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电路探密习题

 

八年级上科学电路

一、选择题:

1. 如图为城市道路路口交通信号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从而达到维持交通秩序和安全的目的。根据你对交通批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答案:B 解析:首先可以排除C和D,因为交通灯每次只亮一盏,如果有这两个答案为什么没有

“红灯与绿灯并联后再与黄灯串联”,做选择题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次为什么是并联而不是串联呢,因为红绿灯每次只亮一盏,如果是串联的话三盏灯应该是同时亮同时灭才对。

2.如图,紧密相连的导体AB的长度是BC的2倍,AB的横截面是BC的3倍,已知AB中的电流强度为0.3安,则BC段的电流强度为()

A.0.1安B.0.3安 C.0.9安D.0.45安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B段导体和BC段导体是串联的,而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

等,已知AB段电流为0.3A,所以BC段电流也为0.3安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1的电流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答案:A

解析:根据该电路画电路图

,易知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自己可以尝试话一下,画完后检查一下是否和原电路的导线接点一致。

4.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欧1.5安”,乙标有“20欧0.5安”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是( )

A.15伏B.25伏C.10伏 D.5伏

答案:A 解析: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也就是总电流乘以总电阻。而乙标的电流为0.5A比甲的电流要小,说明乙最多只能通过0.5A的电流,那么电路中的总电流也就是0.5A,则总电压U=I*(R1+R2)=0.5*(10+20)=15(V)

C.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正比D.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答案:D 解析:由表可知电压一直不变,而电流和电阻都在变化,所以是电压一定,

再观察电流和电阻的值,发现每一组电阻*电压都=4,所以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24V,电阻R1 =R2 =120Ω,两只电流表的量程

均为 O~0.6A。当闭合开关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O.2A。若故障由这两个电阻中

的其中一个引起,则出现的故障是( )

A.R2短路 B.R2断路 C.R1短路 D.R1断路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知,A2测量的是R2的电流,A1测量的是电路中的总电流,

R1和R2是并联的。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如果是R2短路,那么R2处相当于一根

导线,整个电路相当于两只电流表直接和电源连接,即电流表发生短路,会烧坏(为什么会烧坏?因为电流表有一定的量程,根据I=U/R ,当整个电路相当于电流表和电源相连时,电阻几乎为0,很小,而电阻在分母上,也就是说I很大很大,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所以会烧坏),所以排除A选项。如果是R2断路,则A2没有电流经过,读数应为0,所以B也排除。如果是R1短路的话和A的情况类似,整个电路相当于电流表A1和电源连接,A1会烧坏,排除C。所以选D。R1断路的话整个电路相当于A1和A2都是测流经R2的电流也是总电流。I=U/R2=0.2A

7.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丝、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C.①和② D.①、②和③

答案:C 解析:因为材料中有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丝,所以①可行。可

以把一根镍铬丝剪成两段不同的长度,所以②也可行。因为都是镍铬丝没有其他材料的导

体,所以③不可行。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示数之比为I甲:I乙=2:3;

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为( )

A.3:1 B.1:3 C.3: 2 D.2:1

答案:A 解析:开关断开时,电源正极到负极有两条路,一条是正极到R1到电流表乙到

负极,另一条是正极到电流表甲到R2到电流表乙,所以R1和R2是并联的,甲测的是

R2的电流,乙测的是R1和R2的总电流,可以自己画个图。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1是流经R1的电流,I2是通过R2的电流,已知I=3,I2=2。解得I1=1。而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所以R1:R2=1:2。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两条路,第一条是正极到电压表甲到负极,所以甲测的是电源两端电压。,第二条是正极到R1到R2到负极。(电流表相当于短路可以看出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某条路上如果有只电压表电流就不能通过了),可知乙测的是R2两端电压(观察电压表测什么的电压只需注意电压表及其所测的元器件可以通过导线组成一个闭合的路。两个电阻若是串联,

那么必然是在同一条支路上。

电流表和其所测的元器件必然也是在同一条支路上)所以R1和R2是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电阻和电压成正比。总电阻9. 小明同学在科学实践活动中,

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用电流

表或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

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

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四个电路中有一个电路能实现压力增大,电表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 ( )

答案:B 解析:选项A:随着压力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变多,阻值变大,而R’和R是并联的,所以

