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笔记:
1、放大镜的构造和使用功能
(1)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使用功能:调节物—镜—眼之间距离,可获得放大的、正立的物体虚像
2、观察蜗牛:
(1)蜗牛的外形特征:
①体外有螺旋状的外壳,内有柔软的身体,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触角:两对,前短后长,是感觉器官,具触觉、嗅觉、味觉、视觉
②头部眼:着生于触觉的顶部
口:主食主物的根、叶和叶芽
③腹部具腹足。扁平、肌肉发达,有腺体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2)蜗牛的生理特征:
①应激性: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②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但没有听觉
(3)蜗牛的生活习性:
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耐饥饿能力强,栖息于阴暗潮湿环境中,夜间活动。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3
4(1) 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
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通过摄取食物获得养料
植物: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制造养料
(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
笔记: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万种,为了更好地和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
2、 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要先进行仔细地观察和研究,然后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3、 根据体内有无和两大类。
4、 脊椎动物
⑴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有侧线可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⑵两栖类:青蛙、大鲵、蝾螈、蟾蜍等动物都属于两栖类。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是变温动物,环境温度低于70C时就进入冬眠。
⑶爬行类:龟、鳄鱼和蛇、扬子鳄等动物。用肺呼吸、表皮干燥、皮肤上有鳞片或甲,陆地上产卵。卵外包着卵壳,需冬眠,属于变温动物。
⑷鸟类:所有的鸟类都有羽毛,前肢化翼。骨骼中空,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鸟没有牙齿,鸟是恒温动物,体温大约在400C左右。
⑸哺乳类: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
5、 无脊椎动物
⑴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一个生物个体就是一个细胞。如草履虫、变形虫。
⑵扁形动物: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如猪的涤虫、涡虫、血吸虫等。
⑶腔肠动物: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如水螅、海蛰、珊瑚等。
⑷棘皮动物:身体无贝壳,有内骨骼,提表有棘皮突起,用体表的皮鳃呼吸,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如海星、海参、海胆等。
⑸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触角和足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如虾、蝗虫、蜘蛛、蜈蚣等。
注意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有能随虫体的生长而生长,要蜕去外骨骼才能继续生长,所以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有“脱皮”现象。
⑹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一般两侧对称,不分节,有外套膜,体外有贝壳。如蜗牛。河蚌、钉螺、章鱼、鲍鱼、牡蛎。 ⑺环节动物:身体圆长或扁形,有许多环节。如蚯蚓、水蛭等。
⑻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如蛔虫、蛲虫。
6、昆虫的主要特征:
⑴昆虫属节肢动物,是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类群,大约有100万种之多。
⑵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口器和眼,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笔记:
一、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一般用种子繁殖。
1、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1)图表比较: (2)区别:①根本区别(区分依据):种子外有无子房壁包被。 ②组成差异:花、果实的有无。 3、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最高等的
植物。 二、没有种子的植物:没有种子的植物有蕨类植物、苔
类。无种子但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又叫孢子植物。
1、 蕨类植物:
⑴特征:没有花、果实、种子,但有根、茎、叶。陆生阴湿环境;
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等。
⑵繁殖:孢子。
⑶器官:有根、茎、叶、孢子。
2、 苔藓植物:
⑴特征:结构比蕨类更简单,没有根、有茎和叶,不开花,没有种子。陆生潮湿环境。
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 ⑵繁殖:孢子。
⑶器官:有茎、叶、孢子。
3、 澡类植物:是低等植物。
⑴特征:结构简单,没有器官分化。有单细胞的,椰油多细胞的。水生。
代表植物:紫菜、海带、水绵、衣澡等。
⑵繁殖:一般采用无性生殖后代,但也有用孢子繁殖。
⑶器官:无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器官。]
六、植物分类
1、植物分类特征:
⑴繁殖的方法——有无种子。⑵器官的组成。
2、植物的逐级分类框架检索图:(略)
3、分类等级:
⑴等级:七个,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⑵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生物可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
生物间分类单位越接近,共同的特征越多,反之越少。
11果皮包被、胚珠有无藓植物、澡类植物三
12状排列。种子倒卵形,无果皮包被。根据以上资料进行科学探究:该植物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
⑴提出问题:该植物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
⑵建立假设:可能是裸子植物。
⑶收集资料:有茎、叶;种子倒卵形,无果皮包被。
⑷比较事实、检验假设:裸子植物特征:有根、茎、叶和种子,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从收集资料上来看,该植物符合裸子植物特征。
