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政治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目录

2017年鲁东大学政治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鲁东大学政治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7

2017年鲁东大学政治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13

第 1 页,共 18 页

2017年鲁东大学政治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说明:本资料为2017复试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复试常考题型及难度全真模拟预测。 ————————————————————————————————————————

一、简答题

1. 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特征?请加以简要解释。

【答案】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作为特定精神现象的政治心理具有如下特征:

(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感性认知

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和实践中对于政治现象的精神反映。这种反映通常是经验性和感受性的,其中的政治情感、情绪、意愿、动机、习俗和兴趣等,都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的直观感受和感知。

①政治心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相互交往中根据经验和直观感受自然形成的;

②政治心理是对于政治的表象的感觉和感知;

③政治心理是非理性的精神现象,即政治心理是尚未经过抽象和思考而上升到自觉程度或状态的精神现象。

(2)政治心理显示着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倾向

作为特定的精神现象,政治心理显示着社会成员对于自己利益的关心,对于自己通过政治途径实现的可能和要求的关心。

①政治心理的利益倾向与社会成员身处其中的利益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处于不同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会具有不同的政治心理。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对其政治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主导性和支配性意义。

②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只是显示着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倾向,而不是深刻体现着特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只是模糊地反映着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倾向,而不是明确地反映着这些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3)政治心理反映着直观政治现象

作为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心理是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感觉性认知。即,政治心理与其他的社会心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表象的感觉和感受,而并不反映深层次的政治联系和规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常常反映着直观的、表象的和可感知的政治现象。

(4)政治心理具有潜在积淀性

①政治心理具有潜在性。政治心理是潜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以零散的、感性的形式隐秘地存在于社会成员的内心深处,是一种深层次、较为隐蔽而难以把握的政治文化现象。

第 2 页,共 18 页

②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的心理积淀。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经验沉淀,也是特定社会长期形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积淀,这些心理积淀,沉积在社会成员的心理深处,形成了特定社会成员的心理定势。

2.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渠道有哪些?

【答案】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渠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投票

投票作为政治参与的方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选举政治官员,二是进行全民公决以决定重大国事。中国自1980年以来开始在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直接的差额选举,这标志着直接的民主政治正式启动。

(2)选举

选举是由一系列政治活动组成的,诸如组织协调、宣传动员,投票只是选举活动的最后阶段。选举是诸多政治参与方式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政治活动,一方面,其作用与投票相同,即评判政府和政治官员;另一方面,选举过程训练了政治积极分子的政治才能,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

(3)主动接触

公民个人因为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主动与政治官员接触,陈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这种参与被称为公民的主动接触。因为公民单独行动,决定参与的目标和内容,因而是一种主动精神的参与。在我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一种重要的主动接触参与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来信来访”的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这表明我国普通公民的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4)政治结社

在政治参与意义上,结社活动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政党和政治社团,二是以团体或组织的方式去解决社会或政治问题。只要公民加入了政党,不管他是否参加了团体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他都已参与了政治。参加政党和政治社团,也是我国的一种主要参与方式。我国的政治性社团主要有共青团、妇联和工会,其成员更是不可胜数。

3. 政治权力在施诸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政治权力是在特定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力量,又是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因此,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与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共同凝结了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可知作为特定政治力量的政治权力在施诸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

(1)主体利益性社会关系在现实形态上体现为人们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因此,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政治权力的性质必然现实地表现为该权力主体的利益性。

(2)强制约束性

政治权力即强制约束力,因此,强制约束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

(3)专属排他性

第 3 页,共 18 页

在既定的范围和层次上,政治权力具有专属性。因此,在政治权力形成后,凡是其作用和运行的领域、范围和事务,都具有专属性的特点。同时,专属意味着排他,政治权力对于自己的力量和能量具有专有性,对其作用的领域、范围和相关事务具有专属性,因而排斥其他力量的同等作用。

(4)扩张延展性

政治权力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权力,也是与其他实际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中的政治权力,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力量相互作用的发展,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扩张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

从政治权力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基础可知,实现共同利益并且协调规范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如果从共同利益的公共性的多重含义理解,这两方面的职能实际都是政治权力的公共职能。由于这些职能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为多方面的任务和要求,所以,政治权力具有多重职能性。

4. 简述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发展阶段。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外关系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奉行的是连苏反美的外交战略。为了同旧中国的外交彻底决裂,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现实,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

(2)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中国奉行的是既反苏又反美的外交战略。这一阶段是国际关系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两个拳头打人”

(3)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战略中心是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推行“一条线”战略方针。

(4)第四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中国奉行的是“大调整”的外交战略。

(5)第五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继续获得大发展。“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50多年来,中国外交展现了独特的风格,积累了基本的经验,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论述题

5. 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答案】(1)通过对政体理论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再到卢梭,政体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轨迹。这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视野,更是特定时空背景下人类政治实践状况的具体体现;从理论本身来看,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理论构建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和继承型。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政治理念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设计,不仅仰赖于各个时代人们的政治实践,而且得益于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降历代政治思想家们不断的研究、思考和总结。

(2)古典政体理论中“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们对政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贡献之一。西塞罗将分权思想上升到理论和理性层面。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政制实践,他不仅

第 4 页,共 18 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外专业考生
  • 下一篇: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传热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