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二中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和解析)

 

宜宾市二中期末模拟试卷

物理

考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物理备课组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

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

1.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 一个乒乓球 B. 一只母鸡 C. 一个鸡蛋 D. 一张课桌

2.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3.萘的熔点是80℃,那么温度是80℃的萘其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诗《风桥夜泊》中的诗句.在枫桥边客船上的人能分辨出是“钟”声而不是“鼓”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5.关于棒冰周围为什么会冒汽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解成水B.冰升华成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的是()

A.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 B. 中山的倒影

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10页

C. 屏幕上的手影 D. 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7.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

焦距为f,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4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C.f<20cm D.40cm>f>20cm

8.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

丙三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ρ铜>ρ铁>ρ铝)( )

A.甲杯B.乙杯

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

(本大题共2小题,共10)

9.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

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

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10.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图2中的(a)图所示

B.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图2中的(b)图所示

C.蜡烛的位置不动,要使烛焰所成像变小,应将透镜靠近蜡烛,同时调节光屏位置

D.蜡烛的位置不动,要使烛焰所成像变小,应将透镜远离蜡烛,同时调节光屏位置

(本大题共4小题,共16)

11.在风平如镜的邛水河畔,一群麻鸭正在觅食.突然一只羽色艳丽质量为

1.2kg的公鸭发现前方12m处有一条小鱼,立即扑了上去,用时4s将小鱼捕

获,麻鸭捕鱼时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m/

s

.捕获小鱼的过程中,麻鸭相对于

小鱼是 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请从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______ 高;

(2)“你的歌真甜”说明声音的 ______ 好.

13.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 ______ ,若不经过甩,直接拿去测量实际体温为36.4℃的病人体温,体温计的示数是 ______ .

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10页

14.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 ;若将甲切去,乙切去,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 ______ .

(本大题共2小题,共8)

光线和折射光 15.请画出下面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6.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反射

线的大致位置.

(本大题共2小题,共26)

17.小敏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

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敏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

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敏选择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时镜面与桌子

必须 ______ .

(2)实验中B蜡烛的“烛焰”高 ______ cm;

(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敏最好在 ______ 的环境中进行(填“较亮”或“较暗”);

(4)小敏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5)如果实验中小敏发现蜡烛通过镜面成两个像,原因是 ______ .

18.小明和小华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小明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

上,再调节横梁平衡;接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

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

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调节时先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______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选填“右”或“左”)调;

3(2)酱油的密度为 ______ kg/m;

(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的密度会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建议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 ______ 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 ______ 的总质量为

m2;

④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 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本大题共2小题,共16

)

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10页

19.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

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

(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20.一只空瓶的质量为0.2千克,在瓶内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0.7千克.

(1)求瓶的容积.

(2)若将一颗质量为0.6千克的钢球轻轻放入瓶内的水中,钢球、瓶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1.2千克,求此钢球的密度.

宜宾市二中期末模拟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C 3.D 4.D 5.D 6.A 7.C 8.A 9.BC 10.BD

11.3;运动

12.音调;音色

13.37.6℃;37.6℃

14.1:1;2:3

15.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16.解:(1)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虚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液体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17.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垂直;8;较暗;不可能;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18.零刻度线;左;1.125×103;偏大;装满水;装满酱油;?ρ水

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10页

19.解:(1)大桥的长度L桥=1.8km=1800m,

军队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L桥+L军队=1800m+360m=2160m,

军队通过大桥所用时间t=9min=540s,

则军队前进的速度:

v

===4m/s.

(2)军队全部在桥上行进的路程:

s′=L桥-L军队=1800m-360m=1440m,

由v=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t′===360s.

答:(1)军队前进的速度是4m/s;

(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是360s.

20.解:

(1)空瓶内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0.7kg-0.2kg=0.5kg=500g,

由ρ=

V瓶=V水=可得,瓶子的容积: ==500cm3;

(2)溢出水的质量:

m溢水=m总+m钢球-m总′=0.7kg+0.6kg-1.2kg=0.1kg=100g,

钢球的体积:

V钢球=V溢水=钢球的密度:

ρ钢球===6g/cm. 3==100cm3,

答:(1)瓶的容积是500cm3;

3(2)此钢球的密度为6g/cm.

【解析】

1. 解:一斤是500g,一两就是50g;

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8mg;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5斤=2.5kg;一个鸡蛋大约就是一两即50g;一张课桌的质量大约50斤=25kg;

故ABD不合实际,只有C接近实际.

故选C.

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我们可以将质量单位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单位.

此题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这是易错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物体要多观察,多思考.

2. 解: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相对他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其他乘客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相对于电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都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10页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该题在判断时首先要确立选项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

3. 解:∵萘是晶体,

∴熔化时温度保持在80℃不变,

即萘的熔化过程是在80℃温度下由固态逐渐变化为液态;

∴在80℃时既有熔化开始时的固态萘,也有熔化结束瞬间时的液态萘,更有熔化过程中的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故选D.

根据晶体熔化时温度和状态的特点即可求解.

此题容易错选C答案,而忽略开始熔化和熔化结束时萘的瞬间状态.

4. 解: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钟声和鼓声.

故选D.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较简单.

5. 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棒冰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D.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能够分清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6. 解: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倒影是水面为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的.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此题主要考查光学知识,对于生活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现象的了解.体现了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 解: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即40cm>2f,f<20cm.

故选C.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

8. 解:已知:m铜=m铁=m铝,且ρ铜>ρ铁>ρ铝,由V=mρ可得:V铜<V铁<V铝;

设甲、乙、丙三个杯子原先的装水量分别为:V甲、V乙、V丙,

由于三个实心金属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时,“水面恰好相平”,即三个杯子中的总体积相同,可得: V总=V甲+V铜=V乙+V铁=V丙+V铝,

而V铜<V铁<V铝,则V甲>V乙>V丙;

即原先装水最多的是甲杯,

故选A.

