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书",闻"窗外事" ――如何写好"社会性材料"作文
【定位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来,一则韩国天王Rain正计划演唱08年的奥运主题曲的消息传出后,互联网上就出
现反对声。有网友在其博客《中国人的奥运凭什么让韩国人唱》中表示极力反对,受到众多
"爱国网友"的关注和认同。该篇博文认为,让Rain演唱是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
由谁唱奥运会主题歌真的很重要吗?请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导航 】
"社会性材料"即现实生活中社会发生的"事件"、"现象"等。考场作文呈现的"社会性材料",
常常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对其"是"或"非"来确定作文的正确或错误。
我们可以以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此"的认识,可褒可贬,可扬可抑,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
之成理都可以。当然,你的观点应该也必须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吻合,你的文笔应该也必须
是以理服人的。
要"褒扬",要"赞叹",就要言之殷殷,让人共鸣共赏,空乏式的喝彩,善意性的拔高都
是要杜绝的;要"贬抑",要"抨击",就要言之凿凿,使人心服口服,谩骂式的语言,侮辱性
的文风都是要忌讳的。
那么,对这个"社会材料",我们可以怎样来"谈谈看法"呢?
如果"赞叹",那么,可以从我们的"文化认同"角度来阐述。在"我们"的国土上举办"奥运
会",让"我们"的人"演唱",更具有亲切感,自豪感,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得到莫大的心理满足。
如果"反对",那么,可以从我们的"视角"、"胸襟"等角度来阐述。
当然,不论是"赞叹",还是"反对",我们都可以采用"辩证分析"的论证方法。
【佳作绽放】
为我们的"视角"定位一个外国人要想在中国申办的奥运会上演唱主题歌,这确实是一条"新闻"。当每一位流
着"中国血液"的人咋一听到这个新闻时,也许都会或"热血沸腾",或"血液凝固"――凭什么"
我"的舞台让"你"演唱?
如果站在"我们"的立场上看: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歌由中国人来演唱,既合乎情,也合
乎理。这次奥运会是"我们"申办的,在"我们"的领土上举办,理所当然应该由"我们"来"演唱
"。但由此推理说让外国人来演唱,就"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则有些言过其实
了。
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的"视角"出现了偏差。
如果站在"全球"的立场上看:历届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由外国人主唱早有先例: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歌《永远的朋友》的主唱包括英国女歌手莎拉·布莱曼,甚至连曲作
者都是英国音乐家韦伯;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歌《登峰造极》的演唱者是古巴的拉丁歌手伊
斯特芬;雅典奥运会的主题歌《海洋母亲》的演唱者,是冰岛歌手比约克。恐怕没有人能否
认这几届都是成功的奥运会,也没人能否认这几首奥运主题歌都演绎得非常精彩。当然,更
重要的是,这些奥运会主办国并没有因为主题歌的演唱者不是本国人而觉得有什么不妥。
当然,这不是说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事实",所以让外国人演唱成了必然或必须。
我想,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视角":从"我们"的圈子里跳出来,从"狭隘"的心理跳出来,
站在"奥运"的历史看,站在"奥运"的宗旨看,这样我们的"视角"就会变化,我们的"胸襟"就
会宽阔,我们的"心理"就会安然。
这本来就是一场"世界级"的盛会啊,也许让外国人来演唱更显现出它的"历史性"和"世界
性"。
中国之所以能成功申办奥运会,中国之所以在奥运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一个主要原因
正是我们具有了开放、融合、交流、互进的大国心态,正是我们全面诠释了正确的体育理念,
正是我们懂得了奥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它是地球村村民们的一次竞技体育,交流文
化的盛会。
如果"奥运"只是"我们"的,那么它还是"奥运"吗?
