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解析
福鼎一中杨德平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1 分,共 100 分)
1 .叶绿体不具有下面哪一项功能:
A .氮同化 B . DNA 复制C .合成组蛋白D .产生 ATP
解析:组蛋白是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叶绿体DNA不形成染色体,故选:C
2 .蓝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
A .叶绿素 a ,叶绿素 c ,藻胆素 B .叶绿素 a ,叶绿素 d ,藻胆素
C .叶绿素 b ,叶绿素 c ,藻胆素 D .叶绿素 a .类胡萝卜素,藻胆素
解析:蓝藻的叶绿素是叶绿素a,还含有各种类胡萝卜素和2种藻青蛋白,故选:D
3 .下列哪个有关 PCR 的陈述是不对的:
A . PCR 需要 DNA 聚合酶B . PCR 一般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C . PCR 需要一段 RNA 引物D . PCR 需要 DNA 模板
解析:PCR,即聚合酶连锁反应,是快速复制DNA的技术,需要DNA 模板和DNA 聚合酶,而且需要在高温下解旋,但它需要的引物是一小段DNA。答案:C
4 .秋水仙素的作用为点是:
A .核膜B .微管C .微丝D .细胞骨架E .中间纤维
解析:秋水仙素能和里两个构成微管蛋白的亚基结合,阻止它们互相连接成微管。答案:B
5 .哪项有关Π型限制性内切酶的说法是不对的:
A .酶切位点一般就在 DNA 识别位点内 B .酶切后 DNA 分子都有粘性末端
C .不能切 RNA D .来自细菌
解析:Π型限制性内切酶是细菌抵御病毒的入侵的工具,剪切侵入细菌细胞内病毒DNA,II型酶在其识别位点之中或临近的确定位点特异地切开DNA链,有些能够切出称作“回文序列”的粘性末端,有些则切出平整的末端。答案:B
6 .一个胃被切除了人手术几年后出现贫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病人对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B .该病人对维生素 B6 吸收不良
C .该病人对铁吸收不良D.该病人对钙吸收不良
解析: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是需要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惟一的一种维生素,由于肠胃异常,缺乏这种内源因子,即使膳食中来源充足也会患恶性贫血。答案:A 7 .制备单克隆抗体不需要:
A . B —细胞 B . T -细胞C .肿瘤细胞 D.融合细胞
解析:单克隆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答案:B
8 .人眼有 3 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下面哪 3 种颜色最敏感:
A .蓝,黄,绿B .红,蓝,绿C .蓝,红,黄D .绿,红,黄
解析:人体的视锥细胞有3种,分别含有对蓝,黄,绿3种光敏感的感光色素;根据三原色学说解释色觉的机制认为:不同的色光作用于视网膜时,3种视锥细胞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兴奋信息经处理后转化为不同组合的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就产生不同的色觉。标准答案为:A
9 .测定一个蛋白质分子量时,哪一种方法不常用?
A .超速离心B .电泳C .层析D .X 一光衍射
解析: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根据化学组成测定最低分子量,渗透压法,沉降分析法(利用超速离心机),分子排阻层析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X 一光衍射是用于测定化学立体结构的方法。答案:D
10 .所有进行光合放氧的生物都具有那种色素:
A.叶绿素 a ,叶绿素 bB .叶绿素 a ,叶绿素 c
1
C .叶绿素 a ,类胡萝卜素 D .叶绿素 a ,藻胆素
解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有绿色植物、蓝藻。绿色植物含有叶绿素 a 、叶绿素 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蓝藻含有叶绿素 a 、B-胡萝卜素、氧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它们都含有的光合色素为叶绿素 a ,类胡萝卜素。答案:C
11.以下哪种物质具有高能键:
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 . 3 —磷酸甘油酸
C .2 —磷酸甘油醛 D.果糖—6 —磷酸
解析:3 —磷酸甘油酸经2 —磷酸甘油酸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它的磷酸键吸收了自由能而变成高能磷酸键。答案:A
12.葡萄糖酵解的产物是:
A .丙氨酸 B .丙酮醛C .丙酮酸 D .乳酸 E .磷酸丙酮酸
解析:葡萄糖酵解,即呼吸作用第一步,一分子葡萄糖分解生成两分子的丙酮酸。答案:C
13 .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传递的主要作用是:
A .形成质子梯度 B .将电子传给氧分子
C .转运磷酸根 D .排出二氧化碳
解析: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能量降低时,质子过膜从线粒体基质进入内膜外的腔中,从而造成质子梯度。答案:A
14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
A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过程 B .细胞凋亡不引起炎症
C . DNA 降解 D .细胞凋亡起源于原核生物
解析: 程序性细胞死亡或称细胞凋亡,浓缩的核染色质可见到裂解现象,并形成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并不引起炎症。答案:D
15 .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下列哪种的作用最强:
A .唾液B .胆汁 C .胰液 D .胃液
解析:唾液仅消化淀粉;胆汁乳化脂肪;胃液消化蛋白质和将食物形成食糜;胰液不仅含有脂肪酶,还含有多种蛋白酶、肽酶等。答案:C
16 .肌肉收缩时直接能源是:
A . ATP B .磷酸肌酸 C .葡萄糖 D . GTP
解析: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答案:A
17 .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A .赖氨酸B .蛋氨酸 C .谷氨酸 D .色氨酸 E .苏氨酸
解析:必需氨基酸包括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答案:C
18 .在肾单位中,葡萄糖重吸收部位是:
A .肾小管各段B .远曲小管 C .肾小球 D .近曲小管
