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整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整组教学设计

本组学习活动名称:发现五彩世界。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

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趣。

设计说明:

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

机的整合在一起。本组教学设计可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

模块一预习课文(2课时):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熟悉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2课时):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模块三领悟表达(2课时):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 模块四整本书阅读(1课时):

深入领悟观察要领,激发学习兴趣。

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心灵。

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写作的兴趣。

模块七积累与检测(1课时)

模块一预习课文: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熟悉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重叠、孔隙、痕迹、逐渐、隐蔽搜索”等词语。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预习任务设计:

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2—3首。

2.

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爬山虎的样子,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3.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

小组交流苏轼和陆游的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

4.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

二、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和课文。

1.自学初读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

(3)读课文时把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

(4)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文章。

2.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3.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

4.交流图片、认识爬山虎

鼓励学生介绍爬山虎,并说一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朗读课文、认字解词

5.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

6.交流学习成果,指名读幻灯片上的字词。

7.导入《蟋蟀的住宅》: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

8.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9.小组交流、集体修正

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

10.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1.引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1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二、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默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部分疑问,再梳理问题。

(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它的叶尖为什么一顺朝下?

(2)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几部分内容?

三、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脚的样子。

1.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脚的样子。

2.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看看谁画得最正确。

3.同桌互相看看画得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

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

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两部分。

2.

把自己作为蟋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

五、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六、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1.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

2.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

3.小组交流、集体修正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 模块三领悟表达: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词句理解词句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

1.

看图想象,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5.

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诵读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

1.谈读诵的方法和体会。

2.说对诗句内容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三、体会词语、品读句子、演说特点

句子一:(爬山虎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1.反复朗读,找出能展现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

2.讲一讲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用得恰当。

3.带着理解和感悟仔细品读。

句子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1.讨论回答:这三句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哪几方面的特点。

2.从“叶柄、六七根”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观察仔细认真,描写准确生动。)

3.以“我是爬山虎的脚”为题,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四、画一画、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1.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并试着换一换这些词语,然后集体评议、对比优劣。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

3.同位之间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感悟作者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

4.听老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小组交流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脚在触墙前后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一课中受到的启发。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五、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步骤:(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

六、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

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2.

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3.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模块四整本书阅读:

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昆虫记》教学设计

配合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教学设计者:跃华学校小学部李致彪

引语

亲爱的同学们,《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我们在学习时,不但领略了蟋蟀精湛的建筑才

能,而且清楚地了解了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作是伟大工程的原因。通过阅读,我们会被蟋蟀不辞劳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会被潜心研究昆虫、把小昆虫当作是可爱孩子的法布尔所感动。下面的时间,我们就跟随这位昆虫学界和文学界的伟人一起走进神奇而有趣的大自然,去结识更多的昆虫朋友。

一、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食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和关照虫性,体现出作者对小昆虫和大世界独特的观察眼光。《昆虫记》这本书由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因为这本书对昆虫心理和思维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所以她也被看作是动物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昆虫记》又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婚嫁与死亡的科普书,她那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她那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

《昆虫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蝉是怎样脱壳的,又是怎样歌唱的;屎壳螂是如何聪明的滚动粪球前进的;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美丽住宅的??这些人性化的虫子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翩然亮相时,会让你一下子感觉到自己已置身于虫子的世界,昆虫的身影,昆虫的鸣叫,会一下子飞奔过来,挤入心胸,穿透心灵。这时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那就是背起挎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生物化学名词解2
  • 下一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国功夫》优质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