因此,奥运会主题歌有谁来唱,并不是一个什么严重的"问题",不是什么"显威风"也不是什
么"长志气",只要他(她)能够唱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唱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
想"的心愿,由谁来唱都可以。
"五环"的含义是什么?五种颜色代表着什么?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它们,那么我们的"视
角"的远度、宽度、深度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绝不会单单拘泥于形式上的"中国人"或"本
地化"。
写至此,又想起了当年排球名将郎平出任美国排球队教练的风波。
只要"视角"定位恰当,历史就不会重演。
【魅力点评】
文章直率地表述了自己对这个"社会事件"的看法:只要他(她)能够唱出全世界人民的
共同心声,唱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心愿,由谁来唱都可以。
文章是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议论的:先对材料中的某些说法提出了"有些言过其实"
的恰当批评;然后一句话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也许是我们的"视角"出现了偏差。这里的"
也许"一词用的很有分寸,呈现了严密的逻辑性;接下来层层说理,层层推进:以"史实"为
据"辩证"说理――提出自己的鞭辟入里的分析――揭示"奥运"的真谛和本质。如此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
"郎平"一例,似信手拈来,随意为之,其实恰恰是一个经典的"类比"。
文末一句既与开头自然呼应,又对该"事件"的发展作了"正向"的预测,是结论,更是期待。
【跟踪练习】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劳春燕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
她问丁教授:"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什么?"丁回答:"兴趣。"
她又问:"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需要什么?"丁回答:"兴趣。"
她再问:"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什么?"丁回答:"还是兴趣。"
读了这样的"名言",你有怎样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
这段材料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三次回答都是"兴趣",可见"兴趣"在获得成功的道路上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阅读材料后可以立刻确立观点,但是,写作的要求中有"结合自
己的学习生活"的规定,这就需要我们寻觅到自己与"兴趣"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
正向"的,即因为"兴趣"获得了成功或喜悦;也可以是"反向"的,即因为没有"兴趣"遇到了失
败或障碍。总之,"结合自己"是文章写作的关键点。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作家贾平凹写给妹妹的信(摘录):
咱们可不是书香门第,家里一直不曾富绰。即使现在,父母和你还在乡下,地分了,粮
是不短缺了,钱却有出没入。兄虽每月寄点,也只能顾住油盐酱醋,比不得会做生意的人家。
但是,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作为凡人百姓,
咱们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啊。你也立志写作,兄很高兴,你就要把书看重,什么都
不要眼红,眼红读书,什么朋友都可抛弃,但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贫困倒是当作家的准备
条件。你目下处境正好逼你静心地读书,深知书中的精义。这道理人往往以为不信,走过来方才醒悟,小妹可将我的话记住,免得以后"悔之不及。"
请以贾平凹妹妹的身份,给贾平凹写一封信,谈谈读了这些内容后的感受。 〔点拨〕
这是一个关于读书的材料,却与一般的谈读书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其实贾平凹的言语中涉及了这样一些道理:贫困有时也是财富;贫困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耐得寂寞; 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在阅读中要对此进行"提炼",在情感性的语言中"抽象"出道理。千万不能像蜻蜓点水什么内容都"点"到,结果只能是观点模糊,甚至不知所云。
"提炼"、"抽象"出道理后,要作出单一的选择,不能什么都写,什么都评。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不久一位领导人看望季羡林先生,问他正在研究什么?他说研究东方文学。这位领导人问:您这样大年纪,研究东方文学有什么用呢?季老回答说,世上有很多的学问,不一定是立刻有用的。但是对有些人来说,知道也很重要。有些学问是你应该知道的。 你对季羡林先生的回答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
季羡林先生的话很深奥,他把阅读目的的内涵作了精辟的诠释。
阅读绝大部分是功利的――为完成作业而阅读,为参加考试而阅读,为获取赞誉而阅读,为博得美名而阅读。
其实,阅读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阅读的确是一种美丽的生活方式。不热爱生活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读书人;不会读书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阅读并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它是平凡、平静、平常、平淡的事,有时它又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事。为获奖,为考试,为名气,为金钱而读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丰富多彩的一部分来自阅读,来自对阅读的感受,来自对阅读的共鸣。没有阅读的生活味同嚼蜡,生活也就少了色彩,少了乐趣,少了情感,也少了憧憬,少了希望。
所以,"知道也很重要"。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长者送晚辈四句话。其一,这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暂时没成功。其二,改变世界之前,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其三,改变从决定开始,决定在行动之前。其四,是自己的决心,而不是环境在决定你的命运。你不妨先改变自己的习惯,试着用友善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请选择其中一句或若干句,结合你自己的成长说说你的感受。
〔点拨〕
这四句话阐述的是人生的哲理,我们似乎都知道,但是面对真实的现状,面对坎坷的道路,我们又会把这些至理名言淡忘、遗忘。
在落笔前,你要做好选择,看看四句中对哪一句的道理,你最有切身的感受或体会(也可以是困惑)。题目要求是"结合自己的成长",所以,你切身的"事例"很重要。当然,作文中的"事例"可以是直接发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也可以是阅读或耳闻目睹中的间接"事例"。
观点已经呈现,重要的是以"例"来说理。要注意的是阐述时应该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三者可以有所侧重。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父亲对儿子说了这样三句话: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你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傲,记住,不要总是炫耀自己!记住,不要让别人拿着你的东西炫耀!
