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备考模拟试卷——历史

 

2017年高考备考模拟试卷——历史1

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

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

2.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

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3.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

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4.黄宗羲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

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5.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

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6.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

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7.阅读表1

1920—1936年)

A.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B.官营资本迅速膨胀

C.国内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政府弱化经济控制

8.下图为1972 1

A.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

B.与苏争霸处守势导致80年代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C.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

D.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9.有学者指出,“(古)希腊人反对祭司及其后继者监管并掌握法律知识的旧法系时过度乐观,以及对普通公

民推理能力的依赖,使希腊人走上了极端:每位公民都是称职律师和法官,即使得不到法律专业阶层的帮助也是如此”。这一观点旨在

A.肯定古希腊司法改革的成果 B.揭示公民政治的民主性

C.批评古希腊人法制意识薄弱 D.强调司法实践的专业化

10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亚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B.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C.英国的重工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D.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11.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

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区域分工,经济单一

C.高度集权,侵犯人权 D.片面强调国家利益

12.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

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B.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13.(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王杖诏书》中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

——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 2

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的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养老制度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价值。(15 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请以20 世纪30 年代某一个事例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点、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中外不限。)

请考生在第15、16、1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15.(15 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除其个人的租庸调。 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战时,中央从各地调集军队,高级将领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由于府兵必须自备兵甲衣粮,服兵役是一项沉重的负担。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作为府兵制基础的均田制日趋破坏,府兵纷纷逃亡。从高宗、武后起,由于同边境各民族的频繁战争,府兵得不到轮换,加上勋赏不行,府兵地位下降。府兵经常被长官当作奴仆使用,从事各种杂役,百性耻作‘侍官”。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723年,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一切费用均由国家负担,军事开支剧增。边疆节度使逐渐获得了独立征兵的权力。

——摘编自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实行募兵制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实行募兵制的影响。(6 分)

2017年高考备考模拟试卷——历史2

1.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子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

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

3

2.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

门占18%。这说明

A.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 B.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3.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谚云“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

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而太湖平原则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太湖平原的这一变化是由于

A.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B.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C.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

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

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5.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

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6.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

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7.下面两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4 B.1924年和1927年

C.1927年和1928 D.1928年和1937年

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同

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9.有关古希腊、罗马的相关表述适合出现在下列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4

①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②雅典工商业发展为欧洲近代经济奠定基础 ③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④罗马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文件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的平衡”。

“地上的平衡”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这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确立国教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D.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问世

11.康德对法国大革命曾有如下评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欲的压迫,

但决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新的偏见如同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 群众的圈套。这表明在当时

A.法国大革命未取得理想成果 B.政治革命无法改变个人思想 C.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新的偏见 D.新的偏见亟待思想革命破除

12.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

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5

材料二 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

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13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

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

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

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

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

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

仍有着“大用”;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仔细识读右边漫画,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上述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

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楚;不论从何种角度或选择何种观点,

只要言之有据,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规定条目分明,内容琐碎如“有暇时常至野外旅行”;

“年未满六十岁者,不得设宴祝寿”;提倡“冷水洗浴”、节约运动、升降旗礼、清除垃圾和污水、灭蝇竞赛、禁毒等。“礼义廉耻”是其理论基础,着力服务当前工作一直是新生活运动的主要目标。1939年2月,蒋介石在演说中重新诠释“礼义廉耻”。如“义”应该由原来“正正当当的行为”发展成为“慷慷慨慨的牺牲”。

面对新生活运动提倡简朴风俗,有些人组织了“摩登破坏团”,以“排洋兴华”、“提倡国货”为行动指针,到处手执利剪,对过往行人身上所穿西服动刀,名曰:这是爱国行动。还有西方学者将新生活运动讽刺为“建基于牙刷、老鼠夹与苍蝇拍的民族复兴运动”。

——摘编自刘利民《新生活运动:构建社会理性的尝试》

(1)据材料概括新生活运动的主要特点。(不得照抄原文)(6分)

(2)简评某西方学者认为新生活运动是“建基于牙刷、老鼠夹与苍蝇拍的民族复兴运动”的观点。(9分) 6 “孔子”照“镜子”

