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树立尊师爱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领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给下列字注音。

芸( ) 榆( ) 痣( ) 褪( ) 卜( ) 磕(

二、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给文章划分段落后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

阅读问题卡

1.从文章的题目和体裁来看,你有什么问题?

2.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你有什么问题?

3.从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感情来看,你有什么问题?

4.从文章的语言来看,你有什么问题?

5.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你有什么问题?

6.其他方面还有什么问题?

1)

自读课文学法指导:如何来自读一篇以事写人的记叙文?

1.从文章的题目和体裁来看,这是一篇以事写人的记叙文,可以从题目入手来看:写的是哪些事,表现的人物形象如何?从记叙文体裁的要求来看,可以根据记叙的要素梳理课文。

2.从文章的结构来看,通过划出关键词关键句的方式,划出各段的中心句,找出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重要语段,根据时间或地点的转换性语句,理出全文的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如何?

3.从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感情来看,读文章最关键的是要读懂文本最主要表现的主旨,并且能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理解和领会。

4.从文章的语言来看,对于语文的品味很重要,这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分三步走:一对字词进行品味。二对语段进行欣赏。三对文字进行拓展研讨。

5.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写人的方法有很多,本篇文章在写人的方面又有什么特色呢?如何去借鉴?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关注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从小到大有多少老师教过我们?在 诸多 老师中,又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可是要把这种难忘表现出来还真不知从何说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一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自己最难忘的老师叙写得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

(投影:《我的老师》是作者为《教师报》而作,写于1956年9月29日。1959年收入魏巍的散文集《春天漫笔》,后又收入《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作者在原文中,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他小学的三位老师:凶狠无情的柴老师,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及严厉粗暴的宋老师,抒写了自己对蔡老师的挚爱,对柴老师、宋老师的畏惧。文章还特别点出,对于作者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蔡老师有着十分“有益的影响”。)

(请同学们欣赏教参配套光盘素材中的电视散文《我的老师》。)

二、分组交流、合作探究

问题预设(按照课前自读预习要求,分组提问)。

1.从文章的题目和体裁来看,你有什么问题?

(1)我的老师—— 蔡芸芝 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 蔡芸芝 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并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讨论后口头表述,表述的时候看学生是否能体现出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表现的内容等。

明确:①老师假装发怒。

(老师、我 / 有一次 / 教室 /她的教鞭??/大伙笑了 /表现温柔、慈爱 )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我们 /课外 / 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 )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假日里 /她女友家 /认识了蜂王?? /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还记得,还能背。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

(写字的时候 /都急于模仿 /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 )

⑥老师排除小纠纷。

2

(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 /我读初小时/学校/我的父亲当兵,不知死活,我和母亲很牵挂他/我的“反对派们”嘲笑我/老师援助了我,排除了纠纷 /表现老师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

⑦梦里寻师。

(我、母亲、老师 /一个夏季的夜晚 /我家当屋 /老师放假离开了我们,我思念老师 /夜里我起身找老师 /母亲把我拉住了,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

(说明:要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让学生明确记叙要素的交代与否要视中心的需要。)

(2)在记叙的要素方面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明确:灵活地交代记叙要素。本文记叙了作者儿童 时代跟 老师相处的七件小事,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时间和空间多次转换。文章在交代记叙要素的时候,根据情况需要,作了灵活的处理。比如,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交代,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小学时候”这一总的时间,而具体写几件小事时,又有直接交代时间或地点的,如“在课外的时候”、“在假日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写字的时候”、“在一个夏季的夜里”等等;有的则作间接的交代,如写老师假装发怒一事,时间(上课时)和地点(教室里)这两个要素,是 通过 老师手中有“教鞭”,“我”手中有“石板”,“大伙笑了”等描写,间接地表示出来的,不需要交代读者也能明白的,就省略,如 蔡 老师教“我们”读诗,就不再写明时间、地点。

2.从人物的形象来看,你有什么问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 蔡芸芝 老师。

(2) 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述蔡老师教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我”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本文线索是怎样的?

明确: 蔡 老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 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①“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②“让我们观察蜜蜂”;③“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蔡老师: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我”的感情:喜爱、难忘、依恋、思念。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 蔡 老师。

(3) 蔡老师哪些爱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明确:蔡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们读诗,给学生,尤其给作者以有益的影响。作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而且一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不能不说是由于儿时受到 蔡 老师有益的文学熏陶。 蔡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所讲的几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无一不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有的是教育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有的是激起学生对文艺的兴趣。写到这儿,作者禁不住这样表述自己的感情:“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儿用了反诘语气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崇敬。

(4)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明确: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 (我们) ”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5)本文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的?

3

明确:一是通过合理的选材。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主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 蔡芸芝 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其次,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 蔡 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此外,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

二是通过传神、细腻的描写。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 能在 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 能多看 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3.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你有什么问题?(本文的结构应该如何划分?)

(1)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哪些事写得详细,为什么详写?

明确: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后两件事是“我”感情的深化。

(2)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 蔡 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

明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 蔡 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3)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起全文,引入全文,“最”字突出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

(4)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呼应开头,表达深切惋惜、依恋、怀念之情。

(5)这些事是从哪些方面去选择的?

明确: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全文紧扣“我”而选材, 蔡 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 蔡 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

4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2017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下一篇:初三第三单元练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