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课程

 

从一块石头开始,怎样带孩子认识万物启蒙?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试验小学全课程教师钱锋:

有一年夏天,有个孩子在树下捡到一个蝉蜕,又从石块下挖出若虫,问我为什么蝉小时候深埋地下,一声不吭,长大了却羽化歌唱?

我无法回答。万物静默如谜,教科书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世界孕育万物,真正宏大的教育总是视而不见。

我站在树下自问:一根竹,一片叶,一粒石子,我究竟能对孩子讲明白点什么?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从江南到北方,从语文公开课到沉入课堂田野实践;迁徙的意义,是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适合本土的原生启蒙路径。

“万物启蒙课程”就是解答孩子万物从“沉默”到“歌唱”的疑问的: 一根竹子,是器物,也是美食,是玩具,也是乐器,是笔墨春秋,也是君子品格。一块石头,是希腊神庙,也是万里长城,是西西弗斯,也是女娲宝玉。物是物,不仅仅是。见微知著,格物致知,人类正是从万物的时空中走来。

我希望孩子如万物生息,朴素而谦卑地长大。

文 | 钱锋 (小学名师)

幸福的小石头

秋季开学日。北方的夏天,炎热而干爽。那一天,我特意换上了一件中式盘扣的藏青麻布短袖,像开启一个仪式,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忙活了一上午的开学典礼,午后,我叫了几个孩子,来到了学校外面的树荫下,让他们随意捡一些小石头,然后把石头都一一洗干净。孩子们一个劲地在问,石头拣来干什么。我笑笑,上语文课啊。其实我也拿捏不准上的究竟还是不是语文课。

教室前面有一块地毯,我让孩子们全部来到地毯上,围着我坐下,然后我捧着刚洗干净的一盆石头跪在孩子们中间,仿佛一道美味将要呈上。孩子们很好奇,盯着石头和我。

先一起来读一首小诗吧:How happy is the little stone.多幸福的小石头啊,That rambles in the road alone,独自在路上漫步,

And doesn't care about careers,

不汲汲于功名,

And exigencies never fears—— 也从不为变故担心; Whose coat of elemental brown, 匆匆而过的宇宙, A passing universe put on; 也得披上它自然褐色的外衣。 And independent as the sun, 它独立不羁如太阳, Associates or glows alone, 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Fulfilling absolute decree, 它决然顺应天意。 in casual simplicity. 单纯,一味自然 ——艾米丽·迪金森《幸福的小石头》

你真的了解石头吗?比如说,它是甜的还是苦的?硬的还是软的?温的还是凉的?静静地听,它会发出什么声响?

孩子们才刚上四年级,被我这么一说,来劲了,每人拿起一小块石头开始摸、舔、咬、听,眼耳鼻舌身意,开始重新感受这些习以为常的石头。

答案自然是稀奇古怪的:甜的,苦的,青草味的,泥土腥的......但这都没关系,因为一块块小石头开始在他们的感官下复活。

我继续问,有没有想过,这一颗小石头经历过怎样漫长的旅程才来到我们校园的大树下?

孩子们开始了七嘴八舌地漫游:地壳运动,岩浆喷发,海水冲刷,开山辟石,溪水打磨,风餐露宿。然后,有一天被装上了一辆车,长途旅行到了学校,沉默了一个多月,有一天,被孩子们捡起来。

他们慢慢发现,每一块小石头,都是时间的旅行者。石头看我们,只是刹那光华。

我说,小石头来到教室,想和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30人分成6人小组,在三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能用10块石头堆得层数高。

这是一个传统的叠罗汉的游戏。有两个小组不到半分钟就堆好等着了,其他的,要么在争执用谁的方法,要么还在手忙脚乱。之后,我让他们自己谈谈叠罗汉的感受。孩子们很聪明,堆不好的小组很快承认,是小组不够团结,都以为自己很有办法,结果什么都没堆成。

之后,我们一起分享了《石头汤》绘本,关于三个士兵让萍水相逢的村民心甘情愿分享食物的故事。孩子们静静地听着,聊聊,问问,说说,刚才没堆好叠罗汉的小组说,我们也应该分享彼此的智慧,而不是忙着争执。

