盘卧于中、东部地区,适宜农耕养殖,诞育文明;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祁连山地长达 1000 多公里,终年积雪,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荒漠连片,人烟稀少。这样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对其历史文化无疑会产生深刻影响,形成独具的特色。
河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孕育了中 华最古老的创世神话和原始文明的灿烂火光;在这里,以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为代表的先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开启了畜牧养殖和农耕文明的曙光,周、秦的先祖由此创业兴邦;在这里,弹响了汉唐盛世中华统一、民族融合的乐章,中西多元文化汇聚交融。
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明, 20 万年前旧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甘肃活动。新石器的文化遗址,在甘肃已发现千处以上。《尚书·禹贡》中反复提到的黑水、弱水、泾、渭、漾(水)、三危、积石、鸟鼠、合黎??便是今日甘肃境内的胜水名山。汉武帝遣霍去病开发河西,使张骞通西域,徙民实边,发展军屯民垦,促进了游牧于河西走廊的民族向农耕的转变,并开拓了中西贸易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频仍,在以河西走廊为中心,包括今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一部分的广大地区,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割据政权,其更替延续促进了北方多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河西与西域的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隋唐时期是中西贸易陆上丝绸之路繁荣的顶峰,也是甘肃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的鼎盛时期。
行步甘肃,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古城遗址,令人低首吟回、遐想联翩;黄土高坡、大漠戈壁、冰川雪山,使人心胸阔远、流连忘返。河陇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积淀深厚,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文化遗址。甘肃历来是国内外考古学界密切关注的省区之一,目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多达十几个,其中属新石器时期的主要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属青铜时代的主要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四坝文化等,其年代由距今 7000 多年一直延续到距今 2000 多年前,成为一部形象的历史教科书。这些古文化遗址又以彩陶文化最著名,使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约 7800 年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将中国彩陶制造时间推前 1000 年。距今 4000 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代表了中国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世界古代彩陶文化中艺术成就最辉煌的。
二是佛教石窟。甘肃境内的佛教石窟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分布之广,在全国首屈一指。全省现存大小石窟群百余座,尤其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此外,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瓜州榆林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等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国内外。
三是长城遗址。 甘肃 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所经的重要线段和现存长城长度最长、保存遗迹最多、形态结构最复杂、最能代表 “ 长城文化 ” 的地区。战国秦、汉、明三代长城至今仍绵延于陇原东西。敦煌玉门关及其附近的长城塞垣为我国汉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气势最雄伟的段落。明长城西端点嘉峪关为万里长城全线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关城,享有 “ 边陲锁钥,长城主宰 ” 之美誉。
四是丝绸之路。丝绸古道在甘肃东西绵延 1500 余公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桥梁。沿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融汇聚,文化遗存光彩夺目。 尤其是 古城遗址数量最多、类型最复杂、时代序列最齐全、出土物相当丰富,是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权威性的历史标本和物化载体,是古丝绸路上留存的一笔丰厚的历史遗珍。
除此之外,诸如今天水一带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发祥地,天水市境内及其周边地区保留着许多与伏羲、女娲相关的遗迹遗物以及优美的故事传说;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完美无缺地塑造出了一个天马腾空的形象,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始建于公元 11 世纪末的西夏皇家寺院张掖大佛寺,保存有中国最大的卧佛殿;武威白塔寺遗址是祖国统一西藏的历史见证;平凉崆峒山号称 “ 道家第一名山 ” ;嘉峪关、酒泉等地的魏晋壁画墓群,保存彩绘砖墓画近千幅,成为轰动中外的 “ 地下画廊 ” ;在数以万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61 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270 项。洮岷花儿和甘南藏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凡此种种,皆价值非凡,魅力永恒,都足以说明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 河陇文化的突出特点 河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东部黄土高原地带以农业的早期开发而著称,河西走廊地区则以畜牧业的发展称誉史册,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河陇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河陇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胡”汉杂居,民族构成复杂。“西羌”、“西戎”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居民。秦、汉之际,月氏、乌孙、匈奴据有河西之地,而陇西、陇东、陇南仍有羌戎各部分布。随着秦汉王朝建政设郡,戍边屯垦,大量内地汉人移居河陇,众多内服的少数民族居民被安置于此,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河陇历史的一大主题。河陇成为古代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战争夺的前哨。在汉唐以至明清统一强盛的时代,河陇既是边防重地,又是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在国家分裂动荡之时,则成为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割据之地,匈奴、氐、羌、鲜卑、吐蕃、回鹘、党项等族曾先后入主河西、陇右。这样的社会人文条件,对它的历史文化面貌形成决定性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区。汉唐之际“丝绸之路”繁荣了近十个世纪,河陇成为融东西文明为一体,日益开放、日益发展、日益繁荣的地区。古代西方的宗教、艺术、哲学以至物种等等,在河陇大地上传播、生根,大量胡商贩客、僧侣艺人、使者役夫在河陇往返、定居,行踪遗俗,迄今依稀犹存。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补,既为河陇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异质养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使河陇文化得到重塑与改造。
由此,河陇文化比较典型地带有多元融合的特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作为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西域文化相比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中原文化相比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其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多元、兼容、开放、创新。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曾这样描绘作为唐代陇右首府的凉州:“凉州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熔炉,正如夏威夷对于二十世纪的美国一样,对于内地的唐人,凉州本身就是外来奇异事物的亲切象征。凉州音乐既融合了胡乐的因素,又保持了中原音乐的本色,但它又不同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这样就使它听起来既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又不乏亲切熟悉的中原风格。”这是对陇右文化特质的形象说明。
