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季风分布图的一些思考
在高考一轮甚至二轮复习中,我们讲季风与季风气候时,经常会用到“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1)”。对于这幅图,学生存在这么几个疑问:①粗线范围内都有季风现象存在,但在全球气候分布图上并不是都属于季风气候,如非洲、马来群岛等。这涉及的是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的问题。②北美洲、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部都存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不在图上季风范围内。这涉及到季风性湿润气候的问题。③ 非洲几内亚湾北部、索马里半岛、南亚、东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澳大利亚北部夏季的西北季风的出现,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引起的风向偏转形成,但为什么同在赤道附近的中美地峡不存在这种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引起的风向偏转而形成的风?这涉及到赤道辐合带的问题。
图1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关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问题
湘教版教材地理必修一中,对季风是这么界定的: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对于这种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风,笔者理解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风向改变。如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例如在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夏季在海洋夏威夷高压影响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盛行偏南风(见图2)。随着季节变化,风向季节性的显著改变,这一现象的大致出现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的东南部(图3中A
区域),为季风区。而在该线的西北部,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