~▲《石头汤》绘本

课的最后,我们又读了一遍《幸福的小石头》。和刚开始的一副茫然相比,此刻,孩子们似乎若有所思,显得很沉静。我问他们最喜欢哪一句,孩子们都有很多不同寻常的感受。

很自然,这堂课中所有的环节都进入到了他们的视野。他们大概不知道,眼前这位老师,打算用两个月的时间,和他们一起游历石头的世界。而这首小诗,将一直陪伴着整个课程。

这是《石头记》课程的开始课。是我有史以来环节预设最简单,说的最少的一堂课。老师放下了,孩子各种状态自然就上来了。

诗歌没说,虽然这首小诗意蕴丰富,我很喜欢,但好诗从来不需要解读。

叠罗汉我没讲道理,《石头汤》都是孩子自己在分享。我只是想回归一种质朴的课堂生活,虽然还是有板块排布,但只是为了经历。

两天后,这堂课就在全体老师面前又上了一遍。换了一个班,孩子说的聊的就完全不一样。这个班的孩子一个劲问我孙悟空什么时候蹦出来。事实上,这样的课,无法再像往常成为公开课,只剩下我和孩子的喁喁私语。

课后,有老师问:这是一堂什么课?我会心笑笑:终于上了一堂不像语文课的课,而这正是我想做的事。这堂课,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兴趣,他们也终于第一次看见全课程的课堂生

态。

两天后的科学课,孩子们一走进实验室,科学张鑫老师就和跟孩子们说:前天,钱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了有趣的石头世界,想不想继续探究石头呢?孩子们很好奇,怎么科学老师和语文老师有串通?

自然是有串通。但这不是孩子需要关心的事。张老师对于科学有着近乎天然的小痴迷。听我上完《石头记》开启课,就说这个课程有意思,于是就一起做了起来。

科学石头课上了三节,分别从石头的起源、分类、软硬等物质属性让孩子们充分了解。科学课与生俱来有着探究性,捶打、敲击、打磨,各种岩石五花八门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感官接触常带有想象力,科学研究确实是有显性记录的,对于了解一个物体的真实属性,实验性质的课仍然是必须的。三堂课下来,孩子们看到一块常见的石头,大致就能说出它的名字。这是万物简史启蒙课程的真正发端。

远古的人类是怎么认识石头的?就像我小时候在河滩上发现的小石头一样,总要先摸起来,洗干净,仔细地看。然后,敲击把玩,想着用来做什么。当觉得做什么都不合适,或者石头漂亮得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就想戴在身上也是很不错的。于是,再去寻找其他的石头,大的,小的,好看的,实用的,尖锐的,钝挫的,这个过程,如此自然。

科学课之后,我将一块巨大的石头呈现在孩子面前,告诉他们这是几十万年前的文物,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这看起来实在太过于平常。可是,那些石头上的棱角已经被磨平,闪着深黑色的光泽,我让孩子联想关于这块石头的原始人生活。

或许它陪伴过一群山顶洞人,将刚打猎回来的猎物在石头上摩擦,将动物的皮毛层层撕裂,在黝黑的洞中,映照着火把的光亮嗷嗷私语。又过了几十万年,洞穴中的人开始打磨一些小小的尖锐物品,将皮毛用藤蔓缝在身上,将一些小石块、小贝壳、甚至玉石戴在身上,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代。这长达百万年的光阴,正是石头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这就是历史课,我截取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和孩子们共同见证了人类如何利用石头,从蛮荒走向文明,从洞穴营构建筑。顺带着做了一个玉石文化小课程。

由于玉石占据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门类,人和玉之间早已超越了和一块石头的关系,玉已经成为人精神寄托的信物。当时好几个孩子都带着玉,我让孩子回去了解玉的由来,听听父母讲讲戴玉的讲究,并没有细讲其他的玉石文化。总有些东西是我们需要放弃的。

这节课之后,教室的桌子上,总是时不时出现小石块滚动的声音,他们开始捡拾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同时,学校的百米沙道完成,其他班的孩子都在玩沙,我们班的都在沙中寻找光润晶莹的石头。

地理板块比较棘手,一则四年级的孩子从未接触地理,地图对他们来说是一团抽象的线。二则,人类古文明中石头建筑奇观实在太多。除了中国的木质构件使用较早之外,大多数的欧洲文明,都是石头建筑。

我记得小时候,对于世界奇迹,古文明的好奇维持了很长时间,但书籍有限,直到初中时代,还沉浸在未解之谜的探索中。显然,解谜是最符合孩子心智的。

和历史板块的约取一样,我以“探索复活节岛石像之谜”为课题切入。果然,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我从Google地球开始演示:蔚蓝色的星空,地球逐渐变大,最后锁定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直观感受,这个小岛离南美洲大陆都很遥远。然后,出示一组组巨人石像。

~▲复活节岛石像头顶上的帽子曾经是令考古学家不解的谜团。

“为什么在茫茫的太平洋小岛上遗落着数量庞大的巨人像?”一问激起千层浪。广博的地理课其实很容易激起孩子的自主探究欲。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直接上网搜,但这种方式仅仅是信息的获取,对于思维的提升没有帮助。于是,我将“中国长城、亚历山大灯塔、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四大奇迹的资料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孩子们。

孩子们很快提炼出各自的功用:交通和防御、指引航海、领袖墓葬、祭祀神灵。那么,据此能否推测在地球另一端的这些建筑的可能性用途?

