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复习题1

 

海洋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浮游生物:是指栖息于水域中,行动能力微弱,全受水流支配,过着随波逐流的漂浮生活方式的水生生物。

浮游植物:是营植物性营养方式的浮游生物。

浮游动物:是营动物性营养方式的浮游生物。

浮游幼虫:营浮游生活的幼虫,形态上千姿百态,与成虫迥然不同,有的种类还包括许多个幼虫阶段或时期,变态后营底栖性的爬行生活或附着生活或底埋生活,也有少许种类营钻孔生活和寄生生活等。

永久(终生)性浮游生物:是指终生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浮游生物。

阶段(季节)性浮游生物:是指只在其个体发育中的幼虫阶段营浮游生活,经过变态以后,成体便改营底栖生活或游泳生活的浮游生物。

暂时(偶然)性浮游生物:是指原非浮游种类,仅因海况变化、生殖季节等原因有时会短时期的营浮游生活的种类。

浮游生物学:是研究浮游生物及其在水域中所发生的生物学过程的科学。

赤潮:在海洋浮游生物中,有许多单细胞微小生物,由于异常地急剧繁殖,并高度密集在一起,从而引起海水变色地现象,称为"赤潮"。

原核生物:无真正细胞核的生物。

相连带(接合带):硅藻的壳边。

壳环(带):上下相连带的总称。

壳环面:壳环带的面。

壳套:壳面向相连带弯转部分。

贯壳轴(壳环轴):连接上下两壳面中心点的线。

纵沟(壳缝):在壳面上沿纵轴的一条裂缝。

管纵沟:在菱形藻和双菱藻里,呈管状的纵沟。

拟纵沟:羽纹硅藻目的部分种类壳面上无纵沟和结节,但壳面花纹集中两侧排列,中间空白很像纵沟。

节间带(间生带):壳面和相连带之间的次级相连带,是壳环面细胞壁的一些特殊构造。 隔片:某些硅藻节间带的细胞壁向细胞内部伸展成片状。

复(增)大孢子:硅藻细胞经过多次间接分裂之后,细胞形状逐渐缩小,到了一定限度,这种小细胞将不再继续分裂,而吸水扩大形成增大的孢子。

休眠孢子:当水中营养盐缺乏,水温突然变化,光照不足等情况下,圆心硅藻目的许多种类进行细胞分裂之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上分泌了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即为休眠孢子。

小孢子:在硅藻的细胞内,经过一再分裂,形成许多近圆球形的细小孢子。

介核生物:属原核向真核过渡的中介型生物,细胞核有核膜,但有些种类核膜不明显,核内有DNA,但无组蛋白,核仁一至数个,染色质呈环状,一般附着于核膜。

缘膜:伞缘伸向伞腔内的一环薄膜,膜有发达的肌肉,有助于运动。

世代交替:像水母那样,在整个生活世代中,经过无性生殖(水螅体的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水母体的精子,卵子受精)两种时期,称为世代交替。

栉毛板(游泳板):在钵水母类,体表一般具有8行纵列,每块栉毛板是由长而粗的纤毛愈合而成,生活时靠栉毛摆动使个体运动。

垂管:是下伞部中央生出来的下垂部分。

刺胞:腔肠动物所特有,由间细胞形成的,分布于外胚层,尤其在触手和外伞表面较多,有些种类在内胚层也有刺胞,但栉水母类无刺胞而有粘胞。

口腕:钵水母类的水母体下伞中央口的四角下垂部分。

轮盘(头冠):轮虫身体前端扩大呈盘状,其上面生有一定排列的纤毛。

嘴嚼器:轮虫磨碎食物的器官,有坚固的咀嚼板所组成。

孤雌生殖:像枝角类和轮虫那样,在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一般史良好的外界环境(夏季)下,出现的都是雌体,并且产生的卵不经受精即可直接发育为与母体一样的雌体,就是孤雌生殖。