解析:重吸收主要发生在近曲小管,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NaCl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分泌主要发生在远曲小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答案:D
19 .哺乳动物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 .等容舒张期末 B .等容舒张期始 C .心室射血期 D .心房收缩期
解析:心室舒张期包括等容舒张相和心室充盈相,等容舒张相: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这时室内压仍明显高于心房压,房室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此时,心室肌舒张,室心压极快的速度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不改变,从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到低于心房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称为等容舒张相。此时血液流回心室,房室瓣未开启,血液未流出,且心室未收缩,所以左心室容积最大。答案:B
2
20 .以下哪个有关核仁的说法是错误的:
A .核仁在有丝分裂中消失 B . rRNA 合成在核仁进行
C . tRNA 合成在核仁进行 D .小核仁可融合成大核仁
解析:核仁在有丝分裂中周期性地消失,核仁是核糖体RNA的转录、加工和装配成核糖体的场所,在有丝分裂末期小核仁可逐步融合成大核仁。而核仁与tRNA 合成无关。答案:C
21 .以下哪些参与光合磷酸化:
A . P680, P700 , P450 B . P680 , P700 ,去镁叶绿素
C . P680 , P700 ,叶绿素 b D .细胞色素 c ,细胞色素 b , NADPH
解析:光合磷酸化是电子沿着叶绿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体传递时伴随 ATP 形成的过程。具体传递过程是:P680→pheo→Q→PQ→Fe-S-Cytb6→Cytf→PC→P700。其中 P700 和 P680 分别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pheo为去镁叶绿素。答案:B
22 .合成尿素的器官是:
A .肾脏B .肝脏C .肌肉 D .胰脏 E .脾脏
解析:氨在肝脏中通过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答案B
23 .当蛋白质溶液的 pH 值与蛋白质等电点相同时,蛋白质的
A .溶解度最大 B .溶解度最小
C .溶解度与溶液 pH 无关 D .蛋白质变性
解析:蛋白质在溶液中有两性电离现象。假设某一溶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质。当PI=PH时该蛋白质极性基团解离的正负离子数相等,净电荷为0,此时的该溶液的是PH值是该蛋白质的PI值。蛋白质所带净电荷越多,它的溶解度就越大。改变pH值可改变蛋白质的带电性质,因而就改变了蛋白质的溶解度。远离等电点处溶解度大,在等电点处溶解度小。答案:B
24 .下面哪种生物最适合在深水中生长?
A .蓝藻B .绿藻C .红藻 D.褐藻 E .硅藻
解析:深水层的光线中短波光相对增多,而红藻含有藻红蛋白、吸收蓝绿光较多的则分布在海水的深层。答案:C
25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鸟类出现在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C .中生代 D.新生代 E .都不对
解析: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答案:C
26 .下面哪类植物的有性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A .苔类,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B .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C .蕨类,裸子植物 D.裸子植物
解析: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开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答案:D
27 .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这种类型的双受精现象是哪类植物所特有的?
A .裸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D .苔藓植物
解析: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答案:C
28 .一般真菌的生活史同植物的生物史相比有哪种特点。
A .没有有性生殖 B .不具有双倍体 C .减数分裂罕见 D.具有双核期
解析: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过雌、雄配于囊结合形成有性孢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N)。第二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答案:D
29 .动物原始分节现象发生在_。
3
A .节肢动物 B .环节动物 C .软体动物 D.线虫动物 E .原生动物
解析:同律分节是除头部外,身体其他部分的体节是基本相同的分节现象,是原始的分节现象,环节动物门即为该分节。答案:B
30 .进化上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长臂猿 B .黑猩猩 C .大猩猩D .猩猩
解析:亲缘关系的远近主要从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的相似程度上体现出来,黑猩猩与人类的碱基排列相似程度最高。答案:B
31 .下列哪一组是正确的人进化关系?
A .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一直立人一智人一人
B .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一智人一直立人一人
C .粗壮南猿一阿法南猿一直立人一智人一人
D.阿法南猿一直立人一粗壮南猿一智人一人
解析:人类进化的过程为:阿法南猿(3.6-3百万年)、非洲南猿(3-2百万年)、粗壮南猿(2-1.4百万年)、能人(2-1.4百万年)、直立人(1.8-0.3百万年)、智人(0.2百万年至今)。答案:A
32 .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中不经历: .
A .沉水植物阶段 B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C .沼泽植物阶段 D .富营养化阶段
解析: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要经历落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以及森林群落阶段五个阶段。答案:D
33 .在生态金字塔中,哪种不可能形成倒锥形?