总阻值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小。B选项:压力增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压表测的是R’两端电压,R’和R串联,所以总电流变小,R两端电压减小,R’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读数增大。

C选项: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读数不变。D选项:和B选项类似,但电压表测的是R两端电压,所以读数变小。

10

A.③④⑤⑥B.②③⑥⑦C.①⑤⑥⑦D.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研究一项时另外两项必须相同。A选项没法研究材料,B选项只能研究材料,C选项①⑤可研究材料,⑤⑥可研究横截面积,⑤⑦可研究长度。D选项不能研究材料。

11.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调,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被烧坏

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则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损坏

答案:C 解析:(这种题一定要自己画图,每个选项一张图) A选项:闭合

正确。B选项:闭合S1和S2,正极到S1到电压表已经形成断路(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所以两表读数都为0,

不正确。C选项:闭合S1,电路中只有L1,电流表测得的值为I1,电压表测得的值为U1即电源电压。闭合S2后,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因为总电阻变小,所以总电流变大,电流表读数变大。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电压表的值还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正确。D选项:L1被短路相当于L1处变成导线。闭合S1、S2后,电路相当于从正极到S1到电流表到L1(导线)到负极,所以电流表烧坏,但灯L2不亮,不正确。

12.某同学用如右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

B两点间的电阻由1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答案:C 解析:滑动变阻器和AB间电阻是串联关系,要保持更换前后电阻大小不变,因

为AB间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由图可知当滑片右移时华东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变多,即电阻增大

13.李晶同学在实验中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他发现灯泡L1、L2都

不亮。他用一电压表两端接触a、b两点时,读数为零;接触b、c两点时,读数还是零;

但接触c、d两点时,电压表有读数。如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应该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2短路 D.开关S断路

答案:D 解析:A选项:若L1断路,整个电路断路,除了ad间测电源电压有读数外,

其余皆为0。B选项:类似A选项 C选项:若L2短路,L2处相当于一根导线,整个电路有电流通过,bc处电压表有读数,不正确。

14.一根铝导线电阻是R,要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

A.将这根铝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B.将这根铝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C.由公式R=U/I可知,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或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

D.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导线代替这根铝导线接入电路

答案:A 解析:A选项:拉长后,长度变大,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必然增大。B选项:对折后,长度变短,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必然减小。C选项:电阻不变 D选项:铝的导电性要比铜强

1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的电阻为20Ω,当滑动变阻的滑片P位于

中点时,伏特表的示数为2V,安培表的示数为0.2A;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右

端时,伏特表的示数为( )

A.3V B.4V

C.6V D.8V

答案:A 解析:滑片位于中点时,灯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接入部分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一半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2=10Ω,灯泡两端电压为4V,所以电源电压为6V。当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阻值为20Ω。总电流为6/(20+20)=3/20.伏特表读数为3/20*20=3V

1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以下根据图像的集中分析中,

正确的是( )

A、 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B、当通过甲、乙的电流相等时,加在甲两端的电压较大

C、当甲、乙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甲的电流较大

D、通过甲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答案:C 解析:A选项:U相同时,甲的电流大,所以甲的电阻小。B选项:电流相等时,甲两端电压小。 D选项:R=U/I,所以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17.如图所示.物体M在水平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

显示的数据,可反映出物体移动距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不动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示数

B.物体M不动时.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

C.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D.物休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

答案:D 解析:A、B选项:两表都有示数 C、D选项:M右移时,变阻器R从p点分为两段串联总电阻不变,电流表读数不变,电压表测的是左端电阻两端电压,所以读数增大。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 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D. 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答案:B 解析:A选项:由b到a,电路中总电阻逐渐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总电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读数增大。B选项:电压表示数乘以电流表示数就是定值电阻阻值 C选项:电压表示数为3V

19. 某同学想用一只“1.5V、5Ω”的小灯泡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采用电压为6V的蓄电池作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不至于因为电压太大而烧毁,该同学又从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捆标有“0.5Ω/㎝”的电阻线。该同学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 )

A.应串联一段30㎝长的电阻线 B.应串联一段15㎝长的电阻线

C.应并联一段30㎝长的电阻线 D.应串联一段15㎝长的电阻线

答案:A 解析:电阻线要分担整个电路中4.5V的电压,串联分压,电路中电流=0.3A,所以电阻线电阻应为15Ω

二、填空题: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

电流表示数将_变大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滑片P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

两个端点a和d、中点c和图中b位置由小到大顺序分别为0V、2V、3V和4V,则在图

示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__2V____

解析:滑片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逐渐减小,整个电路串联,总阻值变小,

总电流变大。 电压表测的是接入电路部分变阻器的阻值,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21.滑动变阻器的制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电阻丝长度

来改变 电阻 的.为了使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一般将它

串 联在电路中,并且通常在使用前将滑片调到 阻值最大 的位置上.