河陇文化的 多元性与包容性 主要表现在,多民族的聚居杂居,多种文化体系的交流融通,多种宗教的并存和互相渗透,多种风俗习尚的交互熏染等方面。与开放性相伴,河陇历史文化必然表现为多元融合的格局。从总体上看,它既有中国文化,又有域外文化。进一步说,在中国文化中既有中原传统文化,又有西域文化、吐蕃文化等;在域外文化中则有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 就拿来自中亚、西亚的胡文化来说,早自西汉张骞 “ 凿空 ” 不久,粟特等中亚、西亚民族就大量涌入河陇,粟特等民族胡文化亦随之传入,遂为河陇当地的社会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营养。河陇自 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区域,从先秦至魏晋北朝时期的西戎、氐羌、月氏、匈奴、鲜卑,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吐蕃、党项、蒙古族、回族、藏族,都曾一度或长时间生活于河陇大地。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处,既有和睦相处、融合同化,又有争夺与战争。在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中, 各民族曾同台或轮番演出过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 各民族的文化既得以传承与弘扬,又得到创新与改造 。河陇文化在其长期的历史演进中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形成了东西方兼容、多民族混融的文化景观,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构建了河陇文化百花园。在这个包容差异的河陇文化百花园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型多样,各具特色,达到了更高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的优势互补和发展进步。 源远流长的河陇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作用独特,地位显赫, 永远散发着醉人的异香。
羲皇故里
一、 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
生平事迹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 根据前人有关伏羲的种种说法,加以归纳取舍, 为《史记》补撰《三皇本纪》 , 对伏羲的生平、功德和传说内容做出了高度概括,是我们了解伏羲事迹的主要文献。
司马贞是这样记述伏羲一生的: 太皞帝庖牺氏,风姓,承接燧人氏掌管天下。母亲名叫华胥,华胥在雷泽踏了巨人的大脚印,后来在成纪生了 伏羲 。蛇的身子,长有人头,有圣明的德行。他上观天文,俯察地理,向四周观察鸟兽的纹理,以及地上所产的万物。就近取法自身,远处取法万物。他第一个画出了八卦,用来沟通神灵,演示万事万物的情态。 他 还造出了文字,用来代替结绳记事。在这时,还制定了婚嫁的礼仪,用两张鹿皮做为双方的定情礼物。 他 还制作渔网,教导人们狩猎,并驯化野兽,所以又称为“伏牺氏”。 他 驯养动物成为厨房制作的主要食品,所以名号“庖牺”。有龙的祥瑞出现,于是用龙来命名官名,这些龙官总称为龙师。他又制作三十五弦的瑟,用来演奏乐曲。以木德之运统治天下,主持春天万物生长的司命,所以《易经 · 说卦》上说: “ 伏牺帝位于东方。 ” 制定年历,起首之月就是孟春正月,因此帝号叫太皞。建都在陈邑。东上泰山封禅,在位 111 年辞世。
太皞又称太昊,是后人追加给伏羲的帝号。庖牺氏即伏羲氏。庖牺、伏羲,在古籍中有多种写法。伏羲时代,没有文字,同一称谓口耳相传,后来记录成文字。不同的记录者,依自己的理解写成了不同的字形。反过来,再后的人,又以不同的字形训义,于是对伏羲氏称谓有了多种解释。大体说来,牺指飞禽走兽动物的总称,庖是厨的意思。伏羲不仅驯养野兽,而且讲究烹饪熟食,以荐于神,以供民食用,所以称为庖牺。
蛇身是先民以蛇为图腾,或在身上纹身成蛇形,或衣着蛇形纹的装饰, 它反映了原始氏族崇奉的图腾物的形象 。 蛇身显示伏羲是蛇图腾 , 出身于蛇系氏族。
伏羲究竟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诸如部族首领),还是原始氏族的称号,至今学术界众说纷纭。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在夏朝建立之前,我国处于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 我们或许可以说, 伏羲既是一个部族首领(具体人物),又是一个 氏族部落的名号。
时代与出生地
伏羲生于古成纪,文献有记载,目前也为研究者所公认。
古时成纪包括的地区相当大,现在甘肃省的天水市( 包括秦州区、麦积区和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 和静宁、通渭等县都属这一区域。所谓伏羲生成纪 , 应理解为伏羲生于今甘肃东南部以天水为中心的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
现代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地处黄河支流渭河上游的天水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 这里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数百处,其中大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批珍贵的远古文化遗存,为我们考察伏羲传说与天水地区的关系,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考古发掘证实,先民们以氏族聚落的形式散居在渭河支流及其河谷两岸的台地上,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成就达到较高水平,主要是渔猎畜牧经济长足发展,原始农业开始兴起,磨制石器大量出现,制陶工艺不断进步,彩陶艺术高度繁荣,产生了雕塑、绘画等原始艺术和作为文字雏形的刻划符号,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原始建筑技术日益提高,图腾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萌芽,等等。这些文明成就有很多和伏羲传说的文化内涵相关联。
渭河的支流葫芦河流域是古成纪的中心地带。民俗学材料反映了葫芦河流域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与伏羲有关的风土人情。考古发现,该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大量葫芦形典型器物,可证远古风俗。这里民间还留传着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大洪水来临之际,躲进大葫芦,洪水过后,结亲繁衍人类的传说。另外该流域很多地名也与伏羲有关。
伏羲所处时代有多种说法。一说,因为伏羲发明了网罟,且养牺牲以充庖厨,所以他应处在原始社会由渔猎时代向畜牧时代的过渡时期;二说,因为伏羲是华胥在雷泽履巨人迹后诞生的,所以他应处在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三说,因为伏羲改革了原始婚姻制度,所以他应处在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
我们知道,伏羲又称伏牺、伏戏、宓羲、虙 羲、炮牺等,这些名号与伏羲时代的渔猎畜牧经济形态有关。 原始渔猎畜牧业是伏羲时代主要的经济形式,同时,原始农业开始兴起。文献记载伏羲曾有过许多发明创造,如:始画八卦,创造书契,以龙纪官,制瑟作乐,造屋庐等。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这些社会变革和发明创造中有很多最早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阶段。因此,伏羲氏应当主要生活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在考古学文化上相当于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晚期。
如果将伏羲传说的文化内涵与一些文化遗存结合起来考察,也可发现二者之间似有许多契合之处。从经济形态上分析,大地湾仰韶中晚期出土的生产工具的类型既有农业生产工具,又有一定的狩猎工具,灰坑中包含有大量兽骨、猪骨,这与伏羲从事渔猎畜牧,发展农业生产的传说相合。史书记载,伏羲诞生于古成纪,东治陈仓(今陕西宝鸡),最后定都陈地(今河南淮阳),而这一地区恰恰处于黄河中游,是仰韶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
发明创造
伏羲与女娲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的秦安县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陇城又称 “ 娲皇故里 ” 。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当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有关。
女娲事迹大约与伏羲同时出现。 女娲神话分为两个系统,第一系统中的女娲并无配偶,先人类而生。她的功业一是造人,二是补天。第二系统是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 。
兄妹成婚的传说,隐约反映了血缘家族内同辈血缘婚制的遗存。但值得注意的是传说反映的兄妹成婚,是在洪水过后,人类灭绝,世上仅存兄妹二人的特殊环境中发生的。而且 , 他们已经自以兄妹成婚为“羞耻”,故以“烟”为媒决定是否婚配。这些信息曲折地表明,在特殊条件下的兄妹成婚,实际表达的或是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相互结成族外婚的两个氏族;而以“烟”为媒则是上古先民“灵物崇拜”在婚配上的反映。 伏羲、女娲被我国许多民族尊为始祖。
二、 伏羲文化的若干重要方面及其价值
龙图腾——龙的传人之本根
研究者认为,从“蛇图腾 ” 到“龙图腾” , 龙这种自然界未曾存在的动物成为图腾 , 经过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以大蛇为图腾的伏羲氏族在崛起强大的进程中 , 不断兼并许多弱小的氏族 , 同时也将臣服氏族形形色色的图腾部分地吸收到自己的图腾之中 , 于是,大蛇接受了兽类的四脚 , 马的头、鬃和尾 , 鹿的角 , 狗的爪 , 鱼的鳞和须 , 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循着龙的文化踪迹 ,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 闻一多 先生考证认为,在上古民族及传奇人物中 , 有苗族、越人、建立夏朝的夏族以及匈奴族等均以龙为图腾 ; 而共工、祝融、黄帝等人物都是龙子 。 我国西南地区的彝、瑶等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流传着伏羲、女娲是其始祖的传说。