请理解三句话的含义,结合社会生活或自己的经历说说看法。
〔点拨〕
似乎有点"绕口令"的感觉,其实三句话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不要炫耀"。三句话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说"不要炫耀"的。第一句侧重于"不要揽功",是别人的就是别人的;第二句侧重于要区别"自信"、"自傲"的关系;第三句侧重于"内敛、低调"。
三句话体现了我们文化中的某些理念:谦虚、谨慎、不娇、不骄、含蓄、内敛等等。 在读懂三句话后,要学会用一句话把你要说的道理概括地表述出来。
"结合社会生活或自己的经历"在行文时要有所落实,不要仅仅是列举一些古人、名人来连缀文章
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于"董存瑞炸碉堡"之真伪,经过媒体两个月的辩论、董存瑞战友的辩诬,已经尘埃落定。然而这桩公案留给人们的思辨,却没有终结。
说那本持"怀疑论"的电影杂志有意要否定革命的历史,以便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恐怕不是。据说始作俑者是因为我们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某些"拔高"英雄的事例,于是便来"怀疑一切",来一个全盘否定,叫做"还原","还"到"一笔抹杀"的"原"。这就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走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端。
在对待我们的革命史,对待我们的英雄的问题上,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还不止于一个历史虚无主义。比之否定董存瑞更"时尚"的,是用所谓的"人性化"来"还原英雄"。在这个"人性化"的旗号下,巾帼英雄江竹筠瞬间变成了夺人所爱的"第三者",深入虎穴的杨子荣转眼变成了拍拖周旋的"多情种"。在"共产党人也食人间烟火"这个本来并不错的命题下,党的地下工作者成了眠花宿柳的浪子,冲锋陷阵的战士则成了不分青红的李逵。说是把英雄请下"神坛",结果是把他们推入泥潭;说是反对"神化",结果是把"神化"转为"妖魔化";说是反对"拔高英雄",结果是走向了"矮化"英雄的另一个极端。在"雷锋问题"上发生的那一幕幕怪剧,那一层层时髦的"重新'包装'",不就是在"人性化"的口号下,结果走向了矮化雷锋、消解雷锋精神的另一端吗?