22.使用电压表时,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不仅测不出

电压值,甚至会 烧坏电压表.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

试触法来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量程.

23.如图4,R1=15Ω、R2= 10Ω。当R1增大到20Ω时,电压表示数将__不变_____,若

将R1除去,电压表示数将__不变_______,电流表示数____减小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解析:R1和R2并联,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不变。若将

24.

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假如让你架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铝线和铁线之间,你应选用假如要选用一根金属丝来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在镍铬合金和锰铜丝之间,你应选用 镍镉合金丝 . 解析:输电线要使电损失尽量少,应选导电性较差的。电阻丝要选导电性好的。

25.两个定值电阻上分别标有“20Ω,1A”和“20Ω,0.5A”字样,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20V ;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10V .

解析:串联时电路中最多通过0.5A电流,总电阻40,所以最大电压20V。并联时,第一个电阻最大电压为20V,第二个电阻最大电压为10V,所以只能取10V

26.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

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并联一个

30 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串联一个 480Ω的电阻.

解析:并联时,需要一个电阻来分担4/5的电流,并联电路电流 和电阻成反比,所以要并联的电阻阻值为该电器阻值的四分之一。串联时,需要需要一个电阻分担4/5的电压,串联时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所以要串联的电阻阻值为该电器阻值的四倍。

27.触电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 人体的电阻 和 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经验证明:只有 不高于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三、实验与探究题:

28.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进行探究,她先后连接的电路如图甲乙所示。已知R1的阻值是4欧,电源是两节干电

(2)小红继续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先把电流表接在R1和R2之间,再接在

R1与电源之间,最后接在R2和电源之间,她探究的问题是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有何关系? ?

(3)小红仔细分析记录的电压表的示数,发现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

与电压表V3示数相等,而与电压表V的示数有差异,是不是测量过程有错误?

她认真仔细地又测量两次,数据无误,这是为什么?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_____电流表两端有电压 。

29. 某同学准备做“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现已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

(1)该同学所缺的器材有 (2)在实验中,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调到最小,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___变大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____变大________。 (3)在一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用0~0.6A量程,电压表用0~3V量程,它们的指针位置如下图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___13.50欧____________。

解析:电压表读数约为2.70V(注意估读一位),电流表读数为0.20A,

30.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⑴实验的原理是: R=U/I (2)、这叫 伏安法测电阻。

(3)图15-18是某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物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实验的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图15-18

(自己连图,电流表中间接电源正极,开关左端接C点,B点接灯泡左端)

(4)右表是实验中纪录的数据。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灯丝的电阻应该为多少?写在右边的表格中。 解析:用R=U/I 计算,最后的R取平均值

31.用如图15-27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

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DCBA (只需填写序号).

(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17—27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 47 Ω.若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47___Ω. 解析:Rx的阻值和电阻箱阻值是一样的,读出电阻箱示数就图15-27 得出了Rx的值,这也就是下面为什么填的是等效替代法

(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等效替代法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四、计算题:

32.图6-62中灯泡L1的电阻是6 Ω,L2的电阻是4 Ω,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1=0.8A;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0.5A.求灯泡L3 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解:S1闭合、S2断开时,L1和L2串联,I1=0.8A,所以电源电 压U=I1*(R1+R2)=8V。

S1断开,S2闭合时,L1和L3串联,总电阻 R=U/I2=8/0.5=16Ω,所以R3=16-6=10Ω。 3

3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伏且保持不变,R1=R3=4欧,R2=6欧,试求:

(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解:(1)S1,S3断开时,R2和R3串联组成电路,V1测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I=12/(6+4)=1.2A, R2=6*1.2=7.2V

即电流表示数为1.2A,电压表示数为7.2V。

(2)S1和S2闭合时,R1和R2构成并联电路。V1示数即电源电压12V。

总电阻为12/5,电流表示数I=12/(12/5)=5A

科学总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复习可以参考一下):