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族徽, 涵盖中华民族各族。数千年来 , 华夏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 , 历代封建帝王把自己装扮成龙的化身 , 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喻,借用龙的力量威震四海, 把龙作为自己的名号 , 其族徽、宫室、殿堂、舆服、用器 , 都以龙纹标号独家专用。今天 , 龙成为全体中国人的象征,因而以龙为母题 , 创造了众多龙族精神文化和艺术成果 , 如雕塑、绘画、诗词、歌赋、曲艺、杂技等 , 宫苑、建筑、园林、器皿中,龙的形象无处不在 , 以天水伏羲庙和淮阳太昊陵为代表的纪念、祭祀场所成为 中华儿女寻根问祖的圣地。
天水伏羲庙亦称人宗庙、人祖庙、太昊宫。现存古建筑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总占地面积 3.5 万余平方米。其中主要建筑先天殿、太极殿是我国明代木构架建筑的精品。自秦汉至明清,祭祀伏羲的活动源远流长。明代的时候,天水伏羲祭祀形成定制,分为一年春秋两祭,程序严谨,祭文由礼部制定,制礼作乐,场面十分壮观。清代由每年两祭变为正月十六日一祭,民国时期沿袭清代习俗,至今民间祭祀伏羲氏的时间仍是正月十六日。 1988 年,时值龙年,相传农历五月十三日是龙的诞辰,伏羲氏被尊为龙祖,因此天水市政府遂将农历五月十三日确定为公祭伏羲之日, 2005 年升格
为甘肃省主祭,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公祭活动。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河南省淮阳县古称“宛丘”或“陈”,地处黄河冲积扇南沿的颖水中游。文献记载,陈为太昊之都,伏羲死后亦葬于此。其墓通称“太昊陵”或“太昊伏羲陵”,系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因为是中华“人文始祖”墓,故称天下第一陵。该陵位于淮阳县城北蔡河之滨。陵庙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伏羲陵重建于明朝,按伏羲先天八卦之理数而兴修,其结构与皇宫相仿,是规模巨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占地 875 亩。
先天八卦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
古籍多记载八卦是伏羲氏所首创。天地、风雷、山泽、水火等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在文字未形成之前,用什么代替这些自然现象,就需找出指代符号。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刻划符号看,指代符号已开始形成。八卦符号可能是长短箭竹所组成的指代符号。用长短线这样有科学规律的排列组合指代宇宙间事物的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 ,体现出先民们逻辑演绎能力和抽象与辩证思维能力已达到相当丰富的地步。
伏羲所创八卦为先天八卦,以揭示自然规律为主,是伏羲文化的精髓,后经古圣先贤、历代学者的研究、继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又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般规律的抽象。因此,我们可以说,伏羲先天八卦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 伏羲画八卦和造书契 , 是中华先民告别结绳记事时代 , 走向文明的开端。八卦的创立 , 是以伏羲为代表的中华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和概括而形成的。八卦符号的基本结构体现了自然界最基本的两种物质——天、地的对立与阴阳关系 , 由此推演组合出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八种符号。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 相互作用又互相影响 , 变化无穷,成为穷究天地、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万能钥匙”。
八卦是中华先民理性思维和科学思想的结晶与高度智 慧的标志。 由伏羲八卦的创立到《周易》的形成 , 体现了先民认识自然 , 进而预知吉凶、趋利避害、改造自然的进化历程 , 也是中华先民文化心理和智慧日臻成熟的记录。 由八卦而《周易》并由此形成的易学思想与体系,是中华民族解释世界、认识自然、规范社会人伦的钥匙与百科全书。八卦与易学体系在哲学层面上既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解释系统,也是一个操作系统。这一完整严密、富有民族特色和阴阳变异、和合大同的辩证思维理论和逻辑方式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
在文化层面上,八卦与易学体系是儒家学说、道家文化以及巫术占筮等神秘文化的活水源头。 周文王在羑里城根据伏羲先天八卦,推演出了《周易》。 孔子晚年读《周易》爱不释手,留下了 “ 苇编三绝 ” 的佳话。同时,他还亲自为《周易》作注,在学生中大谈自己的见解。这些片言只语被学生记下来,加上孔子亲笔共组成十篇文章,称为 “ 周易大传 ”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 大传 ” 也身价百倍。到了东汉和魏晋时代,人们索性把 “ 彖 ” 、 “ 象 ” 四篇注释性文字附在《周易》正文中间,把其余六篇附在正文后面,进行了重新组装。从此,《周易》被称为《易经》,与儒家的《礼》、《乐》、《诗》、《书》一起并称 “ 五经 ” 。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对伏羲先天八卦有独到的见解。其五千字的《道德经》中包含了与八卦极其相似的辩证思想,如: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再如: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概括了八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因为此,东汉以后兴起的道教便以太极图为标志,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义,把老子供奉为道德天尊,把八卦作为他们的礼服,把伏羲作为道教的神仙。因此可以说,八卦符号与易学思想,实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与核心。八卦的哲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灌溉滋养着中华民族文化。 传说事迹乃民间民俗文化的宝库
远古神话的传承流播,其去向一是哲学化,二是历史化,三是仙化,伏羲乃至女娲事迹相关的传说 基本也是这样传承 流播的。伏羲之感生神话、兄妹成婚、洪水故事、葫芦神话、龙图腾、八卦符号与各项创造发明 , 都伴随伏羲文化的泛化而进入民间文化体系和依附于民俗习尚之中 , 并在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 成为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发展演进中最具持久魅力的“元素”和动力。
综上,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斯文鼻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伏羲文化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意蕴,对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在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伏羲传说与文化,是凝聚中华各族,孕育民族精神,开发民族智慧的重要 “元素” 和动力,具有永不枯竭的亲合力、感召力与纽带作用。
彩陶之乡
一、 从发轫到繁荣:大地湾一期至四期文化类型
彩陶器型特征
大地湾一期类型的陶器具有鲜明的特征,器表色泽不统一,常见褐色斑块,陶色或红或褐、或内黑外红,质地不甚坚硬,多为夹细砂陶陶质,陶片断茬处砂粒清晰可见。器物类别不多,形制简单而特殊,常见器物有圜底钵、三足钵、深腹罐、三足罐、圈足碗、小口壶等。交错绳纹或细密的斜绳纹大量使用,尤其是同一器物同时使用彩绘和绳纹,是该文化独有的现象。
大地湾二期类型的彩陶主要器形有盆、钵、碗、盂、瓶、壶等类器物,其上普遍施彩。绘彩部位主要集中在外壁中上腹部以及盆钵的口沿部,瓶、壶大多使用在口部和腹部。饮食器如盆、钵等器物,口大体矮,纹饰多为单层横向排列,而口小体高的瓶、罐、缸等类器,纹饰则与器型相适应,为多层纵向排列
大地湾三期类型饰彩陶器多为红陶,也有少量的橙黄陶,质地细密、器表光洁。黑彩占绝大多数。彩纹饰于陶器外表,仅见个别的内彩。彩陶主要集中使用在盆、钵、盂、碗等饮食器类上,其中以盆形器最多。与早期相比,陶器饰彩面积增大,扩大到中下腹部;彩陶器型个体也变得较大,彩陶制作工艺更加走向成熟。纹饰绝大多数是连续图案,但同一件器物上纹饰分组雷同现象大为减少,多层全面展开图案的表现手法广泛应用。
大地湾四期类型饰彩陶器均为泥质陶,但器表打磨光滑。饰彩器类较前期增多,计有钵、碗、盂、盆、盘、平底瓶、壶、罐、尊形器、器盖等,其中以盆、壶饰彩比例最高。饰彩部位主要为外彩,绘在器体外壁的中上腹部和口颈部。色彩有黑彩和红彩,黑彩占绝大多数。
彩陶纹饰特征 从纹饰图案特征看,最早的大地湾一期彩陶仅仅是把口沿的一周涂红,严格地讲,这不能称做图案,但将纹饰图案化却是大地湾文化的先民们伟大的艺术创造。
大地湾文化彩陶纹饰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以黑彩为主。由于烧陶技术所限,大地湾二期以后陶器以红陶居多,施以醒目的黑彩,两者搭配产生的视觉效果十分强烈,所以多数纹饰以黑彩绘成。常见花纹为几何形纹饰。从一期到四期,主体图案大多以圆点、直线、弧线、圆圈、三角纹构成,其中三角纹的使用贯穿始终,二期多直边,三期多弧边,四期变化多样。动物形纹饰主要在二期使用,如系列鱼纹成为二期的标志性纹饰。鱼纹的发展呈现出具象到抽象、复杂到简单的艺术演进规律。纹饰多饰在陶器腹部外壁一周。最初仅限于上腹部,逐渐扩大到中腹部,通体饰彩的较少。到了四期,出现少量的内彩,器物口沿彩绘也渐趋增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图案在陶器上的覆盖面越来越大,装饰功能越来越突出。绝大多数的图案为连续图案,单独纹样极为少见。
二、 从鼎盛到渐颓:马家窑文化
? 马家窑类型 (一)分布范围