⑸结论:该植物是裸子植物。
13、有些水生植物的名称带有“藻”字。如金鱼藻、黑藻、狸藻等。它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都开花,种子有果皮包被。由此推断它们属于被子植物,判断依据六大器官齐全符合被子植物特征。
14、阅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约在20 亿年前,地球母亲孕育出了最古老的植物——蓝藻,它们既渺小,又伟大。它像真正的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这样能使地球变得更适于万物的生存。
蓝藻在大海的摇篮里生长,海洋中,各种各样的A相继出现。大概在4亿多年前,陆生植物B就成为了地球上的“统治者”,它们树干高大,如鳞木、芦木、封印木、种子蕨等覆盖着地球表面,高20—40米的大树比比皆是。恐龙也是这一时代的主宰者,挱欏就是它们的美食之一。A、B、C植物繁殖后代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约1.5亿年前),D植物成了陆地上最繁盛的植物,比如银杏、苏铁等;同时E植物出现了。D和E都能用种子繁殖后代。在植物进化中新的物种不断产生,老的物种被淘汰。植物逐渐扩大自己的空间,最终让绿色充满地球。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1)A、B、C、D、E分别代表哪一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A——藻类作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裸子作物
E——被子植物
(2)根据文章信息你能归纳出哪些规律呢?
①最古老的植物是蓝藻;②植物的进化受气候的影响;
③植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④越低等植物对水的依赖性越强。
15(1(2)2号瓶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原因是 2号瓶的试验条件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
(3)如果实现就知道2号瓶里具备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那么,还有没有必要设置2号瓶呢? 有必要;是检验其他条件的参照条件。
第四节 细胞
笔记:
一、细胞的发现
1、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就记载了590多种动植物。
2、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二、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施莱登和施旺)
三、认识显微镜:
1、 认识显微镜:出示幻灯片和显微镜让学生认识显微镜各种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2、 物镜与目镜的10×代表放大10倍,40×代表放大40倍。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 使用显微镜:
安放: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对光: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集光器(最大),左眼看
调节反光镜——>>>合适亮度
调焦和物镜升降:
放片、调焦距:1、“上”字载玻片,夹住,通光孔;2、眼盯目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靠近载玻片;3、左眼看,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上升,再用细准焦螺旋。
观察:
四、细胞的结构:(掌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生物的传宗接代有关;
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内有许多重要的结构。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植物细胞结构还有 液泡: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还有叶绿体
细胞结构图:
五、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
1、 受精卵——>>>生物个体
2、 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多;
多细胞生物个体内细胞数目增多;产生生殖细胞。
最引人注目的是细胞核内存在着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这物质为染色体。在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最后这些染色体回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细胞的生长、分化
分裂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物质,不断长大到母细胞大小——细胞生长, 一部分继续分裂;一部分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细胞分化。
多细胞生物体能不断生长的原因:为了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注意:1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大小;
2细胞的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生长和分化是相伴而行;
3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不断进行的;
第五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笔记:
一、单细胞生物:
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
两根鞭毛: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再水中游动。
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应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
形状:像倒转的草鞋; 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
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先学生猜测)
纤毛:进行运动 口沟: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1/3处一侧,有纤毛
食物泡:食物进入口沟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伸缩泡:排除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
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
草履虫的生活习性:
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口沟
消化:食物 口沟 口沟末端 食物泡内消化 运动:利用纤毛、身体旋转运动
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应激性
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水中。
二、细菌和真菌
1、细菌:但细胞生物——0.3—2.0微米
(1)菌落——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
(2)细菌的好处:乳酸——乳酸杆菌 酒——发酵,酵母菌 细菌的坏处:…….