2017年高考备考模拟试卷——历史3

1.早在商朝时期中国人就将外国人看成文化低劣的野蛮人,并认为由诸国家组成的家庭,自然须以天子为首,

中国为处劣势的纳贡国所围绕,这些纳贡国都被看作了子女。这反映了当时

A.家庭道德渗透到政治外交 B.中华文明处于领先地位

C.宗法分封制已经正式确立 D.天朝上国思想开始出现

2.古代书院从诞生开始便向社会下层和民间士子开放。即便如元明清时期好多书院改为“官办”也没有改变

这一特点。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这表明古代书院

A.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B.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C.反对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D.承担了传承国家学术文化的责任

3.史书记载明朝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B.宗法血缘关系的破坏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

4.1930年美国著名剧作家怀尔德在纽约观看了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京剧后,深受影响,后来他在创作《我们

的小镇》时采用了京剧艺术的手法。这表明京剧艺术

A.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B.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思维

C.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 D.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5.1840年后在中国城乡出现了大批教民,这些教民的社会地位很不相同:在农村,他们往往是为舆论所鄙

视的社会下层人物,缙绅之流几乎以异类观之,而城市里的教徒却常有社会上层分子。这表明

A.基督教更能适应社会上层的精神需求 B.城市知识分子以平和心态对待基督教

C.封建传统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厚薄不均 D.农民的排外情绪比城市居民更加强烈

6.马建忠特别强调外贸在国家经济中占头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外贸是国家财富的来源,而外贸顺差就是财富

增殖。他分析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船坚炮利”,而是在于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度发展上。这一观点

A.带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 B.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7.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控制奖学金和资助实现“不鼓励学习文学、艺术、法律、社会、教育和

商学,而强调学习实用性课程,即科学、技术、农业和医学”的政策。这一政策

A.为抗战胜利培养人才 B.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C.受苏联教育体制影响 D.造成了高等教育的比例失调

8.图6的变化反映了

C.没有突破重农抑商的思想 D.改变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不利地位

图6 1949、1978、2008年城乡结构图

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B.国企改革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7

C.经济体制变革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9.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如果实施成功,

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

A.使政治领袖操纵民意 B.公民大会徒具形式

C.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 D.各个环节权责分明

10.1918年,美国的哥伦比亚特区通过了“最低工资法”。之后特区儿童医院向最高法院上诉,认为这项法

律侵犯了雇主的签约自由权,最高法院最终以5比3的表决结果宣布该法违宪。这表明当时

A.最高法院是美国权力的中心 B.政府极力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C.美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D.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已经形成

11.1925年,苏联工业中非社会主义成分占26.7%,批发商业中占12.1%,零售商业中占44.1%。据估计,

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连同他们的家属在1926年大约有230万人,仅占全国居民的1.6%。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苏联

A.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私有制 B.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C.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12.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

易额又占世界贸易额的1/3。这反映了

A.资本流动起到重要作用B.国家间贫富差距扩大

C.跨国公司垄断全球贸易D.世界经济的集中效应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直到欧洲继哥伦布和葡萄牙航海者远航探险之后、进行海外扩张时,才持续不断起来。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仅限于耶稣会会士努力传布天主教方面。耶稣会会士力图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学说是相容的。耶稣会对儒家学说的迁就,导致了它与天主教其他修会之间的争论及其最后的灾难。1745年,罗马教皇最后判耶稣会败诉。这时,中国皇帝早已因这种长期的争吵和偶尔来其朝廷的教皇使节的傲慢无礼而心怀敌意,所以,进行了报复,禁止基督教的一切传教活动。实际上,当时,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儒家伦理观给欧洲留下的印象,较之欧洲的科学和数学给中国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罗马教皇作出裁决后的那个世纪里,中国和西方之间无任何思想交流。中国人在与欧洲发生第一次冲突之后,依然极度自信和独立。他们只是对耶稣会关于科学和神学的教导表示过一时的兴趣,但这些教导最终还是为他们所抛弃和遗忘。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如此缺乏根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介、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这时的“西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其实,早在明末,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缺少西方人所具备的那种“实学”,于是倡导“实学救世”,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与当年徐光启的主张一脉相承。清末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实质上旨在采纳西学为我所用。严复倡导“中西体用一致”,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学说,引入“天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

