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要体现“三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小学语文课堂要体现“三味”

作者:张娥明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8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是如火如荼,语文教学方面的改革更是风起云涌。诸多理念的出现,使人耳目一新,但同时,又使人产生诸多困惑,那些“看起来很美”的语文课还是不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正义,什么是语文的原点……审视2012年《国家教育课程标准》,笔者逐渐明白了方向,看清了实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并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们首先要明了义务教育1~9年级各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而不以五花八门的“新”,使语文课失去应该有的本真,失去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阵地。

那么,如何坚守语文的原点,贯彻新课程理念,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既“有滋有味”,又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呢?在这里,笔者想结合自己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学习新课标的感受来谈谈下面三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语文课必有语文味

语文教学的“正确途径就是牢牢抓住?语文?二字,充分理解语言和文字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正确把握人们学习语文的过程,把?语文?作为牛鼻子,用它来统帅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接触、拥抱、感悟语言文字,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四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我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理解
  • 下一篇:低年级语文的词语教学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