夏卵:又称为非需精卵,像枝角类那样,在孤雌生殖世代,不经受精即可直接发育的卵称夏卵。

休眠卵:又称冬卵。像枝角类那样,外界环境恶劣时,行有性生殖,这是产生的卵需要受精后再经过一段休眠时间才能发育,成为休眠卵。

单肢型:只有内肢或只有外肢的附肢类型。

双肢型:内外肢兼备的附肢类型。

刚毛公式:用来描述枝角类的第二触角内外肢的节数和各节的刚毛数。

孵育囊:枝角目雌性个体胸部背面由壳瓣围成的空腔,是夏卵的发育场所,其大小和产卵量成正比。

前体部:桡足类身体的前端,较宽大,包括头部和胸部。

后体部:桡足类身体的后端,由腹部或腹部与最末胸节组成,较为短小,不具附肢。

执握肢:桡足类第一触角的中央附近具有可以曲折的关节,并较膨大,交接时用来抱住雌体,称为执握肢。

足鳃:磷虾的鳃位于胸肢基部外侧,呈指状突起,露出体外营呼吸作用,成为足鳃。 住屋(房):有尾类身体外面有一个由房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胶质囊。

头巾:毛颚类包围头部的一层可以伸缩的表皮。

领:毛额类从头颈部开始至躯干部,其表皮组织通常由一层扁平的细胞组成,但有些种类常在一定部位增厚为很多层,形成一种泡沫状组织称为领。

纤毛冠:在毛颚类,位于头部背面脑的后方或向后延伸至躯干的前部,由数列纤毛细胞形成的环状构造,察觉水流变化或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生物学季节:由于气候的季节变化,海洋中水文条件也有季节变化现象,因此,在季节更替中,经常有新的种类出现和旧的种类消失,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也都相应的发生变化,海洋生物这种季节更替现象称为生物学季节。

昼夜垂直移动:随着昼夜的交替,海洋动物有规律的上升和下降的移动。

二、问答题:

1.硅藻门的繁殖特点如何?

(1)间接分裂;(2)增大孢子;(3)小孢子;(4)休止孢子。

2.硅藻的经济意义。

答:(1)有益方面:a.是鱼、虾、贝类,特别是他们幼体的主要饵料,硅藻是初级产量,是一切海洋动物的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我国四大贝类(牡蛎,蛏,蛤,蚶)饵料中,硅藻占首要地位;b.有些硅藻可作为海洋捕捞的指标――寻找渔场,饵料的分布将会影响经济动物的分布;c.硅藻是形成海底生物性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d.硅藻可作为法医的检验手段之一,死者肺、胃硅藻含量的检查。

(2)有害方面:a.污染――形成赤潮,如根管藻、骨条藻等,使水质恶劣,对渔场及其他水产动物带来危害;b.积累有毒物――食物链――可对人健康带来危害。海洋污染物碳氢化物、重金属、有机氯、放射性物质经过硅藻吸附,吸收而积累,又经过海洋食物网的传递,扩大;c.对渔业有害、繁殖太盛并密集在一起,可阻碍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使捕获量降低。

3.板式1P,4′,2-3a,7′′,3G,5′′′,2′′′′,6V代表何意?

答:1P:顶孔复合板1块;4':顶板4块;2-3a:前间插板(副板)2~3块;7′′: 沟前板(前带板)7块;3G:横沟板(腰带板)3块;5′′′:沟后板(后带板)5块; 2′′′′:底板2块;6V:腹区1。

4.轮虫分类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轮虫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卵巢的庶母,轮盘及吸嚼器的构造,附肢、被甲的有无和形状;足的有无、形状及足趾的数目;眼点的位置和数目等。

5.刚毛公式0-0-1-3/1-1-3是何意?

答:枝角类的第二触角外肢4节各节上的刚毛数为0-0-1-3,内肢3节各节上的刚毛数为1-1-3。

6.桡足类的食性有几种?其口器附肢如何与食性相适应?

答:包括三种类型:(1)滤食性;(2)捕食性;(3)混食性。

(1)滤食性:大多数哲水蚤是滤食性动物,主要依据A2、大颚须、第一小颚外肢不停颤动(速度600-2640次/分),引起身体侧面的涡流。当水流通过第二小颚和颚足的羽状刚毛交织而成的过滤网时,食物颗粒被过滤下来,并由第一小颚内小叶的刚毛的活动而送入口中。大颚咀嚼缘齿较多,呈臼齿状,并具发达的硅质齿冠,有助于磨碎藻类的硅质细胞壁。

(2)捕食性:口器附肢形态与滤食者明显不同。大颚缘齿较少而尖锐,没有硅质齿冠,功能主要是撕碎食物并把食物推进食道,而不是咀嚼作用,第一小颚具锐刺,用来抓住食物,若食物较大,则由第二小颚和颚足协助包围和紧握食物,共同将食物推进口内。

(3)混食性:兼有过滤食物颗粒和主动捕食的能力。口器附肢形态特征介于滤食型和捕食型之间,其大颚齿仅部分有齿冠,但较尖锐,第二小颚基部成为过滤器,其远端部则适于捕食活动。当浮游植物多时,以滤食方式摄食浮游植物,而在栖息水域的绝对量少的情况下,则有选择性地摄食大型种类。

值得指出的是,桡足类的食性是可转变的,这也许是桡足类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7.桡足类雌雄体有何不同?

