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探讨影响其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的因素。方法:对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在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时,成功组的患者可以发现多数在通气前神智清醒、通气后无发热或者出血的现象,而失败组的患者则相反,通气前多为神智昏迷、通气后有发热或者出血的现象。成功组的患者在通气后其心率(HR)比失败组的慢、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血气pH值没有明显差别、成功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比失败组的低。结论:以保障患者的治疗需要为基础,对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应不超过48小时,尽量缩短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防止长时间的机械通气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良反应或者其他负面作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为慢阻肺,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比较严重的慢性肺部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气流持续受到限制、进行性的气道阻力逐渐增加,因此逐渐发展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阻塞,并且病情常常表现为进行性发展。有创呼吸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部分患者在使用有创呼吸机械通气后,在经历一段治疗时间后可以摆脱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在经历一段治疗时间后未能摆脱呼吸机,在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后患者逐渐形成对呼吸机的依赖,增加了医源性肺部感染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参与观察的对象全部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修订版)》和《内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2]。其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5岁,平均年龄为(62.17±13.48)岁。将所有患者根据能否在7天内脱离有创机械通气,分为成功组18例和失败组22例。根据患者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成功后,停用有创呼吸机以及拔除气管内插管的时间超过48小时,并且没有再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即可视为撤机成功。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前采取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的表现,包括插管前患者的神智情况、以及插管后发热、血压、出血等情况。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在治疗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pH值、动脉血氧分析(PaO2)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
2.结果
2.1观察两组通气前后的临床表现
观察成功组患者(18例)和失败组患者(22例)在通气前后的临床表现见表1。在通气前患者的神智方面,成功组有16例处于清醒状态、占88.9%,有2例处于昏迷状态、占11.1%;失败组有13例处于清醒状态、占59.1%,有9例处于昏迷状态、占40.9%。在通气后患者的发热方面,成功组有3例有发热情况、占16.7%,有15例无发热情况、占83.3%;失败组有14例有发热情况、占63.6%,有8例无发热情况、占36.4%。在通气后患者的出血方面,成功组有1例有出血现象、占5.6%,有17例无出血现象、占94.4%;失败组有13例有出血现象、占59.1%,有9例无出血现象、占40.9%。成功组的患者可以发现多数在通气前神智清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