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1—10课复习之材料研读和问题探究

 

七下1—10课复习之材料研读和问题探究

第一课:

1、《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4页

隋炀帝时徭役(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和兵役(三次东征)繁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出现。

2、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3页

①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②选官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3、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5页

①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②选官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任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5页

①隋炀帝不恤民力,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二课:

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8页

政治上,明确中央和地方职权范围,提高行政效率,严格考查官吏;法律上,减省刑罚;经济上,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8页 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3、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10页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10页

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4、诗歌赏析。10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杜甫《忆昔》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第三课:

1、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12页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2、阅读下引史料并回答问题。17页

1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七年级地理一
  • 下一篇:初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