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在甘肃东部的泾、渭水上游与西汉水、白龙江流域都有不少遗存。兰州附近及黄河沿岸西至青海的贵德盆地以及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宁夏的清水河流域与河西走廊武威以东地区均有分布。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 300 多处,年代约为距今 5000 年~ 4700 年。
(二)彩陶器形特征
马家窑类型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马家窑类型彩陶受大地湾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人们定居生活的稳定,陶器器形也出现了变化,虽仍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还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这时的器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各部分的比例更加匀称,更加实用。这说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彩陶纹饰特征
由于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两岸,所以彩陶图案反映出黄河奔流不息、涡深流急、波涛汹涌的气势。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内彩特别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彩陶图案与器物造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大型壶、罐类器物图案分层排列,一般装饰在肩和上腹部,颈部饰辅助花纹;盆、碗类花纹主要在器物内和口沿下;小型器物往往通体布满纹饰。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采用曲线构图。早期施黑彩,浓亮如漆,多旋涡纹、鸟纹和弧边三角纹、网格纹、弦纹、叶纹等几何纹,还有动物纹,大多数为二方连续图案;图案结构巧妙,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动感。中期器表打磨精细,黑彩仍旧鲜亮。器型逐渐增多,壶成为主要器型之一;纹饰多为平行线、同心圆、漩纹、水波纹和鸟纹,蛙纹、同心圆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图案构成复杂巧妙,线条流畅多变,进入了彩陶发展的辉煌期。晚期陶质橙黄,除了黑彩外,还出现了白彩,白色多填于黑色花纹的空隙或周边,黑白映衬,对比鲜明;器型增加了勺、束腰罐、鼓等;纹饰不如中期的丰富,绝大多数为几何形花纹,以四小圆为旋心的二方连续旋纹、大锯齿纹增多。
? 半山类型 (一)分布范围
半山类型因 1924 年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广和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 4650 年~ 4350 年间,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到青海贵德盆地,及黄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区,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
( 二 ) 彩陶器形特征
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彩陶的造型美观,图案具有华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匀称,高低、宽窄比例协调。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这也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在半山期,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其腹部有双耳,代表双翼,尾部由一小鋬来显示尾翼。这一时期器型饱满凝重,曲线优美柔和,重心降低,最大径在腹部,直径与高度基本相等,器表打磨得很光滑,制陶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 三 ) 彩陶纹饰特征
半山类型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盛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早期以黑彩为主,红彩用得较少,只起点缀作用。中、晚期红彩比例大增,使用率与黑彩差不多相等。这时的红彩色泽发暗,呈紫红色。彩陶大多用黑、红相间的线条绘制图案,一般在器物的口沿内侧绘简单的复线连弧纹或三角纹,口沿外侧绘斜十字纹、波折纹等,颈部绘大三角纹、弦纹、菱格纹等,肩部绘弦纹、锯齿纹。上腹部纹饰内容丰富,大多为组合图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半山类型的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从视觉效果上说,平视图案给人以二方连续的美感,俯视彩陶,图案则更富有团花对称的美感和动感。从下腹部不绘纹饰可看出,其摆放位置较低,说明这些彩陶是日常生活实用品。
半山晚期神人纹逐渐增多,神人纹面部开始更加抽象,有四肢。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类型结束的标志,这也是彩陶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 马厂类型 (一)分布范围
马厂类型是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 4350 年~ 4050 年之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青海柳湾遗址马厂类型十分典型。
( 二 ) 彩陶器形特征
马厂时期的器型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但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单耳带鋬的筒状杯。这一时期陶器种类繁多。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光,晚期只有个别的经过打磨,大部分未经磨光,器表比较粗糙。大量出现红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中期彩陶壶数量大增,双耳彩陶罐减少。
(三)彩陶纹饰特征
马厂类型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马厂早期的彩陶,图案逐渐变得简练,表现手法多样,形成了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主要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三角纹等,其中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为马厂类型的重要特征。
马厂类型的彩陶上出现了大量的墨绘符号,一般绘制在器物的下腹部无纹饰处,常见的有“〇”、“×”、“卍”、“十”、“一”等形状,这些符号可能是当时一些氏族部落的记号,也可能是文字的前身。
这一时期,彩陶文化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出土量很大,但器型不很规整,制作粗糙,纹饰简单,已难同半山类型的鼎盛期相比。
三、 从衰落到消亡:齐家、四坝、辛店、沙井文化
? 齐家文化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结束后,彩陶文化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入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
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在东起泾、渭河流域,西至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东部,南抵白龙江流域,北达内蒙古西南部及宁夏南部,根据碳测年代数据,其上限可到距今约 4200 年~ 4100 年,下限可到 3800 年~ 3700 年左右。铜器的大量出现、冶铜业的迅猛发展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考古研究发现齐家文化晚期已进入了青铜时代。
齐家文化反映了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社会状况。因处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部,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出土的器物中可看出,陶器中的细泥红陶双大耳器受黄河下游龙山文化的影响较大,而夹砂圜底器又流露出游牧生活的气息,从出土铜器的造型和合金成分看,又与中亚地区有较密切的联系。
齐家文化陶器独具特色,种类繁多,有泥质红陶、橙黄陶、灰陶和夹砂红陶。陶质细腻,器型较小,器型丰富,有罐、盆、碗、豆、鬲、盉、斝和动物形器物,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双大耳罐、三大耳罐和双耳侈口高领罐。彩陶极少,种类也很少,彩陶已显著衰落。所出现的彩陶,以红褐色为主,纹饰简单,以菱形网纹和三角纹及其变化纹样为主。
齐家文化各期陶器的演变规律是器形从粗矮向瘦长发展,单耳罐领部由矮到高,耳由小环形耳发展到宽边弧形耳,耳上端由与口沿平齐发展到低于口沿。双大耳罐是齐家文化最常见的一种器物,它从早期到晚期的变化趋势是颈部由短变长,底径和颈径的比例缩小,腹部由鼓腹发展为折腹。齐家文化的彩陶数量由多到少,最后消失。
? 四坝文化
四坝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瓜州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年代约为距今 3900 年~ 3400 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其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家窑类型、齐家文化较为接近,说明四坝文化曾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但三角形器盖、砷铜制品的大量存在,以及某些其他特点又与中亚文化接近。陶器质地较粗,多为夹砂陶,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四耳带盖罐、腹耳壶是其代表性器物。彩陶比例较大,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 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分支类型较多,内涵较复杂,经过众多学者数十年的努力,现已基本搞清辛店文化的发展序列和分布区域。最早的山家头类型彩陶较少,主要分布于黄河、洮河、湟水的交汇地带,向东可达渭河中上游,时间不晚于距今约 3400 年;第二阶段为姬家川类型,即典型的辛店遗存,彩陶比例增大,主要分布于洮河、湟水以及黄河沿岸,分布面偏西,时代约为距今 3400 年~ 3100 年前后;第三阶段为张家嘴类型,包括唐汪式陶器,分布区域更为偏西,已达湟水中上游一带,彩陶纹饰更为多样化,时代约为距今 3100 年~ 2800 年前后。整个辛店文化从商代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辛店文化发现有殉葬墓,说明辛店文化已进入奴隶社会。