在"人性化"的口号下任意"解构"英雄,必然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当然莫过于小说《沙家浜》对于英雄的"消解"了。因为要"人性化",所以郭建光成了流氓,阿庆嫂成了荡妇,而反面人物胡传魁,倒成了充满"人性"的好汉。小说《沙家浜》无非是在"人性化"口号下产生的怪胎---为了"颠覆"样板戏的"高大全",结果走到了不仅是"戏说"而且是"胡说"的另一端。这是一个典型,它的典型意义在于凡是走极端,终归要走到邪路上去。 我们不能走极端。"人性化"本来并不错,我们过去诚然出现过对英雄搞"高大全"那一套的倾向,需要正本清源,但是真正的正本清源,决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来一个对英雄的"妖魔化"、"污渎化"。同样,我们也有过某些"拔高"英雄的情节,需要还其本貌,但是真正的"还原",也决不是走向"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另一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结果,只能是颠覆一部革命史,否定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结论,搞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历史观和现实观,其害莫大焉。
我们不能走极端。因为一个老是在极端上跳来跳去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哲人言,一个民族,不仅要培育自己的英雄,更要爱惜自己的英雄,才能称之为伟大。这几年来,在对待民族的英雄问题上发生的种种现象,值得我们警觉。
取消文理分科请先治"本"
日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起来,"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呼声近10多年来就从未间断,多年前,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在南京一所中学演讲时就提出过"鉴于过
早文理分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高中阶段应取消文理分科"的建议。
算起来,咱们国家高考文理分科考试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其间,为高考该不该分科考试,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也进行过多次论争,但最后还是维持了现状,可见这看似简单的"分"与"合"还真不是想要做就能做的事。
反对文理分科者认为,过早分科导致了文科学生理科知识的缺陷和理科学生文科知识的欠缺。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讲,这是合乎逻辑的判断。但取消文理分科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未必是一个必然的逻辑。人文精神的生成固然离不开文史哲知识的滋养,但知识的数量未必能转化为素养,它还与我们的文化土壤、思维方式、制度环境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单纯地以为只要在高中阶段让学生文理兼顾,知识结构合理,就能培养出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国民来,不是一种书生式的幻想就是把教育看成了万能。
至于有人认为文理分科"使应试教育变本加厉",我以为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其实正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才使20多年前文理分科的权宜之计演变为难以逆转的现实。正是因为高考的唯分数论才导致了学生将学习知识当成了一种"技能",当成了一种改变命运的"工具"。也正因为如此,本应轻松快乐的学习就成了一种枯燥的劳动!退一步说,倘若真如"取消派"所愿,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真会出现"学生学得轻松快乐"的局面吗?可以肯定地说:不能。相反,只会给在"独木桥"上艰难行走的莘莘学子的"行囊"里再添上几块"石头",只会让本来不堪重负的学生连喘气的时间都将被剥夺,只会让本来还有一点生机的青少年一个个变成21世纪的范进。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了塑造完满的人生,而不是去扭曲人格和心灵。但如果教育蜕变成为一种纯粹的功利行为,那就会使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成为没有感情的机器。从取消文理分科这个教育的"枝"上着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只怕是没扣住"牛鼻子"而是揪了"牛尾巴";要治"病"还得从我们的教育目的和考试制度上"动刀子"。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一日不落下,那它就是悬在学生、老师和众多家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家长望子成龙、学生一考定终身、学校靠升学率生存、老师凭"成果"上岗的大环境里大气候下,谁能"轻松、快乐"得起来!
要取消文理分科还是等到高考制度和用人机制有了根本的改变之后再说为好。
【时评2】 对"山寨文化"不妨多一些引导
从2003年的山寨手机、山寨MP3开始,到后来衍生出的山寨艺人、南京"山寨一条街"、"山寨春晚"等现象,"山寨"一词被广泛使用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事实上,山寨并非中国独创,在各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中,山寨行为屡见不鲜,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日本、韩国身上很清楚地看到。