孩子们大胆推测:石像可能是用来做航标的,因为小岛在太平洋中,生活大多数靠捕鱼,因此建造很高大的石像很有必要;石像也可能是领袖的神像,因为一个个大小高低各异,很有可能是某个部落族长的纪念;石像还可能是岛民对于未知神灵,比如外星人的崇拜;石像也有可能为了宣誓本部落的强大,类似于早期的图腾。

千万不要惊讶于孩子们的思维,实际上,只要我们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内容,他们的探究几乎是无穷尽的。而这些,并不是无端臆测,是有根据的。我告诉孩子们,其实他们的猜测都被科学家一一验证过。科学家目前最终锁定在宗族部落族长的领袖崇拜上。由于部落征战,各自为了表示强大,不惜在岛上大兴土木,一代代修建类似于神祗的石像,用于护佑本族。

但这也不是定论,需要孩子们去进一步验证。其实,这就是文化比较。不同族群发展固有不同,但人类的脚步却终究会沿着共同的方向走去。他能帮助孩子打开思维,从另一个已被证明的文明中获取智慧。

历史课和地理课是小学阶段缺失的课程。我至今仍然很不明白,教材的编著者出于何等用意,将史地课程放置如此之晚。大概很多专家认为史地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其实不然。人自诞生起,就对自己是什么,怎么来,去哪里等终极问题充满了好奇,这不仅仅是生物学的追问,更是对于自己所处的大地,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性追问。

我以为:人的一生完整复制了人类文明发展史。这是两条神奇的平行线。从刚孕育的胚胎开始,人就经历了完整的生物进化史。出生后,孩子总是先从四肢的运动开始的,先是动手握物做工具,然后再是直立行走,接着才是语言的发展,文字的习得。按此规律,教育就是一个从手脚运用到完善大脑的过程。

人对自身究竟为何物的疑问,是与生俱来的。答案或许无解,但必然也经历从物性到神性的演变,当人洞悉自己生物属性却无法回答自己生命原初疑问的时候,神性就开始降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问过母亲这个问题:我是哪里的来的?

请注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答,困扰着每一个父母,即使你红着脸如实说了,孩子还会继续发问。所以,在孩子意识到求解自我本体的时候,是将科学、地理、历史交叉起来的生命科学及时交给孩子的时候。这三大学科从不同角度告诉孩子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人。

我的观点是,生命孕育、人类起源、宇宙构成三大问题,应在幼儿园小班左右就可以让孩子接触。以我儿子从第一次发问到不断追问至今,历经了好几年,即使他从BBC的专题片、大量的科普著作中巨细无遗地了解到了生命孕育的原理,仍然在问。他对于地理的兴趣很早就发端,并很快掌握了地球、地图常识,能够熟练查询和生活运用。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能在一年级左右就能接受的知识,我们要到五六年级还遮遮掩掩告诉他。

我们这一代,除非自己感兴趣,对于地图、图表、数据图、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都比较陌生,因此,独立生存能力都相对薄弱。从这两届的PISA测试来看,上海的学生大多数项目都遥遥领先,唯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薄弱项。而这,恰是我们生活中最有用的常识。对于常识的忽略,是我国启蒙教育的重要疏漏,在这三个学科的低幼阶段,更是巨大的缺失。史地使人明智,让人更清醒地知道我们来自哪里,为今后朝向精神的存在打好底子。

生命走一回,是一个完整的奇迹,何来学科分界?

童年的图腾

戏剧石头课也如约来了!胡艺潇老师扛着一块大石头进了教室,手里还拿了一块小石头。因为有了前几堂石头课,孩子们已经不惊讶了,唯一的期待就是戏剧的石头课会是怎样的呢?