【单位】1、长度:m、cm(1m=100cm) 2、面积:m2、cm2(1cm2=10-4m2) 3、密度:1g/cm3=103kg/m3

4、体积:m3、cm3、L、mL(1cm3=10-6m3、1cm3=1mL、1L=10-3m3)

5、力(包括压力、重力等任何力):牛(N) 6、质量:g、kg、吨(1g=10-3kg、1吨=1000千克)

7、溶解度:克 8、压强:帕(Pa)[气体压强还有:mm汞柱]

【公式】1、密度:ρ=m/V

2、压强:P=F/S

3、浮力:a、F浮=G-F(物体浸没时弹簧秤示数) b、F浮=G排液=ρ液gV排 c、根据物体浮沉条件

4、溶解度=(m溶质×100)/m溶剂

5、质量分数=m溶质/m溶液 = 溶解度/(100+溶解度)

【1.1】[1]储水量最大:海洋水(96.53%):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2]人体重量

[3] [4]水循环(见右图)①降水②蒸发③

【1.2】[1 ]电解水实验aB:电源负极相连的管产生的是氢气 b c d、检验气体方法 。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和凝固点(0℃)。

【1.3】ρ=m/V。

33 。

[3]水的密度:103kg/m3。

[4](可根据公式得出)。

a、用天平称出质量m b、用量筒量取体积为V1的水 c、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读数V2 d、计算ρ=m/(V2-V1)。

【1.4】[1]压力: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大小(当物体在水平面上不受外

[2]压强(P):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单位(帕)2。

[4]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1.5】[1]

[2]浮力计算:aF浮=G-F(物体浸没时弹簧秤示数) bc、根据物体浮沉条件。

[3]物体浮沉条件:a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 b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 c、F浮>G物(最终会漂浮)ρ物<ρ液; dF浮<G物(最终会沉底)ρ物>ρ液; <漂浮、上浮参考木头放到水里的情况,下沉参考铁块放到水里的情况> 。

[5]

[6]

【1.6】[1],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丙酮、汽油等。溶液一定是澄清的,但不一定是透明的。

[2]。

[3]。

【1.7】[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力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a、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溶质 b、加入少量溶质,发现溶质不溶解c

a、加溶剂b

a、加溶质b、蒸发溶剂c

[4]ab。

[5]溶解等级:小于0.01g(难溶)、0.01g—1g(微溶)、1g—10g(可溶)、大于10g(易溶)。

[6]溶解曲线:a b相等,都等于 。 c

[7] 质量分数(用小数或者百分数表示)

[8]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abc

[9]

【1.8】[1]

[2]常见的晶体: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等;常见的非晶体:沥青、松香、玻璃等。

[3]结晶方法:a: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溶质、溶剂质量都减小)b酸铜):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

【1.9】[1]水资源特点:我国(a、总量世界第b。

[2]水污染来源:工业、农业、生活。

[3]水净化方法:ab、

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的下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c得的蒸馏水为纯净水)

【2.1】[1]大气层(地面以上到)重要性:没有大气,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有陨石侵袭、温差很大(火山喷发与旧存在)。

[2]:5。

[3]随高度增大温度降低的是:对流层、中间层。温度升高的是:平流层(飞机飞行、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暖层、外层 。

[4]

[5]

【2.2】[1]

[2]天气5

[3]气温(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的单位(摄氏度) 、测量工具(三支温度计: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

[4]

[5]

【2.3】[1]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而且数值很大。

[4]5

[5]大气压测量: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6]大气压大小和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高度增大,大气压减小。

[7]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维持稳定。

[8]

【2.4】[1]大气压对天气影响:a、同一高度、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 b [2]大气压对人体影响:a、高山反应 b、拔火罐原理 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 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

[3] (实例:高原上饭难煮熟等)。

[4]生活用品与大气压: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离心水泵

【2.5】[1]。

[2]

[3]:有8。

[4]风速:单位(米/秒、千米/时)、分为12

【2.6】[1]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使用%)表示、与温度关系(温度越高、湿度越大)。

[2]空气湿度越大,降水的概率越高。

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 b、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 c、空气中有微小的尘埃。

、测量仪器(量雨筒)

