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Fe—56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Hg”的元素名称为
A.汞 A.Al
?
B.贡 B.O
C.银 C.Fe
D.氢 D.Si D.单质 D.纯净物 D.N2 D.+6 D.药匙 D.CuSO4·5H2O D.石灰水 D.H2 D. 动物呼吸 D.C2H2 D.H2 D.加溶质
2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9.鱼类食物富含铁,此处“铁”指的是
A.元素30.糖水属于
A.悬浊液
B.乳浊液 B.SO2B.+2B.滴管B.CuSO4 B.自来水
C.溶液C.CO2C.+3 C.镊子
31.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PM2.5
A.0 A.燃烧匙 A.CuO
32.氧化铟(In2O3)可用于制作触摸屏,其中铟元素(In)的化合价为 33.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 34.胆矾的化学式为
C.CuSO4·H2O C.蒸馏水
35.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A.2H
36.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B.2H2 C.H B.光合作用B.H2
37.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燃料燃烧
A.N2A. CuA.加水
C. 溶洞形成C.C2H4C.CuOC.蒸发水
38.反应3C+4NH3?一定条件????3CH4+2X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储能装置,其中X的化学式为
B.原子
C.分子
??Cu+H2O中,氧化剂是 39.在反应H2+CuO?
B.H2OB. 降温
40.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4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火星四射
B.木炭:蓝色火焰C.镁带:生成氧化镁 D.硫粉:黄色火焰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7页(共12页)
4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2Fe2O3 A.4Fe+3O2????H2O C.H2+O2???
点燃
点燃
?SO2 B.S+O2????CO2↑ D.C+O2???
B.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干燥剂 B.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 D.l mol甲烷约含6.02×1023个甲烷分子
点燃
点燃
43.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A.甲烷的摩尔质量是20g/mol C.l mol甲烷中含有4个氢原子 A.反应物均为单质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 C.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该示意图可以反映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46.用下图装置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通入气体一氧化碳,M处为氧化铜,加热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纯净的一氧化碳 B.若通入气体二氧化碳,M处为木炭,可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减少 C.若M处为木炭和氧化铜(密封玻璃管左端),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 D.在A、B选项的实验中,
a
处点燃尾气的目的完全相同 七、填空题(共21分)
47.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土资源。
①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1),约占空气体积78%的是(2), 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3);
②浦东“8424”西瓜特别脆甜,这与土壤中某些矿物质含量适宜有关。如硅酸锌(Zn2SiO4), 它是由(4)种元素组成,其中锌、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5); ③家用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了它的(6)性。
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在该实验中若正极产生3mL气体,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约为(8)mL,检验氧气的操作及现象是(9)。
反应前
反应后
4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45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8页(共12页)
①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0)g/100g水;
②40℃时,将10gKCl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1)(最简分数); ③“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12)(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工业上用氯化钠溶液制备氯酸钾,主要流程如下:
(第Ⅱ步中发生的反应:NaClO3+KCl→NaCl+KClO3)
上述流程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水是否参与第Ⅰ步化学反应?(13)(填“是”或“否”)。 溶液A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含有(14)(填化学式)。 49.以下改进实验能够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 图1 图2图3
①图1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15);
②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可以制取氧气,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的优点是(16)(写一点),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
③图3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18),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9); ④待图3实验结束后,将甲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并按下图进行实验。若白磷足量,理论上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20)。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9页(共12页)
八、简答题(共19分)
50.根据题意回答。
A B C D E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23)(填编号)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
③下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最终在F处观察到的现象是(25)(选填“甲~丁”);
图2
④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O4)固体也能用于制取氧气,原理如下:
?方案一:4K2FeO
4???2Fe2O3+4K2O+3O2↑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a.方案一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节能简便 c.方案一、二均可在图1的装置B中进行实验 d
.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的量为(27)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Ⅱ.若用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制取0.3mol氧气,需要高铁酸钾的物质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10页(共12页)
51.“数字化实验”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它可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的 变化以数据、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请回答: ①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Ⅰ.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28)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
乙试管的作用是(30);
Ⅱ.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31)(填“强”或“弱”)。 ②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Ⅰ.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32),证明反应生成了 二氧化碳;若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33),证明反应生成了水。
Ⅱ.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
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曲线(34)(选填“a”、“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11页(共12页)
Ⅰ.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5);
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36);
较之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原因是(37)。
Ⅱ.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
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38)(选填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12页(共12页)
浦东新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末测试卷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13页(共12页)
1.化学式或专用名称写错不得分。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14页(共12页)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不得分,配平、状态符号、条件漏写整卷扣1分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第15页(共12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