(3)细菌的结构
(4)细菌的分类(根据形态不同)
(5)细菌的繁殖:是分裂繁殖,靠细胞分裂的形式进行。新个体诞生,老个体消失。
2(1)
(2)真菌主要包括
(3
(4)酵母菌的生殖:是出芽生殖。新个体产生,老的个体并没有死亡。
3、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及遗物分解,促进地球上物质循环。
三、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1、 微生物生存的环境——空气、水分和温度
2、 食物保存法: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四、植物的组织
1、 )
2、 保护组织:如叶表皮,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
1、 人体四大组织:
2、 各类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功能:
3、
(1)
(2)
第六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笔记:
1、生物体的结构是多层次的 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单位 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器官——由多种组织,按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顺序地排列在一起,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连续性的生理功能
个体
2、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细胞 器官 生殖系统 动物体
运动系统
3、消化系统的工作
消化系统消化液:唾液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第七节 生 物 的 适 应 性 和 多 样 性
笔记: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实验证明植物对单侧光的反应引起弯曲生长,这是植物对光照的适应。 (22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500万种,人类要保护这些生物。
(1)意义: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2)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丧失栖息地,滥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排放污染
(3)保护措施: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的最有效手段。
(4)我国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的鼎湖山、吉林的长白山、四川的卧龙山、贵州的梵净山等
例题: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在地球上、物种最多的自然环境是
3、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到敌害时,身体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使其落下伸展身体时偏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适应性并不是绝对的。
4、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生活在(B)
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温暖地带 D、寒冷地带
5、为了探究沙漠中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一现象。某同学模拟沙漠的环境做了一个实①表层温度高,内层温度低;②干沙的表层温度比湿沙的表层温度高;
③干沙的表层温度与内层温度之间的温差大;④湿沙的表层温度与内层温度之间的温差小; ⑤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沙里,是由于沙中的温度低些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
笔记: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5.1×108千米2;地球体积约1.083×1012千米3
4、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
①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这说明海面是弯面。
③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⑤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的球体。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笔记:
1、纬线和纬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3
0(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以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为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3)东西180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4)东、西半球的划分:
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注: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
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M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图幅上:1/M比值越大则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1/M比值越小则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文字式比例尺:它是直接用文字来说明地图上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关系。
如:“1厘米代表10千米”。
数字式比例尺:是用分数形式表示,其分子为图上距离,分母为实地距离,分子、分母要同一长度单位,且分子为1。如:“1:5000”。
线段式比例尺:如: 0 ②方向:
【1】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北方。
【3】一般地图定向法: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③图例和注记:
图上常见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国界等等。
例题:
1、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00
2、地球仪是地球的
是赤道。
3、读下图:A地在度,纬半球。
B地在度,纬半球。
C地在 西 经度, 南 纬度, 西 半球和 南 半球。
D地在度,纬度,半球和半球。
100 200 300 400 500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600 200
B 500 C 300
400400
A 30 500 0
200 D 600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
笔记:
1、 太阳概述:
(1)太阳是一颗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的气体星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0C,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0C,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3)太阳的结构:
①太阳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和大气层。
②平时我们看到的知识一个光亮的圆盘,实际上是光球层。
2、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太阳大气)的变化
(2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那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为黑子周期为第一周。
计算:1755+(N—1)×11 [ N为要计算的周期]
②耀斑: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耀斑爆发,说明太阳活动激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③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3、 月球
(1)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它依靠反射太阳光发亮,才被地球上的人观察到。
(2)月球上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上昼夜温差达3000C。 (3)月球在绕自身的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同时也沿着一个椭圆轨道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
(4)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因此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5)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为38.44万千米,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6)环形山:大体上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它是月球上最明显的特征。
