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实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实例

作者:李鸽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9期

教师在上课不同时间布置的各种语言训练、书面训练、实际操作训练等,目的都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也能从中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方面的缺陷,并尽快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尺码,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课堂练习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与练习是互相补充互相检验的。有效的课堂练习,既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又能活跃课堂,提高课堂效果。因此,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更应讲求目标性、实效性,形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以求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教与学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一、课前练习,开门见山

1.抓住字词,巩固基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基于文章比较长,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生字词的作业。上课时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自读、指名读、比赛读生字:仪、悼、逝、餐、枣、搞 冠、骂、嚼、悟、摊、奥、咳、嗽”,简单的生字词练习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并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2.设置情境,导入课文。正式上课之前的简单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趁热打铁,迅速进入课堂情境。在教学《怀念母亲》一课时,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学生对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课前我使用情境导入法:首先提到到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出示填空( )的母亲,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感情铺垫,就使接下来的引导水到渠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这样的感情基调就为课文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指明方向。3复习知识,服务新课。在教学《落花生》第二课时中,我出了以下练习: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并尽快熟悉课文,再次进入学习之中。

二、课中练习,注重过程。

1.表演、朗读练习。设计练习,学生不仅要参与,而且要主动参与。因此,必须重视练习的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学习课文《陶罐和铁罐》之时,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体会两个罐子的特点,我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设置有导演、演员、编剧几个职务,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角色,并且练习朗读。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努力揣摩简短文字下的深刻含义,所以在讲台上表演得活灵活现、十分传神。有了这么深刻的体会,接下来的说说课文主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样,《中华少年》一文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策略初探
  •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