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作者:李廷贵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1期
摘 要: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由于七年级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相对较弱,很难有效的开展自主有效的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有效的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丰富学习感知、减轻学习难度,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课堂,不仅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开展学习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01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是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接触外部环境,不与人合作交流,就好比“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与朋友共同学习,“察纳雅言”,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获得更多知识,这也是古人对于“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指导,值得现代人的思考与借鉴。
一、教师科学的教学认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教学认知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在七年级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各项数学理论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小组合作作为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需要教师科学理解、深刻把握: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二、教师有效的教学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
由于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学习态度,就会造成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小组合作的前提就是要将这些差异化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让他们能够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实现1+1>2的效果,可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