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宁静致远整理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 ) A密度。
B质量。
C电流。
D电阻。
2.1牛/米2,后来被命名为 ( ) A牛顿。
B帕斯卡。
C欧姆。
D库仑。
3.下列各物理量中,不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 A长度。
B横截面积。C体积。
D温度。
4.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不同区域的气压值不同来工作的是 ( ) A密度计。
B打气筒。
C锅炉液位计。
D 洒水壶。
5.在一瓶水的温度降低过程中,这部分水的密度 ( ) A一定不变。 C一定变大。
B可能变大。 D可能不变。
6.在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阻R的阻值均相等,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不变的是 ( )
7.闭合图2所示电路中电键S后,在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变大的是 ( )
A电流表A的示数。
B电压表V1的示数。
SA BC D
图1
第 1 页 共 10 页
C 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 D 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8.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3所示。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
A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B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
C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D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图2
图3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宝山区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伏;家用空调与家用电话机_____(选填“不是”或“是”)串联在一起的;正常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0.一块长方体砖以平放或竖放两种不同的放置方法,放在水平地面上都静止不动,则它对地面施加的压力大小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______。(前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平放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1500帕,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1标准大气压能托_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约合__________帕。
12.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线是______部分(选填“aP”、“Pb”或“ab”),当油箱中的液面下降时,电路中的电阻将_________,电表示数随之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第 2 页 共 10 页
图4 图
5
13.某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空气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若该立方体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1牛(如图5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牛,浮力的方向为________;若撤去弹簧秤的拉力,将该长方体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上下表面所受水施加的压力差为_____牛。
1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 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安,它的电阻为_____欧;当它两端的电压变为4伏时,它的电阻为_____欧。
15.如图6所示,小张家客厅的吊灯由六盏完全相同的灯组成,六盏灯全部由一个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灯全部正常发光,开关断开,灯全部熄灭。为了判断这些灯是以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两位同学展开讨论,小王同学说:当这些灯正常工作时,用电压表测取它们两端的电压,若它们的电压都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并联的;小
李同学说:用电流表与每盏灯串联,若电流表的示数都相等,
则它们一定是串联的。
⑴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另外提供一种能判断它们是如何连接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了“探究导体的阻值特性与温度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由硫化银制成的电阻和纯铜制成的电阻、电压恒定的电源、电流表、电键和导线组成电路,并用温度可以调控的加热器对硫化银电阻、铜制电阻分别进行加热,做了如图7(a)、(b)、(c)和(d)所示的四次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
6
第 3 页 共 10 页
(a) (b) (c) (d)
图7
⑴比较(a)、(b)两图[或(c)、(d)两图]可以发现:当电压一定,导体温度改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____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因此,导体的电阻与温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⑵比较(a)、(b)两图和(c)、(d)两图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7.重为3牛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8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 18.在图9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图
8
图9
四、计算和简答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横沙岛东滩正在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疏浚出来的长江沙土进行围垦造陆。若要围垦标高5米、面积为480平方公里(合4.8×108米2)的工业用地,求:需使用长江沙土的质量m。(已知长江沙土的密度 ρ沙 = 1.5×103千克/米3)
20.一只铜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2×10- 3米3,求:铜球受到的浮力F浮。
21.如图10所示,高为1.3米、底面积分别为0.15米2和0.05米2的甲、乙两个轻质
第 4 页 共 10 页
薄壁圆柱形容器在下部用轻质细管连通后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有1米深的水。
⑴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⑵若将一个体积为0.04米3的实心小球慢慢地放入甲容器中的水里(已知ρ球=1×103千克/米3),求:直到小球在水中不动为止,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ΔF乙。
22.如图11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6安。
V
图11
⑴ 求电源电压U。
⑵ 若将另一只电压表V并联接入该电路(A和B)、 (B和C)、(A和C)中的某一部分电路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至某一处,使电压表V的指针停留在图12所示的位置。请指出电压表V所有可能连接的位置,并计算出变阻器对应接入电路的阻值R2。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图13所示的托盘天平可以用来测定______
,在调节托盘天平水平平衡时,应先将
第 5 页 共 10 页
______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图14所示测量工具的名称为_______,如果待测电流小于0.5安,则测量时,须使电流从它的______接线柱流入电流表(选填“-”、“0.6A”或“3A”)。
图13 图14
24.在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小王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
的内容。
实验名称:测定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原理:ρ=__________。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细线、金属块。
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并记录金属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把系有细线的金属块慢慢 放入量筒并_____在水中,记录此时的总体积V2,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V。
3.把金属块擦拭干净,重复步骤1、2,在做两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
数据表中,计算出每一次测出的金属块的密度。
4.计算出该金属块密度的_____值
25.小徐同学利用导体甲和导体乙各一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键一个、电源和若干导线,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⑴小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5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15中正确连接,____________。(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⑵ 在实验中,该同学用两个不同导体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请你帮该同学完成表中两个栏目的设计(填写栏目)。
第 6 页 共 10 页
甲
图15
26.某小组同学按图16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⑴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______。
⑵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依据电阻公式R=
U,且利用表中_______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I
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___________
⑷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10 页
⑸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是: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10 页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