A .数量金字塔 B .生物量金字塔 C .能量金字塔 D .都不可能
解析:能量传递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若未达到该营养级生存的必要限度,则下一营养级就无法生存。在生态系统则可能存在如一木成林的数量倒置的现象,鱼类迁徙中,单位时间内生物量倒置的现象。答案:C
34 .质蓝素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被转运到叶绿体类囊体腔中实行电子传递功能的。在细
质中合成的质蓝素前体含有_转运肽:
A . 1 个B . 2 个C . 3 个 D . 0 个
解析: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和腔中的许多蛋白质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而这些前体蛋白质都含有多个导向序列即转运肽。 质体蓝素前体含有两个导向序列,基质输入序列和类囊体导向序 列,分别介导质体蓝素进入基质和类囊体腔。答案:B
35 .下面哪种属于动物的防御对策?
a .穴居, b .逃遁, c ,拟态, d .警戒色, e .假死, f .威吓,
A . a , b , c , d , e ,
B . b , c , d , e ,
C . a , b , c , e ,
D .全部都是
解析:防御行为是指任何一种能够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 总共有 10种不同的防御对策: 穴居、隐蔽、警戒色、拟态、回缩、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捕食者的攻击部位、反击。答案:D
36 .真核生物基因常含有内含子,但在成熟的 mRNA 上没有内含子。这是因为?
A .转录过程不合成同内含子相应的 RNA
B .内含子被特殊的蛋白质切除
C .RNA 剪切
D .RNA 重组
4
解析:真核生物细胞核中,DNA 链上具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片段即内含子和编码蛋白质的片段即外显子。转录形成的是未成熟的hnRNA,又称前体RNA,它需要剪接内含子的转录部分,拼接外显子转录部分,并进行加工,最后形成有功能的成熟 mRNA。答案:B
37 .蔗糖在常温下很稳定,这是因为:
A .蔗糖需要较高的活化能 B .蔗糖是天然防腐剂
C .蔗糖处于一种低能级状态 D .葡萄糖不易同其他化合物反应
解析:物质要发生化学反应必须先被活化,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化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越高,物质越不易被活化,越不易发生发应,也就越稳定。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答案:A 38 .香蕉无籽,是因为:
A .香蕉是 3 倍体植物 B .香蕉种子很小
C .香蕉种子不在我们所食部分 D .香蕉种植中施加了植物激素
解析: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无法形成生殖细胞,导致种子无法合成。答案:A
39 .下面哪种有关酶的描述是错的:
A .所有酶都是蛋白质 B .酶有专一性
C .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功能 D .酶可以不需要辅基
解析:有些酶的化学本质为RNA。答案:A
40 .赖氨酸有 3 个 pK 值, pK1 = 2 . 1; pK2 = 9 . 0 ; pK3 =10 . 5 ;赖氨酸的 pI为:
A .7 . 2 B . 5 . 55 C .6 . 3 D .9 . 75 E .10 . 5
解析:氨基酸的等电点pI等于其两性离子两边的pK值的算术平均值。写出赖氨酸的解离方程:Lys ++ ? Lys + ? Lys +- ? Lys - K1 K2 K3 ,其中Lys +- 为两性离子,因此赖氨酸的等电点pI=(pK2+pK3)/2。答案:D
41 .三联密码子中的哪一个碱基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改变可能最小:
A .第一个 B .第二个 C .第三个 D .都一样
解析:密码子在决定氨基酸种类时有兼并性,即多个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即第三个碱基改变而决定的氨基酸常常不变的情况,因此第三个碱基突变改变蛋白质功能的可能性最小。答案:C
42 .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A .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单倍体细胞
B .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三倍体细胞
C .只产生双倍体细胞
D .只产生三倍体细胞
解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即1个精子和1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2N),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3N)。答案:B
43 .豌豆花的花公式为↑K(5)C5 A(9)+1G (1:1)。这表明
A .豌豆花子房下位B .豌豆花花瓣合生
C .豌豆花为整齐花D .豌豆花雄蕊有合生
解析:从花程式可以看出,豌豆花子房上位,花萼合生,两侧对称;雄蕊9枚合生,1枚离生。答案:D
44.下面哪项有关胰岛素的说法是错的:
A .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B .胰岛素是是在胰腺的胰岛合成并加工的
C .胰岛素前体具有两条多肽
D .I型糖尿病人胰岛素生产降低.
解析:胰岛素的合成过程是:胰岛B细胞先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前胰岛素原,再加工成86肽的胰岛素原,再水解成胰岛素和连接肽,可见胰岛素的前体应是一条多肽而不是两条。Ⅰ型糖尿病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5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而Ⅱ型糖尿病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并不减少。答案:C
45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调节幅度小 B .作用广泛而持久
C .反应速率快,作用时间长D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解析:神经调节由反射弧完成,神经传递的实质是电流的传递。答案:D
46 .研究 DNA 在细胞中的代谢,常用的同位素标记物为:
A . 14C 一戊糖 B . 32P 一磷酸
C. 15N 一鸟嘌呤 D .3H 一胸腺嘧啶
解析: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答案:D
47 .下列哪一项与显微镜的分辨率无关?
