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城的发展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一概述

(一)大学城

1.大学城的涵义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大学城的出现和兴起,是在知识经济、科教兴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产业化、地方高校发展本身的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几大背景的共同推动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指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被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Town)。

2.大学城的特征

大学城既具有城市的一般性,又有其独特特征。(1)高素质人口密集区。大学城以人才为主导,聚集了大量高智力、高学历人群。(2)第三产业比重大。大学城吸引了大量商业、服务业、信息产业的聚集,甚至旅游业。(3)集聚效应明显。大学城对体育、餐饮、住所、商业等统一配置,统一服务的后勤社会化运作方式。(4)具有特殊性。大学城吸引了各地的学者和学生,与所在地区的发展互相融合,成为大学、居民、企业混合的城镇。(5)环境较好。大学城聚集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对环境污染较小。

3.大学城的功能

大学城聚集了若干所大学,可以充分地发挥对城市,乃至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1)促进资源共享。首先,大学城有利于高校资源共享,如图书馆共享、教师互聘等。其次,校企互补,高校为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2)推进知识科技创新。大学城集聚了众多高校师生、企业科研人员以及先进的实验条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充分有利的条件。(3)产生集聚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增长极经济效应。大学城对城市乃至经济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由集聚带来规模经济,出现区域增长极。(4)优化区域城市结构。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心地带集聚效应减弱。大学城建设由城内城向边缘城、卫星城发展,缓解主城压力,优化区域结构。

(二)区域城市化

1.城市化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集聚而逐渐地转化为新型的城市经济要素以及已有城镇通过集聚和扩散作用自身发展并且带动周围地域转变为非农的城市经济要素的过程。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地理学在研究中注重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在城市化研究中关注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变化和单个城市地域变化两个方面。大学城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中作用明显,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应更好地利用这种促进效应,既发展了高等教育,又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2.区域城市化

区域城市化具有两重性,既有城市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特殊性,是一定地域空间内的城市化。用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化理论相结合是解决特定范围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方法,不仅需要从一般城市化研究上着手,也要从特定区域上把握城市化发展,从而采取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城市化模式。事实表明大学城发展在区域城市化中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大学城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大学城的产生背景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毕业论文
  • 下一篇:全国计算机统考押题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