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一、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6、本诗围绕一个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 、 。
二: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4.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5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三: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蒹 葭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6 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
出师表
一.阅读第一、二段做题。(01年武汉,荆州,苏州。02年兰州,山西,天津。05年武汉)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崩殂 (2)恢弘 (3)听
(4)光(5)秋
2.选出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先帝创业未半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 )A.先帝不以臣卑鄙/临崩寄臣以大事 B.辍耕之垄上/陈胜佐之
C.以咨诹善道/以彰其咎 D.黑质而白章/吾恂恂而起
(2)( )A.帝感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诚宜张开圣听/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弛然而卧
4.翻译下列句子
(1)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5.理解文段,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1)文段中诸葛亮所提的建议是:
(2)蜀国当时所处的形势是:
(3)“先帝之殊愚”具体是指:
(4)《诸葛亮集》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意思一致。
6.文中“先帝”指_______,“陛下”指______,“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三国。
7.简要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8.概括这两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所提的建议,并明其现实意义。
建议:
意义:
9.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说明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舌战群儒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两段文字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外”_________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13.请从下面所罗列的作者中任选两位,分别写出一则课文中表达他们的志趣、追求或展现他们的胸怀、抱负的名言警句,意思要相对完整。
作者:孟子、诸葛亮、王勃、范仲淹、周敦颐、苏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二.侍中侍郎??可计日而待也。(03上海、04北京)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咨 (2)悉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计日可待
4.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原文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前,作者向陛下推荐文臣,认为他们“_______________”,推荐武将,认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作者向陛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③共有三句语,第一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论证了“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第三句是对陛下提出了应亲信“___________________”的希望,那么,追求先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的第二句话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写给__________的表文,文中贯穿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表中提出了三项建议,其中核心是“”。
9.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__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一事.
10.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臣本布衣??之职份也(01年金华,02年广州,常州,海淀.04年衡阳,北京,辽宁,沈阳,山西,05年长沙,武汉)
1.文段引自________写的《出师表》,所谓“表”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感激 (2)布衣 (3)驱驰
(4)卑鄙 (5)不毛 (6)许
(7)故 (8)效 (9)攘除
3.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尔来二十有地年矣。
(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6)先帝不以臣卑鄙。
4.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1)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受命以后,为何“夙夜忧叹”?
(4)“先帝知??大事也”中“大事”本段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
(5)“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体现“老臣心”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委重任和□□□□□,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6.下面的一副对联中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收二川:
七擒:北拒:排八阵:
7.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上面两段文字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报先帝”呼应了上文中的哪两件事? 、
9.写出第一段中所含的一个成语 ,然后写出2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 。
10.选文第一段第一句话,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表明自己出身低微 B.表明自己能自食其力
C.表明自己只求生存 D.表明自己不求功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B.还于旧都 不求闻达于诸侯
C.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故五月渡沪 过秦汉之故都
12.第一段文字处着记记叙了刘备____________和诸葛亮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13.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14.选文字里行间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1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16.上级任命王延富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纺织厂,人们都说王延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选段中的句子填空)
四.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的两个文段,做题。
(甲)人恒过??国恒亡,然后知??
(乙)先帝创业??之路也。
1.解释加点的字。
(1)衡(2)喻 (3)光
2.(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望 阅读练习
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2分)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
(以下为08年大庆中考题)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了在哪里?
5.(07年沈阳)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以下是03年咸阳中考题)
6.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9.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2、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的。
《满井游记》阅读练习题 2011年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 廿二日天稍和( ) ② 泉而茗者( ) ③ 柳条将舒未舒( ) ④ 呷浪之鳞( )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① 若脱笼之鹄
② 娟然如拭
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
17. 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其特点是 (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
18.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 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8.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河北省】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1题。(5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0.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加线句子所写的景物。(l分)
11.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
湖心亭看雪》阅读及答案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5.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2.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3.“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4.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