——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12分)

8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的变化及启示。(13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14世纪前后欧洲对外主要商路(丝绸之路)

图10 1500年以后欧洲对外主要商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欧洲贸易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侨置郡县是东晋政府为安置南来流民和士族,为保存其旧名按原籍在他们聚居的地区设立的地方机构。自东晋政权南渡以来,流民以及士族南迁者不计其数,在这期间侨置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侨州、侨县的数目繁多复杂,分布的地区广泛。东晋虽偏安一隅但仍然坚执正统,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王朝变迁,而面对暂时难以收复的事实,只好以侨置名称来安慰民心,统一划分地域进行管理。东晋政府初建,需要增殖户口征收固定的赋税。北方人口南来时间不长,大多抱有收复失地的希望,而这些行政旧有地理名称则成为他们感情寄托和怀念桑梓之情的地方。政府给予南迁的北方士族们更多的土地,使得他们在侨置的名目下有了更多的特权,这些特权使他们重新恢复了以往在北方地方望族的势力。南迁人数不断增多,加大了政府的管理难度,除了根据侨民而设置的郡县以外,还有一些是在原有郡县名称上冠之以方位名称而命名的侨州郡县。而这些郡县名目的出现,却使得东晋地方行政区域复杂化。

——摘编自孙超《以东晋侨置郡县的设置简论北方士族的消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晋侨置郡县的原因。(6分)

9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侨置郡县的影响。(9分)

2017年高考备考模拟试卷——历史4

1.战国时期,燕昭王招揽人才,建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结果苏秦、邹衍、屈景等士纷至沓来,振兴了残破的国家。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A.社会转型加速

C.改革变法兴起

卖事宜。这表明当时

A.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C.国家垄断经济命脉 B.抑商政策时断时续 D.察举制度切实可行 B.血缘政治受到冲击 D.士人势力掌控政权 2.汉武帝时,盐铁大商东郭咸阳、孔仅和洛阳商贾之子桑弘羊等,在盐铁专卖期间,逐渐步入官场,主持专

3.唐代公私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孝经》、《论语》、《札记》、《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粮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这些课程的开设

A.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

C.表明统治者独尊儒术 B.以研读儒学为唯一内容 D.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4.宋代士人赴京应考。官员外地履新、富人出行远路、商贾长途贩物,无不雇人运输,这种状况遍及各个行业和社会生括的各个领域。这反映了宋朝

A.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运输经营方式拓展 D.交通运输比较发达

5.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咀上官员禁止经商。然而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靖时,首埔徐阶就在老家华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说明,明代中叶以后

A.轻商意识淡化

C.内阁地位上升

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传统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法。这一规定对中国而言

A.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

C.加速经济结构的变动 B.标志着朝贡贸易体系瓦解 D.促进税收政策的彻底变革 D.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 7.1861年10月,经英国公使卜鲁斯同意,总理衙门颁布了《通商各口通共章程》,规定贩运土货的纳税办B.经济模式变化 D.吏治惭趋腐败 6. 1758~176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为288045650(两),而1828~1837年增至为784864050(两)。导致

8.1916年至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新式煤矿的产量,由44.95万吨增至488.97万吨。l913年至1919年中国的轮船吨数,由13.32万余吨增至28.75万余吨。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近代交通业已形成规模

C.重工业获得了一定发展

教士,史称“衢州教案”。这一事件

A.表明清廷成为洋人工具

C.受北方政治形势的影响

B.蒸汽机使川比较广泛 D.列强经济侵略已减弱 9.1900年8月,浙江秘密会党首领率众起义,在其影响下,衢州百姓起米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B.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D.与义和团运动如出一辙 10

10.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在讨论对外问题时,决定“姑且含垢忍辱”,而打倒列强的任务“只有等待笫二步

去办了”。据此推断,同盟会认为当务之急应是

A.实现国家富强 B.建立民主共和 C.解决土地问题 D.推翻清朝统治

11.位于浙赣铁路上的钱塘江大桥,1935年开始兴建,1937年正式通车。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一