"山寨制造"是指未经许可,在复制著名品牌的基础上形成的产品。从山寨制造引申而来的山寨文化,起初也起步于对主流文化的模仿。如同山寨制造应市场需求而生一样,山寨文化在精神层面上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模仿秀,山寨明星演唱会,网络中的无厘头视频、电影和MTV等文化产品盈利的目的性不强,虽然存在粗糙或低俗等质量问题,却有着很强的草根性、娱乐性、自发性和参与性,极大地丰富了大众的精神生活。从超级模仿秀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再到施孟奇的"山寨春晚",文化领域中的"山寨"虽然也有仿造、"快餐"的性质,但从起初单纯的模仿、恶搞逐渐发展到超越与创新,并且对现有文化进行反讽、颠覆和解构。在网络盛行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的文化创造力被激发,大众不再满足于做单纯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有着强烈的参与文化生产的需求,并在网络中找到了宣泄的捷径。山寨文化因此汇聚了大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体现了他们渴望被关注、平等参与和共享文明成果的愿望。
网络的普及使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和输出成为十分便利的事情,它的开放、共享和包容等
精神特质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人们追求平等与更多话语权的愿望。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对山寨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许多山寨文化作品直接源于网络,通过网络传播,最终由网民接受,因此山寨文化实际上也包含了很大一部分的网络文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中国30岁以下的青年人占到了中国网民总数的68.6%,山寨文化作品的反讽、非主流和娱乐性恰好符合这一群体注重自我、张扬个性和喜爱自娱自乐的心理特质,并成为他们在网络上展示自我、发表意见,释放压力的有效手段。
在现实社会中,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性。一方面,主流文化在中国有着强大的话语能力,山寨文化通过对主流文化的模仿进行表现和娱乐,表现了中国的草根人群游离于主流文化边缘,并对其有着由来已久的崇拜和向往;另一方面,山寨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讽刺和反叛也说明主流文化在垄断式传播中存在着意识形态色彩浓重、内容单调、表现形式居高临下等问题,有时不易于被接受和理解。当一些人对文化的创意和思考无法在主流渠道自由随意表现的时候,"山寨"成为他们表达要求和愿望,展现民间智慧和创造力的场所。
山寨文化来源于草根,也面向草根,它或许不够文明,不够高雅,却是社会大众真实的民意表达和喜爱的娱乐方式。我们不能因为它发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声音而否定其出现的积极意义,更不能因为它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而遏制其发展。与其说山寨文化和主流文化二者对立存在,不如说是两股不同的文化潮流,在激流涌动,澎湃撞击之后,终将一并归于中国的文化长河之中。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新时代,各种文化的传播、交流与碰撞比以往来得更加快速、频繁和激烈。社会各界对山寨文化的热议与评论实际上展现了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与草根文化、市民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流,显示了多元文化存在的积极意义。虽然人们对山寨文化褒贬不一,"山寨"中也还存在着低俗、丑恶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否认山寨文化激发了越来越多人的文化创造力和参与的积极性,社会整体的文化水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向上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山寨文化等新现象,我们应抱有宽容的态度,引导其向有利于大众的方向发展,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时评3】 每条鱼都在乎 陈鲁民
时下,"弱势群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说起"弱势群体",我倒想起两个故事。 暴风雨过后,有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无法回到大海。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将小鱼捞起,并使劲扔进大海。路过的人忍不住问:"孩子,这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还要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面回答,一面捞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是美国《读者文摘》上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条小鱼被困在一个快要干涸的小水洼里,奄奄一息。遇到一个好心人,便向他求救,希望能马上给自己斗升之水以救命。那人回答说,我准备从长江开一条水渠到这里,那时你需要的水就应有尽有了。鱼叹息一声说,等你的水渠修到时,我恐怕早成鱼干了。这是《庄子》里讲的一个寓言。
这困在小水洼里的鱼,跟"弱势群体"有些相近,都是无力自救,生计困难。面对"弱势群体",人们通常有三种选择:一是像那个男孩,一条一条不厌其烦地耐心救助,尽力而为;二是像那个"好心人",纸上谈兵,高谈阔论,却不付诸行动;再者就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市场经济行的是"人之道",呈现的是"马太效应",特点是:热衷于锦上添花,不屑于雪中送炭。从经济学的原理出发,这也没什么不对,市场经济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要"效率优先",优胜劣汰。那么,还要不要扶弱呢?要。谁来做?政府来做。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当具有这样三种职能:守夜人、收税官和慈善家。政府要行"天之道",当慈善家,通过税收和政策
来扶持"不足"的"弱势群体"。
关心"弱势群体",首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办实事。引长江浩荡之水来救涸辙之鱼,固然精神可嘉,但那未免太不实际,还不如先提来一桶水救急。给三代同堂的住房困难户许诺十年后盖洋楼别墅,不如现在救先给他解决一间住房来得实惠;搞那些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如给最低收入用户送去一车煤球和两袋面粉。我所在的大学里,有些贫困生连吃饭都很困难,常常是个把月不沾荤腥,学校就从实际出发,每个星期补助他们两餐荤菜,这当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多少起到救急作用,学生们还是很感激的。