戏剧石头课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节课是模拟体验。胡老师先让孩子们感受了一下两块石头的重量,大的那块需要好几个孩子才能搬动。然后,他让孩子们模拟没有石头时的搬运。

胡老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一大群孩子非常吃力地搬着,脚步沉重,手中空空如也。然后,搬大石头过独木桥,两个孩子抬着石头过独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一阵大风吹过,刮得孩子摇摇晃晃,心惊胆战,还不能松手。其实独木桥不过是教室地面的一根分界线。各种情境下,这块石头显示了联接人的力量。

第二节课是一个关于远古部落石头崇拜的演绎。这在世界各地民族中确实存在。新西兰就有石头神崇拜历史。胡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部落故事,然后让孩子们模拟石头神崇拜,祭祀石头神的活动,再加上老师穿着兽皮,挂着树枝,缠着头巾,极具原始部落风格,孩子们热血沸腾,在故事扮演中体验了人类文化的神秘。

创造性儿童戏剧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即兴戏剧游戏体验。没有固定不变的流程,根据孩子的表现即时调整。和大多数的戏剧课不同,戏剧课以大量的游戏串联,并在低中高年级分别

就语言、表情、身体、情绪等各个项目着重训练,身体最大程度地释放、舒展、打开。如此,石头也罢,木头也罢,孩子都能全然进入模拟的情境之中,用身体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这便是戏剧课最大的魅力。

作为传统艺术板块,美术石头课的项目琳琅满目,尤其是印章篆刻已经进入中国美术史,并成为百姓生活作为印信的必备物品。但经过我和美术老师的商量,我们主要在石头壁画角度展开,因为相对而言,这类原始的美术样式最贴近孩子的心智。洞穴画、岩画,多数形成于人类艺术的童年期,洋溢着远古先民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和再现。

就以艺术表现而言,稚拙、热烈、充满想象力的美是后期艺术很难超越的。这和一个人童年时期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是一致的。童年,是艺术创作最自由的阶段。当我们将贺兰山岩画等远古作品呈现给孩子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解读图案的内容,并快速地模仿和创造。这种天然的不相隔,对于成人来说,是很难达到的。

~▲贺兰山岩画

有意思的是,顾老师直接让孩子们在校园的墙壁上作画,随意勾勒自己的创意,就像原始人一样。孩子们一旦没有了约束,灵感迸发。这种涂鸦,不就是童年的图腾么?

曹婷婷老师是学综合材料艺术的。她找了很多工地上废弃的沥青块,让孩子们在各种沥青石块上创作脸谱。几乎不加指导,孩子们就在各种各样的沥青块造型。孩子对石块的“格”型,具有天生的敏锐。凌厉的棱角,自然会有冷峻的脸庞,圆润的边缘,大多是温和的表情。呈现出来各具特色,极有视觉冲击力。

在《疯狂原始人》的电影课中,孩子们看到了原始人的生活,虽然动画夸张,但是对于洞穴栖居,壁画创作的反映,能让孩子直观感受。艺术是形而上的表现,当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得以休憩,举手火把,在壁上随意涂抹的时候,艺术展现了惊人的力量,那不再是故事的单纯映像。

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将自己、家庭、部落生活抽象地记录下来。时光的尘埃密布千年,当我们再次打开洞穴,看到了勇气、力量和人性的光芒。一代代,当结绳记事、龟甲刻画不能尽情表达时,绘画就成为最宏大的心灵艺术。偌大的贺兰山岩画,铺天盖地都是先民驰骋天地的豪气。契合儿童天性,这是我们得以了解人类文明起源,破解童年秘密的最好方式。

国家博物馆有一件乐器非常独特,名叫石磬。一块不起眼的狭长石头,敲击宛若天籁,有明显的音阶。我们已经无法还原第一个将石头敲击成音乐的艺术家。当他敏感地发现每一块石头和自然撞击发出不同的声响,进而在一块石头上打磨出不同高低的声音时,他创造了伟大的音乐。

~如果大家比较过《山海经》的创世神话,就会发现,《女娲补天》具有独一无二的壮丽

光彩,音韵铿锵,对仗工整,结构严谨,极具原初开天气势。而这,和孩子童年时期的想象有着天然的同一性。

接着,这块石头落入了东海傲来国,“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灵石化作石猴,五百年前,从海中央崩裂而出。

《西游记》是唯一部适合启蒙儿童精神的伟大神话,洋溢着难得的童心。李泽厚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四心”:爱心、童心、杀心、机心,极有意思。