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区一支重要的文化遗存,其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铸铜业有较大的发展。通过对比研究,学者们发现辛店文化早期遗存与齐家晚期遗存有十分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同时辛店彩陶也接受了不少马厂类型彩陶的文化因素。另外,辛店文化的某些特征也被沙井文化吸收,足见彩陶文化的融合与分化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
辛店文化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粗糙、疏松,火候较低,器表多磨光,有的施红色或白色陶衣。器型以罐为主,有鬲、盆、杯、鼎、豆、盘等。彩陶的数量较多,纹饰以双钩纹、 S 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如犬纹、羊纹、鹿纹、蜥蜴纹等,反映出了畜牧生活的特色。
? 沙井文化
继瑞典学者安特生 1924 年考察民勤并提出沙井文化期后,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于 1948 年带领西北地质考察队赴甘肃、青海考察,调查了民勤柳湖墩、沙井东和永昌三角城等遗址,新发现了一些同类遗存,并首次提出沙井文化的命名。
多年来积累的资料表明,沙井文化的中心区域在腾格里沙漠的西部、西南部边缘地带,即武威、金昌一带,向东南延伸可达永登、兰州附近。据碳测年代数据表明,上限为距今 3000 年左右,下限为距今 2500 年左右,大体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沙井文化内涵丰富,遗物有彩陶、石器、铜器和铁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粗糙,均为手制,器型较小,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彩陶以紫红色绘制图案,纹饰有三角纹、菱形纹、网纹、鸟纹等,纹饰多饰于器物的颈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绘彩。
沙井文化是甘肃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也是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它最后随着西去的驼铃声消失在沙漠戈壁之中。到此为止,甘肃彩陶文化便划上了句号。
四、 华夏文明之花:甘肃彩陶的价值
丝绸古道
一、 丝绸之路的形成及概貌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1877 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 · 冯 · 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出版的《中国》一书,首次把古代中国联结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大陆商道称为丝绸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 (A. Herrmann) 在 1910 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也有研究者认为,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吐蕃丝绸之路”等等。但人们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也称绿洲丝绸之路,或西北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是我国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汉唐千余年间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张骞“凿空”与丝绸之路的兴衰
虽然丝路起始时间史学界尚无定论,但至迟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丝绸已从陆路传入波斯,再转贩至罗马帝国。欧亚大陆出土的考古资料揭示了先秦时期东西方已有交往。公元前 4 世纪西方古文献中已对蚕丝有了记载,并指明“其丝货有贩至印度者”。公元前 3 世纪以前,西方已称中国为“赛里斯”,其拉丁语意为“丝之国”。
秦及汉初, 匈奴占据河西、西域的大片土地后,经常侵扰中原,中断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阻塞了东西陆路交通。然而,汉初国势虚弱,经济残破,无力抵御匈奴的进攻,只得采取 “ 和亲 ” 政策。汉武帝即位后,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大大增强,已经具备了抗击匈奴的物质基础。武帝决定选拔有胆识的人,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乌孙等国,共同抗击匈奴,以达到断匈奴右臂的目的。
公元前 138 年(武帝建元三年),张骞以汉朝使节的身份率团第一次出使西域。他们从长安出发,进入河西走廊后,便被匈奴扣押。在被软禁十年后,终于趁匈奴不备逃脱。张骞逃出匈奴后继续西行,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先后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城)、康居(乌兹别克之撒马尔罕),又到达大月氏(阿姆河北岸一带)。张骞到达大月氏后,那里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月氏所占阿姆河一带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他们在那里定居下来,生活安定。安居乐业的大月氏人无意东归,已不想再找匈奴报仇了。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一年多,都未说服大月氏王,于是只好东返长安。在返回长安途中,为避免再次被匈奴抓获,打算取道昆仑山北麓,沿祁连山脚进入青海羌中地,然后东出河湟返回长安。但不幸再次被匈奴擒获扣留一年多,公元前 126 年(元朔二年),张骞趁匈奴内乱逃出,回到长安。
张骞此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解决匈奴大患,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公元前 121 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征河西,重创匈奴。公元前 119 年(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分兵两路,大败匈奴。为了将匈奴彻底击溃,张骞奉命再次出使西域,此次出使的目的是联络乌孙(今地未明)共同抗击匈奴。此时,由于河西已为汉朝辖地,张骞一行不仅顺利到达乌孙,而且使团规模也比上次大得多,人数达 300 人,还带了大量的牛、羊及金、帛等物。张骞到达乌孙后,又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地进行友好活动。由于乌孙内部分裂,未能统一,所以此次出使并未能实现同乌孙联盟共同攻打匈奴的目的,但乌孙表示愿与西汉建立密切的关系。当张骞返汉时,乌孙王昆弥派遣数十名亲信大臣为专使,带着几十匹著名的乌孙马为礼物,到长安向汉王朝致谢。
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西域,行程万余里,历时近二十年,倍尝艰辛,为汉王朝和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了新纪元,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重大贡献。张骞通西域沟通了被中断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使汉族与周边各族、中国与西域建立起了友好关系,因此史书将张骞出使西域誉为 “ 凿空 ” 。
为巩固西北诸郡边塞, 汉武帝又陆续设立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个郡,从敦煌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之间筑造了很多烽燧及亭障,以防匈奴南侵。
公元前 60 年(神爵二年),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屯田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以保西域通道,至此丝绸之路益加畅通 。
魏晋时,东西商业往来不断,位于丝路咽喉重地的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之一。南北朝时期,沿丝路的东西交往进一步繁荣。北魏建国后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以后中亚各国的贡使、商人常集于平城(北魏前期都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迁都洛阳后,洛阳更成为各国商人荟萃之地。
隋炀帝即位后,为打通丝路,进一步经营西域,多次派兵出击吐谷浑与西突厥,并派裴矩前往张掖,主持同西域的贸易。裴矩到达张掖后,往来于敦煌与张掖之间,积极了解西域各国的地理形势、民风物产,撰写《西域图志》 3 卷,上呈炀帝,引起炀帝的重视,炀帝亲自接见了裴矩,详细询问了西域的情况。裴矩回到张掖后,对进入敦煌的过往客商,给予优待,提供各种方便。在隋政府的支持下,河西诸地的商贸活动日益繁荣兴盛起来。公元 609 年(大业五年),隋炀帝亲自出巡张掖,在张掖召见西域 27 国的使者。隋炀帝在张掖举行了盛大的商品交易会,扩大了西域与内地的商贸、文化往来。