A .光波波长 B .物镜放大倍数
C .标本和透镜之间的物质的折射率 D .透镜的数值孔径
解析: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显微镜的分辨率与很多因素有关,通常,入射波长越短、介质折射率越高、孔径角越大、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答案:B
48 .有丝分裂中,姊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开发生于:
A .前期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C
49 .细胞周期的长短取决于:
A . G 1期 B . S期 C . G2 期 D . M 期
解析:细胞周期分为G1-S-G2-M四个时期,不同细胞的周期长短主要区别在G1期。G1期是从上次细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开始的。G1期是一个生长期。在这一时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如合成各种与DNA复制有关的酶,线粒体、核糖体等都增多了,内质网在更新扩大,来自内质网的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也增加了。动物细胞的2个中心粒也彼此分离并开始复制。也就是说为S期储备物质和能量。答案:A
50 .染色体端粒酶的作用是:
A .防止 DNA 从端粒处降解 B .降解DNA 复制后余留的 RNA 引物
C .防止 DNA 因为复制过程而变短 D .合成 RNA 引物
解析:端粒酶可以添补5'端RNA引物切除后留下的空缺,从而防止DNA因为复制而变短。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有端粒酶。答案:C
51 .以下对乙烯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A .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生产这种气体
C .不能进行细胞间的传递 D .不同果实之间可以传递
E .浓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
解析:乙烯是唯一的一种气体植物激素,有催熟的作用,效果与浓度成正比。高等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产生乙烯,乙烯的前体ACC在植物体内是能被运输的,也就可以在细胞间传递。答案:C
52 .以下对生物节律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A .动植物都有生物节律
B .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动植物的生物节律会维持
C .生物节律是由生物体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的
D .生物钟是无法调整的
E .外界环境会影响生物钟的运转
解析:生物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加以调整。答案:D
6
53 .下面列出的哪个不是植物的感光的受体?
A .隐花色素 1
B .细胞色素 c
C .光敏色素 A
D .光敏色素 B
解析:细胞色素c是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不是感光受体。答案:B
54 .以下哪个关于 C4 植物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均为单子叶植物 B .叶片只进行 C4 光合作用途径
C .光呼吸中放出的 CO2能被高效利用D .氧气对其 CO2固定影响较小
解析:C4植物不都是单子叶植物,如苋菜、藜等;C4植物既C4途径又有C3途径,;C4植物的光呼吸很弱,放出的CO2不多,也就无所谓高效利用;催化CO2固定的RuBP羧化酶同时也是加氧酶,O2和CO2对该酶有竞争作用,由于C4植物将CO2富集于维管束鞘细胞导致那里的CO2浓度很高,氧气无法与其竞争,因此对CO2固定影响很小。答案:D
55 .热带雨林在中国主要分布在:
A .西双版纳B .海南岛 C .台湾 D .上述各项
解析: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以云南西双版纳最大。答案D。
56 .一种蝴蝶突然展开翅膀露出鲜艳的黑红环纹,这是什么行为?
A .拟态 B .警戒色 C .威吓 D .逃避
解析:鲜艳的黑红环纹,具有警戒天敌的作用。答案:B
57 .酸雨主要是由_引起的:
A . NO 、 SO2 B . NO 、 CO2
C . CO2 、SO2 D . NO 、SO2 、CO2 .
解析:CO2是温室气体,大气中NO 、SO2 被氧化后,与水结合,产生酸雨。 答案:A
58 .求偶行为的作用包括:
A .排斥竞争对手 B .刺激配偶交配欲望
C .防止异种交配 D .上述各项
解析:动物的求偶行为是指伴随着性活动和性活动前奏的全部行为表现。 求偶行为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吸引配偶,同时还有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其次是防止异种杂交,因为动物的求偶行为往往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只能引起同种异性个体的反应;再次是激发对方的性欲望,使双方的性活动达到协调一致;第四个功能是选择最理想的配偶。答案:D
59 .生物进化是指
A .生物越来越适应环境
B .生物的遗传物质越来越不一样
C .生物的个体数越来越多
D .生物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答案:B
60 .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中性进化论”,其根据主要来源于:
A .化石证据 B .形态学证据
C .生物大分子证据.D .行为学证据
E .生理学证据
解析:中性学说是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提出的分子进化理论, 认为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对生物生存无利无害。答案:C
61 .物种的遗传变异的程度与物种的“寿命”是相关的,其原因是:
7
A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适应的潜力大
B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进化的速率快
C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抗病的能力强
D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繁殖的能力强.