答:①后体部节数不同,雄性比雌性多一节。

②第一触角:雄性左或右或同时改变为执握触角。

③第五胸足:雄性改变大,且较发达,左右足常不对称;雌性第五胸足常退化,左右对称,有的甚至完全消失。

④生殖系统:雌性:从卵巢前端生出两条输卵管,并向后延伸倒生殖孔连接起来,在生殖孔两侧各有一个受精囊。雄性:从精巢前端生出一条细长弯曲的输精管,通过较短粗的贮精囊,到了后方扩大为精巢囊,最后经射精管进入生殖孔。

8.桡足类的经济意义?

答:(1)不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在浮游动物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而且食水域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是仔、幼鱼和上中层鱼类的饵料基础,是绝大多数经济海产动物生长繁殖不可或缺的饵料;

(3)桡足类的数量变动和分布可以作为探索鱼群和寻找渔场的科学依据;

(4)可以作为海流或水团的指标。

9.硅藻门分为哪两个纲?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壳面形状

壳面花纹排列

纵沟及运动能力

色素体

分布

中心纲

圆形、多角形不规则

辐射对称

没纵沟、不能运动

一般小而多

海水多

羽纹纲

大多舟形或针形

左右对称呈羽纹状排列

极大部分有纵沟能运动

大而数量少

溪水多

10.硅藻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答:(1)间接分裂;(2)增大孢子;(3)小孢子;(4)休止孢子。

11.硅藻门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答:(1)藻体的形态:大多以单个细胞生活,呈盘子状,由上下两壳互相套合组成;

(2)细胞壁:由细胞外面的硅质和紧贴硅质里面的果胶质组成。硅质壁的厚度随种类而异,底栖厚些,浮游薄些;

(3)节间带:壳面和相连带之间的次级相连带,是壳环面细胞壁的一些特殊构造,节间带的花纹大致有鱼鳞状、环状或领状。数目不定,加强细胞壁作用;

(4)隔片:节间带的细胞壁向细胞内部伸展成片状,增强细胞壁作用;

(5)纵沟:在壳面上沿纵轴的一条裂缝,是硅藻的运动器官;

(6)细胞表面的突出物:细胞壁向外延伸成突起和刺毛,具增加浮力和相互连接作用。包括突起、刺、毛、膜状突起,胶质突出物;

(7)细胞内容物:细胞核常在细胞中央或在一侧。细胞质内有色素体,生活时藻体一般呈黄褐色或黄绿色,死后为绿色。色素体形状不一,色素体光合作用后制造油点、蛋白和淀粉粒等营养物质。

12.何谓赤潮?举出几种常见的赤潮生物,说明赤潮的危害。

答:在海洋浮游生物中,有许多单细胞微小生物,由于异常地急剧繁殖,并高度密集在一起,从而引起海水变色地现象,称为"赤潮"。

常见得赤潮:由夜光虫引起的粉红色的赤潮;由某些双鞭毛虫引起的绿色的赤潮;由某些硅藻引起的红褐色的赤潮;由蓝藻类的淡红发束毛藻引起的黄褐色的赤潮。

危害:①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和附着在鱼、贝类的鳃上,使它们的呼吸器官难以发挥作用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②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细胞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鱼、贝类等海洋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③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类中毒或死亡;④居民通过摄食中毒的鱼、贝类而产生中毒。

13.轮虫的生活史,其三种卵有何区别?

答:轮虫的生活史很特殊,能进行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 ①非需精卵:不混交雌性所产的卵;②需精卵:面临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出现混交雌体,它们产生的卵能受精;③孵出雄体之卵:如果需精卵未能得到受精,它就马上发育而孵出雄体来。

14.枝角类的生活史,其生活史有何意义?