(这部分资料不全,不过前面内容组织得挺好的,下面部分是比较完整的)

科学第三册第一章提纲

1、 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地球上的水,可以液态,固态,气态的形式存在。

2、 成人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重量的4/5是水分。生物体含水量(质量分数):水母 98%、黄瓜95%、草本植物 70%~85%、一动物 70%~80%、物风干的种子 15%以下。

3、 3种循环方式:1、海上内循环 2、海陆间循环 3、内陆循环。环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径流)

4、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5、 水的重要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液态。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沸点:100℃ 凝固点: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6、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单位:克/厘米3或千克/米3)1克/厘3=1000千克/米3。水的密度是1克/厘米3或1000千克/米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一般密度不同。(也有相同的)

7、 压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相互积压而产生的。压力特点:1、与物体表面接触 2、与物体表面垂直。方向:与受力物体表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1、压力的大小 2、接触面积。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压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单位:帕斯卡(Pa)。1帕=1牛/米2还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增大压强方法:1、减小受力面积 2、增大压力。减小压强方法:1、增大受力面积 2、减小压力。水和其他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跟水一样,一切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8、 阿基米德原理(也可用于气体浮力计算):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9、 F浮=G排液=ρ液g V排液。下沉:F浮<G 悬浮:F浮=G 上浮:F浮>G 漂浮:F浮=G

10、 溶液: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溶液。溶液: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发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为分子或离子。溶液:1.均一:溶液的各个部分完全一样。2.稳定:当条件(温度、水不蒸发等)不变时,自身也不变。)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悬浊液(或悬浮液)。分散质为固体小颗粒。小液滴分散到液体形成的物质叫乳浊液(或乳状液)。分散质为液体小液滴。悬浊液、乳浊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它们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11、 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续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温度下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溶解度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室温(20℃)时物质的溶解度在10克以上,我们一般称它为易溶物质;1~10克为可溶物质;0.01~1克为微溶物质;小于0.01克为难溶物质。特殊:氢氧化钙(熟石灰)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12、 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100%

13、 溶液在稀释和浓缩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m浓×A浓%=(m浓+m水)× A稀%。(说明:m浓—浓溶液的质量 m水—水的质量 A浓%—浓溶液的质量分数 A稀%—稀溶液的质量分数)。m质=m液-m剂 m质=m液× C% (m=ρV)。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即:m质前=m质后

14、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体)。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的过程。析出晶体方法:1、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用)2、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时用)

15、 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这些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一个地区水循环十分活跃,水资源就比较丰富。全球大约有60%的地区正面临着缺水的煎熬。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16、 水的净化方法: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活性炭常用作凝聚剂。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

科学第三册第二章提纲

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范围之内,起保护作用,也带来各种天气。大气温度的变化在-84℃~2500℃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组成可把大气层分为5层,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由干洁的空气和水气杂质组。对流层(0—12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热量来自地面),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状况复杂。

平流层(12—55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中间层(55—85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暖层(85—500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外层(500KM以上):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

2. 大气层的作用可以保护地球,避免流星袭击。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臭氧层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过度紫外线伤害。水蒸气,尘埃能成云致雨。

3.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一般出现春夏秋冬等季节和年的都不是天气)它反映了一个地方一段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天气的主要要素: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比如:烈日炎炎,雷雨交加是天气,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不是。

4. 气温:空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用具:气温计和百叶箱方法:放入白色的百叶箱里(距离地面1。5米,为人类正常活动的高度,放在草坪地面上,避免太阳直射产生温度误差),内有普通温度计(包括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一般门朝北开,防止阳光直接照射箱内的仪器。

5.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摄氏度。气温与生物关系密切,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有很大影响。 为什么百叶箱要涂成白色的?