解析:遗传变异大的物种产生更丰富的基因,为复杂的生活环境提供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材料。答案:A
62 .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是白色花的显性。一株杂和有色花菜豆 Cc 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 . 3 : 1 B . 15 : 7 C . 9 : 7D , 15 : 9
解析:自交三代,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1/4+2/4×1/4+2/4×2/4×1/4=7/1答案:C
63 .上题(第 62 题)中如果换成自交不育的向日葵,岛上原有 2 株杂和体,且它们的后代个体间均可以两两自由杂交,三代后 F3 的有色花与无色花的比例为:
A . 3 : 1 B , 15 : 7 C . 9 : 7 D . 15 : 9
解析:根据条件可知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各为1/2, 即p=1/2 q=1/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只要自由杂交一代后即达到平衡,各基因型频率不再改变。所以,三代后,有色花所占比例是p +2pq=3/4;无色花所占比例是q =1/4。答案A
64 .如果 A / a 、 B/b、 C / c 、 D / d 和 E / e 均各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现在进行下列杂交: 第一亲本( A / a ; B/b; C / c ; D / d ; E / e )× 第二亲本(a/a; B/b; c / c . D /d; e / e ) 所产生的后代中,与第一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比例为:
A . 1/16 B . 7 / 64 C . 9/128 D . 1 / 32
解析:一对一对分析概率后相乘即可:1/2×3/4×1/2×3/4×1/2=9/128。答案:C
65 、第 64 题中,与第二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比例为:
A . 1 / 16 B . 7 / 64 C . 9/128 D . l / 32
解析:一对一对分析概率后相乘即可:1/2×3/4×1/2×3/4×1/2=9/128。答案:C
66 、第 64 题中,与两个亲本表型都不同的子代比例为:
A . 15/16 B . 55 / 64 C . 64 / 128 D . 25 / 32
解析:扣除与两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概率即是,即1-9/128-9/128。答案:B
67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正常男子的祖父患该病,如果这位男子与一位姐姐患有这种病的正常女子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A . 1 / 3 B . l / 4 C . 1 / 1 2 D .1 / 32
解析:该男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 / 2,正常女子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 / 3,两人结婚生出隐性纯合子的概率1/2×2/3×1/4=2/24。 答案:C
68 .上题中,如果这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患有这种病,则第二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A . 1 / 3 B . l / 4 C . 1 / 1 2 D . l/32
解析:则该夫妇都一定为携带者,生出隐性纯合子的概率1/4。答案:B
69 .某男子患有一种罕见的皮肤病。他与一位正常女子结婚后,生育了 6 个儿子和 4 个女儿。所有儿子都患该病,所有女儿都正常。随后发现,该男子所有孙子都患病,所有
孙女、外孙、外孙女都正常,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
A.X 连锁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Y 连锁遗传D. 无法判断
解析:该疾病只由男性传给男性后代,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答案:C
70 .某种二倍体植物中, A 、 B 和 C 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连锁图如下: 22
8
A 和 B 的图距为 20 , B 与 C 的图距为 30 。
现在有一亲本,基因型为: Abc / a BC ,如果亲本自交,不考虑干涉的情况下,基因型为 abc / abc 的子代的比例为:
A . 12 . 5 %B.7 % C .0 . 49 % D.0
解析:要产生配子abc,必须在基因AB间发生交换,但要减去双交换的部分。因此,产生配子abc 的概率是(20%-20%×30%)/2=7%。abc和abc结合的概率是7%×7%。答案:C
71 .第 70 题中,假设 A 对 a 为显性,且不受其他基因干扰, B 和 C 也同样。如果该亲本和 abc / abc 杂交,所得的 1000 个子代中,表型为 A 的个体为:
A . 280 B . 190 C .100 D .500
解析:Abc/aBC×abc/abc,无论是否发生交换,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表型为A的个体必占总数一半。答案:D
72 .第 71 题中出现 a 表型,而 B 和 C 均为显性的个体为: A . 280 B 190 C 100 D500
解析:此题相当于问基因型Abc/aBC的个体产生aBC类型配子的概率为[(1-20%-30%)+20%
×30%]/2。算出概率后乘以1000即可。答案:A
73 .下面哪项不是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证据:
A .叶绿体靠裂殖方式分裂
B .叶绿体 DNA 大小在 100kb 一 200kb 之间
C .有的叶绿体含有藻胆体
D .有的原核光合生物含有叶绿素 b
解析:叶绿体DNA是双链环状分子,大小在200~2500kb之间。答案B
74 .有关生物固氮,下列表述哪种正确:
A .生物固氮仅由原核生物进行 B .固氮酶只能用 GTP 为能源
C .固氮产物为谷氨酸D .所有蓝藻都能固氮
解析: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固氮生物几乎都是原核生物;固氮酶在催化固氮反应时主要用ATP作为直接能源;固氮产物是NH3;并非所有蓝藻都能固氮。答案:A
75 .从植物分类学看,下列哪一对关系相当于褐藻一红藻之间的关系?
A .蓝藻一绿藻 B .单子叶植物一双子叶植物
C .裸子植物一被子植物 D .上述都是
解析:从植物分类学看,褐藻和红藻是两个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也是两个门;蓝藻和绿藻虽然也是两个门,但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与绿藻差别甚大;而单子叶植物一双子叶植物属于两个纲。答案:C 76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蓝藻,支原体 B .衣原体,噬菌体
C .衣藻,金鱼藻 D .放线菌,霉菌
解析: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噬菌体属于病毒;衣藻,金鱼藻属于植物;霉菌属于真菌。答案:A
77 .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加人竞争性抑制剂:
A .米氏常数不变 B .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C .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都不变D .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都变
解析: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性常数,表示酶与作用物的亲和力大小,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而降低酶的催化效果。由于与酶是可逆结合,所以它的特点是当底物浓度很高时,抑制作用可以解除。因此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只改变米氏常数Km而不改变最大反应速度Vmax。答案:D
9
78 .以下哪些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A .结核,脚气B .禽流感,乙型肝炎
C .地中海贫血,流感 D .艾滋病,梅毒
解析: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脚气是由真菌引起,地中海贫血是遗传病,梅毒是由螺旋体引起。答案:B
79 .你发现一种植物可以在没有固定态氮条件生长,但当你加入一些氯霉素在培养基中后,该植物就不能在无氮源培养基中生长了。这时你如果加人一些硝酸钠,植物恢复生长。这种植物可能是:
A .满江红 B .大豆 C .小叶苔 D .都可能
解析:能在没有氮源的环境下生长,说明其共生有固氮微生物,满江红中有鱼腥藻,大豆根部共生根瘤菌,小叶苔共生有放线菌,都能固氮。答案:D
80 .很多昆虫的发育中存在变态现象,渐变态昆虫的发育符合
A .无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一样
B .有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一样
C .有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不一样
D .无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不一样.