唐朝西部的疆域超过汉代,也是丝绸之路空前繁荣的时期。唐王朝击败东突厥,后又乘西突厥发生内乱之机攻灭西突厥,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唐王朝在河西走廊分设凉、甘、肃、瓜、沙五州。在天山南北分别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在龟兹,兼统于阗、疏勒、碎叶、龟兹四镇。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北路轮台、伊吾等重镇。安西四镇、北庭都护府的建立说明唐王朝牢固地控制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为丝路的畅通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从 9 世纪末到 11 世纪,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东南沿海转移,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兴起,东西海上往来逐渐频繁起来。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处于敌对的形势中,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东西交往。相对来讲,陆上丝绸之路要比从前有所衰落,但元代由于蒙古的西征和对中亚、西亚广大地区的直接统治,使东西驿路通畅,许多欧洲使者、教士和商人,如马可 ? 波罗,都沿此路东来中国,丝路又繁荣一时。明朝建立后,采取闭关政策,欧洲历史则渐入近代化进程,地理大发现使海上贸易繁荣,虽然出嘉峪关经哈密去中亚的道路未断,但陆上丝路作为中西交通路线已远不如海路重要了。
1840 年后,中国被强行纳入了殖民主义国际秩序,丝绸之路沿线大多数民族国家均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殖民统治和侵略,各自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自主性都受到严重破坏,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在这一国际秩序的大变动与近代交通工具的迅速改进和发展中走向衰亡。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奠定于两汉时期。大致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行越陇山,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出玉门关或阳关,进入西域地区。
现简要叙述于下。
由西安出发向西行,须翻越陇山和渡过黄河,才能进入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陇山是一条纵贯于陕、甘、宁交界的山脉。由于走丝路的人从不同角度(远近、安全、便捷等)考虑和选择爬山与涉水的问题,因而形成丝绸之路从西安到甘肃中部黄河一带不止一条路,主要有北、南二道。
北道:由西安向西北行,经今彬县、泾川、平凉到固原,从固原向西,越陇山北段 , 到祖厉河畔,经会宁县北郭城驿抵黄河东岸靖远,渡黄河西进到达武威。北道是最短的一条线路,也是古代长期联结关中和陇右的重要通道。
南道:由西安溯渭水而上,在今宝鸡西再溯千水西北上,经陇县,越陇山到张家川县,从张家川到通渭,向西经定西、榆中 , 从兰州渡黄河,过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也可从张家川向南到天水,经今陇西、甘谷、临洮、广河、临夏至黄河南岸,在永靖炳灵寺附近渡黄河,经乐都、西宁,过扁都口到张掖。或可从临洮北上,越马衔山到榆中、兰州。南道虽线路稍长,但沿途人烟稠密,给养方便,因此长期为重要商旅之路和运兵之道。
丝绸之路从北、南二道过黄河后,都向一个方向靠拢,到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汇合后,西行至敦煌、玉门关、阳关。
丝绸之路经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穿过白龙堆,先到楼兰(在今罗布泊西北部,遗址几全为荒沙所湮没),进入广大的西域地区。汉代西域有南、北两道,楼兰是两道的分岔点。
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 ( 今新疆库尔勒 ) 、乌垒、轮台,再西经龟兹 ( 今新疆库车 ) 、姑墨 ( 今新疆阿克苏 ) ,至疏勒 ( 今新疆喀什 ) 与南道会合。南道经鄯善 ( 今新疆若羌 ) 、且末、精绝 ( 今新疆民丰县尼雅 ) 、于阗 ( 今新疆和田 ) 、皮山、莎车到疏勒。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而北方的东部与西部也时分时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长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 ( 今松潘 ) ,经青海湖畔的吐谷浑都城,向西经柴达木盆地,北上敦煌,与丝路干道合。或更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与丝路南道合。因经吐谷浑境,这条道被称作 “ 吐谷浑道 ” 或 “ 河南道 ” ,今天人们也叫它作 “ 青海道 ” 。隋唐时期,又开辟了从玉门关经伊州、北庭、轮台,越伊犁河至碎叶进入中亚地区的道路即 “ 北新道 ” ,这条道在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最为兴盛。
丝绸之路从疏勒西行,越葱岭 ( 帕米尔高原 ) 至大宛 ( 今乌孜别克费尔干纳 ) 。由此西行可至粟特 ( 今乌兹别克斯坦 ) 、大夏 ( 今阿富汗 ) 、安息 ( 今伊朗 ) ,最远到达大秦 ( 罗马帝国在中东的领地,今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 。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 ( 今巴基斯坦达丽尔 ) ,经罽宾 ( 今阿富汗喀布尔 ) 、乌弋山离 ( 今锡斯坦 ) ,西南行至条支 ( 在今波斯湾头 ) 。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 ( 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 ) ,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
在上述丝绸之路干线外,还有许多支路,而且随着时代变迁,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各条路线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不同,并且不断有新的道路开辟。
二、 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开辟商道,促进沿途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繁荣
就丝绸之路产生的渊源和其本质来讲,作为一条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性大通道,它首先是一条贸易商道。
中国和西方各国贸易的大宗商品就是丝绸。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丝织的国家。公元前 16 ~前 11 世纪殷商时代,中国已有绢、文绣和刺绣生产。而较早的丝绸贸易也是由中亚而达西亚、南亚、欧洲的这条丝绸之路实现。至于蚕种和育蚕、织丝的方法,在公元 6 世纪才传人东罗马。直到公元 13 世纪后,欧州才普遍掌握蚕丝生产技术。欧洲和西域的丝绸,长期以来是通过丝绸之路依靠中原供应的。另一方面,丝绸贸易的发展繁荣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原的丝绸生产。由于丝绸贸易的繁荣,大量西域胡商从事长途贸易。
汉唐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们不仅把丝绸作为重要的奢侈消费品进行贸易,而且将其作为军事、政治、外交的一种有效工具。丝绸西传,致使不少国家的贵族也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耀。实质上,丝绸更重要的价值是,它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通过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以丝绸为引领,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的贡献应首推生产技术的输入。如,冶铁炼钢、水利灌溉技术、先进的农耕经验等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使沿途各绿州国的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据《汉书·大宛传》记载,公元前 1 世纪前从大宛到安息国以西,皆不知铁器,而是后来汉的使官和士兵们教会他们铸造农具、兵器。中国铁器不仅输入西域,还远销罗马和印度。从考古中发现,公元前 1 ~ 4 世纪罗布淖尔晚期墓葬、遗址中有大量铁刀、铁链等铁器,尼雅遗址中也有镰、锄、斧等铁器。除尼雅外,还在库车发现了冶铁的遗址。中国水利灌溉技术和凿井技术的传入,对西域、中亚、西亚农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大批商人、工匠前往西方,把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如 天文、历法、 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等。
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通过丝路贸易也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一些中原没有的物种,其中以葡萄、苜蓿最为知名。此外,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带有“胡”字的农作物,如胡麻、胡桃、胡豆、胡瓜、胡蒜等,都是从西域输入的。从西域传来的香料也很多,同时玉米、占城稻、花生、向日葵、土豆、西红柿等农作物传人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另外,大批珍禽异兽从西域和中亚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
交流文化,促进东西方文明的沟通
“丝绸之路”作为物化的形态,虽以丝绸贸易为开端,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了贸易的范畴。 在物质文化交流的同时,自古而来,通过丝绸之路的精神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地进行。所以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光互影的见证,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文化的大运河”。
