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
而,何,乃,其,且,为,焉,以,于,则,之,虽,者,与,所,因共14个。
【之】
(一)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①子墨子闻之。(《公输》)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这,此。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愚公移山》)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③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④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动词(形容词)。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如: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③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④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论语》)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夫汉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