解析:渐变态是不完全变态的一种,其发育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与成虫形态、习性相似,大小不同,翅逐渐形成,物征逐渐完备。答案:A
81 .有一株酵母突变株,缺乏一种三梭酸循环中的酶,只有在培养基中加入 a 一酮戊二酸后才能生长,该酵母缺乏什么酶?
A . a 一酮戊二酸脱氢酶 B .丙酮酸脱氢酶
C .柠檬酸异构酶 D .异柠檬酸脱氢酶 E .都不是
解析:在三羧酸循环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生成α-酮戊二酸,缺乏该酶导致不能产生α-酮戊二酸而使三羧酸循环无法进行下去。答案:D
82 .下面哪种有关生物圈碳循环的说法是错误的?
A .海洋储存的碳比大气储存的碳多很多
B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同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大致相等
C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同人类排放的碳大致相等
D .人类排出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被海洋和陆地植物吸收
解析: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远远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碳, 这样才可能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有机物和能量。答案:B
83 .硝化作用是指将氨转变成硝酸盐,反硝化作用是指
A .将氨转变成分子氮
B .将氨转变成亚硝酸盐
C .将硝酸盐转变成分子氮
D .将亚硝酸盐转变成硝酸盐
解析: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答案:C
84.亲代抚育对于后代生长有重要意义。下面哪类生物的雄性参与亲代抚育最少?
A .两栖类B .爬行类C .鸟类 D .哺乳类
解析:哺乳动物最大的特征是胎生、哺乳,由于雌性个体有专门为幼兽发育提供营养的乳腺,因此先天就决定了母兽将更多参与亲代的抚育工作,相比之下雄性个体参与亲代抚育较少。两栖类和爬行类几乎没有抚育后代的行为,也就无所谓谁多谁少了。答案:D
85 .下面哪项有关行为与基因关系的说法是正确的。
A .目前的实验证据支持“一个基因,一种行为”的对应关系
B .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10
C .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D .基因可以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
解析:由单基因支配的行为遗传是比较少见的,但也存在,比如小杆线虫作波浪运动的行为是受单基因控制的。但从整体看,动物大多数行为的遗传是受多基因支配的,且可遗传譬如,狗的流唾液的行为。基因通过控制某些具有调节功能蛋白的蛋白质的合成而间接影响动物行为。答案:D
86 .用 14C测定年代的原理是:
A .14C / 12C在一个标本中是恒定的,这个比值反映了当时大气中的比值
B . 14C /12C 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增加
C. 14C / 12C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恒定减少
D . 14C 可以恒定的速率衰变成12C。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拥有非常稳定的半衰期,只要测定其占元素总量的比例即可估算出化石年代。答案:D 87 .入海的河口生态系统中发现一种草履虫,观察得知其伸缩泡在原生活环境中每分钟约收缩 20 次。这种草履虫在淡水中也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该草履虫在淡水中伸缩泡每分钟收缩的次数?
A .大于 20 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高渗透压的环境中
B .大于 20 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低渗透压的环境中
C .小于 20 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低渗透压的环境中
D.小于 20 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低渗透压的环境中
解析:草履虫的伸缩泡主要用于调节渗透压,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将入海口处的草履虫转移至淡水中,周围环境渗透压较低,会有更多的水进入体内,伸缩泡收缩次数增加,以排出多余水分。答案:B 88 .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Na 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
B .神经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没有限制
C .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
D.K 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
解析:神经细胞在未受刺激时,膜内外存在稳定的电位差,膜外Na浓度远远高于膜内,膜内为负,称为极化状态。如果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大,Na 就会顺着浓度梯度进入膜内,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小,称为去极化。答案:A
89 .下面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支持躯体和保护内脏器官
B .供肌肉附着,并作为肌肉运动的支点,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C .是唯一的运动器官和支持器官
D.骨中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解析:运动器官包括骨骼和骨骼肌。答案:C
90 .以下组织中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 .猪的皮下脂肪 B .猫气管中间实质.
C .乌贼的软骨匣 D.哺乳动物的肠腺
解析:哺乳动物的肠腺属于表皮组织。答案:D
91 .脊索的形成是在以下哪个发育时期形成的?
