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由《致橡树》谈起
【摘要】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年青的话题,吸引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本文就试图从舒婷的《致橡树》来诠释一个独立女性的爱情观。
【关键词】致橡树;爱情观
对爱情的认识和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有了中国历史上形形色色凄美的爱情故事,诗经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轼对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如果有人问,有什么样的爱情诗最打动我?我会回答,它不止是有像凌霄花一样的美丽意象,也不止是有行云流水一般的语感,也不止像泉源一样能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不止日光,不止春雨,甚至雾霭,甚至虹霓。对,这就是舒婷的《致橡树》,在这首诗中,舒婷从女性的角度以全新的视觉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它是诗人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30年前的中国,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文革十年,人性遭到蔑视,人的尊严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在十年动乱中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当时不少诗文中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激情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欲望”,“爱情”这一“资产阶级的毒草”更是与革命者的身份格格不入。但是即使是在令人窒息的年月,诗人也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人性的各个领域,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在打破了思维上的清规戒律之后,诗人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作者在自己的诗中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情状。
诗人以橡树这一刚健美好的意象,表达了爱的热烈、诚挚和坚贞以及对爱情的眷恋、痴迷与向往。诗歌起笔,诗人便以坚定而自立的态势展示出个性的光芒和自由人格的不可动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