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及按劳分配的含义。
(2)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3)知道常见生产要素有哪些,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按劳分配为主体。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教学难点
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和意义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阅读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1、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分别是什么?
2、生产者把社会财富创造出来之后,是不是全部归生产者所有?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对社会财富必须进行一定形式的分配,如以税形式交给国家,以利润形式留给企业扩大再生产,以工资等形式给工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