纵横交错而又四通八达的丝绸之路,其所连接和覆盖的区域,是人类古代文明诞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地区。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地中海文明乃至花剌模子文明,都形成和发展于这一区域之中。 由丝路而联结,不同文明之间开始了直接或间接的 交流、沟通与融合, 宗教、音乐、舞蹈、百戏杂伎、绘画雕塑等中西文化西去东渐,任何文明的发展不再是相对孤立地进行了。
首先,我们来谈谈西方宗教文化传入带来的影响。
通过丝绸之路所完成的文化交流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例如,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佛教迅速兴盛,佛教传播和佛塔、石窟的修建得到很大普及。到了隋唐时期,虽然儒、道仍然占据着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但佛教已经深入民心,中国佛教宗派相继脱颖而出,而逐渐成为中国化宗教。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影响相当大,对包括中国人的生死观、世界观都有影响。譬如,人们头脑中的因果报应思想,语言中常常使用的一些词汇,如“刹那”、“影响”、“水乳交融”等等。又如,南北朝文学中的志怪故事,很多就是从佛经中移植过来的;唐代新文体中的“变文”,更是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直接讲唱佛经故事。在浩瀚的佛教经卷中,包含着大量古代印度的哲学、文学、逻辑学、语言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佛教进一步盛行的同时,从魏晋到隋唐,西亚的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兴的伊斯兰教也先后传入中国,都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我们谈谈东西方宗教艺术的交流情况。
我们知道,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很高,这是受到了中亚、西亚的影响,最著名的是犍陀罗艺术,而犍陀罗艺术又是希腊艺术影响的结果。在佛教的初期,佛教徒们认为佛的光辉形象不是艺术形式可以表现的,所以不注重艺术的表现,后来佛教传到希腊人统治的大夏以后,大夏人按照希腊文化传统,开始对佛主塑像。这个地方就是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犍陀罗艺术后来又影响到中原,我们中国的佛教艺术也就间接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同时,在这种文化交流中,中国艺术也对中亚、西亚的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蒙古西征的时候,很多中国的绘画传到了中亚、西亚,他们也开始学习中国绘画的手法。比如,从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的细密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绘画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传播后,建寺开窟兴盛一时,这些寺窟将绘画、雕塑与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沿着丝绸之路留存下来的佛教石窟,大多融会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是在佛教文化影响下产生的艺术珍品,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它们连成一串绚丽的明珠,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另外,西域佛曲与唐乐结合,音乐与文学结合,对我国的词、曲繁荣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我们说一说其他文化样式的交流情况。
丝路繁盛时期, 在沟通东西方贸易、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 , 也给沿线地区的众多民族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影响, 各种文化交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中亚、西亚的衣饰、饮食等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都源源不断进入中原,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如凉州,都呈现出一派国际都市的风貌。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中原文明也传入西方,深浅不等地影响了西方各国。
如, 在来自东西方多种文字的交互影响下,丝路沿线地区的不少民族都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19 世纪末 20 世纪以来在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文献中使用的文字就有 17 种之多,用于书写 24 种语言,可见当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文字的多种多样。在敦煌发现的五万多卷写本与刻本文献中,除汉文外,尚有吐蕃文写卷五千件左右,回鹘文文献也有数百件之多,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突厥文、吐火罗文、摩尼文、于阗文、粟特文、西夏文、蒙古文和八思巴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除此之外 , 还有用佉卢文、梵文、古波斯文、叙利亚文等外国文字写成的文献。
这些文明成果的西去东来,给东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
加强联系和交往,促进多元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丝绸之路还有一项重要的贡献,就是增强了中原内地与西北边疆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汉族与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广泛联系,增进了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首先,我们来讨论丝绸之路与西北地区各民族及其文明的形成发展关系。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自先秦以来,这里繁衍生息着众多的古代民族。 从张骞通西域后,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这些民族在与中原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吸收了先进的社会文明,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 各民族之间经历了彼此消长、互为盛衰、相互融合的过程, 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如 十六国时期,河陇地区出现过五凉、西秦、仇池等割据政权,前赵、后赵、前秦、后秦也分别统治过河陇或河陇的一部分。北朝统一后,河陇地区次第归北魏、西魏、北周。这一时期民族纷争、政权更迭,也是各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最活跃的时期。当时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都曾在这块土地上角逐和展示过自己。 我国西北现有的主要少数民族与上述古代民族有着渊源关系,在他们身上以及一些民族自治区域,既保留着其先民在丝绸之路上的固有文化特征,又显露着他们与中原汉族和其他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痕迹。
古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文化系统,它的交通覆盖整个亚洲大陆中部社会经济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辽阔的疆域和差异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导致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内在联系的必然性。随着丝路的贯通,民族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各民族的活动造就了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的特色,也造就了其相互之间的交流大方式。不同民族都以各自独特的文化魅力渗透于民族交往之中,形成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联系。作为西北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定形式和各民族交流的文化系统,丝绸之路对各民族及其文明的形成发展所发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其次,在历史的长河中,丝绸之路上的商贾、使节、僧侣以及屯田戍边的官兵等各方人士对促进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我们作以简要分析。
在丝绸之路上,流传着许多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佳话和传说。 在各种有关丝绸之路的史料中,商贾是在丝绸之路上来往最频繁的一群人,也是为数最多的一群人。
以粟特人为例。 粟特是古代中亚地区一个特别善于经商的民族。中古时期的中国人称他们为“商胡”。粟特人的故乡在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粟特地区,即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粟特地区处于中亚西部丝绸之路的干线上。粟特人大多以经商为业,他们组成商团,成群结队地东来西往,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承担者。有许多人逐渐在经商之地留居下来,形成了一种胡人聚落。粟特人的到来,使唐朝的一些都市充满了一种开放的胡风。 1907 年,英国考古学者斯坦因在敦煌西北长城烽燧下,发现了一组用中亚粟特民族的文字所写的粟特文信件,这是在凉州 ( 今武威 ) 的粟特商人写给家乡撒马尔干 (Samarkand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 ) 贵人的书信。信中谈到,这些以凉州为大本营的粟特商团,活动的范围东到洛阳,西到敦煌,经营中国丝绸等商品的长途贩卖。这组书信写于西晋末年,它们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易活动。