A .囊胚期 B .原肠胚期
C .神经胚期D .其后的器官形成期
解析: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都经历了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几个时期,在神经胚期,外胚层 在背中线加厚、下陷,形成神经板,两侧向上卷起,汇合成神经管。原肠腔背壁中部纵形隆起,与原肠分离形成脊索。答案:C +++ +++
11
92 .脊椎动物中新脑皮最早出现于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哺乳类.
解析:鱼类是上皮组织性质的古脑皮,两栖类出现原脑皮,爬行类开始出现新脑皮,神经元数量多,相互联系增加。答案:B
93 .以下动物类群中哪类与其他三类体腔性质不同?
A .外肛动物 B 螠虫动物 C .腹毛动物 D.内肛动物
解析:腹毛动物、内肛动物属于假体腔动物。除了假体腔动物之外,其他有体腔的动物皆为真体腔动物。它们的体腔是由裂腔法或肠腔法形成,为中胚层所包围,具有体壁肌肉层及肠壁肌肉层,使肠道可以蠕动。螠虫动物属于裂腔动物,也属原口动物;外肛动物的卵裂、体腔形成有的相似于后口动物,即辐射卵裂,肠腔法形成体腔,也属于原口动物。无答案。标准答案:A
94 .胎盘是由母体子宫内膜与胎儿的下列哪部分结合而成
A .绒毛膜B .尿囊 C .绒毛膜与尿囊 D.羊膜
解析:胚胎中的尿囊膜与绒毛膜愈合在一起,形成绒膜尿囊膜,产生许多血管化的指状突起,埋在子宫壁的疏松的特殊组织内,构成胎盘。答案:C
95 .下列哪一组都是表皮衍生物
A .汗腺、鹿角、指甲 B .圆鳞、栉鳞、鸟羽
C .角质鳞、犀角、指甲 D .乳腺、羚羊角、盾鳞
解析:真皮衍生物有:鹿角、圆鳞、栉鳞;表皮衍生物有:汗腺、指甲、鸟羽、角质鳞、犀牛角、乳腺、羚羊角;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有:楯鳞。答案:C
96 .在分类系统中,有下列单位 ① family ② phylum ③ Species ④ genus 按从高到低的层次排列
A ④ ① ② ③ B ② ① ④ ③
C ① ② ③ ④ D ② ① ① ④
解析:family科、phylum门、species种、genus属。答案:B
97 .海洋中生活的环节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多有一个幼虫期,称为
A .担轮幼虫B .两囊幼虫 C .羽腕幼虫 D .浮浪幼虫
解析:海生环节动物的幼虫是担轮幼虫,海绵的幼虫是两囊幼虫,海盘车的幼虫是羽腕幼虫,腔肠动物的幼虫是浮浪幼虫,扁形动物的幼虫是牟勒氏幼虫。答案:A
98 .节肢动物的下列各纲中同时含有 2 套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的是
A 蛛形纲 B 甲壳纲 C 多足纲 D昆虫纲
解析:蛛形纲的呼吸器官是一对书肺、一对气管,排泄器官是基节腺和马氏管;甲壳纲的呼
吸器官是鳃,排泄器官是触角腺;多足纲和昆虫纲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排泄器官是马氏管。答案:A 99 .第 98 题中,这 2 套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分别是
A 鳃、书肺、马氏管、绿腺 B 书鳃、书肺、绿腺、基节腺
C 气管、书肺、马氏管、基节腺 D书肺、气管、马氏管、绿腺
解析:蛛形纲的呼吸器官是一对书肺、一对气管,排泄器官是基节腺和马氏管。答案:C
100 .与爬行动物相比,哺乳动物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右侧体动脉弓退化,只保留左前大静脉
B .肾门静脉和腹静脉明显退化
C .肾门静脉退化,腹静脉消失
D .只保留右侧体动脉弓和右前大静脉
解析:肾门静脉收集后肢和尾部的血液回心,在水生脊椎动物中发达,爬行类开始退化,哺乳类完全消失,后肢和尾部血液直接进入后大静脉。水生脊椎动物有一对侧腹静脉,两栖类变成一条腹静脉,爬行类和鸟类类似,至哺乳类成体消失。以上两条静脉的消失,简化了血液循环的途径,使循环加快。另外,哺乳动物右体动脉弓退化,只有左体动脉弓。左前大静脉退化,只保留右前大静脉。答案:C
12
二、多重判断(每小题 2 分,答案完全正确才能得分,共 50 分)
1 .爬行动物与鸟类共同的特征为
A .缺乏皮肤腺、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双循环
B .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
C .缺乏皮肤腺、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双枕髁、卵裂形式为螺旋卵裂
D .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体温恒定、卵裂形式为盘裂
解析:爬行类和鸟类都缺乏皮肤腺,皮肤干燥,具表皮衍生物,如角质鳞片或羽毛。单枕髁,双循环,产大型硬壳卵,盘裂。另爬行类是变温动物,鸟类是恒温动物。答案:AB
2 .以下哪些描述的是动物内分泌腺的特点?
