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的作文素材化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教材内容的作文素材化处理

作者:张金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4年第02期

审视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素材贫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病症。每每到了高考、中考的前夕,老师学生都会临阵磨刀,做一些作文应考的突击性应对,有的天南海北地搜罗一批素材,狼吞虎咽;有的找来大量历年满分作文,强食进补;有的花钱拜访名师,渴望点石成金……但一上考场,似乎都无济于事。主要是短期强化,消化不良,大量的突击性补食,很难转化为内能,形成能力。

如果没有平时长期的扎实的积累,考前的强化往往于事无补。因此,倘使我们能把自己多年来使用过的相对比较熟悉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理挖掘,做一些作文素材化处理,完全可以成为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一套中学教材如同一座材料仓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学生作文不仅要从生活中取材,从课外阅读中取材,更不可忽视课本这个作文材料源源不断的“江河湖海”。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教材”,不仅仅是语文教材,还包括除语文之外的数、理、化、生、政、史、地、外、音、体、美等所有学科的教材,它们都可以成为作文素材的来源。

通过多年来教育教学实践的运用和思考,笔者以为教材内容的素材化处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下点力气,花点功夫。

一.注重从教材中搜罗整理、分类归纳大量的哲理名言、古典诗词佳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给作文增添亮色。

学生能在考场作文中活学活用教材中的素材,往往会取悦阅卷老师,赢得优势分数。翻检学生使用过的各科教材,其中丰富的名人哲理名言,浩如烟海的诗词佳句,俯拾皆是,成为时刻涵养我们精神世界的心灵鸡汤。文史学科教材中贯注着古今中外大量的哲理名言和诗词佳句。从以孔子、孟子、墨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到中外思想家、哲学家和改革家,他们的思想以他们的著作为载体,启迪着后人。教材在介绍这些人物时,往往都要介绍闪耀着他们思想光彩的文字、诗词,自然就成了我们搜集素材的范围。例如,《论语》选篇一直是中学语文不可更改的经典,初中、高中阶段都要学习,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数理学科的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介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科学大家的同时,又往往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睿智的名言警句。

在诗词名句的素材搜集方面,只要下功夫,处处皆精华。从《诗经》开始,历代都有精品杰作被选入语文课本,每每到高考、中考时,都要归纳整理,让学生进行反复记诵。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都成了人们心中不朽的文化丰碑。每一个经受了长期诗歌文化浸润的有心人,拿起笔来都能信手拈来。在整理积累时,可以让学生分类归纳,比如热爱家国类、珍惜时光类、教育励志类、人格品质类、情感友谊类、风光景物类、哲理思辨类,等等,便于学习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第十五届新世纪杯作文赛题解析
  • 下一篇:学生作文中的思想认识误区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