中外使节、僧侣的往来是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播中最自觉的一类人。
自从张骞以官方使者的身份打通并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以后,我国历代王朝不断派使节赴中亚、西亚等国和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友好活动。同样,中亚、西亚及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屡次派使节来中国进行各项交往活动。不论是东晋十六国,还是后来的南北朝,都不断有东往西去的使者旅行在丝绸之路上。许多舍身求法的高僧,如法显、玄奘等,不仅对佛教经籍的流传而且对古代东方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这些活动,加深了东西方彼此的了解,为中西方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 丝绸之路河陇段的重要文化遗存
丝绸之路河陇段文化遗存的基本背景
甘肃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处于交通东西、襟带南北的天然形势要地,位置得天独厚。从气候条件看,甘肃省处于我国气候自东南温暖多雨带向西北内陆干旱少雨带逐渐变化的过渡地带,境内多山脉高原,使气候变化出现复杂的格局。在这种环境下,易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畜牧业,地处农业、牧业和绿洲文明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
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甘肃是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周边的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上与河陇关系至为密切,经常处于同一级地方建制辖区之内,敦煌以西的西域地区也经常由甘肃地方管理。相对于古代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而言,陇右是关中的屏障,河西又是陇右的屏障。陇西、陇东地区与关中地区关系尤其密切,故常以关陇连称。因而历代中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经营,在古代大多数时期内,河陇经济包括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都是相当繁荣的。
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来,河陇便在天然地理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交通干线,以后历代相继沿用。河陇作为丝绸之路上人口流动较多的地域,复杂繁多的人与物在这里交流融合,并存着差异较大的语言与文化。作为古代东西交通的大动脉,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中枢地段,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和多种宗教在这里接触、碰撞。作为民族迁徙的走廊,各民族之间的征战、迁徙、兴衰构成了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各民族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外来文化的精粹,在历史的曲折中演进,孕育着这里特有的历史文明,创造出独具特色、极其灿烂的文化遗产,有些物质文化又为特殊的地理条件所涵存,境内各时代积累、保存至今的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丰富,为我们保留了古代东西方经济交换、文化传播、相互交流的生动环节和真实样态。
军事与交通文化遗存
佛教石窟艺术遗存
河陇是古代世界性的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祆教和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不同宗教都在这里留下了浓重的历史痕迹,特别是佛教类文化遗产规模巨大、保存完好、内容丰富、时代序列完整、艺术成就卓著,是佛教及其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实物标本。
丝绸之路河陇段分布着石窟群 百余处, 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建筑、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成就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佛教从丝绸之路南北道传入后首先在敦煌相汇,同时中原汉民族文化也影响到此,多民族的佛教艺术在这里交融。敦煌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商品中转站,又是中国文化西传的基地和西方文化东来的最初浸染地。在这个千年古道上,敦煌莫高窟以其最为完整,最为丰富、最为全面地保存了北魏以来的壁画、彩塑、经卷、文书而成为举世无双的艺术文化宝库,生动记载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史实,清晰地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轨迹,也最能反映早期佛教传来的情况,是丝路文化巅峰时代的代表。
丝绸之路河陇段佛教石窟总体上属于汉地佛教文化圈。河陇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分布和迁移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审美差别,东西方的商贸往来也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河陇地区佛教石窟艺术既是多种艺术传统和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和融合的成果,也是现实中多种文化嫁接、扩展和变化的结果,反映了宗教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互渗的痕迹,体现着文化潜移默化的功用。
丝路重镇武威、张掖古迹撷萃
莫高瑰宝
一、 历史坐标中的敦煌
汉至北朝对敦煌的开拓和治理 秦汉之前,敦煌地区居住着月 氏 、乌孙等少数民族。西汉初,漠北的匈奴赶走月 氏 ,占领敦煌。 汉武帝继位后,国力已较强盛。公元前 121 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 大军击败河西匈奴,敦煌与河西走廊归入汉王朝版图。 公元 前 111 年 (元鼎六年), 汉武帝 在敦煌设郡,与酒泉、张掖、武威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之北修筑了长城,在西部设立了阳关、玉门关,敦煌遂成为西域进入河西走廊与中原的门户和军事重镇。
为了巩固敦煌的战略要地,朝廷从内地移民来此定居,调遣士兵屯田戍守。西汉王朝对敦煌的经营与开发,确立了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隋与唐前期敦煌的兴盛 隋炀帝时国势日益强盛,出兵击破吐谷浑,迫降西突厥,丝绸之路畅通,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随着唐朝消灭东突厥,进军西域,打垮西域最大的敌对势力西突厥,西域诸国纷纷归附,贡使通商,往来不绝。敦煌与河西局势稳定,经济发展,商业繁荣。
唐代的敦煌,既是西域交通的枢纽,又是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都会。当时的敦煌,聚居着来自内地和西域、中亚的汉商、胡商。他们在敦煌从事着中原的丝绸与瓷器,西域的珍宝、特产,北方的驼马和当地的粮食等各种物品的交易,使敦煌繁华一时。
中西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给敦煌带来了各种不同系统和特色的文化。从内地来到敦煌或西行的人们不断带来中原文化,使敦煌的文化始终保持与中原同步发展。
[ 相关链接 ]
敦煌名称的更替
公元 335 年(东晋咸康元年),前凉张骏将敦煌等三郡与西域都护等三营设置为沙州,治所为敦煌,“沙州”之名始于此。公元 524 年(北魏正光五年),北魏北方边镇爆发“六镇起义”,孝明帝下诏将边镇“镇改为州”。敦煌因盛产美瓜而取名“瓜州”,领敦煌、酒泉、玉门等五郡,治所为敦煌。
北周初复置沙州。隋初复置瓜州,隋炀帝时复置敦煌郡,唐初又置沙州。公元 9 世纪中叶到 11 世纪前期,敦煌历史上称归义军时期。元灭西夏后复设沙州,明改为沙州卫,清乾隆间改为敦煌县,直到民国时期。
唐中期至清末敦煌的沉浮唐朝兴起的时候,我国西南部的吐番王朝日益强盛。“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从此一蹶不振。吐蕃乘虚进攻河西,占领了沙州(敦煌)。自此,吐蕃统治整个河西长达 70 年。公元 848 年(唐宣宗大中二年),本地人士张议潮乘吐蕃王朝发生内乱,联络当地各族群众,聚众起义,赶走吐蕃贵族,一举收复沙州,遣使奉表归唐。唐王朝于沙州建立归义军,统领瓜、沙十一州,授张议潮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公元 9l 4 年,沙州长史曹议金取代节度使地位,重建归义军政权,统领瓜、沙二州。曹氏统治维持了 130 多年。
公元 11 世纪初,党项族兴起于西北地区,逐步强大,称霸河西。 西夏政权不准西域各国通过敦煌与河西向宋朝贡,对过境商人也课以重税,迫使西域各国使者和商人避开西夏辖区,改由塔里木盆地的南缘经青海进入中原,而从事东西经商最活跃的回鹘人则较多使用从中亚到蒙古的草原之路。自南宋时起,海上丝绸之路日趋活跃,敦煌逐渐失去中西交通咽喉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转站的重要地位,商业和文化也渐趋衰落。
在蒙古帝国和元朝统治时期,经由敦煌、河西的交通路线再度成为联结西域与中原的主要通道。但此时敦煌的地位已远不能与汉、唐时期相比。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从中亚到蒙古的北方草原之路的频繁使用,敦煌未能恢复中西交通必经之地的地位,也使敦煌失去了西域门户的地位。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