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施工进度编制,工程情况看得清,摸得准,观测清楚,编制准确;
5
.工程质量检查人员,能及时核对竣工资料与实物的误差,以保证竣工图的质量。
3.2 编制竣工图的套数
国家有关编制竣工图的规定,原则上规定为:一般不少于两套,一套移交生产使用单位保管,一套移交有关主管部门或技术档案部门长期保存,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其它重要工程,若两套竣工图不能满足需要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必须明确其编制竣工图的套数。
4 编制竣工图的单位、人员、费用
4.1 编制竣工图的单位
工程竣工后由谁编制竣工图?国家规定是这样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做好施工记录、检查记录,整理好变更文件,并及时做好竣工图,保证竣工图质量,对竣工图及竣工文件的验收是工程验收的内容之一”。这一规定明确了编制竣工图是施工单位必须履行的职责,以施工单位为主编制竣工图对落实编制竣工图任务和确保竣工图的质量是十分必要并且有利的。
编制竣工图是施工单位的任务。
4.1.1按 照基本建设程序,每项工程都要经过计划审批,划拨建设用地、征用土地和确定建筑位置,委托设计和审批,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技术 变更,一般都是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提出,然后同设计部门协商处理,而设计部门提出技术变更的则很少,因此,除了设计变更较大,需要重新绘图的由设计部门负 责外,一般的变更,则是由施工单位完成竣工图的编制任务。
4.1.2编制竣工图所依据的文件:如图纸会审纪要,隐蔽验收记录,技术变更通知单,建(构)筑物定位测量资料,施工检查测量资料及竣工测量资料等,基本上都是施工部门形成的。
4.1.3施工单位是项目产品的直接建造者,对工程变化最熟悉,尤其是对隐蔽部分有实测检验记录,可以保证编制的竣工图符合实际情况。
6
4.1.4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按国家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准确的竣工图等文件材料,作为交工验收的依据。
以上几点充分说明了编制竣工图是施工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对编制竣工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管理,提高竣工图的编制质量。
4.2 编制竣工图的人员
履行编制竣工图人员应由施工技术人员承担。
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履行编制竣工图的职责时,必须贯彻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一般应由参加工程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承担。其原因是:
4.2.1编制竣工图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而且要承担技术责任,因此,应由参加组织施工的施工技术人员或由(处)队的工程师、技术员负责编制。
4.2.2负责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施工图指导工人施工,解决和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一旦由于发生技术变更,使建筑物与施工图不相符合时,工程技术人员有责任进行更改绘制竣工图,以保证图、物相符。
4.2.3负责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情况最了解,对变动部位知道最详细,尤其对隐蔽部位验收质量情况最清楚,而绝大部分原始记录等第一手资料都掌握在施工技术人员手中,因此,由施工技术人员编制竣工图能做到准确,符合实际,能够保证竣工图的质量。
4.3 编制竣工图的费用
编制竣工图所需的费用,凡属设计原因造成的,由设计单位解决;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所需的费用,由施工单位在建设安装工程造价中解决;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和需要复 制的费用,由建设单位在基建投资中解决;建成使用以后需要复制补制的费用,由使用单位负责解决。这在建设单位或有关部门在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合同中要加以明 确。
7
5 编制竣工图的步骤
5.1 收集和整理各种依据性文件资料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收集好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竣工图质量。在正式编制竣工图前,应完整地收集和整理好施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施工 图是编制竣工图的基础,有一张施工图,就应编制一张相应的竣工图(施工图取消例外)。设计变更文件是编制竣工图的依据,它是所有原设计施工图变更的图纸、 文件、有关资料的总称。其中,由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文件有:设计变更单、补充设计图、修改设计图、技术交底图纸会审会议记录、各种技术会议记录、其他 涉及设计变更的文件资料等。由施工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文件有:隐蔽工程验收单、工程联系单、技术核定单、材料代用单、其他涉及设计变更的文件资料等。
5.2 分阶段编制竣工图