课程之中,我们引用的就是教材中已经选入的《猴王出世》,那跳跃灵动的字句,仿佛就是孩子们不安于世,试图上天入地的童年梦想。小时候看《西游记》,与未被收服的孙悟空完全契合,无穷的变化,不屈的斗志,蔑视一切权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读多了连自己走路都不安分。到了三打白骨精之后,便觉得索然无味。

女娲的五色石还掉在了大荒山无稽崖。这便是《红楼梦》。其实,红楼也是一个神话。最早这个课程取名“石头记”,便有老师以为我研究《红楼梦》做的课程,我向来认为《红楼梦》不适合小学,更适合初中青春萌发之时。

我很赞同蒋勋的判断,《红楼梦》是一部青春小说,那些宏大主旨钩沉都是老人家们的事。但是,煌煌《红楼》自然不是小学四年级能学的。

我引入了两个文本,一个是开篇:“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另一个是曹雪芹的《题自画石》:“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第一个文本是一个神话的开篇,接近孩子认知;第二个文本则是趋近课程主旨了。令人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于“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有着极为独到的想法。我说:同样两块石,你愿意成为“完璞”还是“无才的石头”?有孩子说:我才不要做“完璞”,被人放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一生没有自由。

有的说:我愿意做那块在树下的小石头,自由自在,没人知道。有的说:其实真正补天的都是一些顽石,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活着,倒是“璞玉”,听起来娇贵,却只能用来被欣赏,还可能引发争抢。我们确实低估孩子们的理解力。不过,即使如此,也不必多讲其他了,启蒙就是开个头,今后有的是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吧。

一块石头,三个神话,一个民族的情结。这几乎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意象。并非无意巧合,而是文学总是这样:器物之上,灵性附之。千年的唱和,因为有了共同的文学密码,便能彼此相认。只要你是这个民族的后代,当你一看到那块五色石,便知那溯古的缘由。

第二个板块是诗歌。诗是中国文学的主脉。文学意象的流转,无不是诗的承前启后。《诗

经》和《楚辞》是公认的两大源流。其中,《诗经》由于集合汉民族中原文化的大成,又经过孔子的删减矫正,便自然成为后世诗的祖庭。大凡物象,多萌发于《诗经》。

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的第一首诗是《诗经·小雅》中的《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于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关于石头的著名成语就来自于这里。但诗中之意和现在沿用之意有很大的不同。

《诗经》的原意很朴素:天空是鹤飞翔的地方,深深浅浅的水是鱼的王国,园中的树也在自由生长,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价值。往往最早的诗都包孕了大朴无华的齐物精神,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石都有生命。而这,便是孩子们在启蒙之初所需要的。

有意思的是,《诗经》和孩子们的认知也是不隔的。被后世过度解读之后,古典文献总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这不是古代文献的错,而是现代人绕了一个大弯,已认不得回家的路了。这个板块,还一起诵读了王建的《望夫石》等唐诗,大多数选文,都有着浓郁的故事性,有的甚至是民间传说的蓝本。古老的诗接近于传说,是上品。

第三个板块是成语。“海枯石烂、滴水穿石、坚若磐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石头成语可谓汗牛充栋,多数石头成语共有的特征是,精炼地表达时间的恒久。

有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的铺垫,诸如“海枯石烂、坚若磐石”等成语就很好理解了,孩子们一听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妻子涂山氏化作了望夫石,便脱口而出这些成语。在一个完整的课程中,处于一个多维空间内的知识常是不需要多讲的,串珠成链,融会贯通,自有其用。

2013年10月31日,《石头记》万物简史课程的结束课。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共同生活,我们又聚成一个圈。开始一一回顾这两个月的石头旅程。照例,我什么都不说,只是将两个月来,他们的课程生活按时间排列成时光轴。

当一张张图片往下放的时候,有几个孩子落下了眼泪。我不知道他们被什么打动,我也不会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大概,隐约触动了成长这根弦。很多孩子都阐述了自己最难忘的一刻,都不相同:有说游学去时在马路上等车看地图,有说在南海子公园捡石子上自然课,有说在沙道里挖石子......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两个月的《石头记》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学习场所包罗万象:有的在教室里,有的在大自然,有的在家里,有的在博物馆;学习方式也杂糅并包,有时激烈探讨,有时在外面游戏,有时弦歌挥画笔,有时拿起工具敲打锻造。

没有所谓的教学法,没有固定不变学习法,就像生活一般,自然流淌。课程,如一条蜿蜒的大河,包孕万千,师生身在其中,大浪淘沙,总会留下一些什么的。

课的最后,我们又诵读了迪金森的《幸福的小石头》,一起唱了主题歌《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歌词中有这样的一句:“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我还在风雨中为你等候。”

