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
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解释题意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