竣工图是工程实际的反映。
为确保竣工图的编制质量,要做到边建设边编制竣工图,也就是说以单项工程为单位,以每个单项工程中的各单位工程为基础,分阶段地编制竣工图。一般来说,在每 个单项工程中,竣工图绘制与工程交工验收的时间差,应不大于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进程(例如当结构工程完成后,基础竣工图应绘制完毕;当安装工程完成后,结 构竣工图应在一个月内绘制完毕,以此类推)。在每个单项工程交工后;施工单位应在一个月内绘制完成该单项工程的全部竣工图,并提供给建设单位予以复核、检 查。建设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施工单位绘制竣工图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正,确保竣工图的完整、准确、规范化、标准化。
5.3 竣工图的审核
竣工图编制完毕后,监理单位应督促和协助各设计、施工单位负责检查其竣工图编制情况,发现不准确或短缺时要及时修改和补齐。承担施工的项目技术负责人还应逐 张予以审核签认。采用总包与分包的建设项目,应由各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所承包工程的竣工图,汇总整理工作由总包单位负责。竣工图的审核重点
8
是能否准确反映工 程施工实际状况。
审核竣工图的内容主要是:
.所有修改点是否都己修改到位;
.图与图之间相关之处是否都已作相应修改(平面、立面、剖面);
.所有修改处是否都标注了修改依据;
.所有修改依据是否都已手续齐全。
5.4 竣工图的签名盖章
竣工图编制后,应将“竣工图”标记章逐页加盖在图纸正面右下角的标题栏上方空白处或适当空白的位置,以达到图纸折叠装订后“标记章”能显露在右下角的目的。
“竣工图”标记章由编制人、技术负责人(审核人) 及监理负责人签名或盖章,以示对竣工图编制负责。
5.5 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责成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单位移交的竣工图应逐张予以复核,把好质量关
5.6 国外引进项目、引进技术或由外方承包的建设项目,外方提供的竣工图应由外方签字确认
6 竣工图编制的基本方法
编制竣工图的方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竣工图大部分是以施工图为基础,以各种设计变更文件、施工技术文件为补充修改依据而进行的,依据竣工图编制的原则,竣工图编制的基本方法有下列几种:
6.1 注记修改法
此法是用一条粗直线将被修改部分划去。因为注记修改基本上不涉及图纸上线条修改的内容,而用文字,符号加以注释,因此,此法仅适用于原施工图上仅是用文字注释的内容。如建筑、结构施工图的总说明、材料代用、门窗表的修改
9
等变更。
6.2 杠划法
即在原施工图上将不需要的线条用粗直线或叉线划去,重新编制竣工图的真实情况。此法是竣工图编制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其特点是,被划去的内容和重新绘制的内容都一目了然,且编制竣工图的工作量较小,不足的是当变更较大或较多时,图面易乱,表达不清。
6.3 刮改法
即在原施工底图上刮去需要更改的部分,重新绘制竣工后的真实情况,再复晒竣工蓝图。此法的特点是必须具备施工底图方可进行,对于大型工程和重要建筑物,考虑到目前蓝图不利于长期保存,最好编制竣工底图,或者利用现代复印设备,先制作施工底图,再利用刮改法做竣工底图。
6.4 贴图更改法
原施工图由于局部范围内文字、数字修改或增加较多,较集中,影响图面清晰,或线条、图形在原图上修改后使图面模糊不清,宜采用贴图更改法。即将需修改的部 分,用别的图纸书写绘制好,然后粘贴到被修改的位置上。粘贴时,必须与原图的行列、线条、图形相衔接。在粘贴接缝处要加盖编制人印章。重大工程不宜采用贴 图更改法。整张图纸全面都有修改的,也不宜用贴图更改法。应该重绘竣工图。
6.5 重新绘制新图
此法是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程分部的修建而逐步编制,待整个工程竣工,各个部分的竣工图也基本绘制完成,经施工部门有关技术负责人审查,核实后,再描绘成底图,底图核签之后即可晒制竣工蓝图。此法的特点是:竣工图清晰准确、系统完整,便于永久保存和利用。
10
7 编制竣工图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注意事项
7.1 编制竣工图的技术要求
7.1.1修改处都要标注修改依据。标注修改依据应按设计变更文件名称、编号、条文号、生产日期、其所在案卷号和页号的先后顺序填写(如:本图修改依据设计变更单建施修1号1989.3.2见本卷21页;本图修改依据材料代用单2号1988.9.1见本卷58页)。
7.1.2所有设计变更文件中的变更内容,必须不遗漏地在施工图中全面反映,即每项变更内容,不但要在文件所指的竣工图上反映,而且要在所有涉及到的每张竣工图上反映。
7.1.3每一张竣工图的技术要求要一致,同一案卷内竣工图的技术要求也要一致。修改后的文字和数字位置要与被修改部分的位置大致相对应。
7.1.4作为竣工图的蓝图必须是图面清晰的新图纸。
7.1.5一张更改通知单涉及多图的,如果图纸不在同一卷册的,应将复印件附在有关卷册中,或在备考表中说明。
7.2 编制竣工图的质量要求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基本建设的宗旨,作为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图与工程长期共存,也应视作百年大计。因此,在编制竣工图时必须重视编制质量。其要求包括三 个方面:一是内在质量标准,就是竣工图必须符合实际,反映施工结束最终状况;二是外观质量标准,就是幅面整洁、图形清晰、标志醒目、标注位置合理,达到查 阅迅速、利用方便之目的;三是使用质量标准,主要是所用纸张,书写、裱糊、盖章印泥印色等材料质量应符合档案长期安全保管要求。具体为: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