A .没有导管,分泌物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
B .由排列成团、索或囊泡的腺细胞构成,极少分布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
C .其分泌物对动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D .是信息的存储处,在某些动物中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解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由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靶细胞,调节动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生理活动。动物思维活动应与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有关。答案:AC
3 .下列有关交感神经的特性或功能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受意识支配 B .抑制消化道蠕动
C .促进瞳孔扩张 D .源自脊髓的胸段
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点就是不随意,不受意识支配。交感神经中枢起源脊髓的胸段及腰髓1~3节段,兴奋导致瞳孔扩张,消化道蠕动减弱,促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答案:BC
4 .在升温使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以下哪些现象常会出现?
A .肽键断裂 B .氢键的断裂
C .溶解度下降 D .分子量减小 E .辅酶脱离
解析: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是由于氢键的断裂,使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辅酶脱离,溶解度下降,进而形成沉淀在溶液中析出。肽链间的肽键并没有断裂。答案:BCE
5 .以下哪些是错误的
A .脊椎动物的胃液 pH1.5 – 2.5,含胃蛋白酶,无脊椎动物胃蛋白酶存在碱性环境下
B .脊椎动物的胃液 pH3.5 – 4.5,含胃蛋白酶,无脊椎动物胃蛋白酶存在酸性环境下
C .脊椎动物的胃液 pH1.5 – 2.5,哺乳动物含凝乳酶,无脊椎动物消化液中也存在凝乳酶
D .脊椎动物的胃液 pH3.5 – 4.5,含凝乳酶,无脊椎动物没有凝乳酶
解析:脊椎动物的胃液pH为1.5-2.5,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脊椎动物的胃蛋白酶只存在于酸性环境中,而无脊椎动物的蛋白酶存在于碱性环境下。哺乳动物胃液中还有凝乳酶,能使乳中蛋白质凝聚成乳酪,乳酪易为各种蛋白质酶所消化。凝乳酶只是提高酶的效率,实际不算作酶。哺乳类以外的动物因为不食乳,所以很少存在凝乳酶。答案:BCD
6 .下面哪(种)些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残基可能被修饰?
A .丙氨酸 B .丝氨酸 C .苯丙氨酸
D .甘氨酸 E .赖氨酸
解析:丝氨酸主要存在于糖蛋白中,经常被糖基化修饰;赖氨酸在胶原蛋白中较多,经常被羟基化修饰。答案:BE
7 .下面有关光系统”的论述是正确的?
A .在受光激发后,原初电子供体 P680 失去电子
B .P700是 P680 的氧化态形式
13
C .每一个吸收的光子可以导致两个电子传递
D .放氧过程产生的质子可以用于 ATP 合成
E .光系统Π仅在叶绿体存在
解析: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是P680,作为原初电子供体,在受光激发后会释放电子,而P700是光系统Ⅰ的作用中心色素。 吸收一个光子会释放一个电子。 水在光下分解产生的质子是质子浓度梯度的重要来源,这些质子通过ATP合成酶时会形成ATP。光系统Ⅱ存在于一切光合细胞中,如蓝藻的光合片层上。答案:AD
8 .淀粉同纤维素的差别:
A .淀粉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纤维素仅含葡萄糖
B .淀粉可能分支,纤维素没有分支
C .淀粉比较稳定
D .淀粉可以被降解,纤维素不能被降解
E .淀粉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只是连接方式不同,淀粉有支链和直链之分,纤维素都是直链的,没有分支;纤维素比淀粉稳定,但某些原生动物和微生物可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将纤维素降解。纤维素几乎不溶于水。答案:BE
9 .原核生物:
A .具有细胞器,但不具有细胞核
B .能产生 ATP ,能独立进行生命过程
C .细胞壁含几丁质
D .大多具有环状 DNA
E .都是厌氧生物
解析:原核生物有细胞器如核糖体,但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能产生ATP,其呼吸链位于细胞膜上;细胞壁由肽聚糖构成,真菌的细胞壁才含有几丁质;拟核中有大型环状DNA分子;既有需氧型的,如硝化菌,也有厌氧行的,如乳酸菌。答案:BD 10 .下面哪些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定:
A .拟南芥 B .水稻 C .酵母 D .小鼠 E .人
解析:实际上,迄今以上五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都已经测定。1996年酵母菌基因组全序列测定;拟南芥菜基因组全序列于2000年底全部完成;2002年发表的小鼠全基因组图谱;2005年,水稻全基因组完成;我国科学家2007年10月在深圳宣布,世界上第一个黄种人全基因组标准图绘制完成。答案:ABCDE 标准答案:ABCD
11 .下面哪些生物在生活期中没有具鞭毛的细胞?
A .褐藻 B .红藻C .蓝藻 D .金鱼藻。
解析:褐藻营养细胞均无鞭毛,游动孢子和雄配子则具有两条侧生、不等长的鞭毛;红藻在生活史中没有具鞭毛的运动细胞。有性生殖均为卵式生殖。答案BCD
12 .哪些特征使得景天科植物适应在炎热荒漠环境生长?
A .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特异
B .具有 C4 代谢途径
C .白天气体交换少
D .储存酸性物质可以抗虫
解析:景天科植物晚上气孔开放,吸进CO2,再PEP羧化酶作用下,与PEP结合,形成OAA,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积累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便运到胞质溶胶,在依赖NADP苹果酸酶作用下,氧化脱羧,放出CO2,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使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以适应干旱环境。答案BC
14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