答:在枝角类的生活史中,包括雌性生殖(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而这两个世代相互交替着。

孤雌生殖雌体所产的卵称为夏卵,又叫非需精卵:卵膜薄,不需受精,它在母体的育室内迅速发育,孵出的幼蚤已和母体基本相似,并且全是雌的。遇到条件恶化时,如水温降低(秋后)食料缺乏,进行有性生殖,那时,在种群中出现了雄性和有性生殖雌体。两者交配后,雌体所产生的卵称为有性生殖卵(冬卵、需精卵),冬卵数目少(1~2个),常有厚而硬的卵壁,不能立即孵化出幼蚤,而留在育室内,当发育至囊胚阶段时就离开母体,沉入泥土,暂时停止发育――滞育,这种卵又称为滞育卵或休眠卵,当条件好转时,休眠卵即孵化出另一世代的孤雌生殖雌蚤,这样就完成了世代交替――多周期。

15.浮游桡足类分哪三个目?其区别如何?

哲水蚤目

剑水蚤目

猛水蚤目

前后体部

区别明显,前宽大,后部分小

区分明显

区分不明显

活动关节位置

Th5-Ab1

Th4-Th5

Th4-Th5

A1

长22~25节,雄没有或单侧或双侧或执握器

较短6~17节雄双侧或执握器

短,<9节,雄双侧或执握器

A2

双肢型,外肢发达

单肢型,外肢退化

双肢型,外肢不发达

A3

雄常呈不对称的交接器

雌雄均退化左右对称

退化,常分2节

心脏

没有

没有

卵囊

多为1个,位于生殖节腹面或直接产卵于水中

多带2个,位于生殖节背面或侧面

多带1个,位于生殖节背或侧面,若带2个,则在生殖节腹面

16.毛颚动物的分类依据有哪些?

答:(1)尾部长和体长的比例(尾长/体长×100)及身体的大小;

(2)颚毛的数目和形态;

(3)有无齿列、齿列和齿的数目;

(4)纤毛环的形状和位置;

(5)有无泡状组织及其发达程度;

(6)侧鳍数目、位置及鳍条分布情况;

(7)贮精囊的位置和形状;

(8)此外,有无肠盲囊;有无触毛斑;性成熟个体卵巢的形状等特征,也是鉴定种类的依据。

17.试述浮游生物对浮游生活的适应,举例说明之。

答:(一)扩大表面积以增加浮力:(1)扩大个体的表面积:如龙虾的叶状幼虫,头胸部扁平,呈叶片状,胸肢细长分叉;(2)结成群体以扩大表面积:如硅藻类的脆杆藻和弯角藻的细胞连结成带状,海链藻的细胞连结成链状。

(二)减轻身体的比重以增加浮力,是浮游生物适应浮游的另一种方式:(1)有些浮游生物能产生比水还轻的物质如油滴和气体,这是有效减少浮游生物的比重和增加浮力的方法;(2)增加水分以减轻比重,如夜光虫和海水保持渗透平衡而不下沉;(3)外壳和骨骼的退化或消失,如海天使和硅藻;(4)分泌胶质:浮游硅藻中的海链藻,由于细胞表面的真孔能分泌胶质是个体连成链状群体;(5)降低离子浓度,使体液的比重等于或小于海水比重,如筛盘藻的细胞质内较重的二价离子浓度降低倒最低量,而单价离子保持在较高浓度。

18.北温带海区可分为四个生物学季节,试述各生物学季节的生态特点。

答:(1)春季(3~5月) 由于表层水温升高,光度增强,营养盐类丰富,浮游植物(主要是硅藻)迅速繁殖,数量激增,达到全年最高峰。浮游动物由于水温适宜和食料丰富叶大量繁殖,出现了大量的卵和幼虫。

(2)夏季(6~8月) 水温和光照都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营养盐由于春季浮游生物大量

繁殖被消耗而骤然减少。这个季节的浮游植物数量反而减少。浮游动物由于迅速生长,生物量继续增加,同时,由于大量繁殖,在浮游生物中出现了更多的卵和幼虫。

(3)秋季(9~11月) 水温和光度开始下降,营养盐类开始增多(主要是深层水上升和浮游生物残体的分解),浮游植物的营养得到满足再度繁殖,形成全年的第二次高峰,由于食料的增多,一般依浮游植物为生的浮游动物也跟着大量繁殖,但种类已开始减少。

(4)冬季(12~2月) 水温大为下降,光照显著减弱,一般浮游生物都停止生长繁殖。浮游生物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很少,特别是浮游植物更为稀少,营养盐类又开始积累起来,为浮游植物的春季繁殖创造有利的条件。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第二单元 我熟悉的人
  • 下一篇:学年论文范文(2)