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9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17
第 1 页,共 23 页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说明:本资料为2017复试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复试常考题型及难度全真模拟预测。 ————————————————————————————————————————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学
【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2. 地轴
【答案】地轴是为研究地球运动而假想的轴。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始终不停地围绕该轴线运转。地轴通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南北极点,和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斜交。地轴空间指向:某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 黄赤交角
【答案】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黄道面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所在平面。现在的黄赤交角是23°27'。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
的公转运动,使得正午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变化于南、北纬23°27'之间,从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4. 地面辐射
【答案】地面辐射是指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给大气的辐射方式。由于地表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因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地面的辐射能力,主要决定于地面本身的温度,由于辐射能力随辐射体温度的增高而增强,所以,白天,地面温度较高,地面辐射较强;夜间,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较弱。
5. 球状风化
【答案】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
6. 黄土地貌
【答案】黄土地貌是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典型的黄土地貌的特征有:①沟谷众多、地面破碎;②侵蚀方式独特,黄土地貌的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作用,它们作用于黄土地面的方式有面状
第 2 页,共 23 页
侵蚀、沟蚀、潜蚀(或称地下侵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等;③沟道流域内一般有三级地形面。地貌类型主要有黄土沟间地、黄土沟谷和独特的黄土潜蚀地貌。
7. 太阳辐射
【答案】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虽然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在大气上界的分布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决定的,称为天文辐射,由天文辐射决定的气候称为天文气候,天文气候反映了全球气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基本轮廓。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四季,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口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昼长。
8. 大气环流
【答案】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某一大范围的地区,某一大气层在一个长时期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完成地球大气系统角动量、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以及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又同时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三部分。
二、分析题
9. 谈谈综合自然区划方法。
【答案】(1)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是为了贯彻地域分异规律。但要使这些原则得以贯彻,又必须有相应具体方法来保证。1959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不仅确定了原则,而且确定了相应的方法:
①为了贯彻发生统一性原则,采用古地理法;
②为了贯彻相对一致性原则和区域共扼性原则,则采用类型制图和顺序划分与合并法;
③为了贯彻综合性原则,采用部门区划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
④为贯彻主导因素原则,采用了主导标志法。
这些方法在区划工作过程中是交替使用、相互补充的。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
(2)归根结底,就是两种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划分,二是自下而上的合并法。
①顺序划分法一一“自上而下”的划分法
a.必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进而划出主导标志→自上而下逐级划分。
b.综合分析必然包含区域的演化史和特点的分析,也包含景观形态类似性和区域完整性分析。 c.这种方法着眼于地域分异规律一一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按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共扼性划分出最高级区域单位,然后逐级向下划分低级的单位。
②合并法一一“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
第 3 页,共 23 页
a.自下而上的合并仍要根据发生共同性、形态类似性和区域共扼性来进行。
b.这种方法是从划分最低级的区域单位开始,然后根据地域共扼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把它们依次合并为高级单位。
c.在实际工作中,合并法通常是在土地类型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10.中国地貌的特点对环境的控制作用。
【答案】作为活跃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地貌对其他要素与地理环境整体特征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地表地势起伏和地貌分异显著改变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及由之转化而成的热能和地表温度状况应严格按纬度分布。造成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相同,各高度层带的温度更迥然相异,东西走向山地经常成为热量带界线;
(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山地的屏障作用及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而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山地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一方面与温度垂直变化一起构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山地总体降水量高于附近平原,因而成为湿润区的多雨中心和干旱、半干旱区
,盆地与深切河谷则相反,成为“干岛”的“湿岛”。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乞拉朋齐和中国台湾省
火烧寮多雨中心的形成具有特殊地貌背景,天山与祁连山是干旱区内湿岛的典型,吐鲁番盆地与横断山干旱河谷则可谓“干岛”的代表。地貌对地表热量水分的影响波及诸如风化作用、成土作用及各种生物过程等自然地理过程,最终导致自然景观的重大变化。
(3)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海拔和坡向不同常形成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山地地貌的复杂变化导致生境复杂化,因而全球陆地以山地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各高度层带物种的总和常常数倍于当地平原的物种数。巨大的高原和山地可以成为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障碍;平原、谷地、山口可成为物种迁移的通道。低平原上排水良好的高地是地带性植被分布的理想地貌类型,洼地、沟谷底部和低平原往往发育隐域性植被。
(5)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对任何尺度的地域而言,地貌都是一个重要的非地带性因素。地貌变化既干扰和破坏全大陆
,又在地带性区域内尺度的地带性分异,致使绝大多数自然带不能实现沿纬线方向的“环球分布”
部表现非地带性分异。东西走向山地的南北两坡对温度变化的不同影响和南北走向山地的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常常使山地本身成为自然地带或地区间的分界。南倾高原与北倾高原温度的水平变化呈截然相反的趋势。
(6)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土地类型是最低级的自然地理单元。在包括三级基本土地单位和若干过渡单位在内的全部土地单位中,地貌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要素和致变因素。地貌形态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地类型的变化。
第 4 页,共 23 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