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
——《重叠问题》教后反思
威海市河北小学 丛娇
第一次接触《重叠问题》这节课,是听荣成市幸福街小学的李淑芹老师的一节示范课。当时我完全被整节课吸引住,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让我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无论是李老师的缜密的教学思路还是自然大方的教态,无不深深地影响着我。怀着这种崇拜之情,我精心的准备了我的首堂亮相课——《重叠问题》。
起初,我觉得这节课已经相当完善了,我根本没有必要改动,所以我压根没有费多大心力,只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但是在一次试讲之后,让我倍受打击,同样的一节课,为什么李老师可以做到让学生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而我的课堂却是那么的枯燥无味、令人困乏?问题出在了哪里?带着这种心情我静心地钻研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终于明白,之前我只是讲授了整节课的框架,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主要解决问题,以及重、难点我根本不清楚,自己都不明白整节课的思路,又怎么能给学生们讲清楚。带着这样的觉悟,在仔细钻研了李老师的课之后,我重新设计了教学流程,精心地设计着每一个环节,甚至反复琢磨着我上课时所要说的每一句话,不断思考怎样引导才能让学生更快接受,怎么的表扬、激励性词语才能调动学生的更高的积极性。尽管如此,在讲授中我发现自己身上还是存在着那么多的不足,这都是我需要极力改进的:
第一,重复学生说的话。也许是太想教好每一个学生,我总是担心孩子表达不到位,学生听不明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养成了不断重复学生说的话的习惯。然而,长此以往,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不注意倾听同学的话,更为严重的是,会让学生产生依赖、侥幸心理。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说出想法,而不是“代替学生说出想法”或者是“重复学生的想法”。
第二,没有关注学生而仅仅关注教材。整节课,我为了让课堂能够顺利、快速地进行,我抹杀很多孩子的独特想法。比如:维恩图的发明过程中,我直接引导“用手圈出参加跳绳的人的范围”,这就缩小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给孩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