因为首先百叶箱可以避免太阳,雨水等影响气温的准确测定,白色的百叶箱可以反射各种颜色光,可以有效反射太阳光,避免箱内温度过高,影响测定的结果。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点之间,最低气温出现在每天早上太阳刚要升起的时候。

6. 气压:大气的压强。向对侵入其中大气中的物体各个方向都有。因为空气有流动性。测量气压的工具有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单位有帕斯卡和毫米汞柱。标准大气压是在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1.01×105帕斯卡或者760mm汞柱。标准大气压就是一个大气压。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度的降低而升高。大气压随空气流动速度的增高而降低。沸点随气压的增高而增高,降低而降低。高压区:同一高度,气压高的区域。高压区气压高,空气多,空气从上向下流,集中在这一高度上,因而上空空气减少,成云致雨的水汽也减少,所以高压区是晴朗干燥天气。低压区:同一高度,气压低的区域。低压区气压低,空气少,空气从下向上流,集中在这一高度的上空,因而上空空气增多,成云致雨的水汽也增多,所以低压区是阴雨天气。一般冬天气压比夏天(水蒸气多)高;早晨气压比中午高;晴天气压比阴天高;晴天气压比阴雨天高。很多物体,包括人都是内外气压平衡。高原反应、飞机起飞鼓膜痛都是内外气压不平衡造成的。

7.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从高压区吹响低压区。风速和风向是风的两个要素。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测量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用风速仪测量,用风级表示。

8. 湿度: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测量湿度:干湿球温度计。干湿差: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9. 使用刻度:读出干球刻度,读出湿球刻度,算出温度差,对比相对湿度表

干球温度一样的前提下,干湿差越大,湿度越低。

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

降水的过程

10. 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所能容纳的水器的能下降而达到饱和,水汽就发生凝结。水汽凝结的条件:气温降到一定趁度;相对湿度到了100/100;空气中有微小尘粒。降水过程: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凝结核)—形成云—云滴曾大,形成降水。降水包括降雨,降雪,下冰雹。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一定时间内地

面积水的深度,是降雨,雪,冰雹的总合。天气术语代表的意义:阴:天空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5/0——7/10 少云:3/10—5/10 晴:3/10以下。小雨:12小时内降水小于5mm中雨:12小时内降水5—12mm 大雨:12小时内降水15—25mm降水概率: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11. 天气图:又叫天气形式图,是一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天气系统:气压,锋面,台风。等压线:区域内气压相等地区的连线,上面标有读数,可以表示气压在各个方向增加或减少的趋势。高压区:一个区域内等压线闭合,气压最高的地区。出现晴朗干燥天气低压区:一个区域内等压线闭合,气压最低的地区。出现阴雨天气。

12. 高压系统: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多晴朗。 低压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天气多阴雨。风一般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冷锋:冷气团主动移动向暖气团。冷锋过境形成猛烈的降水和大风,但持续时间不长,造成降温。暖锋:暖气团主动移动向冷气团。暖锋过境形成持续长时间的小型降水和风,持续时间长,造成温度升高。

13. 气候: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只多年平均的特征。天气指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纬度:主要影响气温。纬度低气温高。

14. 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山上雨多,山下雨少。迎风坡多雨。向阳坡温度高,背风坡温度低。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降水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大的是陆地。

15. 季风:在不同季节里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湿润温暖)。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16. 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焦/(千克?℃)符号:J/(Kg?℃)水的比热:4.2×1000。水的比热很大。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多少无关。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

17. 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以东以南。冬季,盛行从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充沛。非季风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我国西部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或半干旱区。寒潮: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台风: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台风半径一般有数百米,台风中心叫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台风可以带来丰富降水。

18. 洪水造成原因:持续性暴雨,台风,人类活动等等。

科学第三册第三章提纲

1. 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动物的很多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关。几亿年来,动物随着地球、月亮、太阳运行的往复变化,逐渐形成一些周期性的行为,在一天中、一日中或一年中重复出现。动物这种周期性出现的行为叫动物的节律性行为。节律行为:动物随日、月、地球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规律的行为。动物节律性行为: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昼夜节律:动物在一种叶中的有规律的活动。分为昼伏夜出(夜行动物)和夜伏昼出(昼行动物)两种。生物钟:生物生命活动内在节律行为。

2. 植物也能对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是大多数植物没有动物那么明显。植物的感性运动:指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局部运动。包括: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植物还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化肥)、向热性等。

3. 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但当生长素过量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4. 我们每天随吃的食物中的糖类会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和活动。这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当身体产生某些变化时,会引发体内其他的生理活动。这些活动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来抵消这些变化,以使人体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在我们体内分布有许多内分泌腺,他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这些激素虽然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脑垂体能分泌生长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激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过肌肉的血管。胰脏能分泌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睾丸/卵巢能分泌雄/雌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他们的分泌物——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素材模板汇总
  • 下一篇:植物的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