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知识点总结(1)

 

绪论 1.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的重要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辨证法中国化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辨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理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系和贯彻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主要涉及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发展,异化,伦理,社会运行,文化等方面的观点和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主义自然辨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统一的,研究内容是开放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选择判断简答)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2.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特征:①整体性和直观性;②思辨性和臆测性;③自发性和不彻底性。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①自然界的本原存在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或“某种特殊的东西中”;②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永恒地变化和发展着;③宇宙是有形的、有限的和运动的;生物是进化的,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④人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及演绎推理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3.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特征:①机械性。把自然界的所有运动都看成是机械运动,“值得一切差异和变化都可以归结为量的差异和变化”;②不彻底性,既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主张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物质运动来自上帝“第一推动”等;③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最终却归到造物主创造整个自然界的唯心主义营垒里”。

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观点:①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②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③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时间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④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

基本特征:①实践性。它主张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对认识自然界起到决定作用;②历史性。它主张自然界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作用的历史,认识自然界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③辩证性。它以实践论为基础,达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④批判性。它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说”,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错误观点,是“唯一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

作用:①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改革。a它“扬弃”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向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回归;b它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经验反映论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实现了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②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a它主张实践是自然史与社会历史相统一的衔接点,自然界是先在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自然界;b它主张自然史是社会史的基础,二者都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为自然科学的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④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a它主张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研究对象;b它认为人类及其实践活动使得自然科学进入人的生活,也和社会科学发生了关联;c它认为社会科学是从自然科学中发展起来的⑤成为系统自然观、人文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5. 系统自然观

主要观点:①自然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统一的物质系统;②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③自然界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机制;④“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基本特征:①系统性。它把“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②复杂性。它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③演化性。它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是存在与演化、等价与非等价、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④广义性。它揭示了自然界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 作用: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它强调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系统性,强调自然界系统的循环演化性,强调自然界系统结构中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它从认识物质实体拓展到认识系统关系,以系统思维方式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思维方式,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统一;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它主张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摆脱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达到了对人与自然界价值关系的辩证认识;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它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并决定了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演化,实现了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之间的辩证统一。

6. 人工自然观

基本特征:①主体性②能动性。③价值性。

作用:①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

观。它研究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论证了自然界的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②实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它论证了主体和客体、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是和人类史、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辩证关系,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思辨论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能动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特征;③有助于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统一。它主张创建人工自然界要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尊重人文价值,强调人工自然界的生态化及其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生存。

7. 生态自然观

基本特征:①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②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这种生态视角的批判可以说是人类视角的批判或代表人类的批判”;③和谐性。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作用: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②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自然观强调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内的人类主体论,追求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前提。③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①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依据,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③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选择判断简答)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恩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①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科学就在于把理性方法运用于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②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③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是一般生产力。④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和资本结合起来,就成为资本家统治的工具而“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⑤科学具有双刃剑作用,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成为一种控制人的力量。 3. 马恩对技术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4. 自然科学分类及其原则

恩格斯从运动形式入手,分析了基础的自然科学,即力学、物理学(热学、电学和光学)、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并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5.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

组成。

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

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6.马恩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分析

① 科学发展呈现两种趋势

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发展的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与分析材料转向整理材料与综合材料,另一种是自然科学从研究较简单的运动形式转向研究较复杂的运动形式。

② 科学发展是渐进的过程

③ 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7.逻辑实证主义按照实证原则建立了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者认为,科学发展就是否定旧的,创造新的。历史者库恩提出了一个具体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认为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武谷三男提出科学发展“三阶段”理论) 8.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分化是指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或统一的食物变成分裂的事物;综合则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

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3.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9.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1)马恩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① 社会需要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② 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③ 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2)国外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① 技术自主论。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扩展力量,埃吕尔和温纳被公认为技术自主论的主要代表。

② 社会建构论。认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主要代表有比克,平齐等人。 (3)技术发展的模式及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已经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①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②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 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简答)

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是辩证思维。理论要素是: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 2.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

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归纳由于不是必然推理,单纯运用归纳就会遇到“归纳问题”。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必然推理方法,但是单纯运用演绎,无法推动科学实践的新发现、新发明。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演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3. 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的现实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提升的过程;第二次,是从科学的思维抽象逐步使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性的思维具体的过程,是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再返回科学实践,赋予理论具体内容的过程。

4,怎样做到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①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相统一。事物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以历史起点为逻辑起点,以历史的进程为逻辑的进程,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具体地、历史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②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对思维的历史进程的概括,而思维的历史进程是思维的逻辑进程的基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以概括的形式再现思维的历史发展。 6.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