启蒙教育,大概也不过就是深埋一粒小石子吧。若干年后,是璞玉,还是顽石,是孩子们各有的造化。

序言

“赏石艺术”2014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溯起来,人类有过漫长的与石头为伴的历史,以至人类早期社会直接被称为“石器时代”。不过唯独中国人把石头从器用之物变成了审美之物,更变成了精神之物,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赏石文化。

中国的观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尚书〃禹贡》就曾经记载,当时各地进贡的贡品中就有了青州出产的松木化石和徐州出产的灵璧磬石。赏石文化盛行于唐宋,流传于明清,后来日渐衰落。当代中国观赏石文化的复兴有20多年的历史了,各地都充分发掘了观赏石石种,据2016年出版的《中国石谱》统计,现在全国有超过800种观赏石石种。形成了诸如广西柳州,安徽灵璧,江苏南京、内蒙古阿拉善等等一批全国知名的观赏石市场。同时赏石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既有崇尚皱瘦透漏的古典赏石文化,又有讲究形质色纹的现代赏石,还有禅意赏石、海派赏石等等新兴流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然而在这百花争春的赏石大花园中,合肥却是悄无声息,寂寂无名。这与合肥作为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地位,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霸都的发展定位很不相称。要知道,自2011

年区划调整以来,巢湖、庐江纳入合肥版图,合肥已经成为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50万的大城市了。

面对这种局面,身为合肥本土的一名观赏石爱好者,我一直在想:合肥有没有观赏石?合肥有没有观赏石文化?合肥有没有推动观赏石文化的人?几年来,我以走读的形式,走遍的了合肥地域内的山山水水,寻捡了上各种质地、形态的石头,创建了合肥大石馆,以自己切身的实践行动来呈现合肥观赏石发展的面貌,并把推动合肥本土观赏石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使命。

愿自己一个人微薄而艰辛的努力能为合肥观赏石文化的发展之路铺下第一块垫石。

目录:

1、序言

大湖名城 山水亲缘

说到合肥,不能不说巢湖;说到巢湖,不能不追溯巢湖的山水亲缘。 合肥是淝水汇合之地,淝河因此成了合肥的母亲河。其中,南淝河流入巢湖,与巢湖合为一体,接着通往长江,汇入大海。

是什么孕育了这湖、这河、这城呢?是大别山!亿万年的造山运动,使得大别山成为了合肥盆地、巢湖的地质之母。据地质学考证,1.8亿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燕山运动形成了大别山。大别山余脉向东蜿蜒延伸,形成了江淮分水岭。这条岭起自六安市境内的小华山、牛尾巴山,经过肥西的大潜山、小蜀山、将军岭、长丰的土山和肥东的八斗岭,进入全椒、滁州。江淮分水岭正好绕了一个不规则的Ω形大圈子,与造山运动同时的是巢湖盆地的凹陷,这样就构成了合肥(巢湖)盆地的基本的轮廓。江淮分水岭南坡的水通过大大小小的河流流入盆地中心。加上巢湖的两大发源自大别山的主源头杭埠河、丰乐河的水,以及庐江、巢湖北边的诸水,最终汇聚成了古书上称为彭蠡的大泽,也就是巢湖了。

巢湖的湖盆基本成形以后,由于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不断随流水淤积湖中,湖底不断抬升,湖边出现大面积滩涂,先民不断的围湖造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圩田,巢湖也成为了鱼米之乡。位于巢湖之流南淝河上游的合肥,经过历史的选择,渐渐发展成为联通江淮的中心枢纽。 州府治在今天安徽省合肥市。

秦臵合肥县,属九江郡。曾为扬州治。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隋初复改合肥县,为庐州治所。宋为庐州,元为庐州路,明、清为府,

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巢湖流域,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部分地区。庐州府在明代属于南直隶,清代属于安徽省。庐州府下辖4个县:合肥县(首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以及1个散州:无为州(六安直隶州原属庐州府,后独立出)。清代,庐州府与本省的安庆府、凤阳府、六安直隶州、滁州直隶州、和州直隶州相邻,南面隔长江与本省太平府、池州府相望。太平天国期间安庆府被太平军占领,庐州府一度为清朝的安徽省临时首府。1913年(民国二年),撤废庐州府。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记叙文、说明文阅读训练
  • 下一篇:山东教师教案模板:《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