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年级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一则公益广告(播放视频),内容是:妈妈给婆婆洗脚时,被儿子看见后,于是,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打来一盆水给自己的妈妈洗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关于家庭教育的作用,宋庆龄女士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幼儿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能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总是家庭。”这段话深刻阐述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例如,“发明大王”爱迪生,一共创造了一千多项发明,然而,他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就辍学回家了,后来,是在母亲的教导下才得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又如爱因斯坦、法国作家雨果等伟人的成长成才都与他们的父母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
再比如,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屠呦呦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家庭环境(父亲)的影响。屠呦呦的父亲是一位开堂坐诊的大夫。小时候,每当父亲去书房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父亲旁边看书,虽然她看不太懂药书上的文字内容,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屠呦呦爱上了医学。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胜过学校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多是言行举止的影响和身教,只要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谈举止。所以,有的孩子一听他说话就知道家长是干什么事的。父母很多时候都在充当孩子的“镜子”,我们知道,幼儿最大的特点是模仿,他们会照着父母的样子来塑造自己,尽管幼儿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自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用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所以说儿童的识图能力是先于和优于识字能力的,尽管他们还不会识字,然而,他们能够读懂图画书的内容,尽管他们还不会写字,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因为儿童的认知思维是以形象直观为主,所以低年级教材内容几乎都编写成图画的形式,儿童读本也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如儿童喜欢的绘本就是大幅的图画配以少许文字。孩子们的眼睛就好像一台照相机,每时每刻都会在自己的眼中留下父母的形象、父母的一言一行,等他长大后,会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时,他的言行举止就像父母的样子了,这就是耳濡目染。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举一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该做的事,不该说的话,家长们尽量在孩子面前保持足够的克制。
所以我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不全是,应该说,好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好的父母可能就是孩子不好的老师了。
二、习惯比知识更重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正是这个道理。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孙云晓)。所谓的好孩子就是有很多好习惯的孩子。什么是麻烦的孩子?就是有很多坏习惯的孩子。所以说做父母的最高水平,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然而,培养一种习惯并不是短时间的事情,重在坚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一种坏习惯,要纠正这种坏习惯,花费的时间比21天还要多,因为先需要花时间帮助他纠正坏习惯,再需要时间重新培养好习惯。这就像一张白纸被乱涂乱画之后,如果重新用它来绘画,那么,首先需要将乱涂画的内容清除掉,再重新在上面做画,这样一来,要比在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上做画所花费的时间要多。
在孩子们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前,先不要急于传授文化知识。就好像如果一棵小树苗长歪了,急于浇水、施肥的话,只会助长它长歪,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给它搭个支架,帮它扶直、扶正,再浇水、施肥,它就有可能长成一棵挺拔的参天大树。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习惯比知识重要。
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听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特别是父母的鼓励。
生活中,有些家长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这样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常此以往的话,会让孩子产生自暴自弃、偏激、攻击等行为的发生,逐渐失去学习甚至生活的兴趣,所以,家长一定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优点,并及时夸奖。当然了,夸奖孩子并不是没有原则和标准的大夸、乱夸、滥夸,明明是孩子做错了,还说孩子的好,如果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会无视孩子的缺点,造成溺爱和助长孩子的错误,其实有一些坏习惯的孩子完全可能就是家长助长出来的,爱孩子,夸奖孩子一定要就事说事,夸在点子上,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袒护,要了解情况,问清原因,跟孩子讲明利害关系,做正确的引导,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说,赞美胜过责骂,但是当孩子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时,进行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但尽量避免责骂甚至打骂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只有爱也没有教育。
四、阅读是最好习惯
同样的内容,看书与看电视,其影响是不一样的。让孩子看《西游记》图书胜过看《西游记》的电视,为什么这么说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对语言文字的解码(理解)需要15秒,而对图片、视频的解码需要1—2秒。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能让人的大脑至少需要15秒的思考过程,而对图画、视频的思考只需要1-2秒,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需要在脑海中把文字转为情境,这就激发他们去思考,它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孩子们在看图、看电视的时候,一目了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在全世界,犹太人是最喜爱读书的,是阅读量最多的民族(《喜爱读书的犹太民族》1999年10月13日光明日报),也是获诺贝尔获奖最多的民族,据2010年03月28日《南方日报》报道“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22%是犹太人,二战后,美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约有一半是犹太人 。”这与犹太人喜爱读书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该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韩国著名的儿童阅读教育专家南美英写过一本书,名叫《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讲到:“没有一种快乐,可以和一本好书所带来的快乐相提并论。所有快乐中,持续最久的就是从阅读中获得的。”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是多读多写。语文水平、语文素养不是做作业做出来的,而是在大量的阅读、背诵、积累、运用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当然了,阅读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比如,有的家长买了不少书,孩子也读了不少课外书,然而,孩子的语文成绩还是不好,短时间内可能难以显现阅读的显著作用,但这种文化营养会慢慢的浸润、积淀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就好像一粒种子播种在泥土里,一天去观察没有变化,两天还没有看到变化,三天还没有,一个月后,你就会看到破土而出的新芽了,所以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并养成一种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会终身受益的。作家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五、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父爱和母爱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替代,不要让电视、电脑、游戏机或者祖辈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孩子需要足够多的亲子时间。父母定期地带孩子出去旅游。这不仅能增进家庭感情,而且还能开拓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更优秀;父母尽量陪着孩子做功课,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不要让孩子带着压力去完成作业;父母定期带着孩子看望家里的长辈们,让孩子学习,实践生活礼仪等。
父母不能盲目地照搬别人的教育方式,而是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发现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因材施教,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同时,父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拥有正确的心态,教育方法一定要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捍卫孩子的幸福快乐的童年。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