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智慧城市研究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智慧城市研究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智慧城市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资源规划方法出发,针对我国智慧城市的现实而迫切的要求,探讨建设我国信息化智慧城市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信息产业

引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在促进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高能耗与生产力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造成产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拉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计划性政府管理体制不适应高度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收入分配政策滞后,经济发展模式不均衡;在不同程度上,政府职能改革,资源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现象,这些问题都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所不能回避的。针对如此复杂的现实环境,为了有效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智慧城市以城市作为基本管理单位,通过企业、政府和全社会将新形势下我国面对问题的智慧转换为实际行动,转换市民和企业、政府之间的信息交互模式,在人与设备、人与人的协同工作过程中融入创新协调发展理念,形成高效执行、高效协同和目标明确的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是智慧城市建设,共享交换、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到智慧城市的发展轨迹,每一步都体现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城市信息化的迫切需求来源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规划设计能力不足、缺乏顶层设计、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发展缓慢是中国实现信息化面临的主要困难,由此导致信息化建设能力与实际需求发展不相适应。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第二部分阐述了智慧城市的信息资源规划,第三部分进一步介绍了智慧城市的创新技术,最后是结论和参考文献。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智慧城市,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城市创新工作机制建设,建立人与资源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创新模式。从宏观角度,可将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模式建设两个方面。衡量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考量智慧城市创新管理模式是否受到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做好信息化工程建设绩效评估工作,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与创新发展管理模式之间建立承载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关系、承载信息化建设需求与创新业务协同模式关系的需求约束办法,并以评价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与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之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投入产出分析的重点;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预期成果进行正确评估。承载信息化建设通常以城市信息资源规划作为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方法,对于城市发展的创新管理思想及信息化建设需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序管理师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有序管理就离不开对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解读,正确理解创新协同工作模式,正确理解智慧城市的“智慧”,建立社会公众、企业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新模


式,围绕创新工作模式实现“按需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关联信息资源有序管理与创新工作模式。重视信息资源规划,立足于提高投入产出绩效,在现实城市管理运行环境下运用信息资源规划方法,形成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规划。

智慧城市的信息资源规划

从农业社会以家庭生产为主导,到工业社会以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为特征,再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又实现了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现实社会组织间的协同工作模式与信息资源间的交换模式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交换、开发及共享。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由创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智慧的城市管理决定;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模式也因信息资源的开放和有序共享得到不断改变,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全社会整体效能的提高。政府在现有环境下通过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职能,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且随着历史沿革,政府各大职能部门掌握了大多数有效的信息资源,通过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有效促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改善了全社会组织间的信息交互模式,提高全社会、企业和政府的整体效能。由此可见,加速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以智慧管理城市是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实现科学管理的主要目的,围绕“智慧”这个关键词,建立映射到信息流转模式的多组织机构协同工作模式,有效关联现有分布式管理的信息资源,通过监控虚拟现实城市运行环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反应,实现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战略的持续动态调整优化,高效执行保障机制,落实城市科学发展战略,建立闭环管理控制体系。

智慧城市的创新技术

从建设信息化智慧城市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事实上形成的信息技术需求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存在较大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从整体上说我国IT技术发展战略是“跟随战略”,在基础信息技术研发方面,无论从技术、方法、理论到产品都相对落后,与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与此同时,中国虽然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现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完全由政府主导,这一点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信息化建设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信息产业得益于超大规模的市场,强劲的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而得到快速增长的契机。我们应该把握机遇,立足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特征,以需求为牵引,建设可持续应用的系统,从而带动基础性技术发展,最终拉动整体信息产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现今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失“规划设计院”的现状,必须采取信息资源规划方法,追求实际应用效果,不断满足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化需求,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信息技术发展“跟随”模式,不断创新技术,有针对性地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完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T产业。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决定了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的实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指导思想,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组织间的信息交互模式进行改变,实现企业、政府和全社会协同机制的优化。对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信息化需求特征,对城市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有效评估,建设信息化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之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在于在信息化建设需求中映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通过规划设计信息资源,逐步建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信息化规划设计体系。结合我国较为迫切的现实需求,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以跨网络、跨组织和跨领域为技术发展的主线,进而促进整个IT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铭,王乾晨,张晓海,张晓伟.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5).

[2] 蒋力群,蒋欣蕾. 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J]. 上海信息化. 2011(03).

[3] 史璐. 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 中国科技论坛. 2011(05).

[4] 陈柳钦. 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5] 邓贤峰. “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分析[J]. 财经界. 2011(01).

[6] 吴建新. 以智慧政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J]. 中国信息界. 2011(05).

[7] 朱敏. 智慧城市的愿景路径及借鉴[J]. 新经济导刊. 2011(04).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
    绿豆蛋花是怎样制作及具有什么样的功效?
  • 上一篇:建三江原生态文化在酒店室内设计中应用研究
  • 下一篇:济南商河温泉国际度假村汤屋区项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