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7. 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

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

8. 跨学科方法的含义:跨越学科界限,通过多学

科的协同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9. 复杂性方法的特点:①自组织性:强调事物的

自组织演化特性,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与控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发展演化的特性,不过分和直接干预对象的演化。②多样性:注意从多个侧面主义和把握对象;注意对象的多样性关系;注意事物的多样性联系。③融贯性:把对事物的历史考察和逻辑认知统一起来,把多样性与统一性联系起来,把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进行连贯、系统的认识。④整体性:首先把事物作为整体考察,力图超过还原论,从事物的整体出发,认识事物的存在、演化的复杂规律与特性。

10. 科学观察: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

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科学实验:它是科学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11. 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① 观察。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观察

是中性的,理论依赖观察,而观察不受理论制约。之后观察渗透着“理论”的观点曾经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并且带来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

② 实验。新近发展起来的科学实验哲学提

出,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以反对实验完全负载理论的极端观点。

③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借助现代科学

研究,吸取现代科学哲学发展中积极的成分,提出了观察,特别是实验和理论有双向交互作用的观点;在科学发展中,实验相比理论,实验的实践性更强,因而具有更基础的地位;实践比理论总是更为积极和活跃,实验的新发现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修正理论,指引理论的发展;同样,理论一旦建立,就规范着实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使得实验更具有理性的色彩。 12. 科学实验室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① 建构特定的微观人工世界。科学家通过实

验室,构建了一个特定的人工简单化“世界”,从而规避了现象本性所包含的巨量的复杂性。

② 隔离和突出研究对象。它把外部任何可能

的影响都隔离开来,并且把建构现象中的若干要素突出出来。

③ 操纵和介入。建构这样的一个在实践上被

隔离开来的微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以特定的方式操纵它。科学家有意地引入一个人工微观世界,让事件在实验室里运动,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不是袖手旁观者,而是行动者,参与者和实践者。他们的科学研究方式不仅是“看”,更重要的是“做”。

④ 追踪微观世界。追踪实验涉及从最初的建

构到对整个实验进程实施的全程控制。通过追踪,实验室的微观世界的种种事件才能变成可观察的现象。 13. 与科学思维相比,技术思维的特点

① 科学思维更关注普遍性,技术思维更关注

可行性

② 科学思维更关注创造性,技术思维更关注

价值性

③ 科学思维没有限制,可以任凭思维跳跃发

展,技术思维是限制性思维,是在已有的原理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现有条件或改造条件从而实现它。

④ 技术思维是联系性思维,它一方面要连通

科学的理论,另一方面要联系技术的实际,是两极思维,技术思维要求“顶天立地”。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论述、简答) 一、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一)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

技术创新的模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来自经验探索或已有技术的延伸,另外一种来自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前一种模式中,科学对技术的作用不大;在后一种模式中,科学成为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

(二)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手段的强化和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实现的。科学技术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演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三)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1、产业结构呈现升级。原有产业部门得到改造,新的产业部门和朝阳产业开始出现,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减小。

2、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新的经济形式,如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等开始出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经济增长方式出现转变。高消耗、低产出、低污染的集约型经济代替。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被提出并得到贯彻实施。

科学技术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四大重点任务:第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第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这四项任务中,前三项任务的完成都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经济转型”紧密相关。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三、社会科学家默顿将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以此凸显科学所独有的文化和精神气质。

四、从研究伦理的视角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要对研究中的个人、动物以及研究可能影响到的公众负责,遵循“公众利益优先原则”。

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公布的工程师伦理准则明确指出,工程技术活动要遵守四个基本的伦理原则: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政治和尊严等。

六、作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技术文化的核心是技术理性。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丰富,涉及科学技术的功能、目标、机制、战略、人才和方针等重大问题,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一)科学技术功能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二)科学技术战略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将科学技术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

(三)科学技术人才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四)科学技术和谐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形成了科学技术和谐观。

(五)科学技术创新观

科学技术创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是对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反映,因此他们的科学技术思想都镌刻了时代的烙印,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二)实践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并随着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而日趋完备。 (三)科学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科学性,一方面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产生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四)创新型

在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上,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但更强调创新。 (五)自主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一贯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坚持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方针。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类型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

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协同创新是指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聚集创新要素,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瞄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是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为主体、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途径,注重协同创新。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

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是保障;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是关键;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根本;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基础。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2
  • 下一篇:2017年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认定《中学综合素质》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