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5》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选修五》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高中地理选修五

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高中地理选修五》

授课时间:20—25课时

授课教师:郑州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

叶秀云老师高娜老师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十四中学(3)——(8)班

课程目标: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带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机制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的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防灾与减灾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地理选修五》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共2课时)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共5课时)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共2课时)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共2课时)

中国的地质灾害(共2课时)

中国的水文灾害(共2课时)

中国的气象灾害(共2课时)

中国的生物灾害(共2课时)

防灾与减灾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共2课时)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共2课时)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共2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0-25课时

课外拓展性练习

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士演讲和座谈等。

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

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作业完成情况统计

3.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高一新生适应高中生活五大攻略
  • 下一篇:电控底盘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