座大型的近代化桥梁。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美苏倾力支持中国抗战

C.日军集中侵略江浙地区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民党在江西大力“剿共”

12.1936年,在陕西“剿共”前线的东北军与西北军首先与工农红军达成抗日停战协定,同年秋,在山西阎

锡山也与工农红军建立了特殊关系。这反映了

A.政府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C.抗日力量逐渐得到发展 B.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D.国共开始局部合作

13.1960年,陈云起草的《关于加速发展氮肥工业的报告》得到党中央的同意,在其直接主持下,建成了一

批5万吨的氮肥厂,1965年,这些氮肥厂年产合成氨130万吨。这反映了当时国家

A.仍在片面发展重工业

C.对经济形势估计错误 B.注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D.经济发展仍然求快求急

14.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外资经济投资总额迅速增加,截止到1996年底,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已达到

1748.84亿元,总产值也达到了10972.8亿元。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深化

C.新经济体制建立 B.全球化趋势加强 D.思想进一步解放

15.在古代雅典人看来,“公民资格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分享什么。这很像是处于一个家庭成员的地位”。由

此可见,古代雅典人的公民观念主要是指

A.公民的个人权利

C.平等的社会地位

定的《王位继承法》。这表明英国

A.民主力量空前壮大

C.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反映了美国

A.经济实力的逐渐衰退

C.分权制衡的政治架构 B.总统影响力明显下降 D.国会已成为权力中心 B.代议制度基本成熟 D.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B.公民的城邦意识 D.勇于牺牲的精神 16.1689年10月,英王威廉接受了国会提幽的《权利法案》,1701年,威廉又签署了王位的继承由议会来决17.据统计,约翰逊总统的提案有69%经国会批准变成了法律,而他的继任者尼克松总统任内则只有20%。这

18.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由于该郡花边业发达,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已找不到

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这反映了英国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C.城市化进程已明显加快 B.弃农经商现象普遍 D.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19.1878年10月,傅斯麦政府颁布了《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肆意镇压工人运动.禁止工人报刊,封闭工会,

逮捕、监禁、流放、驱逐社会民主党人。这反映了德国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首相权力得以加强

B.民主制度尚需健全 D.深受巴黎公社影响 11

20.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

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C.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D.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21.1933年,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组织了反对所谓的苏联“倾销产品”、“强迫劳动”和实行“宗教虐待”

等罪名的运动,指责苏联按低价和倾销价格出售商品。这表明

A.国际市场争夺日趋激烈

C.两种社会制度空前对立 B.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D.苏联趁机主导世界市场

22.1936年,美国先后与13个国家签署了互惠贸易协定,关税率平均降低了l3%,此后,签署国间关税率进

一步下降,到1939年平均关税率降至37.3%。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已经摆脱经济困境 B.国际贸易秩序趋于正常

C.美国意图拓展国际市场 D.国际紧张局势逐步缓和

23.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对日要求“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

改,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基于

A.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C.中国大陆形势变化 B.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D.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24.阿根廷在20世纪40—50年代,不止一次地采取反美立场,然而在1990-1996年从美国的进口则增加了

两倍,“成为美国的一个好朋友”。这说明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淡化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各国的经济模式逐渐趋同 D.拉美经济独立性弱化

25.(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时期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监察网络。洪武年间曾制定了《宪纲》四十条,后经宣宗、英宗西朝的修订,更为详细。正统四年(1439年),正式制定颁布的《宪纲务例》对监察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察对象以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可谓是事无巨细,使其成为一部“所定宪倒甚备”的监察法规。

据统计,明朝监察官员的总人数浮动在200—300人之间,这还不包括诸如巡抚、巡按和总督之类的监察官员人数。明朝监察官的职权更加广泛。明朝一改其他朝代所提倡的“风闻奏事”的制度,明令不允许“风闻奏事”,凡议论之事必须有理有据,不得捕风捉影、妄加揣测。

——摘编自郑永兰、梁润《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受到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在形式上是特别是现代的、和平的和官僚体制化的代是”(书伯语),)麦杜思在《中国札记》中就强烈呼吁建立向全体臣民开放的竞争性考试制度,直到l9世纪晚期,英围现代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在其影响下,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在法律上废除了政党分赃制,把自由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政府官员的选拔和录用,体现了功绩制、政治中立和对公民负责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从而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

