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DIAN UNIVERSITY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目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6年7月
学 院 简 介
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的雷达工程系,1952年由著名电子系统专家孙俊人、毕德显为代表的电子专家组建。现有专职教师293人,其中博士24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2.5%。教授80名,副教授及高工154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三秦学者2人、“省百人计划”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6人,博士生导师112人,硕士生导师143人。学院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教育部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9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747人。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本科专业6个。在2001年和2007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路与系统”均排名第一,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名列前茅。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2009-2011年)结果中,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第2,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第4。
学院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和“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实验室、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实验室、电子信息攻防对抗与仿真实验室;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基地: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天线工程中心,是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理论与设计方法的高层次人才基地。我院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在中电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集团、民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运营商、知名外企等单位就业,就业率为100%。
学 科 专 业 简 介
(1)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在2001年和2007年的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该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和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现有长江学者1人,教授25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7人。该学科依托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智能感知与图像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与电子信息攻防对抗仿真技术教育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基地,在电子信息系统仿真与ASIC实现、基于自然计算和机器学习的遥感图像智能理解关键技术与应用、星载系统实时信息与图像处理等方向,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展示度成果。研究方向主要有:智能图像处理、图像与信号的压缩感知及嵌入式系统、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VLSI设计与故障测试等。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现代机器学习理论、统计学习理论应用、自适应图像分析与识别、SAR图像处理与解译。 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100%。
(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和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1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
程师31人。该学科依托“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天线工程中心,在人工电磁媒质、卫星通信地面应用、天线设计、微波工程以及近场测量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研究方向主要有:电磁兼容分析与设计、天线与电磁理论、电磁散射与隐身技术、天线分析与设计、微波分析与设计、天线工程与测量技术、计算电磁学等。 主干课程:矩阵论、数学物理方法、高等电磁场、电磁散射、高等微波网络、电磁场数值分析、高等天线理论、智能天线。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100%。
(3) 信息对抗技术
信息对抗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本学科依托“电子信息攻防对抗仿真技术教育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在新体制雷达干扰理论、毁伤机理、无源干扰、以及网络条件下对信息的保护和非法入侵的跟踪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该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信息对抗系统和技术仿真、电子侦查与干扰、雷达与通信对抗系统、测向和无源定位技术等。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战信号分析、现代信号处理、现代雷达信号处理、现代谱估计方法、现代电子对抗系统。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100%。
(4)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在2001年和2007年的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该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和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授26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0人。本学科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体制雷达技术、高分辨对地观测和预警探测技术、先进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理论等方向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研究方向主要有:自适应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值、阵列信号处理、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等。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数字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现代雷达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100%。
(5)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光学工程”的交叉学科,该学科具有博士及硕士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 人。西电的“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综合研究光学、微波遥感的基础上,以微波遥感的研究与应用、微波与光学数据融合为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遥感信息理解与解译、
先进遥感理论及技术、微波遥感干涉测绘技术与应用、微波遥感影像获取与应用等。主干课程:工程优化方法、矩阵论、数字信号处理、导航原理、数字图象处理、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图像处理与成像制导、光学传感与检测、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目前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从“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毕业的学生能够在城市、农业、水利、交通、军事、地质、环境、海洋等领域从事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系统和应用系统研制及系统集成的建设与开发以及有关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从而成为国家、国防工业特别是航空航天单位急需的优秀的专业人才,进而满足国家对遥感人才的迫切需要,为我国的航空航天和遥感事业贡献力量。
(6) 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学科是信息与通信系统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本学科通过研究和揭示自然智能的生成机理,设计并实现模拟自然智能机理的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并应用于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一门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的前沿交叉新兴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本学科拥有“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等学科基地。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智能与模式识别、海量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图像分析与图像识别、智能光电信息处理、网络信息安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空间智能信息处理、光电成像探测识别与跟踪等。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算法设计技术与方法、非线性信号与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神经网络基础与应用、计算智能、雷达图像处理与理解。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100%。
(7)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人。该学科在系统集成、系统优化设计、智能和网络化控制、目标探测与跟踪系统设计、指挥控制与决策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研究方向主要有:电子信息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最优化算法、智能算法及在天线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先进控制技术和自动测试系统、进化计算、人工智能及应用以及网络化控制系统等。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系统工程与系统集成、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建模与仿真。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100%。
(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4人。本学科在基于量子免疫动力学的计算智能理论与应用、被动多传感器目标探测与跟踪技术、基于临地空间平台的遥感信息协同感知与获取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研究方向主要有:模式识别、图像通信与处理、智能信号/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系统和神经网络理论等。主干课程:非线性信号与图像处理、自然计算、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人工免疫系统、智能目标识别分类技术。 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100%。
(9)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科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形成的新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和工程师7人。该学科依托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等领域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环境电磁学、天线布局设计及优化、电磁环境测量、电子系统电磁环境分析和电磁环境监测与防护技术等。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数学物理方法、高等电磁场、生物电磁学概论、环境学、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场数值分析、现代信号处理、最优化计算方法、统计学。
(10)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形成的新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人。该学科依托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电磁环境效应和电磁兼容的理论和工程问题。研究方向主要有:工程环境电磁学、生物环境电磁学、电磁环境效应电磁环境检测、分析、和评估。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数学物理方法、高等电磁场、生物电磁学概论、环境学、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场数值分析、现代信号处理、最优化计算方法、统计学。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奖助金设置情况
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