(7)月球表面明暗状况 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
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看上去像水域,又叫海和洋)
(8)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A、夜间照明 B.月相的变化用来计时依据
C.潮汐现象,相互引力吸引 D.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已有60多种
第四节观察太空
笔记:
1、 星座和星等:
(1)星空中除少数行星外,都是恒星,它们都像太阳一样自身发光发热,只因距离地球遥远,才成了一个个的小亮点。
(2)星座:为了认星方便,人们把星星组成的图案,划分成许多区域,叫做星座。
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
(3)星等: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性越亮。
最亮的星属第一等星,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是第六等星。
2、 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1)大熊星座中,成斗状七星即北斗七星,其斗柄朝东是春、朝西是秋、朝南是夏、朝北是冬。
(2)把北斗星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3、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一样。
4、 星图
(1)在星空图中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星图可以简明地表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辨认星座的十分重要工具。
(3)活动星图的使用方法:
①活动星图第一面的“窗口”是指观察点的地平圈
②在活动星图第一面找到观察时的相应时间的时和分(时刻),如21时20分。③活动星图第二面“窗口”所示的星图是指在观察点某一时刻所能观察到的星空。
④把活动星图第一面上的观察时间和第二面上的观察日期(如12月9日)对齐。你就得到了当地12月9日21时20分的星图。
⑤把星图反过来举过头,并把图中的“北”指向北方。
⑥根据活动星图第一面“窗口”(地平圈)显示的星图,观察相应的星座和恒星。
5、 四季星图:
①春季的星空,北斗七星高挂北方天空,狮子座最亮的轩辕十四、牧夫座大角、室女座的角宿一,形成了春季大曲线。 ②夏季的星空,天顶附近的天琴座的织女星和天鹰座的牛郎星隔银河遥遥相对。
③秋季的星空,银河从头顶流过,飞马座和仙女座组成秋季四边形,W形的仙后座在银河的中间。
④冬季的星空亮星最多,在东南天空有醒目的猎户座,再往东南有全天最亮的恒星大犬座的天狼星。
第五节 月相
笔记:
1、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 月相变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2) 由于日、地、月的相互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过程:
新月—上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下娥眉月—新月 在由新月变成满月的过程中,月球总有明暗各半的情况,这叫上弦月。在由满月逐渐变成新月的过程中,也总有明暗各半的情况,这叫做下弦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差别在于:上弦月的西半是光亮的,而下弦月的东半是光亮的。当新月出现的时候,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侧,这叫做日月相合,也就是朔。当满月出现的时候,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相反的两侧;这叫做日月相冲,也就是望。因此,新月和满月的变化就是朔和望的变化。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4、为什么上半月月球亮面朝西,下半月月球亮面朝东?
分析: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的,相对于地球来说,上半月月球是背离太阳越走越远,且月球比太阳迟升后落,这样太阳在月球的西方,月球西部被太阳照亮,所以这时月球的亮面朝西。而下半月月球是朝着太阳越走越近,且月球比太阳早升先落,这样太阳在月球东方,月球东部都被照亮,因此这时月球亮面朝东。
第六节日食与月食
笔记:
一、日食
1、日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农历初一)。
2、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3、 日食形成原理:
每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
了(如右图)。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造成阴影,
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阳光。至于观察者砍刀太阳给遮盖了
身处的位置相对月球阴影的位置。如观察者在半影区
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则会看到日全食。
某些时候,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的本影不
完全把太阳遮盖(如右图)。在这个情况下,身处
蚀的阶段仍会看到一圈太阳的光环,这偏是日环
着则会看到日偏食。
4、 日食的过程: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西缘开始,
二、月食
1、 月食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线时,日食就发生使某些地区不能多少,则要看他们内,他们会看到日能抵达地球,即月亮不能本影投射区的人在最大掩食,而位处半影区的观察东缘结束。
月食一定发生在望(农历十五或十六)。
2、 月食的类型:月全食、月偏食。
3、 月食形成原理: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事业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发生月食时,半个地球上的人都会看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
三、比较日食和月食的差异。
1、 原理不同。日食是太阳光被月球遮住而看不到的;月食是月球在地球的影子中,没有光照射而看不见的。
2、 日、地、月的位置不同。日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3、 发生的时间不同。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4、 开始的部位不同。日食是从西缘开始到东缘结束;月食是从东缘开始到西缘结束。
5、 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日食持续的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几分钟;月食持续的时间较长,有时长达一个多小时。
6、 看到范围不同。地球上只有较小地区的人会看到日食;而半个地球的人都会看到月食。
0四、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的初
一 都会发生;月食也不是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都会发生。
1、不同类型日食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第七节 探索宇宙
笔记:
一、太阳系:
1、 太阳系:有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的一个系统。
2、 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有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
3、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太阳的总质量占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是恒星。
4、 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广阔的太阳系小天体的带区,这些小天体包括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和它们的
卫星以及亿万颗彗星、流星体。
5、 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土星。
水星上没有空气,布满环形山。金星和火星像地球,是固体星,表面有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大红斑,土星也和木星一样有光环。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笼罩着氢和甲烷气体。
6、 彗星
(1) 彗星主要部分是:慧核、慧发、彗尾。
(2) 彗星的轨道但是不对称的椭圆形,主要组成物质是冰和小石块。
(3) 哈雷慧星是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7、 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岩石或尘埃的聚积物。
流星现象: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划亮夜空的现象。
陨星: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的叫陨星。
陨石: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
光年:天文学上常用“光年”表示星星之间的距离。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距离约3万光年;目前,人类可观察到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150亿光年。
二、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三、总星系: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