(1)根据村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美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其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官员任用制度的认识。(2分)

12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1—1928年间的这段历史是国人寻求宪政救国而归于失败的历史,袁世凯及北洋系在其中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把这段历史称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则明显是用一个集团来代替整个时代,而且,这段历史在国民党看来就是北洋军阀扰乱宪政,分裂割据的历史。在我们传统注重“大一统”历史观的民众看来,国民党无疑把这段历史的混乱责任简单地推给了北洋军阀。今日如果抛开党派的偏见来看待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民初宪政失败,最终归于分裂和政局动荡,并非全然是北洋系的责任,即使是北洋系上台的民初总统和政治治理也并非乏善可陈。

——摘编自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民国初年宪政失败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近代上海为例,英国商人、美国商人、西班牙商人、法国商人都在开埠不久涌入上海市场,至少在1850年上海就有119个商人分属于不同的商业团体。就像宁波这样对外贸易未能很快发展起来的口岸,开埠以后英、法、普鲁士、荷兰、挪威、瑞典等国也先后设立了领事或副领事,以便进行通商贸易。一些外国银行也先后在东南沿海各开放口岸设立了自己的分行或代理处。外国人还在租界和外国人居住地区内设立工程局之类的近代市政管理机构,成立各种下属机构分管城市市政道路、卫生等。他们在五口建立教堂,设立医院,兴办学校,出版报刊,翻译书籍。

——摘编自熊月之等人《论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工厂作为新兴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都围绕它展开,但当时城市在居民供水、污水处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十分落后。由于尚未建立垃圾清扫制度,垃圾龚便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针对劳工问题,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工厂法》规定,9~13岁的童工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4~18岁的青少年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并且每天要抽出至少两个小时让童工接受教育。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变化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出现的城市问题,并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8分)

2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年。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经过了近20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1947年美国出口額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年下降到23.5%,1960年下降到18.2%,1970年再降到 15.5%。美国从1971年首次出现了 13.03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1973、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13

——摘编自肖艳《浅析滞胀的原因及其表现》

材料二 尼克松在1973年针对波斯湾地区制定了“双柱”政策,其具体做法是:美国将给其在本地区的伙伴,主要是伊朗和沙特,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数量的武器,并希望它们提供地区安全保障。伊朗将成为军事支柱,起警察作用;沙特主要成为经济支柱,通过运用其庞大的经济诱导力量,起到稳定器作用。美国政府对两个海湾君主制国家上层统治者在政治上予以坚定支持,在军事上予以大力扶助,其投入之大、渗入之广泛和取得成效之显著,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美国政府过于低估了海湾地区蕴藏着的有着深厚基础的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的发展,前者以正在崛起并终于对美国发起挑战的阿拉伯复兴党统治下的伊拉克为代表,后者则是如火山般即将爆发的霍梅尼领导下的伊朗伊斯兰革命。

——摘编自张新利、翟晓敏《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波斯湾的“双柱”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二战后初期相比,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推行“双柱政策”的原因并评价此政策。(7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

非选择题必做题答案 13.【答案】

(1)特点:中国古代: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与儒家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突出政治宣传功能;没有形成系统

的法律制度。(5 分)

西方:用法律的形式颁布;覆盖面比较宽广;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功能凸显。(5 分)

(2)背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政治宣传和道德

教化的需要;老人群体自身的优势。(6 分)

西方:工业革命的进行;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国家政府的推动;代议制度逐步完善。(6 分)

共同价值: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1 点1 分,两点3 分)

14.【示例答案】(考生必须分“危难表现”和“变危为机的措施”两个方面作答,各6 分)

例一:论证: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接着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7 年随着日本大规模侵华,全民族抗战开始。(9 分) 例二:论证:1929 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推行的政策无法应对,引发了 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实行“罗斯福 新政”推动了美国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在维护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政府对经 济的全面干预,使美国度过了经济、政治危机,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一模式 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效仿,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非选择题选做题答案

14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陕西省高考思想考核表
  • 下一篇:理综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