二是要关心身边的"每一条鱼",因为"每条鱼都在乎"。我们切勿好高鹜远,还是务实一些,从关心好身边的每个人,特别是从关心好"弱势群体"的每个人做起,不让一个老实人受委屈,不让一个穷人挨饿,不让一个困难学生辍学,不让一个下岗工人失去生计......这些事情也许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做多少,能救几个救几个,因为"每条鱼都在乎",现在就"在乎"。
卡拉OK之热和经典朗读之冷
如今人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渴望娱乐,也更有娱乐的心情和资本。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电视娱乐释放压力、愉悦心情。网络的兴起,更使人们快捷便利地享受着 "及时知晓" 的实用功利的解读,刺激感官、斑斓多彩的视频和铺天盖地、浅显直白的图画。
追求娱乐无可厚非,但是,一个民族如果让纵情大笑成为生活常态,浅尝辄止成为思维定势,直白易懂成为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势必就会在急功近利、浮躁喧嚣的文化景象中,渐渐消解了本应具有的理性、深刻、执著、厚重、从容和创造力。一个在经济轨道上快跑的社会,如果没有先进和深厚的文化作为根基和导航,是走不远、撑不住的。
那么,我们该到哪里去汲取前进的力量,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栖息依偎"的家园?是民族的文化,是让文化血脉得以传承的本民族的优秀语言。语言不仅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还从更深的角度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记忆,是民族文化的标识,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每一种语言和这种语言样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语言样态的更替往往代表着不同文化的兴衰:刚健质朴、自由洒脱的秦汉古文与注重形式、华而不实的骈体文在唐宋及南北朝时期的不同待遇,就清晰地体现出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观念。而语言的退化及消失更是代表着某种文化的衰落甚至是消亡。
汉语正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物质文化的诱惑加之西方发达国家殖民文化的侵蚀,使泛娱乐化的语言营造出嘲笑庄严的语境,使消费逻辑与文化逻辑、当下与长远、雅文化与俗文化、日常化与审美化、琐碎庸俗与艺术内省、规范与反规范偏激的冲突日益激烈。视听语言充斥着信口开河、滑稽无聊的表现;网络词汇常让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往往让人钦羡不已,而汉语蹩脚一点倒显得无足轻重。南腔北调、阴阳怪气的语音面貌,不知所云、不伦不类的语言表达,任意篡改的词汇,形同虚设的语法,将汉语这原本值得我们炫耀的瑰宝有可能沦为文化崩溃的软肋。有识之士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语言能否再葆有汉民族的精神和魅力,中华文化生命之花果是否终会飘零,遭受无家可归的命运?
我们决不能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断送了文化的根脉。因为语言同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样,是需要精心保护、悉心培育的文化资源。只有建立起健康、良性的语言生态环境,才有可能营造出良性、健康的文化生态,才能使语言与文化达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经典文学语言是一座丰厚的宝库,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和民族的兴衰,见证着漫长岁月里本民族坚忍、执着、美好、崇高的心灵历程,塑造了民族的精神,彰显了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正宗文脉,孕育出黄钟大吕的华夏正声。我们倡导朗读经典,就是向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文化回归,就是向汉语言庄重、含蓄、融通、质朴、规范、严整和充满美感的回归。
当下,朗读的意义被普遍忽略。所以,我们倡导"朗读",不只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而是以文字语言为依据,在理解与感受的基础上,把文字语言转变为清晰准确、情动
其中的有声语言。朗读的过程,是向作品的思想深处层层开掘、不断追问、积极思考、理性之光升华的过程;朗读的过程,是与另一颗心灵对话,不断感受、想象、感悟,感情之火燃烧的过程。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达,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味文字背后的丰富精妙,获得思辨的力量、审美的愉悦。通过对书面语体的研究,为口语注入规范、高雅的文学元素,提升语言表达的内涵和品质。
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现代汉语是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大量的元音,让汉语铿锵响亮;抑扬的声调,让汉语起伏跌宕;丰富多彩的词汇和严谨灵动的语法,让汉语能够表现波澜壮阔的大千世界和细致入微的思想感情。当我们手捧书卷,面对优美的文字,用汉语倾情朗读的时候,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油然萌生对于自己民族语言的喜爱和眷恋,在声音的流转中,体会祖国语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气韵。
朗读经典,让你从历代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让你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让你于大气、高昂、雍容、华彩的乐章中感受美好的人生。
守护语言家园,高唱盛世声音,用语言传播民族文化,用语言塑造民族精神。当后人回首倾听今天这个时代,也会为我们感到骄傲,也会和着我们的足音前进!
1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