质量相同的三个金属块,由于密度不同,它们的体积也是不同的,所以当放入杯子中的时候,三个杯子内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放入的金属块体积大的液面上升的多,放入的金属块小的液面上升的少. 本题的关键点是金属块体积+杯中原水体积=杯中放入金属块后的体积,考查了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掌握物体放入液体浸没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

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10页

9. 解:由图象可知,横轴是质量,纵轴是体积;

A、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33B、由图象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2×10m时,b物质的质量是2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

ρb===1.0×103kg/m3;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为2×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1kg,c物质的质量是4kg,根据m=ρV得体积相同密度和质量成正比,由此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C正确;

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1)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①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②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2)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b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算出b物质的密度;

(3)分析图象,当物质的体积为2×10-3m3时,找出a物质和c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关系;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考查了学生根据物理知识分析图象的能力,这类题在试题中经常出现,一定要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

10. 解:A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图b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D、蜡烛的位置不动,要使烛焰所成像变小,则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凸透镜远离蜡烛,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

11. 解:(1)麻鸭飞行距离:s=12m,飞行时间t=4s;

麻鸭的速度:v===3m/s;

(2)麻鸭飞行过程中,相对于小鱼没有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麻鸭相对于小鱼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3;运动.

(1)计算麻鸭的速度,可利用速度公式来解,题中已经给出了麻鸭飞行的路程和滑行时间,直接代值计算即可;

(2)判断某个物体是否运动时,需要选取的一个参照物,将此参照物看做是静止的来判断该物体是否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速度的计算方法,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相对运动是物理中常考的知识点.

12. 解:(1)“脆如银铃”是指声音比较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2)“你的歌真甜”是指声音的音质好,指声音的音色好;

故答案为:(1)音调;(2)音色.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可以辨别物体,不同物体一般音色是不同的.

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尤其声音涉及到一些成语,我们要考虑成语的含义,指声音大小还是声音的高低,再来判断.

13. 解:(1)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故细心观察可准确读出数值为37℃+0.6℃=37.6℃;

(2)体温计没有将水银柱甩下,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6.4℃的病人的体温,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则该温度计的读数不变,仍为37.6℃.

故答案为:37.6℃;37.6℃.

(1)热胀冷缩是液体温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体温计的量程一般为35℃~42℃,其分度值为0.1℃.

(2)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

初中物理试卷第7页,共10页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而体温计的读数关键则是搞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4. 解:因天平是等臂杠杆,且水平方向恰好水平平衡,

所以,甲、乙两实心金属块的质量相等,

因ρ=,且V甲:V乙=3:2,

所以,甲、乙金属球的体积之比:

===,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将甲切去,乙切去后,两者的密度不变,甲和乙的密度比仍为2:3.

故答案为:1:1; 2:3.

已调节好的天平平衡时是水平方向平衡,当天平恰好保持平衡时左右两盘里物体的质量相等,又知道两者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者密度之比;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密度的特性,知道已调节好的天平平衡时是水平方向平衡是关键.

15.

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6.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折射光路时,一定注意光从密介质进入疏介质,还是从疏介质进入密介质.

17. 解:(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镜面与桌子必须垂直;

(2)A烛焰高8cm,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实验中B蜡烛的“烛焰”高8cm;

(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4)平面镜成虚像.蜡烛B实际上是没有点燃的,只是蜡烛B的位置和蜡烛A的像重合,感觉蜡烛B好像点燃了,实际上蜡烛B没有点燃,所以B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能被点燃;

(5)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垂直;(2)8;(3)较暗;(4)不可能;(5)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成像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

(3)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4)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虚像上的烛焰不会烧伤其它物体.

(5)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该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10页

18. 解:

(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说明左侧质量略大,应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之向左移动;

33(2)量筒的分度值为2cm,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40cm;

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1=50g+10g+2g=62g;

空烧杯的质量为m2=17g,

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m=m1-m2=62g-17g=45g,

酱油的密度为ρ===1.125g/cm3=1.125×103kg/m3;

知:密度测量结(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

果偏大;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则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可求得,水的体积V=,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水的质量m酱油=m2-m0,

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故答案为:

(1)零刻度线;左;

3(2)1.25×10;

(3)偏大;

(4)装满水;装满酱油;?ρ水. ===?ρ水.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与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对齐,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为使横梁平衡,无论是平衡螺母还是游码,相对于指针的偏转,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

(2)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已知烧杯和酱油的质量,烧杯的质量,可以得到烧杯中酱油的质量;已知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得到酱油的密度;

(3)小明的方案中“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会使得酱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内,从而使密度出现很大的误差;

(4)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酱油,称量水和酱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酱油的密度.

测量液体密度时,只有量筒没有天平,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质量相同进行测量;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体积相同进行测量.酱油体积的测量是本实验的难点,巧妙地利用等效替代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

(1)军队全部通过大桥的路程是桥长与队列长度的之和,已知通过大桥的时间,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军队的速度;

(2)军队全部在桥上的路程等于桥长与军队的长度之差,已知军队的行进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军队通过大桥的时间.

初中物理试卷第9页,共10页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求出路程、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0.

(1)已知空瓶子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

(2)装满水时总质量加上钢球的质量再减去溢完水后瓶子的总质量即为溢出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钢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钢球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装满水时总质量加上钢球的质量再减去溢完水后瓶子和水的总质量即为溢出水的质量,同时注意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

初中物理试卷第10页,共10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单元检测卷
  • 下一篇: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教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